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網際網路追風人

    網上傳這麼一個段子:

    2017年度最悲慘小說:雄縣一中高考狀元考上北京大學,畢業進入央企,經過多年奮鬥加上借親戚的錢賣掉老家的600平大院子,於3月26日付了北京商住的50平米房子的首付,昨天接到單位通知:企業整體遷入雄安新區……

    雖說是段子,可是看過的人卻相信這事絕壁有發生。誰也無法預料,我們費勁心思離開的地方卻是下一波人將要費勁心思想擠進去的地方。而重新想再回去,又得擠破頭了。

    政策風險,這一短時間內認為最不可能發生的風險,可以“瞬間”冷不防的發生。當然,這麼大的政策,肯定有漏風訊息的,的確早有小道訊息再傳了。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資訊的先知覺肯定是做不到的。就算有人在耳邊喊著這個訊息,大部分人也不願意相信。只有那些離核心決策層最近的人,才能發動先發優勢,從而再來一輪自私的投機運動。

    常言道:

    千金難買早知道

    不是因為風險的未知性,而是因為資訊的不對稱性。

    從這點論起來,倘若資訊流一個實在的可評估的指標,那麼能儘量能補全的去掌握資訊流是否就能做最有利的判斷呢?

    提出這個問題時,就在預設一個前提動機,我要做選擇了。

    這段時間,身邊很多朋友喜歡和我開始探討重新擇業的事。大概經濟現狀、政策波動性讓他們也隱約感到一點點危機感。另外入行時間久了,工作和個人價值、興趣的匹配度的認識有更深的判斷後,動了重新擇業的心思。我一直認為,

    一旦有做選擇的念頭時,其實就已經做了選擇。那麼資訊流就開始出現不平衡狀態。

    為什麼這麼說呢?比如在岔路口選擇A、B路線時,當開始思考要做選擇時,說明現實情況讓我們沒有不做選擇的權利了。這是很為難的,倘若沒有岔路,那麼自然也不用費心去做最佳判斷。

    切回到重新擇業的事,一年前我做了從新擇業選擇,事實上這個選擇幾年前就開始埋伏了。在確定之前,和大多數人一樣,一定是反反覆覆的在做最佳判斷,直到認為時機成熟,條件具備。這個反反覆覆的過程,就是在補全資訊。比如開始多方打聽,拜訪,出門走走看看。並期待更全面的資訊,能幫我做最佳判斷。然而,我發現,資訊的收集是無窮無盡的,何況我們分揀資訊是非常主觀的。比如,明明看到沿街滿目瘡痍,卻止不住也也要開家店的心思。

    在我曾經的行業圈,動心思擇業的人也不少,只是當大多數人還在猶豫期醞釀時,我先跳了出來。回望過去,猶豫的人依然在猶豫。這種猶豫的過程,似乎就是等著做最佳判斷。行業越來越不景氣了,諸多問題開始顯現,慢慢一些人感受到非做選擇不可的時候了。圈內很多人說,

    別傻了,熬著,等政策下來

    當我還是他們一員時,感覺等政策是一件非常值得的事。這種思維邏輯就是用時間來換資訊。政策資訊從釋出到接收,週期有時是很漫長的。資訊從接收到最終確認,又是一個漫長週期。越是離政策決策權遠的人,付出的時間代價越大。但大多數人並不自覺自己的時間成本是巨大的。因為,在交換過程中,很少有人意識到,資訊的不對稱性已經讓最佳判斷風險顯著加大。

    我們設想一個場景:當一個30歲的年輕人,我們叫他李雷吧,隱約感覺自己的行業週期開始下調了,他開始動了心思重新擇業。可是在有限的資訊下環境下,李雷認為最好等到確切政策資訊後再做判斷。我們設想,政策資訊從釋出到接收再到最終確認,這個週期是2年。那麼這兩年時間,越靠近資訊釋出源的人,越有可能開始做最有利於自己的判斷和行動。

