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明月照邊關

    吳國不北伐魏國原因大致如下:

    1,吳國長期偏居江南,注重發展民生,不是很洗好對外戰爭,加之有長江天險,認為固守足夠,越境打擊沒有必要。

    2,吳國的整體國力不如魏國,戰爭打的主要是經濟,魏國佔據長江以北大部分土地,兵源糧草源源不斷,這些是吳國沒有辦法比的,赤壁之戰雖勝,然並沒有動搖魏國根基,吳國也沒有撈到荊州,這個可以進可攻,退可守的戰略要地,如果打曹魏,把曹魏逼急了,集中力量過江再來一次全力攻打,吳國一次兩次可以勝,次數多了,吳國就耗不起了。

    3,吳國在孫權當政後期,朝廷統治比較混亂,朝堂派系林立,此時有能力的大臣已經不多,後期唯有陸遜,也因捲入太子皇位之爭,而被排擠冷落,朝堂不穩,更沒有餘力出兵曹魏了。

    4,吳國兵士強於水戰,不善於陸戰,如果出兵攻打曹魏,就要陸上作戰,那討不到任何便宜,諸葛亮兵出祁山時,曾致信孫權配合攻打曹魏,孫權派兵在合肥一帶和曹魏打了幾仗,結果被張遼打的找不著北,可見吳國在整體實力上差的遠。

    5,吳國和曹魏沒有什麼深仇大怨,反而和蜀國結怨很深,如果此時再惹怒曹魏,兩國聯合幹東吳,那真是迴天無力了。

    因此根據以上5點可以判斷,吳國不出兵攻打曹魏的原因了。

  • 2 # 劇場小裁縫

    大家都知道諸葛亮六出祁山,整整打了十年,牽制了魏國大半的兵力、精力、民力。如此天賜之機,作為盟友的吳國真的會無動於衷,沒有攻魏嗎?當然不是,吳國五次伐魏,全都在合肥兵敗。那孫權為何十年的時間都沒有攻進國力不足一半的魏國?為何被單單一個張遼擋住吳國眾將?作為吳國的第四任大都督陸遜在做什麼?首先,還要從兵種上說起。吳國水師雖然天下無匹,但是歩騎皆不如曹劉。孫權第二次攻打合肥時,號稱有十萬大軍。卻被張遼率領八百將士正面擊潰,一直衝殺到孫權的主帥旗下。東吳猛將陳武被斬殺,孫權丟掉帥旗逃跑,東吳軍隊全都披靡潰敗、望風而退、聞風喪膽。後張遼又率領追兵,再次擊破孫權、甘寧、淩統等人。孫權蹴馬趨津,跳過斷橋,才免於被活捉。這便是著名的逍遙津之戰。經此一役,張遼威震江東。“張遼止啼”就是此戰之後發生的,東吳的小兒聽到張遼的名字都不敢哭啼,可想而知,此役對吳國造成了多麼大的影響。看到這大家都會感到不可思議,我們都知道孫權並不會打仗,逢戰必敗。那他為何不用陸遜攻打合肥,諸葛亮北伐期間,陸遜都做了什麼?這就要說到孫權了,孫權這個人對權利的慾望非常之大。首先周瑜時期,是孫權一輩子的陰影,麾下將軍沒有一個人聽他的軍令,只聽周瑜一人,就連下一任的大都督自己都不敢直接任命,還需要耍計策借周瑜之口來說。可想而知他心裡是什麼滋味,呂蒙死後,孫權對張昭說了一段話。這段話是這麼說的:“子布啊,我在位十多年了,一直受他們這些大都督的制約,現在才能真正當一回主公了。”沒錯,陸遜根本沒有參與攻打魏國的戰爭,五次攻打合肥都沒有上任。可以看出孫權對大都督這個職位是非常忌憚的。呂蒙死後,孫權取消了大都督一職,直到劉備起七十萬大軍伐吳,孫權沒辦法才任命了陸遜,功成之後立馬被貶了。軍權都掌握在孫權自己手中,而陸遜一直在東吳防備諸葛亮,雖然是盟友,但是還是要留一手。出去攻打魏國怕你自立,在東吳防守就不怕了,因為自然有人監視。畢竟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萬一陸遜有異心,攻下魏國自立怎麼辦,孫權的疑心,使得他始終不敢放權陸遜。吳國曾經的大都督周瑜、呂蒙都未免過於的功高蓋主,孫權御駕親征主要目的在於樹立自己的權威!讓吳國臣民知道吳國的穩定局勢不全是靠周瑜、魯肅、呂蒙、陸遜,至少還有個吳王在!再者合肥之戰主要目的在於拖延曹魏軍事實力,鞏固三國局勢,畢竟不是生死存亡之際任命一個大都督是多一個不穩定因素。如果諸葛亮趁勢攻下魏國,那孫權可能就換另一種策略了。

