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Zh上善若水W
-
2 # 黎陽紅哥
“唐古特”是蒙古語的音譯,也是蒙古人對生活在黃河以北、大漠以南的党項人的稱呼,唐古特人是西夏國的後裔。
成吉思汗率領蒙古鐵騎東征西殺,曾經一路凱歌打到了歐洲,可以說所向披靡威風不可一世。可是,一代天驕卻在西夏党項人面前栽了跟頭吃了大虧。
公元1225年,成吉思汗在西征途中,西夏趁著成吉思汗出征,襲擊了他的大本營,重創蒙古鐵騎,還殺死了留守老家的蒙古主將木華黎,讓成吉思汗百戰百勝的蒙古鐵騎名望掃地損失慘重。
為此,成吉思汗對他們蒙古人口中的唐古特(也就是西夏國党項人)恨之入骨,不顧自己64歲高齡,親征西夏誓滅唐古特。
最終,蒙古軍滅掉了西夏國,卻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西夏亡國之戰也成了成吉思汗的最後一戰,他的生命在這場戰爭中終結。臨終之時,成吉思汗餘怒未消,立下遺囑將西夏党項族人全族殺掉,可見他對唐古特已經恨入骨髓了。
-
3 # 江湖小曉生
唐古特人,其實就是西夏人或者說是党項人。成吉思汗之所以如此痛恨西夏人,那是因為西夏臣服蒙古以後,再次背叛了蒙古,我認為這件事西夏做的不錯。
01西夏人背叛了蒙古大軍。西夏和金聯盟,共同對抗蒙古大軍。這兩個國家軍事實力強大,可謂是天天欺負南宋。欺負南宋習慣了,所以他們也打算這麼對付蒙古。
可是當時的蒙古已經被成吉思汗統一,戰鬥力強大到無法形容。西夏和金的聯軍壓根就頂不住。最終西夏因為頂不住壓力,轉而選擇投降了蒙古。
不過投降是有條件的,那就是保留國家建制。因為當時還不具備滅亡西夏的條件,而且西線戰況再起,所以成吉思汗就答應了這件事。
九月,李全執張琳,郡王帶孫進兵圍全於益都。冬十一月庚申,帝攻靈州,夏遣嵬名令公來援。丙寅,帝渡河擊夏師,敗之。丁丑,五星聚見於西南。駐蹕鹽州川。十二月,李全降。授張柔行軍千戶、保州等處都元帥。是歲,皇子窩闊臺及察罕之師圍金南京,遣唐慶責歲幣於金。---《元史》
西線花剌子模國也是一個大國,公然屠殺蒙古使者,這讓成吉思汗暴怒,所以開始了西征。沒想到的是,當成吉思汗選擇西征的時候,西夏軍團居然選擇了叛變。
他們不僅沒有支援成吉思汗的西征,反而在背後搞偷襲。這讓成吉思汗恨得牙癢癢。但是莫有辦法啊,成吉思汗暫時抽不開身。
西夏的這一選擇,的確等於是火中取栗。不過我認為這種做法十分恰當,至少證明了西夏人尤其是党項人是不願意被人征服的。
西夏本身就是脫離北宋政權建立起來的國家,他們不願意被北宋管轄。這種尋求自由的精神,也註定了他們需要爆表的戰鬥力。
別看他們地盤不大,可是戰鬥力確實很強。北宋的多次征伐,都是以失敗而告終。對於這次蒙古人的進攻,西夏非常憤怒,決心要一雪前恥,自然是不會臣服多久的。
02西夏人至少比南宋有覺悟。當時天下有金國、西夏、南宋以及蒙古這四個主要爭霸的國家。南宋偏安一隅的姿態讓人心痛,不過他跟蒙古相隔甚遠,主要對手是金國。
後來我們知道,南宋跟蒙古秘密聯合,將金國消滅。可是沒多久,消滅了金國的蒙古,居然將矛頭指向了南宋,最終滅亡了南宋。
這一場歷史似曾相識。當年北宋跟剛剛崛起的金國合作,一起滅了大遼。可是在滅了大遼沒多久的功夫,金國居然反攻北宋,把北宋老巢給端了。
臨崩謂左右曰:“金精兵在潼關,南據連山,北限大河,難以遽破。若假道於宋,宋、金世仇,必能許我,則下兵唐、鄧,直搗大梁。金急,必徵兵潼關。然以數萬之眾,千里赴援,人馬疲弊,雖至弗能戰,破之必矣。”言訖而崩,壽六十六,葬起輦谷。---《元史》
由此可見,哪裡有什麼真正的盟友,都是即時利益罷了。這個時候的西夏便面臨這樣的問題。既然已經向蒙古臣服了,那這次西征,西夏真的要派兵去支援蒙古嗎?