    當李雷開始確認政策資訊後,敏捷的反應並做出最佳判斷(我們把這個反應時間忽略不計),他失去了兩年時間的佈局。如果資源在一定範圍內是有限分配的話,那麼這兩年已經被先行動的人佔有了。他此時的最佳判斷,參考系不再是兩年前的人,而是之後的人。而資源的分配規律,越是靠前佔有越是多,越往後將越來越少,呈現所謂的長尾現象。

    這就是資訊不對稱性帶來的最佳判斷的時間損失代價。

    這種資訊的擴散率按圈層大概會呈現下圖所示。資訊擴散率和時間關係。

    在上面這個場景,其實有一個前提假設,政策資訊“改革性質”的。不排除有時政策為了維穩的需要,只做一些維持現狀的政策釋出,也就發生我們所謂的政策期待落空了的情景。而這樣也就不存在資源再分配了。那麼李雷重新擇業的心思並不會因為這個政策而有所改變。倘若他一直堅信,最佳判斷是一定要等待資訊確認後,那麼他會選擇繼續維持現狀,直到等待下次改革性質的政策資訊的來臨。這樣從始至終,李雷其實並沒有做選擇。

    可是我前面說到,一旦有做選擇的念頭時,其實就已經做了選擇。在這個場景中來看,李雷所做的選擇是什麼呢?

    他選擇否定了一條提前改變的道路。

    在前面那張資訊擴散圖中看到。如果李雷在資訊確認前,早先兩年就做出行動的話,他就能在資源再分配前提早兩年的佔用先機。而這個行動方案,其實就是在他開始動重新擇業的心思時,就已經出現了的備選方案(Plan B)。當他把關注度過多關注在政策資訊的傳遞上時,就會不自覺的忽視了PLan B的行動佈局。倘若他把關注度重點放在了Plan B上,那麼十有八九,他就會在恰當的時候出來,似乎也是早晚的事。因為他在動心思時,設定的方向就是Plan B。行動達成最終的結果,自然理所當然了。

    這裡存在一個悖論,那就是在資訊確認前,資源到底是否存在,誰又知道資源在哪裡?就好比,政策要下崗分流,企業會給予下崗員工一筆工齡買斷錢。在政策沒有確認前,提前辭職了,不就沒有這筆錢了嗎?而熬到這筆錢後,在自然而然的選擇分流不是更好?可在政策確定前,如何能確認會有這筆錢存在呢?

    我想:

    資訊流是一個根本上不可估的指標。任何想補全它的想法,都是無用功。如同未來本來是不可預知的,試圖去預知未來的想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徒勞的。

    一但面對選擇時,其實就已經做出了選擇。岔路口一旦讓人選擇A,B路線時,潛在的就已經否定了C、D、E……路線。試圖透過補全資訊的辦法來做出最佳判斷的策略都已經是後知後覺行為了。那麼不選擇會不會是最好的安排呢?既不用費心做最佳判斷,又不用事後對比而懊悔不已?

    得到”訂閱專欄作者吳軍卻在專欄中發文《選擇越少越幸福》,認為有時候沒得選,反而更容易讓人獲得成功和幸福。他從個人發展、商業模式和企業管理三個方面,說了說不選擇的智慧。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找來看看。在他看來,從個人發展來看似乎鼓勵一種認命的態度。從商業模式和企業管理上,利用不選擇的思維,給使用者或者員工更幸福的體驗。

    不給選擇雖然不能讓所有員工滿意,但我們沒必要讓所有人都滿意,太多的選擇反而費力不討好——吳軍。

    這種不選擇觀點,總是在我和朋友為某個選擇探討好久之後,當發現對方傾向於並不想提前改變時,我也會不自覺的丟擲來。在我看來,當他開始做選擇題時,已經做出了的選擇,而我只是在確認他的選擇之後說出他想聽到話。

    但是,誰能預料呢?或許那一天,他就突然改變了。但我能確定的是,他一定不是在和我探討時產生的改變選擇。讓他改變的觸發器,一定不是在我這裡。

    --The End--

  • 2 # 啟用介面

    如果有安於現狀的有兩種人,一、有雄厚的資產可以啃老;二、是懶惰之人;於我本人情況是不敢安於現狀呀!也安不起呀!

