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阿才鄉村秀
-
2 # 青春就像豔麗光彩矚目
個人感覺是可以借鑑的
高品質雖然成本高 但是可以一步一步來 從小做大 不一次性種植太多了 高品質自然也有高品質的風險 正如高收入高風險一樣的 因為雖然是高品質但是一下子不容易被大眾所接受 銷路也是一方面 當代人都有的特性 ——你向大眾推薦不一定會接受 有個適應期 同等條件下 人都有種貪小便宜的心理的 自然不會去迎合高品質
借鑑是可以的 但是你要把一切都考慮好
-
3 # 怡瀾軒
這個問題如果我來回答,不推薦,不推薦,不推薦,重要的話說三遍,理由如下:
一:人挪活,樹挪死,再高階的樹木換了一個環境,對溫度,溼度,空氣,水土,等適應嗎?你對管理方面有經驗嗎?樹木成活率有多高?一棵樹結多少果子?你能管理到位嗎?
-
4 # 村姑說村事
這是一則前幾天看到的訊息!一農民種植一種高檔水果,500棵收入15萬元,如果情況屬實,那可是太亮眼了。
訊息稱,一安徽農民從山東引種一種番茄,外形像巧克力,口味卻是水果味兒,人們叫它“巧克力番茄”,口感細膩,營養豐富,特別是維生素含量要比普通的番茄要高十多倍。
那正像題主問到的,這種東西值得推廣嗎?覺得大多數農民借鑑嗎?姐姐認為有以下幾點需要考慮。
一,訊息只是提到了收入,那投入是多少?引種的成本是多少?每棵苗子是自己育種,還是從外面調運,這些東西必須考慮清楚。你想借鑑,看到收入的同時,必須首先考慮投資!你能不能承受得起?其中的風險你能不能擔得起?
二,這種技術難不難?適合不適合你們這裡的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市場環境。你是不是善於鑽研的人?如果請別人來承擔技術,那又會增加一種投資成本。
三,每一個新產品的出現,都會有一個時期撇油價格。那就是趕早的人能夠淘得第一桶金。後面的人如果盲目跟風,超過了一定的規模,就會供過於求。所以要借鑑推廣的話,必須逞早,早下手得金,遲下手遭殃!
四,發展這種新興的水果,必須經過實地考察,不能盲目相信傳聞。百聞不如一見,去看一看,去嘗一嘗。要下手,就趕早!越早越好!
大家認為還有什麼更好的建議呢?祝您發財!
-
5 # 陽光彩虹小白馬565
這個借鑑一下就好了,但是要根據天時地利人和來看,你首先得想想那個農民是在哪裡種的,他當時種的時候天氣是啥樣的,土是啥樣的,咱不能見錢眼開,萬一那條件不適合咱養那些植物怎麼辦吶,你得先分析分析為啥人家會種出來,然後再看看自己的條件能不能種出來,如果可以的話姑且一試,如果不行的話還是踏踏實實種好自己的地吧。
-
6 # 產地代辦17763553234
這要看你當地的氣候和我們這邊的有多大的差別!主要的有沒有種植管理技術!有沒有客戶收購!如果量小不成規模你的價格是上不去的!你只能零售切費工費時!你那品種可能就是從我們這邊的引過去叫做釜山88的一個品種!我建議小實驗一棚!再擴大規模!
-
7 # 6728939025056
高階水果,值不植得借鑑,要先思而後行。
即然是高階,也一定是高投入。邊就是技術投入,管理投入,資金投入。
不管種植哪一種水果,各種水果都有它們的特性。對環境、土壤、溫度、溼孩光照等等,都有一定的要求。要想種植,必須得滿足它們各自所需條件,才星種植成功的先提根本。
想種植高階水果。
第一部,必須要實地考查。掌握第一手資料。要充分了解該高階水果的生物特性,適應環境,對土境、水肥、溫溼度、以及光照的要求。掌握種植技術,學會科學管理。
第二部,對自己的地塊要pH鑑定。看酸鹼含值在PH7點幾或pH6點幾。再以考查地相對比,得出結果。
要想借鑑種植高階水果,就得先做好這些基本工作。為日後的種植成功,打下基礎。
-
8 # 漁耕園
如果氣候水土適宜有市場,可以學習借鑑,畢竟做農業利潤很高的比較難找。
農村雖然是一個廣闊的天地,要想農業致富除了汗水更要創新,因地至宜。聽起來500棵收入15萬平均1棵300元的收入,相當不錯了。但一定要考查好市場,首先是銷路要穩當,切記莫盲目跟風,大家都記得近幾年中國的苞菜,大蒜產業,哪一年價格高第二年大家都種,豐收年變成災難年,不分析市場盲目跟著別人後面不是明智的選擇。找好銷售渠道,確認供求關係後再種。種植技術也很關鍵,最好是在朋友那裡學習怎麼種,那怕交點技術費都行。你朋友已經算是成功了,你只要跟著他學就行,這是一個捷徑,不必自己再摸著石頭過河。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老婆堂哥是搞大棚種蔬菜的,他親戚是另外一個村,村裡也在發展大棚種菜,我老婆堂哥去看了說大棚中間要撐住,雖然是鋼管不撐中間不受力經不住積雪,就他親戚家撐了,其他農戶不信認為鋼管沒問題,那知第一場雪沒撐的全塌了,一個棚損失幾千塊。所以說一定要學習他的成功模式,有收益了再創新改進。種植不容易,有這麼一個好的專案,利潤相對來說很可觀,只要前期的投入能承受得起,找到銷路可以放手去做,提醒一下就是市場永遠是一個不確定因素,前期最好做個調查評估,以免陷入跟風的旋渦。
