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懷劍聽雨

    按照當時魏國的形勢來看,遷都大梁並不算戰略失誤,反而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我們可以結合一下當時魏國面臨的國際形勢說說為什麼遷都。

    從地圖上看,魏國地處中央,四周強國林立,中間還夾著個南韓,國土被分成東西兩個部分。地緣情況十分不容樂觀。好在魏文侯時代,魏國率先發力,迅速崛起,促成了魏國的霸主地位。在西部,魏國奪取了秦國的全部河西之地。雖然幾十年來秦國窮兵黷武,處心積慮的要奪回河西之地,直到到魏惠王時代,魏國還牢牢的把握著河西的主動權。但是秦國的崛起也不容忽視。秦國在秦獻公的領導下,軍事力量得到了恢復,曾多次在河西重創魏國。魏國倚仗著早年間修建的要塞和長城,力保河西寸土未丟。在東面,齊國國力發展迅速,已經與魏國不相上下。趙韓則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斷挑釁魏國的霸權。中原局勢,十分混亂。

    魏惠王權衡利弊,對陣秦國已經沒有優勢可言,雖然滅秦力不從心,但把秦國擋在河西還是綽綽有餘。西部局勢尚且穩定。戰略重心的東移,已成必然。

    公元前360年,魏惠王將國都從安逸遷到大梁,正式開啟了中原爭霸。事實證明,魏惠王在短時間內確實達到了預想的效果,成功遏制住了趙韓的崛起,霸主地位得到鞏固。但在隨後的桂陵馬陵兩場戰役遭到失敗。國力逐漸衰弱,最終淪為二流國家。

    要知道,魏國的失敗並不是國都東遷造成的,假如當時魏惠王不將戰略重心東移,趙韓勢必要崛起,對於魏國來說,趙韓的強大比齊楚的強大威脅更大。魏國別無選擇,只能趁著國力還未衰落過一次霸主的癮。

  • 2 # 墨雨君讀史

    首先,魏惠王遷都大梁是為了與齊競爭,維持中原霸權而不是害怕秦國。分析一個國家的戰略是否錯誤,要看決策後是否打成了既定目標。那麼,魏惠王遷都的原始目標實現了沒有?

    透過遷都大梁,並實施了一系列改革,魏國進一步強大,對中原魯、衛、宋、韓以及淮泗小國的控制力也加強了,魏國的霸業得到了維持。從前354年至前350年,魏儘管在前353年遭遇桂陵小敗,但還是相繼打垮趙齊楚秦四大強國。前344年,魯、宋、衛、趙、秦以及淮泗等國(齊、楚、韓沒來)而已都派使者來逢澤參加魏惠王的稱王典禮,此時的魏惠王儼然已經有天下共主的樣子。

    美中不足的是一向挺乖的南韓由於申不害變法逐漸強大以後,自認為自己和齊楚一樣都是大國,不願再聽魏國擺佈,於是拒絕承認認魏惠王的稱王。前343年魏國開始進攻南韓,一年半後的前341年,齊軍在馬陵大敗魏軍,龐涓自殺,太子申被俘,次年,秦趙相繼進攻魏國,接連失敗導致魏國從此一蹶不振,淪為二流國家。

    大梁位處河南平原,無險可守,但這絕不是缺陷,因為地理上的無險可守可以透過城牆建設來彌補。事實上,整個戰國時期,除了水攻外,大梁就沒有被人力攻陷過。魏國強盛時,大梁無疑是個加強控制力的好地方,可是一旦魏國衰落,大梁的劣勢便暴露了,那就是離齊楚趙三國很近,大梁直接面臨威脅,雖然一時不會被攻陷,但被包圍的次數卻不少,總讓人提心吊膽也不是個事兒。