這是不可能的事情,西夏人早就看破了這種恥辱的盟友關係,他們知道一旦蒙古人解決了花剌子模,一定會反過來把自己給滅了。
與其到時候被蒙古沒了,倒不如現在反戈一擊。所以西夏人表現得特別英勇,他們拒絕了蒙古人的要求,沒有出兵支援也就算了,反而對蒙古軍隊發起了進攻。
西夏再次和金國聯盟,合夥對付蒙古。成吉思汗得到訊息以後,當然非常痛恨西夏人,所以常常在喝酒前,讓大家痛罵西夏人。也就是這裡所提到的誓滅唐古特。
03成吉思汗在臨終前,下達了將党項人滅族的命令。當時的成吉思汗已經64歲,身體每況愈下。因為連年的征戰,導致他的身體早就垮了。不過他的精神依舊支撐著他的肉體繼續前行。
這個時候已經收拾了花剌子模,西方諸國都逐漸潰散。成吉思汗終於有時間回來解決西夏人的問題了。西夏人背棄盟約,成吉思汗心愛的大將木華黎也因此被氣死。
這是成吉思汗不能忍受的屈辱,所以不管身體有多麼難以支撐,他都要滅了西夏國。為此西夏人聞風喪膽,集體宣佈要投降。
成吉思汗此刻已經不行了,他終於倒在了臥榻之上,什麼原因說法有很多。不過在臨終前,成吉思汗想出了一個辦法。
五月,遣唐慶等使金。閏月,避暑六盤山。六月,金遣完顏合周、奧屯阿虎來請和。帝謂群臣曰:“朕自去冬五星聚時,已嘗許不殺掠,遽忘下詔耶。今可佈告中外,令彼行人亦知朕意。”是月,夏主李晛降。帝次清水縣西江。秋七月壬午,不豫。己丑,崩於薩里川哈老徒之行宮。---《元史》
他告訴手下人,不要擴散他去世的訊息,等到西夏人投降以後,一定要殺光党項人和西夏皇族。
這是成吉思汗所下達的最後一個命令,由此可見他對西夏和党項人有多麼大的深仇大恨。成吉思汗死了以後,按照約定手下人果然這麼做了,結果党項人被滅族,西夏皇族一個不留。不知道虛竹和公主怎麼樣了。
我們看西夏人的史料非常少,大家知道為什麼嗎?因為蒙古人痛恨西夏人,所以就沒有給西夏人寫史書,這就造成了西夏這個國家存在跟沒存在,似乎沒什麼差別。要不是虛竹,我還真不知道西夏有什麼歷史。
總結:西夏人的覺悟可以,熱血卻不足。第一次的反叛,絕對是一種奮鬥的精神。沒有哪個國家願意被另外一個國家征服,這就好比每個人一樣。沒有哪個人願意白白被另外一個人征服,除非另外一個人是你的老闆,給你發工資的那種。
由此可見西夏人早就看出了蒙古的狼子野心。這就好比當年的曹操分身乏術,原本打算南下攻打劉表,可是北方的烏丸也需要解決。
結果曹操選擇征討烏丸,因為郭嘉料定了劉表不敢北伐。劉表顯得特別沒有志氣,等到曹操解決完了烏丸,那劉表的末日也就到來了。
西夏人看來是讀書人,他們知道這段歷史,他們可不想做第二個劉表。所以果斷反抗成吉思汗,這是明智的選擇。
不過在反抗的過程中,似乎沒有給蒙古造成太大的損失,這是他們戰略上的失誤。完全可以在假裝投降的情況下,把自己的大量士兵混入蒙古軍中,從而發動兵變,這麼一來,蒙古大軍不瓦解才怪。
第二次成吉思汗動真格的時候,西夏人居然慫了。這不是他們此前的風格,只能說,這個時候的西夏人已經被成吉思汗下破了膽子,沒有膽量去抗爭了。
參考資料:《元史》
-
4 # 一半秋色
成吉思汗,他是名符其實的戰鬥狂魔,鐵騎踏遍了四分之一的世界,最西打到了波蘭,最北打到了西伯利亞,最東打到了北韓半島,最南打到了爪哇中南半島。
蒙古帝國巔峰時期國土面積有多大?沒人說得清楚,估計連成吉思汗本人也搞不清楚,他只管打打打,到底打了多少領土,俘虜多少人口,搶了多少財產,他沒統計過。
後來,有人給成吉思汗統計了一下“家產”,國土面積大約3300萬平方公里,人口大約一個億(除去戰爭死亡的),面積是蘇聯的1.5倍,是現今俄羅斯的1.9倍,絕對是一頭超級巨無霸。
如此生猛的成吉思汗,有沒有痛恨的人呢?
