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JackZ捷

    以後來解密的資料來看,雙方都損失慘重,坦克方面蘇軍的T-26、BT-7和日軍的95戰車算是半斤對八兩,但蘇軍的裝甲戰術更好,但步兵方面日軍要強一些,而蘇軍的炮兵優勢又抵消了這一點,空軍方面日軍初期偷襲搞得不錯,蘇軍很快補上了缺口,但最終結果是日軍失敗無疑,步兵繞路去包抄蘇軍,仗都打完了,包抄還沒到位,戰術思想嚴重落後。

  • 2 # 歷史笑春風

    在日本,在現今的企業,還有一句很有名的罵下屬自作主張的話,“你以為你是關東軍嗎!”

    不錯,自作主張,以下克上,就是關東軍當時的作風。

    當時日本對北上和南下正在猶豫之中。出於自己的考慮,陸軍想北上,海軍想南下。可就在這個時候,關東軍的一些將領和下層軍官連續發動了對蘇聯的挑釁。接連爆發了張鼓峰事件和諾門坎事件。使日軍大本營陷入極大的被動之中。

    關東軍想以既成事實來促使大本營決斷,它根本不管戰略上的選擇,只顧自己的眼前利益。日本並沒有做好與蘇聯戰爭的準備,貿然進入戰爭,凶多吉少。關東軍這種不管不顧的行動,給日軍帶來極大的危險。

    因此,雖然日軍在戰鬥初期取得了一定的戰果,可當蘇軍以國家層次投入大量力量的時候,關東軍後續乏力,打了大敗仗。

    因此,指揮官受到訓斥就不足為奇了。這種下克上的現象也是日本獨特的景象,在其他國家也是難以見到類似的情況的。

  • 3 # 另眼觀天下事

    這場戰役中蘇聯沒有佔多大便宜,日本人的頑強和戰鬥力超過了蘇聯的預想。在戰鬥中,蘇聯人扔進去3.1萬噸彈藥,幾乎相當於中國軍隊在整個抗戰中的總消耗。但即使如此,裝備精良的蘇聯的遠東一線主力部隊對陣日本二流的守備部隊,雙方的傷亡比接近1:1,而且蘇聯的飛機、裝甲車輛損失非常嚴重,可以說蘇聯人贏得並不輕鬆。日本關東軍認為蘇聯勝之不武,如果自己出全力蘇聯未必能贏。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如果日本關東軍真和蘇聯拼命,以蘇聯當時在遠東的軍事實力和補給能力未必會佔多大便宜。關東軍罷兵讓蘇聯長舒一口氣。由於對日本人的忌憚,蘇聯又深陷蘇德戰爭,所以蘇聯在二戰中一直在向日本示好。

    而日本深陷中國戰場不能抽身,另外蘇聯地域廣大,想深入蘇聯腹地同德華人夾擊蘇聯並不容易,所以同蘇聯簽了互不侵犯條約草草了事。

  • 4 # 挖掘機式遂發槍

    諾門坎地區滿洲國與蘇軍(含蒙古軍)大規模軍事衝突,是在日本陸軍在中國大陸的侵略:陷入泥沼無法自拔,關東軍高層的陸大軍官以辻正信等人為首,狂妄自大,迷信皇軍的"武士道“無所畏懼,肉彈能勝過炮彈,想打仗再重新複製1904年日俄戰爭日本人以小博大,石原莞爾,坂垣徵太郎“九一八"佔領全東北的赫赫之功:不管不顧日本戰爭資源薄弱,無力支援兩個戰場的人員,物資消耗。

    再者,日本人在師團級的衝突中也不是像其所想像的給敵人當頭一擊,揚皇軍赫赫武運。而是損失慘重,雙方都不想再因為蒙古國與“滿洲國“一個兔子不拉屎的地區再大動干戈了,日本人冷處理了豺狼參謀辻正信,戰敗的第72聯隊長酒井大佐被辻正信找家裡去,給了一把手槍,暗示其應該是自殺,皇軍是丟臉了,

    所以大本營勝利了是領導有方,敗家了嘛就是挑事者自己動手追究責任。與本官無關!