    魏國遷都大梁的最大受益者是秦國,遷都導致了魏國對秦國接壤的河西之地的控制力減弱了。前358年,魏國開始在河西邊境修建長城,這標誌了從此以後魏國開始對秦國採取守勢,而將發展重心放在了中原。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為商鞅變法才是秦國開始強大的前提,然而商鞅變法的及時成效並不是人們想的那樣快,因為改革成果是需要時間來深化的。不是魏國的遷都大梁造成了魏在河西勢力的真空,秦國絕不會有時間來消化商鞅變法。魏國的遷都就導致了秦國由於商鞅變法而開始強大時,魏國未能及時加以控制並先行打擊,而秦國則利用魏國無暇顧及的這段時間裡從容崛起,並時不時的對魏國的河西之地發起嘗試性的攻擊,而魏軍在獲得反攻勝利秦國歸還河西之地後,也沒有再進攻秦國。

    前354年,秦趁魏圍攻邯鄲時,敗魏軍於元裡,並攻取少梁;同年秦圍韓焦城,取上枳、安陵等地

    前352年,秦又攻魏,取魏舊都安邑

    前351年,秦再攻魏,取固陽;同年攻取趙藺邑

    前350年,魏向秦反攻,圍定陽,在秦放棄所佔河西之地後,魏軍撤退

    可以說,由於遷都大梁,魏國失去了對秦國實時監控的機會,也給了秦國消化商鞅變法的時間,這對秦國的影響不亞於商鞅變法本身。改革容易,消化難,確保穩定的變法時間是變法成功的重要環節。不是魏國的遷都大梁造成了魏在河西勢力的真空,秦國絕不會有時間來消化商鞅變法,楚國吳起變法就是因為沒有時間消化而功虧一簣,這也是在商鞅變法期間,秦一再對魏示弱的原因。

    事實上,正是由於遷都大梁,魏才又維持了一段強盛期,我們不能由於魏惠王在遷都大梁後的戰爭中導致魏國霸業喪失就否定遷都決策的正確性。魏國的地緣政治決定了魏國只能在戰爭中維持霸業,一旦在戰場上失去了優勢,魏國的衰落就在所難免,與都城的所在地並沒有直接關係。遷都的消極影響在於造成了魏國上層的目光短淺,對秦國的崛起未加提防,最終魏國也因此吃了大虧。

  • 3 # 歷史哨聲

    魏國遷都大梁是不是一個戰略錯誤判斷表示是遷都時間

    關於魏惠王遷都到大梁的時間,史書有兩個不同的時間記錄:

    1、是《史記》、《資治通鑑》記錄的魏惠王31年,公元前339年;

    2、是《史記集解》引述的《竹書年紀》記錄的魏惠王9年,公元前361年;

    除此之外《水經注》引述的《竹書紀年》記錄是魏惠王6年。這個時間除了年份不一樣之外月份和日期都一直,都是四月甲寅。多數認為《史記集解》的魏惠王9年為正確時間。

    不同的遷都時間,對魏惠王為何遷都大梁有著決然相反的原因

    史記版時間魏惠王31年公元前339年

    《史記 魏世家》對當年的記載是:

    “三十一年,秦、趙、齊共伐我,秦將商君詐我將軍公子卬而襲奪其軍,破之。秦用商君,東地至河,而齊、趙數破我,安邑近秦,於是徙治大梁。以公子赫為太子。”

    但問題就來了,孫臏的圍魏救趙是發生在魏惠王18年公元前353年。當時魏國首都還是安邑,並沒有遷都到大梁,齊軍沒有可能也沒有能力從齊國越過半個魏國而去今天的陝西包圍安邑。圍魏救趙,包圍的是大梁,而非安邑!

    因此,魏惠王遷都大梁,必然會在圍魏救趙之前發生,否則孫武哪來的大梁可以圍攻?

    《史記》記錄的魏國遷都大梁時間,是在秦國奪取了河西之地之後,魏國因為害怕秦國而遷都大梁,以此說明秦國的威猛。或者說,西漢時人對於魏國遷都的原因都認為是害怕秦國,因此是錯誤的。

    竹書紀年版時間魏惠王9年公元前361年

    《史記 魏世家》對當年的記載是:

    “九年,伐敗韓於澮。與秦戰少梁,虜我將公孫痤,取龐。秦獻公卒,子孝公立。”

