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蘇南居士

    可以準備一個精美的禮物讓孩子送給好朋友,告訴他電話手錶是方便他有緊急情況的時候可以聯絡爸爸媽媽的工具,它不適合作為禮物送朋友。如果沒有了這個工具,有緊急情況也沒發聯絡了。讓孩子和好朋友解釋清楚,送出可以送的禮物。

  • 2 # 胡老師的幼兒課堂

    關於孩子送電話手錶給其他孩子,我是這樣認為的。

    首先我覺得孩子出現這樣的問題屬於正常,主要看家長和老師怎樣去正確引導。

    想想我們小時候也會經常這樣,覺得哪個小朋友和自己關係好就把自己的零食、玩具、甚至錢都可以送人。然後哪天鬧矛盾了就讓別人還給自己。經常會因這樣的事情影響自己情緒。

    現在作為幼兒園老師的我也是比較瞭解幼兒的做法,從自己幼兒時期的經歷彷彿能看到孩子們互贈禮物後引發的一些不好的結果,所以在這方面我是這樣要求孩子和家長的:

    1、開學開家長會的時候我會跟家長們強調,不允許幼兒帶手機、錢、電話手錶、首飾等貴重物品來幼兒園,家長們在家要配合幼兒園進行教育。早晨送幼兒來園之前花一兩分鐘檢查幼兒書包。如果家長們不配合老師的,非要讓幼兒把貴重物品拿來幼兒園的,遺失損壞的一律不負責。

    2、對孩子進行教育:透過學習《賣火柴的小女孩》等類似的故事讓幼兒從故事中體會賺錢的艱辛,知道我們的衣服、玩具、首飾等所有東西都是爸爸媽媽辛苦掙錢買來送給自己的,所以我們要愛惜自己的任何東西,不能將自己的東西隨意送人。

    3、平時要時常強調不帶與上課無關的東西來幼兒園,學會自己整理書包。老師每天早晨會對幼兒進行晨檢,一旦發現帶了任何與上課無關的東西,(包括貴重物品)第一次老師收起來之後放學會發給孩子,並向家長交待,但是第二次再帶來幼兒園老師就不會歸還了。需要孩子帶上家長一起來老師這裡領取。

    現在說說你這個事情吧。孩子如果已經把電話手錶送給同學了,作為家長肯定不好親子找這個小朋友要回也不好向這個小朋友的家長要回,那麼你可以和班主任老師反映這個事情。讓老師出面聯絡這個孩子家長,一般家長聽到這樣的事情之後都會配合幼兒園把東西還回來。還回來之後家長就要對孩子進行教育了。首先不能罵孩子,要好好和他談電話手錶的用途,要讓孩子知道這是是爸爸媽媽花錢買來送給你自己的。是爸爸媽媽找不到你的時候要聯絡你的重要工具,你送給別人了,爸爸媽媽就聯絡不上你了。會很擔心你。然後家長以後就要注意配合幼兒園不要讓孩子帶貴重物品去幼兒園了。

  • 3 # 父母八音盒

    孩子未經同意,私下把家中的東西送人,家長應該先冷靜地瞭解情況,然後針對不同情況對孩子進行教育。

    首先,肯定孩子的分享行為不是錯誤的,而且事情已經發生,重要的是經過這次的事情,孩子下次懂得應該怎麼做,所以,家長平復情緒,先了解事情的原委,然後再根據實際情況指導、教育孩子。

    其次,瞭解動機,區別對待。要理解孩子過於大方的心理動機,孩子過於大方有時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強者心理需要,是一種變相的炫耀,有時僅僅是因為不喜歡那個物品,送出去也不可惜,有時是為了幫助其他小朋友,有時是想更快的交到朋友。

    家長在理解了孩子的心理動機後就可以教給孩子更恰當的滿足自己需要的方法,如果孩子有類似炫耀、討好的心理,家長要及時教育、矯正,引導孩子消除不良的動機。

    當孩子送禮物給小朋友是為了幫助別人,比如,提問中的孩子可能是想把電話手錶送給好朋友,讓他和爸爸媽媽交流更方便。這時家長應多理解孩子,並積極引導孩子:“媽媽知道你拿東西送人是為了幫助小朋友,這是應該的,媽媽也會支援你,但拿家裡的東西時應該先告訴媽媽,得到同意以後才能送給小朋友。”