  • 5 # 華來士1969

    蘇軍的損失是不少,但是說日軍重創蘇軍,我看這個說法有問題。∵應當說是蘇聯以巨大的代價獲得了徹底的勝利。日本基層部隊氾濫的愛國熱情和瘋狂建功之心,正像一個人大腦還尚存一點兒理智,可手腳已經失控了。最終引來殺身之禍。愛國也要講方法,愛國也要有分寸,愛國也是個技術活。胡亂的狂熱愛國可能適得其反。

  • 6 # 南山9522

    若門坎戰役,最終在朱可夫的指揮下,大敗日軍。在若門坎一戰日軍全軍覆滅,此後日軍再沒向蘇聯發起任何攻擊。之前因為是日本先進攻蘇聯,但規目小,日本雖首戰告捷,蘇軍損失也並不大。反過來說因日本首戰獲勝,就以為蘇聯好打。於是就發動了一場有4500O日軍參加的諾門坎戰役。誰知斯大林早有防備,派朱可夫親自指揮。朱可夫一上任就增加兵力,動用了一個坦克旅,步兵大約是5OOO0多人。這一仗讓日軍全軍覆滅,斷了日本入侵蘇聯之路。諾門坎戰役以蘇軍完勝告終,從來沒聽說過日本取得勝利,這純屬瞎說。

  • 7 # 戰略論

    日本大本營是站在戰略角度來看待這一事件,當時遠東蘇軍的實力達到了30多個師,而日軍在滿洲的兵力只有8個師團,而且迫於中國戰場的壓力,日本無力短時間內向滿洲做大規模的增兵,所以一旦蘇日在遠東爆發大規模的軍事衝突,日本是處於絕對的劣勢的。更加嚴重的是德國不久之後便與蘇聯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如此部署在西部地區的蘇軍主力也隨時可以調往遠東,日本相當於是在和整個蘇聯陸軍抗衡,無論如何都是極不明智的做法,所以日本大本營自然是極力反對和蘇軍擴大沖突的。

    從戰役角度來看,雖然日軍的傷亡低於蘇軍,而且是在總兵力只有蘇軍一半的情況下取得的,但是這場戰役的失敗者仍舊是日軍,最終是日軍被迫退出了有爭議的地區,蘇軍即便算是慘勝那也是實實在在的勝利。而作為這場戰役的主要指揮部門日軍關東軍司令部自然難逃其責,未經日本大本營同意擅自擴大和蘇軍的衝突,並且最終輸掉了這場戰役,不處理這批將領基本是不可能的。關東軍司令官、總參謀長以及司令部其他高階參謀軍官全部被解職,負責前線戰役指揮的第23師團師團長也小松原也切腹自盡以謝罪。

    日軍中一直就有不服從命令的傳統,尤其是那些掌握有實權的部隊司令官,在七七事變中便是如此,日本參謀本部已經下達了不擴大沖突的命令,前線日軍仍舊執意向中國軍隊發起了全面的進攻,最終使得中日戰爭徹底爆發。事後日本大本營並沒有處理擅自下達進攻命令的前線將領,反而因軍功給予其晉升,這助長了日軍中抗命之風。諾門坎事件便是又一典型的代表,前線的日軍第23師團長積極擴大和蘇軍的衝突,而關東軍司令部也予以大力支援,只有日本大本營一直在命令保持克制,不得擴大沖突。可是最終衝突還是在不停的擴大,由原來一個聯隊的規模擴大到一個師團,又到兩個師團,後來又準備擴大到4個師團,幾乎整個關東軍都要被動員起來了,這下大本營才進行嚴厲干預,撤銷主戰的前線指揮官,從政治方面解決這場衝突。

