回覆列表
  • 1 # 三十歲的阿海

      一、發展三產融合新模式新業態

      圍繞三產融合,支援發展依託產業建新村、圍繞新村興產業的產村融合模式,大力發展透過生態觀光、休閒體驗農業帶動鄉村旅遊的農旅融合模式,應用“網際網路 ”和電子商務新模式,讓更多農民就地就近就業創業,培育經濟新增長點。進一步整合和統籌財政涉農資金並創新投入方式,發揮政策性金融機構、合作金融的支援作用,創新農業保險發展模式,重點支援新模式新業態發展。

      二、推動新型工商資本下鄉融合發展

      鼓勵處於二三產業領域、具有新經營理念和新組織機制的新型工商資本下鄉,促進二三產業向農業延伸,充分發揮工商資本在資金、技術和先進經營模式上的優勢,發展現代農業,打通流通等環節,彌補傳統農業發展的不足。完善工商資本租地准入和監管制度,做好農業經營能力的前置審查,杜絕“圈地”、套取國家涉農補貼、“非糧化”“非農化”等傾向,防止出現工商資本對農民的擠出效應。

      三、打造新型農業龍頭企業

      農業龍頭企業是一二三產業融合的關鍵主體,要支援其發揮引領示範作用。支援龍頭企業上市,創辦或入股農民合作社和合作組織,支援農民合作社入股或興辦龍頭企業,實現龍頭企業與合作社、農民之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度融合。鼓勵以土地林地為基礎的各種合作形式,透過股份合作、訂單合同等方式,建立風險共擔、穩定可靠的利益聯結機制,並將相關扶持政策與此機制掛鉤,使龍頭企業成為農民分享產業鏈各環節的收益的重要保障  四、穩妥推進土地流轉促進規模經營

      土地流轉是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和增加農業經濟效益的關鍵。繼續深入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加快農戶承包地的“三權分置”和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妥善解決農戶承包地面積不準、四至不清等問題,使土地折股量化、按股分配有據可依。探索建立土地流轉風險保障金制度,充分保護流轉雙方合法權益,讓土地流轉更加順暢,讓更多農民參與產業融合發展全過程。

      五、推廣新興推進三產融合的典型經驗

      新興由於農業龍頭企業的長期帶動和現代農業的較早探索,加之二三產業均有可挖掘的品牌和亮點,農業與二三產業融合的基礎較好,所形成的經驗也值得借鑑。支援新興立足不同區域和行業、領域實際,加強全域三產融合發展示範點的建立,確保三產融合的高標準和高質量。及時總結先進經驗並在有條件的其他地區複製推廣,充分發揮由點到面的示範帶動作用。

  • 2 # 桂中小靚仔

    一、現代農業產業園,是區域經濟進入高層次可持續健康發展的新型戰略引擎

    構建現代農業產業園屬於農業產業和農產品區域品牌建設的“高階階段”。建設農產品區域品牌工作的三大階段分別是樹品類抓主體建生態,構建現代農業產業園就在“建生態”這個階段內。

    我們說建生態,從時間軸來看,是從產品、品牌和產業優勢的“點”到產業的“鏈”,再到整個區域經濟的“面”,直到繁榮和壯大整體區域經濟。

    從目的意義來看,建生態有兩層意義。第一層意義,區域經濟的繁榮和興旺,需要眾多優秀企業、品牌和數個主導產業來支撐。這叫“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第二層意義,只有科學、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才會讓區域經濟繁榮壯大起來。這叫“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第二層意義容易被忽視,區域經濟的繁榮當然需要做加法,但這只是外在,其內在邏輯是,區域經濟能否繁榮和興旺,在相當程度上還要看由企業和產業構成了什麼樣的生態。只有構建了適合企業快速良性發展的產業生態,區域經濟才會迅速繁榮強大。

    二、現代農業產業園能富民興村,如何才能將它建好?

    韓長賦稱,鄉村一產向後延伸不充分,多以供應原料為主,從產地到餐桌的鏈條不健全。鄉村二產連兩頭不緊密,農產品精深加工不足,副產物綜合利用程度低。鄉村三產發育不足,農村生產生活服務能力不強,產業融合層次低。總之,當前鄉村產業發展依然面臨著不少困難。

    現代農業產業園是區域經濟進入高層次可持續健康發展的新型戰略引擎之一。據初步統計,目前全國62個國家級產業園已形成95個主導產業,園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2萬元,比所在縣平均水平高34%,那麼如何才能將現代農業產業園建好?