    然後,分清所送物品的所有權,指導孩子正確處理。對孩子"個人所有"的那部分物品(指已屬於孩子的玩具、文具、食品等不太重要、貴重的物品),家長可適當給孩子一些支配權,允許他從中挑選一些送給同伴。當然,事先應告訴父母,父母知道後一般不應否定。對家庭共有或者自己比較貴重的物品,則要求孩子在送別人以前事先徵得父母的同意。

    提問中的孩子是因為不知道電話手錶不適合送給好朋友,所以這樣做了,家長可以專門和孩子說說這個問題,告訴孩子哪些東西是他可以自由支配、送人的,哪些是自己的東西,但是不能或者不適合送人。

    最後,如果孩子已經把東西送出去,一般來說最好不要讓孩子再要回來,以免傷了孩子的自尊心。但如果孩子把家中非常貴重或重要的東西送給同伴,家長可先向孩子說明道理,然後妥然處理。年齡大一些的孩子可由他自己去向小同伴說明情況,並要回物品。年齡較小的孩子則可在成人的陪同下講清情況。

    提問中的孩子把電話手錶送給朋友,這是孩子和家人聯絡必須的東西,最好還是要拿回來,大班孩子已經懂事了,所以家長可以先耐心的和孩子說說為什麼很需要這個電話手錶,不能送給別的小朋友,讓孩子自己和被送禮物的同學交流,同時,家長最好也在身邊,如果有問題可以及時幫助。

  • 4 # 旦洵

    其實孩子之間相互交換東西,或者相互贈送禮物的事情經常會發生,孩子跟小夥伴玩的來,感情好,又不懂什麼叫做貴重,在無心的情況下,為了表達自己的友情,電話手錶贈送給玩伴,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看是可以理解的。

    事情已然發生,一味的責備孩子只會增加孩子的負罪感,或者怨氣,爸爸媽媽給孩子買手錶,孩子就會覺得那是他的東西,自己是有處置權的,如果爸爸媽媽非要孩子從小夥伴手裡將手錶要回來,孩子就會覺得父母干涉了自己的處置權,從教育上就站不住腳,讓孩子感覺爸爸媽媽是言而無信的。

    因此,這件事情要家長出面解決,家長可以到對方家裡,跟對方的家長溝通,讓對方家長跟自己的孩子談或者哄,把手錶歸還,然後再送給小朋友一件精心準備的禮物,這樣也不至於影響到兩個小朋友的感情,尤其是儘量不要傷害到兩個孩子幼小的心靈。

  • 5 # 晉南浙北

    先給孩子講道理,說可以送別人東西。但是不是所有的東西都可以送。這個東西太貴了,你還是小孩子不能送。讓孩子自己要回來。就讓孩子實話實說,說太貴了,我媽媽讓要回來。如果要不回來,家長再插手不遲。讓他學會自己處理問題。還有就是對方的家長一般看到自己家孩子拿了別人這麼貴重的東西也會主動還回來的,放心吧

  • 6 # 兒童教育家陳加榮

    針對大班的孩子把電話手錶送給同學的問題,可以有幾種心態和處理辦法:如果感覺有點心疼,難於割捨與釋懷,可以透過班主任和園方進行溝通協調,讓同學家長說服孩子把電話手錶還回來,畢竟孩子之間的贈予屬於無獨立民事行為能力和成熟主觀判定的行為,沒有法定主體責任,可以不受法律法規約束,索要贈予禮物完全可以理解。如果感覺心情平靜,無傷大雅,那就可以坦然接受現實,樂見孩子成長,換個心情看問題,可以更加坦然面對孩子的贈予行為,至少孩子情商很高,從小就懂得搞好人際關係,善於交際,樂於奉獻,廣交朋友,博愛善美,人中之龍鳳,具有良好的領袖潛能,未來可期,如此看來也是一件幸事,也算是維護了孩子的尊嚴和誠信,保護了孩子純淨、純潔的天性,讓愛、善念和友誼之花根植於孩子的內心,此類孩子成長的過程將更加豐富多彩,未來的人生必然大放異彩,樂見成長,未來可期。如果我說完您還是心裡不舒服,可以按第一種方法處理,權當我後面說的是一種娛樂式的解脫和解脫式的勸慰,可以忽略不計。個人建議僅供參考。

  • 7 # 樂育媽咪

    孩子之間學會了互送禮物來交朋友是成長和進步,這麼小的孩子,他們只能感覺到實實在在的友誼,卻對金錢沒有概念,對電話手錶的功能意義沒有概念,所以媽媽在處理這件事情上一定要先尊重孩子的意思。