  • 3 # Zh上善若水W

    三國後期,諸葛亮留出祁山,後來又有姜維九伐中原,為什麼卻不見吳國北伐呢?是因為吳國兵力弱嗎?後期蜀國有兵馬十萬,而吳國兵馬有二十萬,從兵力上看吳國的實力要比蜀國更強。在看兩國軍事主帥,蜀國諸葛亮總攬兵馬大權,吳國有儒將陸遜掛帥,陸遜雖然不低諸葛亮,但也不遜色多少,吳國兵力又比蜀國多,陸遜為什麼不北伐呢?

    陸遜(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陸議,字伯言,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三國時期吳國政治家、軍事家。建安八年(203年)入孫權幕府,歷任海昌屯田都尉、定威校尉、帳下右部督。因受孫權賞識得以發揮卓越的軍事才能,地位漸至隆崇。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陸遜參與襲取荊州。蜀章武二年(222年),孫權以陸遜為大都督,在夷陵之戰中火燒連營擊敗劉備。吳黃武七年(228年),陸遜取得石亭之戰的勝利。黃龍元年(229年),孫權稱帝后,以陸遜為上大將軍、輔佐太子孫登並掌管陪都武昌事宜。赤烏七年(244年)拜為丞相、荊州牧、右都護、總領三公事務,領武昌事。孫和、孫霸二宮之爭時捲入孫權父子相爭中,次年去世,終年六十三歲,追諡“昭”。

    諸葛亮面臨蜀國國力逐漸衰退也要堅持北伐,目的就是為了以攻代守。隔壁吳國同樣面臨曹魏的威脅,為什麼陸遜卻很少北伐呢?其實嚴格來說,陸遜曾參與過四次北伐之戰,而且最後都取得了勝利。但這些戰役並不是像蜀國那樣,是一個有著明確目標並且系統的長期作戰策略,每次一打完就沒下文了。國力更加強盛的吳國理應對魏國在戰略上更加積極,當時陸遜的地位也不低,為什麼他就沒有堅持北伐呢?

      一、 權利分配問題:蜀國在建國之後一直處於對外出徵的狀態中,並且諸葛亮曾和偽軍族戰了六次,但是吳國作為有兩倍蜀國軍力的大國,卻只能據守江東。這其實和統帥的權利有關,蜀國的諸葛亮可謂是三國之中謀士數一數二的角色,並且跟隨劉備多年征戰沙場,在之後更是成為託孤重臣,而劉禪又是一個無能的君主,諸葛亮想要出征是很容易的事情。

      但是在吳國情況就很複雜,雖然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但是實際上陸遜的權利並不大,陸遜在吳國被派去守護荊州,雖然荊州作為吳國重地,但是實際上陸遜只能作為一名守將,沒有主動出征的權利。在吳國派系問題很嚴重,君主孫權在後期也怠於政務,國家的內部鬥爭很嚴重。所以幾個派系之間就互相攻擊,而且陸遜作為江南大族陸族中的一員,也被孫權所提防,在陸遜經歷的戰爭中,會被其他派系的成員所幹擾,對於軍隊也不是如使手腳一樣。

      因此陸遜在軍隊的排程上並不自如,而在劉備帶軍進攻吳國的時候,孫權還為陸遜發了天子劍可以先斬後奏,可見吳國的派系鬥爭有多混亂。

      二、 吳國疆土地勢問題:蜀國為什麼敢用大量的兵力去進攻魏國,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蜀國有天險,常言道“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可見進攻蜀國的道路有多艱難。而東吳作為依江而建的國家,雖然佔盡了商業上的優勢,但是相應的長江上的防守也得做的滴水不漏。而陸遜作為荊州的守將,他的責任也很大,不停的排程軍隊,讓東吳的防線更加牢靠。因此長江幾百裡的防線就是用一個一個計程車兵來填充起來的,雖然吳國兵力很多,但是在防守方面所消耗的人手太多,這也使吳國不敢主動出擊的原因之一。