-
9 # 老胡說三農
我們村有個老校長,老校長有三個兒子和四個女兒。
老校長為了使兒女有出息,在教育上非常捨得投資。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時候,我們這裡的農村還很窮,糧食都不夠吃。做為老校長來說,雖然他有一份工資,但一家八九口人要吃飯,所以日子也好不到哪去。但是,為了兒女們都能有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他甚至不惜借債,毅然決然在自己家的宅院中挖了一個地下室。讓他所有的兒女們都共居一室讀書學習。最後,他一個個兒女都考上了大學。
一個家庭的七個兒女全部考上了大學,這在我們當地被視為傳奇。所以,大家都想知道他們家庭的秘訣。忽然有人想起來他們家曾經挖了一個地下室供兒女讀書學習後,便被許多人認定地下室對兒女們的學習有大幫助。於是,挖地下室的風氣開始在我們村盛行,短短一年時間內先後有100多戶挖了地下室。
但是,這100多戶挖了地下室的家庭子女中,最後考上大學的比例還不到10%。由此可見,這位老校長的子女能夠全部考上大學的秘訣並不在地下室上。
那麼,他家兒女能考上大學的秘訣究竟在哪裡呢?
我與老校長的老三兒子是初中同學,並且還非常要好。依照我的觀察,他們兄妹之所以能夠全部考上大學,除了刻苦學習之外,與他們自身的聰明與良好的自律性有關。地下室只是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而已。
譬如,我們在玩起來的時候會忘記時間,但我這位同學卻從來不會忘記。每到該學習的時間,他會立即停止玩耍,回家讀書學習。再譬如聰明程度,老師還沒講過的數學題,人家看看書就會做。這樣的人豈有考不上大學之理?其實,他們兄妹幾個都是這樣的人。
所以說,刻苦+自律+聰明,才是他們兄妹考上大學的秘訣所在。
老胡說了這麼多,似乎有些文不對題。因為你在說種植高階水果賺錢的事兒,而我卻在說兄妹幾個上大學的事兒。其實,我說這些的目的是想告訴你:別人種植高階水果能夠成功,但你不一定能夠成功。因為高階水果最終是需要走向市場的,是需要向市場要效益的。這中間需要有一個非常複雜的“運作”過程。也許別人有“運作”的能力,而你最好問問自己:具備這樣的能力嗎?
世界上能夠成功的行業很多,能夠成功的人也很多。但你要永遠記住“有同行沒同利”這個道理。所以,在從事任何行業之前都有認真地想一想自己的能力問題。
當然,我並不是否認你的能力。我只是想奉勸你慎重。畢竟,種植高階水果是需要投資的。還是慎重一些為好。
總之,能力決定一切。別人種植高階水果能夠成功自然有可以成功的原因。自己種植高階水果能否成功需要認真分析一下自己的能力,如果認為自己的能力沒有問題,那麼,你完全可以“借鑑”種植,否則,還是不種植為好。
-
10 # 砍柴老凱
可能受提問字數的限制,這個問題提問的有點模糊,我們就暫且認為是每家農戶種植500棵高階水果,年收入15萬元,是否值得推薦?
個人認為不值得推薦,主要有以下原因:
1.假設這500棵果樹前期投入,後期管理成本都較低的情況下,如果能年收入15萬元,這對中國的一家農戶來說,是相當不錯的收入了。那這種情況下為什麼還不推薦呢?既然前期投入和後期管理成本都較低,說明這種高階水果的可複製性很高。若果稍加推廣,必定會大面積種植。大面積種植就會造成量產。物以稀為貴,量產勢必會帶來銷售價格問題。既然是高階水果,面向的也肯定是少數的高收入特定人群。如果繼續高價銷售,毫無疑問大部分水果將滯銷,造成農民不可挽回的損失。如果降價銷售,這種高階水果將不高階,失去原有的利潤空間,同樣農民收入不高。
2..假設這500棵果樹前期投入,後期管理成本都較高的情況下,依然不值得推薦。因為種植這種高階水果存在高風險性。而高風險恰恰是農民所害怕的。因為對農民來說需要的是穩定的收入。很難想象前期投入大量資本,因為管理運營不善導致血本無歸的情景,這樣的話,對農民是毀滅性的打擊。
回覆列表
這是兩面性的問題,
不能借鑑的原因是:高階水果樹對土壤成份和氣候要求比較高,
能借鑑的原因是:你得有種植和管理高階水果樹的技術和經驗。同時還得有適合的土壤和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