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從弟弟們那裡奪回媽媽的注意,賢雅認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哭鼻子讓媽媽傷心。而且賢雅知道這樣做媽媽就會關注自己。面對孩子這樣的行為,我們問她為什麼哭是根本沒有用的。
得益於爸爸的正確引導,賢雅表達出了自己的真實想法,也讓我們知道了孩子的所思所想。不得不說賢雅是幸運的,因為她有一個能夠讀懂她心思的爸爸,所以才能夠放心地吐露心聲。但是大部分的孩子卻根本不會說出原因,或者說根本沒有機會說出來,所以問題越來越多。賢雅說自己這樣做是為了吸引媽媽的注意。
像賢雅這樣的孩子會不會很多呢?孩子問題行為的背後總是有著很多心理鬥爭。孩子們這樣做都是為了什麼呢?
孩子做出問題行為並不是因為過去的種種,而是為了實現現在的目標,即現在的目標才是孩子行為的主要動機。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將孩子們的問題行為解釋為:為了得到想要的東西而選擇的一種方法。所以心理輔導師最重要的課題就是,透過孩子們的行為發現他們真正想要得到的東西。但是大人們一般都只關心孩子做了什麼錯誤的行為,卻不關心孩子到底想要什麼,只是不斷地指責孩子。
結果不好的行為不但沒有改掉,反而愈演愈烈,因為孩子錯誤地認為“只有我這樣耍賴,媽媽才會聽我說什麼”。
孩子們耍賴任性時說出的要求往往不是孩子真正想要的。比如為了得到某個玩具哭得上氣不接下氣,但過不了多久又會哭著讓父母買別的玩具。又或者說好再玩30分鐘遊戲,可過了30分鐘又會哀求家長讓自己再玩一會兒,或是亂髮脾氣。孩子真正想要的並不是眼前的某樣東西,或某種訴求。因此作為智慧的母親,我們必須懂得傾聽孩子的內心。
問題行為背後隱藏的4種目的
個體心理學認為孩子的破壞性行為背後隱藏著4種目的,分別是獲得注意或關心、爭取權利或優越感、報復以及自暴自棄。(《阿德勒心理輔導》)
1獲得注意或關心
如果周圍沒有其他人,孩子摔倒了也不會哭。本來在媽媽面前大打出手的兩兄弟,媽媽一旦離開,他們便會停止下來。相反,本來只是小打小鬧,如果媽媽在旁邊,孩子就會故意大聲爭吵或哭鬧。
孩子如果無法獲得關注或關心便會哭鬧、耍賴等,因為孩子們會因為受到別人的忽視而受傷。換句話說,孩子們認為其他人應該時刻以自己為中心。畢竟人們總是希望從他人那裡獲得關心或關注。
這種需求也是正常的。如果是以好的行為方式爭取別人的關心,那麼是會對成長帶來幫助的。但如果採用了有偏差的行為,那麼則會適得其反。
其實,出現問題行為的孩子們最初也都嘗試過用建設性的方法獲取大人的關心。比如獨自捉迷藏、獨自搭積木,或者和弟弟妹妹一起和諧地做遊戲。但當孩子好好表現的時候,媽媽往往沒有表現出任何關心,因為大多數媽媽都想趁著孩子聽話的時候喘口氣。相反,孩子們哭鬧的時候媽媽則會急急忙忙跑過去。好好表現無法獲得關心,哭鬧反而獲得關注,孩子們自然會選擇具有破壞性的行為。
積極
積極有建設性的行為
良好的行為和態度。
為了獲得關注或偏袒而超常發揮。
努力做出能夠獲得別人讚許的行為。
積極有破壞性的行為
各種各樣引人注意的不良行為。
扮演調皮搗蛋的角色。
(過分表現或妨礙他人)
裝傻或好鬥。
過度的行為。
消極
消極有建設性的行為
與積極有建設性的方法採用類似的行為,但卻不主動表現渴望被別人發現。
忽視做出某種行為的真正意義,只希望獲得模範生和乖孩子的認可。
消極有破壞性的行為
懶散、依賴性強、經常遲到並表露出不耐煩。
需要別人一直照顧或確認,不安、害怕。
患有語言障礙、進食障礙、閱讀障礙等。
