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可可8855

    諧音歇後語是歇後語中的一類,是中國勞動人民自古以來在生活實踐中創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是一種短小、風趣、形象的語句。

      歇後語是熟語的一種,熟語包括成語、諺語、慣用語和歇後語四種。

      歇後語一般將一句話分成兩部分來表達某個含義,前一部分是隱喻或比喻,起“引子”作用,像謎面,後一部分是意義的解釋,起“後襯”的作用,像謎底。

      前後兩部分用“——”(破折號)連線。

      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通常說出前半截,“歇”去後半截,就可以領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稱為歇後語。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

      五千年曆史滄桑的沉澱、淬鍊、凝聚成絕妙的漢語言藝術。

      其中歇後語以其獨特的表現力。

      給人以深思和啟迪,千古流傳。

      反映了華夏民族特有的風俗傳統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曉哲理,提升智慧。

      歷史由來

      最早出現“歇後”這一名稱是在唐代。

      《舊唐書·鄭綮列傳》中就已經提到過所謂“鄭五歇後體”(一種“歇後”體詩)。

      但它作為一種語言形式和語言現象,卻遠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出現了。

      如《戰國策·楚策四》:“亡羊補牢,未為遲也。”

      意思就是說,丟失了羊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太晚。

      這就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歇後語。

      歇後語的分類

      第一,諧音類。

      如:

      空棺材出葬——目(墓)中無人;

      孔夫子搬家——淨是輸(書)

      這類歇後語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諧,由原來的意義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種意義。

      看到這類歇後語,往往要轉幾個彎子才能恍然大悟,因而也更饒有興味。

      有的書把它列入“雙關語”一類,也是有道理的。

      第二,喻事類。

      如:

      弄堂裡搬木頭——直來直去;

      冷水發麵——沒多大長進;

      這類歇後語是用客觀的或想像的事情作比方。

      如果對設比事情的特點、情狀有所瞭解,也自然能領悟後半段的“謎底”。

      第三,喻物類。

      如:

      老鼠上街——人人喊打

      棋盤裡的卒子——只能進不能退;

      這類歇後語則是用某種或某些物件、動物作比方。

      瞭解了設比物的性質,也就能領悟它的意思。

      第四,故事類。

      如:

      劉備借荊州——只借不還;

      林沖棒打洪教頭——專看你的破綻下手;

      這類歇後語一般是引用常見的典故、寓言和神話傳說等作比方。

      上述兩例,只要知道劉備、林沖故事的,自能瞭然於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葡萄芽怎麼是紅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