      三、 吳國和蜀國進攻目標不同:首先我們說過蜀國擁有天險,蜀軍可以進退自如,並且蜀國敢主動出擊的原因還有他所進攻的城池能給他帶來巨大的收益,首先蜀國可以佔據一個更有利的地形,擁有一個兵馬供應地,可以讓自己的軍事實力更強。而吳國則要進攻徐州,這是一個得不償失的地方,徐州作為地勢平坦的地區,要面對四個方向的進攻,在兵力上的需求就會更多,而吳國本身要經營長江的防線就已經收襟見拙了,更不會去選擇主動進攻。

      綜上幾點原因,東吳實力雖然很強大,陸遜不敢北伐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總的來看,即使是陸遜想停止北伐,吳國的良多緣故緣由也是不容許的。

  • 4 # 縹緲千宗

    吳國地處南方水域,不擅長陸戰,因而長途跋涉孤軍深入乃兵家大忌,主要原因不是陸遜的才能不夠,是地理因素決定。吳國的地處環境決定了只能自守難以遠征北伐。

  • 5 # 記錄怪咖

    老爹有話說:

    三國之中吳國的軍事實力,更多的是體現在水師作戰能力強悍。如果北上伐魏,就要在陸地上作戰。那麼,吳國的軍事作戰能力,又還有多少,就未可知了。

    這是第一種原因。

    赤壁之戰,曹操率領北方軍隊,準備攻伐東吳,最終被東吳水師和劉備軍隊聯合擊敗。這一戰中,孫劉聯軍之所以能夠戰勝曹操軍隊,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東吳水師的作戰能力,比曹操軍隊更為強悍。

    第二個原因:劉備和孫權的身份不一樣。

    劉備是漢室宗親,他的責任就是興復漢室,還於舊都。而孫權呢,他想要的是,長久地割據一方,做一方的諸侯王。至於漢室的存亡,對孫權來說,無關緊要。

    東吳的地理位置,很好地滿足了孫權的這種想法。有長江天險作為北方屏障,在西側又和蜀漢結盟,自己就能偏安一隅,安心做諸侯王了。

    第三個原因:三國末期,蜀漢和東吳,都出現了人才斷層的現象,後繼無人。

    後人在分析蜀漢滅亡的原因時,經常會提到一個原因,就是蜀漢後期,人才出現斷層,後繼無人了。這個問題,在東吳的後期,也出現了。相對來說,曹魏一方的人才,雖然沒有太過傑出的人才,但是比蜀漢和東吳兩方來說,情況更為好一點。

    這樣此消彼長,最終天下統一的結局,也就是成了歷史的必然。

  • 6 # 太思錢想厚

    東吳內戰內行,外戰外行。特別是東吳士紳並不想離開東吳地界作戰,士兵也是如此。東吳對荊州的興趣比對中原的興趣大多了,荊州在東吳的上游,對東吳是實實在在的威脅。

  • 7 # Niko88245415620

    吳伐魏有兩條線路,西線擊襄樊,這也是關羽北伐的路線。東線擊合肥。當時地理條件不比現在,交通不暢只有這兩條線路。 220年之前荊州在關羽手中,孫權只能從合肥進兵,赤壁之戰~襄樊之戰期間,孫權和曹操主要在合肥交戰

    215年逍遙津魏張遼擊破孫權。

    216-217年曹操先是主動征討孫權,收效不大後,改為策反吳境內平民反叛孫權,所以這一時期孫權在防禦和,陸遜和賀齊在丹陽會稽等地平叛。

    219~222年夏,關羽發動襄樊之戰,關羽死劉備發動夷陵之戰,蜀敗。

    222年秋曹丕三路罰吳。吳差點滅國。

    228-234諸葛亮在北伐。吳也沒閒著,此時吳蜀雖然重修於好但是吳伐魏依然選擇東線擊合肥。因為西線圍繞襄樊去打,不安因素太多。蜀會不會順流而下奪回荊州?上雍還有從蜀降魏的孟達。

    228年周魴斷髮賺曹休,陸遜指揮在亭大破曹休。這是陸遜用兵的最後一次高光時刻。實際上這場勝仗意義不大,因為這是誘曹魏出擊,石亭在合肥西南,合肥與石亭中間還有個大別山。而且曹魏賈逵接應及時,曹休安全撤退,連死帶降一共也就損失了一萬多魏兵,此戰後合肥依舊固若金湯。