    即,魏惠王遷都大梁時,秦孝公剛剛即位,商鞅還在魏國幫忙遷都到大梁——這句是玩笑。

    秦國還沒開始商鞅變法、圍魏救趙還沒有發生、齊國還沒有能夠挑戰魏國,當時魏國還是霸主。現在都不清楚少梁之戰是否是發生在魏國遷都前還是之後呢。

    因此,魏國遷都大梁,絕對不會殺因為害怕秦國。相反當時的秦國還怕魏國。

    魏國遷都大梁的目的只有一個:進入東方稱霸。

    說明魏國遷都是為了稱霸的依據有:

    1、魏惠王15年公元前356年,魯、衛、宋、鄭四國諸侯朝拜魏惠王——這些人不大可能去安邑,而應該是大梁;

    2、公元前360年,魏惠王在遷都大梁次年,開鑿鴻溝,連通黃河和淮河水域,從此魏國的山西部分很容易到達大梁和兩淮地區,更方便和齊國、楚國爭奪東部土地。

    綜述

    不同的時間記載,關於魏國遷都大梁就有不同的解釋。魏惠王31年遷都的解釋是害怕秦國;魏惠王9年遷都的解釋是為了稱霸。一個遷都行為,一個解釋被認為是錯誤的戰略,一個解釋被認為是正確的戰略。

    就是因為秦國奪取西河地區迫使魏國遷都大梁呢,還是魏國遷都大梁後秦國才能成功奪取西河地區呢?大家說說看法。

    最後說一句:魏惠王即位51年,壽命82歲,經歷秦獻公、秦孝公、秦惠王三代。

  • 4 # 使用者94738516596

    魏國遷都大梁是在戰國中前期的事了,但是具體的時間目前來說都還沒有定論,因為各種史書上對於魏國遷都大梁的時間記載都是不一樣的,比較流行的有幾種,一個是魏惠王6年也就是公元前364年,還有就是魏惠王9年,也就是公元前361年,還有魏惠王31年,公元前339年.目前比較被大多數認可的還是魏惠王9年,也就是公元前361年魏國遷都。那麼魏國為什麼要遷都呢?

    目前比較流行的幾種觀點,一個就是害怕秦國,還有就是和韓趙交惡,還有一個就是大梁的地裡位置比安邑要好。

    首先來說害怕秦國,其實這個觀點是很難站住腳的,魏國在戰國中前期的時候,那就是巨無霸一樣的存在,雖然這個時候魏國已經有了走下坡的趨勢,但是這個時候的秦國還完全不是魏國的對手,秦國在商鞅變法之後才慢慢的強大起來的,商鞅變法是在公元前356年之後的事了,這個時候的魏國可以說對秦國還是碾壓的,所以魏國不可能害怕秦國。

    和韓趙兩國交惡,其實這個是有一部分的原因的,但是絕不是魏國遷都的主要原因,當時魏國和趙國換取了大量的土地,當時三晉之間互換土地,比如說魏國還在前359年和南韓互換土地,所以當時魏國和韓趙的關係雖然不是很好,但是並不止於害怕這兩個國家。

    那麼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大梁的地理位置確實比安邑要好很多,首先來說為了發展經濟,當時安邑已經是很難再發展了,給魏國帶來不了什麼實質性的利益了,向西就是秦國的河西之地,已經在魏國手上了,向西北就是遊牧民族了,那麼如果繼續在安邑的話,除非是魏國想滅掉秦國,不然在安邑的優勢一點是沒有的。其次就是大梁當時水網密集,土地肥沃,非常適合發展農業,有利於經濟的發展。而且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當時魏國重心的轉移,一開始魏國強大起來之後就是想和秦國爭奪河西之地,所以主要的重心都是西邊,但是這個時候魏國的重心是想往中原發展,主要的對手是齊國,楚國,南韓這些國家,如果在安邑的話,就離東邊太遠了,大梁的位置就很顯然比安邑要好太多了,在這裡最主要的就是遏制齊國的發展,當時齊國已經有了興起的跡象了,而魏國和齊國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所以遷都大梁更能很好的遏制住齊國的發展。

    所以說遷都大梁對於魏國來說是非常正確的一件事,但是魏國的衰敗確實就在遷都大梁之後就開始衰落了,當然並不是因為遷都大梁引起的,而是魏惠王的能力和之前的魏文侯,魏武侯這兩個相比差太多了,魏惠王在位時間也太長了,直接把魏國從最頂峰摔倒最低谷了。從此魏國從霸主之位一下子淪為二流國家了。

  • 5 # 江北陸遜

    當然,不僅是個錯誤,而且是個超級大的錯誤。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是百年身。鑄九州之錯,難以挽回啊。

    原因何在?