    建好現代農業園,實現三產融合是關鍵

    隨著社會消費水平的提高,鄉村產業發展出現了新問題是正常現象。而目前,鄉村產業之所以會出現這些問題,最根本的原因是還在於鄉村的一二三產業沒有實現根本的融合。

    最主要的是要建立好產業體系,要延伸產業鏈,要把一二三產業融合起來。現在農村銷售最多的還是農產品的原產品,這就限制了農產品的增值效益,弊端是非常明顯的。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弊端?這主要是因為過去我們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瞭如何解決農產品供應數量上,對於產業體系、產業鏈的重視則非常不足,所以會導致一二三產業發展不充分。

    科技發展跟產業融合結合起來

    另外,鄉村一二三產的融合程度也不是很深,三者之間沒有什麼關聯性,非常鬆散。之所以出會現這種問題,是因為大家不再滿足於初級農產品的供應,這時候,第二產業的發展就顯得非常重要。發展第二產業的關鍵是要靠深加工,而發展深加工就要依賴科技。

    那麼,科技的發展怎樣才能跟產業融合結合起來?對於那些不用加工的,可以直接進廚房的初級農產品,我們農民還是要進一步種好、賣好。但如果某些農產品出現了階段性過剩,怎麼樣來消化它,就要把它們送進加工車間進行深加工。如果這個問題能夠解決好,那麼中國農產品的浪費和損耗就會大大降低,農產品的產業鏈的價值也會得到提升。

    缺乏對新型經營主體的培養

    除此以外,在服務業方面,我們做得也有不足,特別是缺乏對新型經營主體的培養。以前,農村經營主體的主要職責就是銷售,但以後不能僅僅只是銷售,銷售和服務也要融為一體,而農村的新型經營主體必須要適應這種形勢的變化,把第三產業發展起來。

    有了這種意識,鄉村第三產業發展中的同質化問題就能得到改善。對於那些有條件的農村來說,他們當然可以搞觀光休閒農業,但是全國的農村不一定要都去做這件事,只要鄉村的服務業懂得迎合市場的新需求,就能形成其它新的產業業態。

    總之,鄉村想要延長產業鏈條,就必須重視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產業發展的目標要轉變,觀念要轉變,對科技的態度要轉變,對農村新型經營主體的培育方式也要轉變,政策措施也得轉變。消費者需求出現了新的變化,鄉村產業比如也會出現新的問題。出現問題沒關係,問題是怎麼樣來解決。我們一步一步的推進,相信鄉村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也會不斷取得實效。

    三、抓好國家級、省級、市縣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體系建設

    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魏百剛表示,農業農村部對這項工作是有專門佈局的,在縣一級層面以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和市縣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為抓手,推動產業振興、產村融合、園村一體。在鄉鎮一級就是抓農業產業強鎮,在村一級就是抓一村一品,這樣的話發揮不同層級的作用,形成體系,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

    下一步,就產業園工作來講,要從三個方面進一步強化:

    第一,要加強高質量建設。要堅持產業園“姓農、務農、為農、興農”的宗旨,在園區內透過主導產業全產業鏈建設,強化科技支援,提高科技含量,突出優質安全特色的農產品生產,促進產村融合、園村一體,高標準、高水平打造一批鄉村產業振興、城鄉融合的樣板。

    第二,要創新聯農帶農機制。從產業園建立之初就要探索這樣的機制,要透過入園企業與農戶建立契約型、分紅型、股權型等多種合作方式,積極推廣“訂單收購+分紅”“農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紅”等模式,讓農民更多分享二三產業增值收益。

    第三,要抓好典型示範。中國地域很大,農業農村方方面面的情況很多,需要透過這樣的產業園建設來進行不斷地摸索,探索一些好的經驗做法,提煉可複製可推廣的建設模式,加強宣傳推廣,促進互學互鑑,發揮好典型示範作用,透過國家級產業園、省級產業園、市縣級產業園的體系建設,來推動鄉村產業振興,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把鄉村振興這項工作在產業方面做實、做出成效。

  • 3 # 福榮鮮果

    (1)品牌實體化。利用農貿市場等自主經營平臺,加快農業品牌叢集由第三方渠道營銷向終端營銷轉變,實現從藉助展會、戶外廣告投放以及京東,淘寶旗艦店線上營銷孵化向在地體驗式營銷發展。(2)生產全產業鏈化。加速區域內農貿市場提檔升級摸底排查,探索構建現代化智慧農貿市場體系;整合全區家庭農場、涉農服務部門構建高質量農業供應服務體系,推進生產基地、物流等基地建設,加快特色農產品規範化、標準化發展。(3)運營市場化。投資綜合體等涉農產業化、多元化專案,從前端生產到終端銷售全產業鏈市場化運作,降本增效,提高公司造血能力。

    這是我總結的公司深入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經驗,願對您有用。

  • 4 # 似水年華笑看人生

    如何實現現代農業三產相結合?其實這是一個現代農業的老話題。這話題很多人也己探索了幾十年了,由於各種原因,最終還沒有完全實現。

    如何使三產有機的組合起來呢?我想,主要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走農業科技化發展道路。