以上4種行為中的“有建設性”的行為往往被人們忽視。但之所以也稱之為問題行為,是因為他們做出這類行為的原因不是為了造福社會,而是為了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有的孩子小學時很有禮貌,也很聽話,而且積極幫助他人。他們渴望透過做好事獲得別人的關注或關心。但是我們周邊有很多這樣的例子,那就是小學時明明學習很好很聽話的模範生到了青春期反而出現很多問題。這就是上一段所說的問題。
2爭取權利或優越感
採取了有建設性的行為卻沒能獲得關心的孩子,往往就會產生要儘量爭取權利或優越感的錯誤想法。因為他們相信只有能夠為所欲為、能夠控制別人的時候才能彰顯自己的重要。追求權利的孩子看起來十分自信,實則內心很不安。所以從小靠說“不”獲得滿足感的他們一旦失敗就會極為憤怒。
爭取權利和優越感也會隨著孩子性格的不同分為積極型和消極型。既有選擇透過爆發、反抗、說謊或撒潑為自己爭取利益的孩子,也有消極的,選擇透過不聽話、善忘、懶散等方式進行抵抗的孩子。這種孩子雖然表面上沒有反抗,但卻用消極被動的方式爭取自己的權利。
3報復或復仇
“既然媽媽讓我這麼受傷,那我可就管不了那麼多了。”
有的孩子彷彿在用行動說:“我要做壞孩子!”如果持續得不到關愛,或遭到忽視,孩子們很可能就會產生這種報復心理,而報復就是他們走彎路的動機。因為他們想透過這樣的方式讓父母也嚐嚐受折磨的滋味。
有的媽媽說確實有過很討厭自己孩子的時候。孩子小時候很鬧卻很可愛,但越大越不聽話,彷彿成心與媽媽作對似的。媽媽對孩子真是捧在手裡怕掉了,含在嘴裡怕化了,但不知從何時起孩子卻讓媽媽像失去了心臟一樣痛。
如果孩子出現了類似的行為,那麼媽媽們可要好好地反思一下自己了,因為孩子之所以會報復必然是因為長期受到了身體上、精神上的虐待或忽視。不然他們不會產生將自己的痛苦轉嫁給別人的想法,換句話說,這也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本能。報復時,積極型的孩子往往很暴力,並想盡辦法去傷害別人。而消極型的孩子則會耍小脾氣,並且反覆無常。
這樣的孩子往往認為自己是不被愛的,是沒有必要存在的。甚至認為自己本應受到傷害,本應被他人拒絕。追求權利的孩子和試圖報復的孩子在想法上存在根本的差異。追求權利的孩子渴望控制別人,而試圖報復的孩子則希望傷害別人。
4自暴自棄
“我不行,我本來就不行,無所謂了,我不做了,反正做了也沒用。”連報復都失敗了的孩子大多會陷入這種自暴自棄的狀態。“反正我也不行,做了也白做,沒必要努力,沒關係的,不嘗試就不會失敗。”這樣的孩子做遊戲的時候不愛參與,一起活動的時候也喜歡以自己不行為藉口把任務推給別人,甚至會因為怕別人發現自己不聰明而乾脆放棄學習。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他們這樣自暴自棄是為了避免失敗,所以才從一開始就拒絕接受。但孩子這樣將自己與其他兄弟姐妹或小朋友做比較,反而會變得更加畏縮。
我曾給很多孩子做過輔導,但治療這種孩子是最困難的。因為要想讓他們重新恢復活力,展露笑容,需要很長的時間和長期的努力。不僅要用愛去撫慰他們,同時還要關注他們每一個小動作,給予他們足夠的支援。最重要的是發現他們的興趣點,讓他們重新產生想要做些什麼的慾望。
為了從弟弟們那裡奪回媽媽的注意,賢雅認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哭鼻子讓媽媽傷心。而且賢雅知道這樣做媽媽就會關注自己。面對孩子這樣的行為,我們問她為什麼哭是根本沒有用的。
得益於爸爸的正確引導,賢雅表達出了自己的真實想法,也讓我們知道了孩子的所思所想。不得不說賢雅是幸運的,因為她有一個能夠讀懂她心思的爸爸,所以才能夠放心地吐露心聲。但是大部分的孩子卻根本不會說出原因,或者說根本沒有機會說出來,所以問題越來越多。賢雅說自己這樣做是為了吸引媽媽的注意。
像賢雅這樣的孩子會不會很多呢?孩子問題行為的背後總是有著很多心理鬥爭。孩子們這樣做都是為了什麼呢?