有的!
這個“人”便是唐古特。其實,唐古特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少數民族政權,這個政權非常有名,長期“活躍”在金庸的武俠小說裡。
它便是西夏,一提起西夏,總會不由得想起駙馬虛竹,還有神秘莫測的西夏一品堂。
而成吉思汗一提起西夏,卻只有滿腔的怒火,以至於每次與士兵喝酒之前,都必須大喊三聲“誓滅唐古特!”
成吉思汗為何如此痛恨西夏人呢?說來話長!西夏與蒙古都屬於遊牧民族,雙方亦敵亦友,有時候打的不可開交,有時候又握手言和。
然而,正當成吉思汗前方拼殺之時,突然收到了老家的來信—後院起火了,原來西夏趁著成吉思汗不在家,與金國聯合起來攻佔蒙古許多地盤。
成吉思汗火大了!這個“卑鄙無恥”的西夏!
成吉思汗滅了花拉子模之後,轉過頭來就去收拾西夏,但西夏絕不是好惹的,畢竟有西夏一品堂眾多武林高手,還有虛竹小師弟的實力力挺,所以戰爭陷入了僵持階段。
後來,成吉思汗與西夏交戰之時,突然一隻毒箭飛了過來,不偏不倚,恰好射在了成吉思汗的肩膀上,這隻箭力道極重,從百丈之外飛來,有人推測是虛竹用內力發過來的。
不久之後,成吉思汗毒發身亡,臨死之前,讓兒子拖雷替他報仇,還要求部下不忘國恥,喝酒之時必須大喊“誓滅唐古特!”。
後來,西夏發生大地震,舉國投降。但蒙古人並不買賬,不僅大肆屠殺西夏人,還燒燬了西夏國都,銷燬了西夏的史學典籍,以至於西夏曆史成了一段空白。
就這樣,存在三百餘年的西夏徹底消失匿跡了!
-
5 # HuiNanHistory
唐古特,也作唐兀惕、唐忽惕。
這個詞在蒙古語中寫作tangγud,被元代的蒙古人用來指代西夏的党項人。由於西夏曾經背叛過成吉思汗,所以成吉思汗直到死前,都對消滅唐古特念念不忘。
蒙古人為什麼要消滅西夏呢?