    儘量把最新的科研成果轉換為生產力。如:種子、管理方式與經營理念等。這就要求企業主動和高等院校、農業科研機構取的聯絡。

    二、走農業機械廠的發展道路。

    農業生產力的硬體是保證農業發展的基礎,只有透過機械化才能形成規模化、企業化、專業化的現代農業生產方式,才能提高生產效率,建立現代農業。

    三、走農業企業化的發展道路。

    只有企業化,才能打破舊有的生產模式,才能把各種機能與資源有效的重新組合,發揮最大的生產和管理潛力。才能有效地解決利益、責任、管理、資金、資訊、科技等問題。

    四、走資訊化的發展道路。

    這個問題如果要真正的建立,光靠政府平臺還是非常有限的。只有有實力的企業,才能集聚人才,才能真正地解決問題。他們會自然而然地藉助各種資訊平臺打造自己企業專有的平臺,他們才會很好地解決資訊的採集與處理,併到熱點地區打造好自己的銷售平臺及銷售網路,及時撐控千變萬化熱點地區的價格、數量、品種,為企業生產經營的決策提供科學的數字依據。

    五、還是一句老話!走與生產實踐相結合的道路。

    由於各地的地理氣候問題,不能搞一刀切。只有生產與實際相結合,用現代農業思想武裝自己,才能走出因地制宜的合適路子!

    最後說一句。現代農業光靠農民是很難解決問題的,但離開了農民的支援也解決不了問題!因為農民受教育、資本、人才等各方面的限制,想要農民去撐起一個寵大的現代農業企業是不現實的。只有企業,才有這方面的優勢,可是農業風險、土地政策始終是企業的主要考慮物件!所以很多有實力的企業都不願投資農業。

  • 5 # 熱熱涼

    農村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不僅對於完善農村地區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對於農村整體的經濟發展具有關鍵性的推動作用,同時也是中國社會主義發展道路上對現代農業發展的要求。因此,重點對農村的一二三產業進行融合滲透與交叉重組,並在商業模式、農業技術、行業業態上摸索出新形式,以延長產業鏈條、拓寬產業範圍、促進產業結構與功能的轉型,達到轉變發展方式,推動相關產業發展的結果。

    促進農村地區的三大產業融合發展,延伸拓展農業產業鏈條,要求進一步促進農業適度規模化經營,以資訊化手段為支撐,打造高質量資訊平臺,同時夯實農業基礎。

    1、促進農業適度規模化經營

    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需要進行大規模基礎設施、科技創新、品牌培育等方面的投入,小規模經營的農戶很難負擔起如此高昂的成本,而且也無法為產業融合提供發揮作用的平臺。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頒發的《關於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應當調控土地資源的流向,使得農村合作社與家庭農場組織能夠獲取充足的土地資源。2016年中央一號檔案中也明確提出要積極促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多種形式,並且發揮產業的引領功能。因此,需要進一步推進農業規模化經營,為農村一二三產業的交叉融合創造條件。

    2、以資訊化手段為支撐

    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關鍵在於科技進步和創新。新時代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必須增強數字化思維,用好資訊化手段。要高度重視以資訊、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技術等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為中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創造後發優勢。要推進資訊科技與生產、加工、流通、管理、服務和消費各環節的技術融合與整合應用,提升技術裝備水平,完善農村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和物流體系,以便形成功能完善的資訊化網路為農村一二三產業發展服務。

    3、打造高質量服務平臺

    依託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集聚區、優勢區和實力主體,加大財政支援力度,組建研發、開發中心等,打造一批標準高、服務優、作用強的公共服務平臺。切實提高服務水平,培養引進專業服務管理人才,高質量開展政策諮詢、政務宣傳、區域品牌推廣、農產品市場與價格資訊提供、人才推介、質量監管等公共服務。重視產業的孵化,對於各大高校建立友好合作與密切聯絡,在技術、人才、標準開發上用力,加大專案資金支援力度,健全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服務體系。

    4、夯實產業基礎

    拓展農業多重功能,提升技術、資訊、管理等要素催化能力,充分挖掘農業農村資源的價值優勢,推動農業與休閒旅遊、飲食民俗、文化傳承、教育體驗、健康養生等產業的嫁接融合,因地制宜,形成各自獨具特色的發展道路。大力促進產業有機對接,追求農業的優良化、有機化發展,重視以質量取勝,積極推進農業產業的供給側改革,培育領頭產業,注重特色培育,加強品牌打造,堅持綠色導向,推動融合發展。

  • 6 # 中國山黔牛業

    三產融合發展,需要因地制業,根據地方特點,結合國家產業戰略。充分發揮地方獨有的特色農產品及地理位置的優越感。分析地方農特產品在全國的市場氛圍,消費群體,以及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效果。政府主導,企業實施。市場運營。這樣才能有效管控投資,穩定投資回報週期的穩定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認為什麼是提高繪畫水平的障礙?學畫過程中最令人苦惱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