  • 3 # 思無邪Oo

    看到你的問題,我會心的笑了,我也有過這樣的想法,甚至比你的想法更狠。

    我老家在農村,我這麼說不是說出身家境咋地咋地,恰恰相反,我家在農村,所以我有地,這也是農村出身的人的一個優勢,不管混得怎麼樣,有地就餓不死。我第一年入職工作,是一線工人,就是那種露天干活的,而且工作環境還狠惡劣,風吹日曬雨打,油氣煙塵噪聲輻射,還要有夜班,一干一宿,具體工作在這裡就不透露了。幹滿一年才有休假,我幹滿一年就迫不及待的回家了,爸媽熱烈歡迎。當時我躺在床上,對爸媽說,我不工作了行不行,你們也別幹活了,咱們家反正有地,種點蔬菜糧食,一年吃的就夠了,再把一部分地出租,每年還能有一兩萬的收入,平時打點散工反正也花不完。

    當時我爸就笑了,問我那以後還找不找媳婦。我說找個也有這想法的媳婦。

    他又問我,那以後生了病咋辦,我說反正有醫保。

    他說生了大病咋辦,我不說話了。

    那樣的生活看似平靜舒適,其實都是假象,一場風浪,就垮掉了。

    你的狀況比我輕一些,你說是安於現狀,不是啥也不幹。

    從小咱們就學過一句話,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現在這個年頭,社會發展是特別快的,如果你安於現狀,你很快就會被這個社會所拋棄,跟這個社會脫節,人活著不僅僅是餓不死,還有實現的價值。馬斯洛需求原理是這樣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人不是獨立於存在於這個世間的,是於這個社會有無數牽扯無數交集的。

    我有一個朋友,家境蠻好,北京兩套房,一百平以上的,家裡也有錢,有一段時間他不想工作,就真的沒有工作,在家裡呆了整整一年。後來又出來找了工作,我跟他聊過,我說你這條件不工作也過的很舒服,非得出來幹嘛。

    他說他在家裡呆了一年,一開始他以為很舒服,其實不是這樣。開頭兩個月真的是很舒服,想幹嘛幹嘛,想睡到幾點睡到幾點,但是後面就不行了。特別無聊,約朋友出去玩,大多都在忙,就算有出去的,跟人交流都感覺不在一個層面了,人家聊聊工作聊聊生活,他啥也沒有,他覺得他是空的,就像是一個空殼。就這樣過了一年,他真的是受不了了,感覺跟行屍走肉似的,整個人也沒精神了,於是就出來工作了,累歸累,但是活的是一個正常人了。

    人為什麼就經常會啥也不想做了,懶,生活沒有希望,個人缺乏責任。

    上學那會,經常看到施工的農民工大哥,坐在路邊,啃著煎餅,我就在想這是啥樣的生活,現在我幹一個通宵,出去後買個煎餅,坐在路邊就啃,再點一根菸,覺得也挺舒服。

    就像那些農民工,不幹不行嘛,當然可以了,就像是“三和大神”一樣,過掛逼的生活,可是家裡還有老婆孩子,身上還有責任。

    就像我爸我媽,不幹活不行嘛,可我爸我媽家裡蔬菜旺季的時候,晚上會拿著手電筒幹到深夜,因為他們還想以後我能買房娶老婆。

    我們不幹不努力不行嘛,可是以後還有爸媽老婆孩子要養啊。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生活很哭很累看不到希望,但是我們依然要咬牙幹下去,這個世界真的不會辜負一個努力的人,幹下去總有希望的。

    如果你對生活讓步了,妥協了,接下來你只會步步退,退到絕境。安於現狀,最終會被這個社會打到最底層,讓你連現狀都維持不了。

    你可以享受生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但是這樣,當你不在為社會做出貢獻的時候,社會也不再回報你,整個生命就變得沒有能量。

    人活著,就是一口氣,要憋住了,不要讓它散去。

  • 4 # 無維思想

    社會價值觀裡安於現狀就是等於不進取,是不可取的態度。比如,你滿足於當個小辦事員,旁邊的人就不停的和說你什麼時候升職啊,至少要當個課長嘛,當了課長又說還要往上爬爬啊,不然孩子以後留學什麼的你哪裡有資本啊。