    要讓孩子明白電話手錶並不等於普通的玩具。平時給孩子買的玩具,小孩子可以說了算,也有處分的權力,但是像電話手錶這樣的物品,這是買給孩子專用的,方便爸爸媽媽與孩子聯絡,遇到問題了,孩子可以隨時打電話給家人,家人也可以隨時找到孩子,而把電話手錶送人了,家長就不能隨時聯絡孩子了。可以嘗試讓孩子主動去要回自己的東西,並告訴孩子,電話手錶已經送人了,下次再也不會給他買電話手錶了。

    平時多和孩子灌輸家裡物品的價值。儘早讓孩子有金錢的概念,鼓勵孩子透過送東西出去交朋友,但是對於有專屬意義或者貴重的物品要和孩子講清楚,你在送人時要徵求爸爸媽媽的意見,比如孩子出生時收到的手鍊、方便爸爸媽媽聯絡孩子的電話手錶等,家裡的其他東西不能隨便拿出去自行處分,孩子對自己的玩具玩膩了,可以和別的朋友交換玩,但是自行處分了,就不能再讓家長去買。

    如果孩子不願意要回來,可以和幼兒園老師反應這個情況,相信老師會去和對方家長溝通,要回來之後最好先藏起來,等到合適的機會再和孩子好好溝通解釋,並不是作為家長的小氣,電話手錶不是普通玩具,而是具備了通訊功能,以後是一定用得上的。

  • 8 # 霓安然

    孩子到了五歲左右的時候,到了人際交往的敏感期,會喜歡和他人分享物品,這是一種成長規律。他們透過交換食物和玩具來構建最早的人際關係智慧,認識人與物,物與物,物與環境之間的關係。

    孩子可能一開始從分享食物開始連結,慢慢到分享玩具,再到發現長久的朋友是建立在有共同的興趣愛好,互相理解幫助的基礎上的,發展到這個階段他和夥伴的關係才是最融洽的。

    這個階段孩子還不能判斷出物品之間的各種差別,只是在發現物品是可以交換的,可以有其他的使用功能,並能和夥伴們建立關係。

    家長要儘可能保護這種孩子之間的交換。讓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然後讓孩子自己去思考,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孩子解決不了時,大人再介入。讓他直接面對問題的同時,他也會思考下次再出現這樣的事時,他該怎麼做。

    同時讓孩子瞭解到,買給他的東西,他自己是可以支配處理的,有哪些東西是特別貴重要提前告知孩子,處理之前可以先徵詢一下父母的意見,當然最後的決定權還在他自己,不然這個東西就不能叫做完全屬於他的,分享這件東西或者自我保留,他必須是有話語權的,這是他區分“你的”和“我的”的邊界的開始,這也是他構築自我的一部分。

  • 9 # 小米粒育兒

    “敗家的熊孩子,傻不傻?總幹賠本的買賣”。孩子把昂貴的玩具或喜愛的物品白送給小朋友或者不等價交換,好多家長不理解孩子的“缺心眼”行為,擔心孩子吃虧,甚至出現要求孩子把玩具要回來的現象。昔日聰明的孩子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孩子的各種“傻”行為?

    其實,孩子某一時期樂於支配和交換物品,說明孩子開始學著與人交往,已經進入了人際關係敏感期。孩子為了贏得友誼,開始送給小朋友玩具或者與小朋友交換玩具。雖然在我們看來這種白送或者價錢相差懸殊的行為近乎一種“弱智”行為,但是在孩子們眼裡確是贏得了最珍貴的友誼。孩子得到的遠比失去的多,那是不能用價值衡量的。孩子對於物品的價值也沒有什麼概念,沒有吃虧與佔便宜只說,有的只是喜歡與不喜歡,作為父母一定要保護好孩子的最初的交往。

    —不要責備孩子,說孩子“傻”的話

    —交換物品之後不能再要回來,遵守交換規則

    —鼓勵孩子這種交換行為,購買一些相對便宜孩子又喜歡的物品讓孩子快樂的與小朋友交往。

    相信,不知不覺中,一個社交小大人要誕生了!

  • 10 # LF152691268

    完全可以哇,只要孩子確認好,送出禮物的性質和結果,影響,能夠接受,可以培養孩子對禮儀的概念,完全可以接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酒麴蒸蛋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