首先,這和西夏的地理位置有關。西夏與金朝是鄰國。
成吉思汗制定的計劃是,取道西夏進攻金、宋,同時切斷金夏之間的聯盟。因此,蒙古對西夏展開了進攻,最終經過考慮,夏襄宗李安全決定改附蒙古。
但是,附和蒙古就意味著要為蒙古提供兵力,以戰養戰。這種軍事消耗對西夏來說是受不了的。
就這樣,西夏又調整了外交政策,重新聯合金朝抵抗蒙古。
這種降而復叛的舉動,在蒙古人眼中是種不忠和恥辱。
因此,成吉思汗在生命的最後時刻,親自率軍出征西夏。根據《元朝秘史》的記載:
[成吉思合罕]擄掠唐兀惕百姓……將唐兀惕百姓之父母連帶子孫滅絕,降旨:“吃飯時必說[唐兀惕]徹底死絕吧!” 因唐兀惕百姓不踐所言,成吉思合罕再徵唐兀惕百姓,將唐兀惕百姓滅絕後回來,成吉思合罕於豬兒年昇天。由此可見,成吉思汗對待西夏不忠的憤怒。不過,在這個時候成吉思汗已經生了重病,征伐無異加快了他的死亡。
最終,在成吉思汗去世三天後,1227年8月28日,西夏滅亡。
回覆列表
公元1227年,是中國戰爭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即將走到生命的盡頭。這一年,成吉思汗六十六歲,他帶領的蒙古軍隊征服了從漠北高原到黑海的大片土地,他擁有的帝國版圖,相當於四倍的亞歷山大帝國,兩倍的羅馬帝國。他是人類戰爭史上征服足跡最遠的人之一。
然而他所有的夢想止步在六盤山,這次南征,一個國家讓他和他的軍隊受到重創,人類戰爭史上偉大的征服者倒下了,帶著不甘和仇恨,什麼人能夠重創所向披靡的蒙古鐵騎,抵擋成吉思汗征服腳步的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呢?
波斯人拉施特在《史集》中記載了成吉思汗的遺囑,我死後不要為我發喪舉哀,好叫敵人不知我已死去,當他們從城裡出來時,將他們全部消滅掉。《蒙古秘史》中描述了這樣一個場景,成吉思汗命令他的軍隊每次飲酒前必須高喊滅絕唐古特,沒有任何一個對手在歷史的記載中能讓成吉思汗如此仇恨。遭受前所未有重創的成吉思汗,要讓每一個蒙古人都記住他們仇人的名字叫唐古特。
在歷史上,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帶領蒙古鐵騎,南征北戰,所向披靡,一直打到了歐洲,令敵人膽戰心驚,鮮有敗績。然而,在歷史上曾有一群人不僅重創了成吉思汗的蒙古鐵騎,而且也讓成吉思汗丟了性命。蒙古人管他們叫做“唐古特”,那麼這個“唐古特”到底是什麼人?
實際上,蒙古人口中的“唐古特”指的就是西夏的党項人。公元1225年,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西夏趁機反叛,殺死了蒙古主將木華黎,重創蒙古軍隊。成吉思汗很惱火,不顧64歲高齡,堅持親征西夏。接下來,一場大戰一觸即發,這場大戰是西夏的亡國之戰,也是成吉思汗的人生謝幕之戰。
西夏的党項人與蒙古人一樣都是遊牧民族,尚勇好鬥,驍勇善戰。西夏的軍隊由中央侍衛軍、擒生軍和地方軍三部分組成,全國共計50餘萬的軍隊。面對成吉思汗的蒙古鐵騎的進攻,西夏的党項人頑強抵抗,重創了成吉思汗的蒙古鐵騎。就連成吉思汗也在此戰中喪生,關於成吉思汗的死因,眾說紛紜。
有人說成吉思汗死於西夏王妃之手,有人說他死於狩獵,還有人說他中了党項人的毒箭毒發身亡。但不論真相如何,成吉思汗對西夏人都非常憎恨。後來,由於發生了地震等原因,西夏選擇了投降。成吉思汗在臨終之時,擔心西夏人會再反叛,立下遺囑死後秘不傳送,待西夏的皇帝李睍投降後,將西夏皇族以及党項全族滅族。
在西夏滅亡後,一部分黨項人遷到了青海、四川、河南、河北、安徽等地,還有一部分留在了西夏故地,與當地的其他民族一起間錯雜居,從而漸漸為藏族、蒙古族、回族等族所同化,最後蒙古人口中的“唐古特”就這樣消亡在歷史長河中了。
當然,我們不能說這些唐古特人就是當年西夏人的後裔,但他們之間一定有著相同的民族淵源。歷史就是一條長河,一切都隨水而過,也將很多東西淹沒。西夏人,尤其是西夏的女人,在有關成吉思汗的那個傳說裡,只留給了人們一個可以無窮聯想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