    客觀的看,日本大本營的做法無疑是正確的,關東軍司令部作為戰略級的指揮機關,並沒有認清楚遠東的真實軍事態勢,以關東軍的實力不可能與遠東蘇軍相抗衡,即便如關東軍所願投入其全部的兵力,蘇軍也會相應得做出增援,而且規模遠比日軍要大,至少會在兩倍的優勢,坦克、飛機的技術兵器優勢更大。所以日軍極有可能會在這場衝突中遭到嚴重的失敗,這可不只是一兩個師團的損失了。1939年的日軍並沒有做好對蘇作戰準備,倉促的開戰無疑是不明智的,關東軍司令部的做法確實有失遠見,受到懲處也理所當然。

  • 8 # 野史官人

    歷史上的諾門罕戰役,又叫諾門坎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日本及蘇聯在遠東地區發生的一場戰役。戰事於1939年在當時的滿洲與蒙古的邊界諾門罕發生。

    日、蘇雙方的軍隊分別代表“偽滿洲國”及“蒙古國”交戰(以蘇聯朱可夫元帥和蒙古人民共和國喬巴山元帥為領導的蘇蒙聯軍),但日、蘇雙方並沒有向對方正式宣戰。

    前期衝突原因,是外蒙古放牧,到了日軍控制點,被日軍擊退,然後蘇聯開始集結部隊,雙方衝突起來。

    1939年6月26日晚,在小松原師團長的一聲令下,日軍第2飛行集團的137架飛機呼嘯而出,對深入蒙古國境內一百多公里的蘇聯空軍基地——塔木察格布拉格,展開了突然襲擊。蘇軍猝不及防,被擊落戰機99架,炸燬地面飛機24架。

    這次突然襲擊重創了蘇聯空軍,關東軍也由此奪取了哈拉哈河上空的制空權。對日軍來說是絕好的戰報,可當小松原將這個“捷報”傳回東京後,不但沒有得到日軍大本營的任何褒獎,反而還遭到了一頓訓斥。

    其原因就是,日本大本營無意於蘇聯,過於對抗,只是想保持對峙階段,而日本指揮官小松原,卻似乎有些急功近利,導致後面慘敗。

    而且此戰,蘇聯殲滅日本,唯一戰車師團,蘇軍僅僅損失6千人就摧枯拉朽般,殲滅6萬日軍,打破了日軍北上的想法,迫使其南進。

    所以說諾門坎之戰,由於日軍準備不足,也因為中國牽制了大部分日軍,導致日軍無力增援,對日本來說是一場慘敗,不存在重創蘇軍,就連日軍指揮官小松原也切腹自盡了。

  • 9 # 度度狼gg

    1939年9月3日,東京參謀本部給關東軍發來急電,並且電文的口氣異常強硬,再不復往日的商量口氣:“立即主動結束諾門坎戰事,停止一切戰鬥行動”!態度大變的原因有二,其一是參謀本部旁觀者清,已經看明白關東軍徹底戰敗的事實;其二,日本皇室徹底對關東軍動怒了。

    (關東軍作戰主任參謀服部卓四郎)

    諾門坎戰役,實際是日蘇雙方互相試探軍事實力的一次作戰行動,蘇聯人不想將來兩線作戰,需要透過這次戰役震懾住關東軍,而日本人在決定實施北進戰略之前,也想透過這次“衝突”摸摸蘇軍的底。

    既然是摸底就不能玩命,否則就演變成為了日蘇全面戰爭,在日本戰爭決策層沒有作出決定前,關東軍必須把戰爭控制在一定範圍之內,否則後面不好收場。諾門坎戰役實際上分為三個階段,在第二階段朱可夫大舉反攻後,關東軍已經損失慘重,不得不向大本營要援兵了,中國戰場上的第5、第14等精銳師團都接到了準備增援的命令。

    (關東軍司令官植田謙吉)

    參謀本部鑑於第二階段的失利,並不同意關東軍繼續擴大戰事,可是牛叉慣了的關東軍咽不下這口氣,一定要再組織進攻找回面子,結果又一次大敗而歸。其實朱可夫在戰役後期是留了餘地的,沒有完全追擊合圍敗退中的第23師團,否則一定全殲,顯然朱可夫得到了高層的授意。