    以後吳內部主要矛盾就是奪嫡,太子黨陸遜也受波及。魏東線一直比較穩固,至淮南三叛(第一叛好像是250年以後了,陸遜已死幾年了)。

    再談下吳伐魏失敗的原因:

    1 地理因素,擊破合肥,徐州、豫州一馬平川,打不下合肥,都白扯。

    2 打不過魏,因為吳軍不擅路戰。兵源問題

    3 兵制問題,吳是私兵部曲制。就是軍隊歸將軍所有,老子死了,老子的兵歸兒子所有。將領募兵跟孫權打聲招呼就行,一律批准。蜀魏,要有將領這麼幹立刻按個謀反罪名就地正法。吳將官職根據兵數來封,比如招募了2000人加封破虜將軍,打一仗陣亡1200。破虜將軍降為破賊校尉了。難免各部作戰都有所保留。

    4 其它因素,包括進取心,一統全國的信心等等。蜀國在幹嘛,協調好內部矛盾,權利高度集中,除去後顧之憂然後一心跟魏過在陝西甘肅那邊死磕。吳國就是一直充斥著矛盾,時不時就去平叛,不是摟一頓山越就是蹂躪一下交州遺民,間或開發下夷州,在聯絡下遼東公孫家。沒怎麼幹正事,因為被打怕了。

  • 8 # 歷史評說

    諸葛亮時期,蜀漢帝國六出祁山,而實力遠強於蜀漢帝國的東吳卻沒有多大的動靜,是不是東吳名將陸遜不願意北伐中原呢?

    其實不然,最主要的是是西蜀討伐中原,他們有恃無恐

    自古以來,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漢軍只要守住漢中這個門戶,那麼進攻四川的軍隊只能走陰平小道,但是這個地方不利於大部隊展開,只要駐紮2000人的小股部隊,就能完全守住。所以蜀漢帝國可以以天險作為戰力,如同平添數萬生力軍,給敵人的突破帶來很大的困難,所以諸葛亮才能夠六出祁山。

    而東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一個長江國家,他所依仗的就是千里長江,可是長江最大的特點就是長,每一個點都要佈防,突破一點,就是突破全域性,只要一個地方撕開口子,那麼整個長江防線,就沒有任何意義了。漫長的長江防線牽制相當一部分的東吳兵力,東吳集團的機動兵力其實也不算太多。

    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東吳集團如果北伐的話,他們首先要進攻的是徐州地區

    徐州這個地方對於東吳來說就是一個雞肋,在呂蒙時代,孫權就曾經就東吳集團的發展方向諮詢過呂蒙,呂蒙認為東吳集團絕對有這個實力奪取徐州。但是徐州地處平原地區,一馬平川,特別適合騎兵作戰。

    騎兵作戰可是曹操集團的優勢所在,東吳集團向來就不以騎兵見長,要知道南方的馬匹遠不如北方的神駿,再加上南方水網密佈,南方人的騎術遠遠不如北方人,所以在徐州作戰對東吳集團來說,絕對是以己之短,攻敵之長,守不住是必然的。

    而荊州地處長江上游,敵人一旦佔據荊州,就能夠順江而下,直搗建康,直接威脅東吳政權。所以為了完善自己的長江防線,孫權選擇了西取荊州,最終才有了關公敗走麥城。所以到了陸遜時代,東吳也沒有發動針對曹魏集團的大兵團作戰。

    還有一點很重要,孫權對陸遜並不完全信任

    孫權在赤壁之戰的時候,就已經發現他的話,在軍隊中不如周瑜的好使,那些將領只聽周瑜的,整個周瑜時代,周瑜牢牢地把軍權握在了手中,孫權對此十分後怕。所以到了陸遜時代,孫權對資歷較淺的陸遜做出了諸多限制,避免陸遜做大。

    同時由於陸遜所代表的陸家又是江南四大家族之一,在江東地區根深葉茂,孫權極為忌憚,所以他對陸遜的信任極為有限,所以他怎麼會放心讓陸遜帶領大軍去北伐呢?萬一他有二心怎麼辦呢?

    種種原因累積起來,就導致了三國時期的第二強國東吳帝國相對比較安靜,與曹魏的摩擦明顯少於西蜀集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上古惡獸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