孩子做出問題行為並不是因為過去的種種,而是為了實現現在的目標,即現在的目標才是孩子行為的主要動機。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將孩子們的問題行為解釋為:為了得到想要的東西而選擇的一種方法。所以心理輔導師最重要的課題就是,透過孩子們的行為發現他們真正想要得到的東西。但是大人們一般都只關心孩子做了什麼錯誤的行為,卻不關心孩子到底想要什麼,只是不斷地指責孩子。
結果不好的行為不但沒有改掉,反而愈演愈烈,因為孩子錯誤地認為“只有我這樣耍賴,媽媽才會聽我說什麼”。
孩子們耍賴任性時說出的要求往往不是孩子真正想要的。比如為了得到某個玩具哭得上氣不接下氣,但過不了多久又會哭著讓父母買別的玩具。又或者說好再玩30分鐘遊戲,可過了30分鐘又會哀求家長讓自己再玩一會兒,或是亂髮脾氣。孩子真正想要的並不是眼前的某樣東西,或某種訴求。因此作為智慧的母親,我們必須懂得傾聽孩子的內心。
問題行為背後隱藏的4種目的
個體心理學認為孩子的破壞性行為背後隱藏著4種目的,分別是獲得注意或關心、爭取權利或優越感、報復以及自暴自棄。(《阿德勒心理輔導》)
1獲得注意或關心
如果周圍沒有其他人,孩子摔倒了也不會哭。本來在媽媽面前大打出手的兩兄弟,媽媽一旦離開,他們便會停止下來。相反,本來只是小打小鬧,如果媽媽在旁邊,孩子就會故意大聲爭吵或哭鬧。
孩子如果無法獲得關注或關心便會哭鬧、耍賴等,因為孩子們會因為受到別人的忽視而受傷。換句話說,孩子們認為其他人應該時刻以自己為中心。畢竟人們總是希望從他人那裡獲得關心或關注。
這種需求也是正常的。如果是以好的行為方式爭取別人的關心,那麼是會對成長帶來幫助的。但如果採用了有偏差的行為,那麼則會適得其反。
其實,出現問題行為的孩子們最初也都嘗試過用建設性的方法獲取大人的關心。比如獨自捉迷藏、獨自搭積木,或者和弟弟妹妹一起和諧地做遊戲。但當孩子好好表現的時候,媽媽往往沒有表現出任何關心,因為大多數媽媽都想趁著孩子聽話的時候喘口氣。相反,孩子們哭鬧的時候媽媽則會急急忙忙跑過去。好好表現無法獲得關心,哭鬧反而獲得關注,孩子們自然會選擇具有破壞性的行為。
積極
積極有建設性的行為
良好的行為和態度。
為了獲得關注或偏袒而超常發揮。
努力做出能夠獲得別人讚許的行為。
積極有破壞性的行為
各種各樣引人注意的不良行為。
扮演調皮搗蛋的角色。
(過分表現或妨礙他人)
裝傻或好鬥。
過度的行為。
消極
消極有建設性的行為
與積極有建設性的方法採用類似的行為,但卻不主動表現渴望被別人發現。
忽視做出某種行為的真正意義,只希望獲得模範生和乖孩子的認可。
消極有破壞性的行為
懶散、依賴性強、經常遲到並表露出不耐煩。
需要別人一直照顧或確認,不安、害怕。
患有語言障礙、進食障礙、閱讀障礙等。
以上4種行為中的“有建設性”的行為往往被人們忽視。但之所以也稱之為問題行為,是因為他們做出這類行為的原因不是為了造福社會,而是為了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有的孩子小學時很有禮貌,也很聽話,而且積極幫助他人。他們渴望透過做好事獲得別人的關注或關心。但是我們周邊有很多這樣的例子,那就是小學時明明學習很好很聽話的模範生到了青春期反而出現很多問題。這就是上一段所說的問題。