    勝敗是日本陸軍高層衡量一切的準繩,關東軍1931年的軍事冒險,其實也是在違背東京軍部指示的狀態下進行的,只是運氣好,遇到的是張學良和他的東北軍。所謂“勝利者是不應該被責備的”,所以裕仁天皇和軍部追認了關東軍行動的合法性,而現在的問題是,甭管打死打傷多少蘇蒙軍,戰役的結果就是敗了,還得讓人家放了一馬。

    (關東軍作戰參謀辻政信)

    於是出現了三個嚴重的問題,第一是行將影響到中國戰場的兵力部署,本來兵力就很緊張;第二是北進派大為惱火,認定關東軍破壞了對蘇作戰準備,總得需要有人擔責;第三是關東軍“下克上”成為了習慣,對東京大本營尤其是參謀本部的軍令可聽可不聽,完全看是否符合他們自己的意志,參謀本部終於忍無可忍了。

    其實還有一層不好意思公開來說,那就是關東軍的失敗讓裕仁天皇特別沒面子,從甲午戰爭以來“皇軍戰無不勝”的牛皮被朱可夫戳破了,而關東軍恰恰是當事人,所以裕仁要追責。總的來說,就是參謀本部修理關東軍,裕仁收拾參謀本部,這已經不是什麼“訓斥”的層面了,而是“嚴辦”。

    (參謀總長載仁親王)

    第一波嚴辦關東軍司令部

    1939年9月6日,關東軍司令官植田謙吉和參謀長磯谷廉介(臺兒莊那個)被撤職並轉入預備役,副參謀長以上一律退出現役。作戰課長寺田雅雄、作戰主任參謀服部卓四郎(大東亞戰爭作者)、作戰參謀辻政信(名人)全部免職他調。

    第二波嚴辦前線日軍官兵

    1939年11月,諾門坎戰役的具體執行人,第六軍司令官荻州立兵中將、第23師團長小松原太郎中將被撤職轉入預備役。關東軍新任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到任後,逼迫第23師團搜尋聯隊長、第72聯隊長、第八國境守備隊長等三名大佐自殺,所有被蘇軍俘虜後放回來的官兵,絕大部分被逼自殺,理由是“玷汙了皇軍榮譽”。

    (關東軍繼任司令官梅津)

    第三波開始清洗參謀本部

    除了裕仁的叔父載仁親王,因為是皇親國戚可以留任外,參謀次長中島鐵藏中將、作戰部長橋本群少將被撤職轉入預備役,作戰課長稻田正純調離機關,下放到軍事學校當副校長。

    其實整個二戰期間,作為最大的戰爭罪犯,裕仁天皇始終控制著軍隊的“統率權”,儘管他多數時間躲在幕後。當日軍上下的做法符合他內心的想法時,他就會裝聾作啞放鬆統率權,比如九一八;而當日軍的行動有違他的想法甚至觸怒他時,他就會收緊統率權,比如諾門坎。

  • 10 # 是阿維啊

    諾門坎戰役不是蘇聯勝了嗎?

    持續了四個月的的諾門坎戰役實際上日本還有蘇聯的一次大規模的試探,在此之前,還有一次小的,叫張鼓峰事件。這一次的戰役雙方打了四個月之久。雖然蘇聯較之前確實實力有所下降,但是在經過兩個五年計劃之後,蘇聯無疑又開始逐漸的強大了起來。

    當時日本為了打贏這一次的戰役可是付出了不少的代價,甚至還期望著能從關東軍中調動了重炮聯隊。但是這一要求被大本營拒絕了,當時的日本政府對於這件事的發生可謂是十分的惱火,又怎麼可能再派新的戰力呢?

    諾門坎戰役最後以蘇聯慘勝結束,蘇聯經過這一次的戰爭達到了他們的目的,一個是給他們的部隊得到了一次充足的鍛鍊,第二這一次的戰役他們也看到了日軍的一些實力。

    但是這並不是這麼的重要,最重要的是日本的這次行動打草驚蛇,使得蘇聯成功的瞭解了日本有著多大的野心,於是蘇聯的戰備力度也開始加大了,這無疑給日軍造成了很大的困擾。這又如何不讓日本政府感到惱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win10怎麼安裝payth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