    現今流行的地緣學說中有一個“世界島”理論,英國地理學家與地緣政治學家麥金德於1902年在英國皇家地理學會發表的文章歷史程序中提到這個概念,後來就風靡全球。

    這個理論說起來挺簡單,但現在國內的專家翻譯得亂七八糟,總是試圖在上限附加過多的內容。其實說白了就是控制了中間的心臟地帶(紅圈內:歐亞中心地帶)就控制了全球地緣制高點,就掌握了霸權;但心臟地帶本身是孕育不了霸權的,只有邊緣地帶強大起來才能控制心臟地帶。

    麥金德為此寫了很多論文和專著,來論證這個理論。羅裡吧嗦,我也沒那興趣去一一列舉。其實沒那麼複雜。為什麼中間的心臟地帶無法孕育霸權?因為它四面受敵,雙拳難敵四手。為什麼邊緣地帶能夠孕育霸權?因為它不用四面受敵,其背後或山川沙漠,或海洋,可以專心應付中央方向的敵人。

    比如圖中“沿海季風地區”的中國向中亞擴張,歐洲沿海地區的俄羅斯、日不落帝國向心髒地帶擴張。這樣的擴張才是穩定的。而發端於心髒地帶的帝國,可能會興盛一時,但最終都無法長久,一旦衰落就會消失。

    對付一個敵人容易還是應付四面八方的敵人容易?套一套世界島理論,結論就很清楚了。

    扯了這麼多,估計大家也看出來我想說什麼了。那就是魏國其實選錯了進攻方向。其實這個理論也可以套用到中國的地緣環境上。

    有一個成語大家都非常熟悉,“逐鹿中原”。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簡單一點來說,大家要想統一中國,要搶的就是中原這塊地盤,誰想稱霸,誰想當皇帝,都必須佔有中原。你佔了中原,那我如果有野心的話,我肯定必須幹掉你。

    就這麼簡單。

    非常簡單。

    為什麼?因為中原是中國的中心地帶,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尤其是漫長的農業社會,中原地區一直意味著財富,即使後來江南大開發,中原也一直是財富的重要一極。

    所以大家都要搶。大家都搶,意味著你很難長久的佔有它,強盛時你可以保有它,但衰敗時你必然丟掉它。如果你本身是從四邊進入中原的,那麼有一天你還能回到你起家的地方,這就是為什麼滿清一直死死地守著滿洲這個龍興之地不允許漢人進入的重要原因。

    而魏國之所以從戰國最初的霸主成為任人宰割的羔羊,原因就在於它的戰略方向完全錯了,大大的錯了啊。它在攻下河西之地後,沒有繼續西進,沒有西進關中佔有秦國故地,而是放逐了吳起這個中國戰國時期最優秀的戰略家、軍事家,逐步放棄河西,開始“逐鹿中原”了。

    糊塗之極,糊塗之極。不管採取這個戰略是因為受到秦、趙的戰略壓力也好,還是覬覦中原的財富也好,當魏國採取這種戰略的時候,其實就已經決定了魏國已經退出了戰國爭霸的舞臺,它能祈禱的就是多活幾年,苟延殘喘罷了。

    至於將都城由安邑遷址大梁,只是魏國整體戰略東移的必然結果罷了,沒有什麼特別的。

    財富是可以積累和聚斂的,比如秦國在魏國遷都以後,商鞅變法,秦國就開始變得國富民強。但安全是無法積累的,是天生的。一句話,有了安全可以產生財富;但只有財富卻產生不了安全。一個小孩拿著奇珍異寶在街頭炫耀,最終的結果就是讓人搶走甚至死無葬身之地。

    如果魏國在攻佔秦的河西之地後繼續西入關中,融合河東地和關中,也許數百年後一統六國的就不是秦而是大魏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貓的作品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