2爭取權利或優越感
採取了有建設性的行為卻沒能獲得關心的孩子,往往就會產生要儘量爭取權利或優越感的錯誤想法。因為他們相信只有能夠為所欲為、能夠控制別人的時候才能彰顯自己的重要。追求權利的孩子看起來十分自信,實則內心很不安。所以從小靠說“不”獲得滿足感的他們一旦失敗就會極為憤怒。
爭取權利和優越感也會隨著孩子性格的不同分為積極型和消極型。既有選擇透過爆發、反抗、說謊或撒潑為自己爭取利益的孩子,也有消極的,選擇透過不聽話、善忘、懶散等方式進行抵抗的孩子。這種孩子雖然表面上沒有反抗,但卻用消極被動的方式爭取自己的權利。
3報復或復仇
“既然媽媽讓我這麼受傷,那我可就管不了那麼多了。”
有的孩子彷彿在用行動說:“我要做壞孩子!”如果持續得不到關愛,或遭到忽視,孩子們很可能就會產生這種報復心理,而報復就是他們走彎路的動機。因為他們想透過這樣的方式讓父母也嚐嚐受折磨的滋味。
有的媽媽說確實有過很討厭自己孩子的時候。孩子小時候很鬧卻很可愛,但越大越不聽話,彷彿成心與媽媽作對似的。媽媽對孩子真是捧在手裡怕掉了,含在嘴裡怕化了,但不知從何時起孩子卻讓媽媽像失去了心臟一樣痛。
如果孩子出現了類似的行為,那麼媽媽們可要好好地反思一下自己了,因為孩子之所以會報復必然是因為長期受到了身體上、精神上的虐待或忽視。不然他們不會產生將自己的痛苦轉嫁給別人的想法,換句話說,這也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本能。報復時,積極型的孩子往往很暴力,並想盡辦法去傷害別人。而消極型的孩子則會耍小脾氣,並且反覆無常。
這樣的孩子往往認為自己是不被愛的,是沒有必要存在的。甚至認為自己本應受到傷害,本應被他人拒絕。追求權利的孩子和試圖報復的孩子在想法上存在根本的差異。追求權利的孩子渴望控制別人,而試圖報復的孩子則希望傷害別人。
4自暴自棄
“我不行,我本來就不行,無所謂了,我不做了,反正做了也沒用。”連報復都失敗了的孩子大多會陷入這種自暴自棄的狀態。“反正我也不行,做了也白做,沒必要努力,沒關係的,不嘗試就不會失敗。”這樣的孩子做遊戲的時候不愛參與,一起活動的時候也喜歡以自己不行為藉口把任務推給別人,甚至會因為怕別人發現自己不聰明而乾脆放棄學習。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他們這樣自暴自棄是為了避免失敗,所以才從一開始就拒絕接受。但孩子這樣將自己與其他兄弟姐妹或小朋友做比較,反而會變得更加畏縮。
我曾給很多孩子做過輔導,但治療這種孩子是最困難的。因為要想讓他們重新恢復活力,展露笑容,需要很長的時間和長期的努力。不僅要用愛去撫慰他們,同時還要關注他們每一個小動作,給予他們足夠的支援。最重要的是發現他們的興趣點,讓他們重新產生想要做些什麼的慾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