    普遍你身邊裡的人都是這樣想的,你的意識裡也覺得這樣是對的,這是整個社會的價值觀賦予你的,可是你本人在這種狀態得不到幸福感,反而焦慮、焦躁、力不從心,就算得到成就,成功的喜悅也彌補不了心裡的疲憊。

    你可以為了你自己奮鬥,但不能是為了別人,因為同時你也會要求對方同樣回報你,這會是無盡的惡性迴圈。不要拿親人作藉口,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不需要誰為誰負責,也不要被周邊的聲音干擾到自己的心聲,人怎麼活,活法千萬種,是沒有正確答案的,哪種讓你幸福,哪種就是正確的答案。

  • 5 # 極簡壹壹

    我們今時今日的全民價值觀,早已把“安於現狀”看成是一個貶義詞,是一個不思上進的藉口。但是對我來說“安於現狀”是一種人生結果,而不是逃避生活的藉口。

    “安於現狀”是相對的

    窮人與富人感到滿足“現狀”能一樣嗎?這裡我就不用超級富豪舉例了,因為那個參考沒有普遍意義。

    一個年收入200萬、一個年收入80萬、和一個年收入5萬的人,他們能安於的“現狀”都是不同的。年收入200萬的人覺得自己必須年收入2000萬才能滿足;而一個年收入5萬的人覺得自己這樣就挺好的了。

    所以,“現狀”必須與你的慾望是匹配的,不然這個話題也就無從談起。

    你的“現狀”能滿足你的基本生存條件嗎?

    一個年收入50萬的人,在今日中國,我相信絕對能滿足他的基本生存條件,但如果他對自己有更高的要求,那我們能說他並不“安於現狀”。

    但如果一個人年收入5萬,上有老下有小,家裡處處都要花錢,那你先考慮的應該是“生存”而不是天天對自己說“我安於現狀”。

    因為我們都明白,“安於現狀”是有門檻限制的,它的門檻是:你至少不為基本生存擔憂。

    你用什麼心態看待你的“現狀”

    最後,你要清楚知道自己是出於什麼心態看待自己“安於現狀”這件事。我表姐一畢業就在老家工作生活,每月到手工資3000,她又愛買衣服,都是一兩千地買,家裡人時常還要給零花錢給她。

    有一次她跟我說起在深圳工作的朋友,做保險的,一個月賺了18萬。她說的時候語氣酸溜溜,一開始透露著羨慕,說著說著,她像賭氣一樣,說了句“賺得再多還不是要累死累活的,我覺得我現在這樣就挺好的”。

    如果你時常有這種心態,那你自己也清楚,你並沒有真正地“安於現狀”,你只是不斷地承認自己能力不足又不甘心而已。

    老一輩的人都說“知足常樂”,我覺得挺好的,但是重點在“樂”字。

    當你的慾望大於你的能力,你就會時時感到挫敗。

    我覺得做個“安於現狀”的人挺好的,多元化的時代,每個人都有權利過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別人沒有資格去評判你。

    但是想清楚以上三點,會更有利於你對“安於現狀”的態度:我只要這些,我也有能力得到更多,但是得到更多我也不會更開心,所以我只要這些就好。

  • 6 # 戰略博視

    我們不停地奔跑,才能保持現有的位置。

    安於現狀不是毫無作為,而是心態平和,精神和行動一定還是積極的。

    無所事事碌碌無為不是安於現狀,而是頹廢。

    安於現狀的核心是要有定力。不畏浮雲遮望眼。做到這一點不容易。

    世界風雲變幻莫測,安於現狀是一個值得保持的人生狀態。

    不管風吹浪打

    勝似閒庭信步

    這是一個常人應該擁有的態度和境界。

  • 7 # 無私無畏征服星辰大海

    安不安於現狀,那得看你目前的自身能力精力和實際情況。如果是大學剛畢業的青年,那基本是不會有什麼生活壓力的。就多去積累工作經驗和社交能力。做好厚積薄發的準備,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如果沒什麼學歷年齡不大也無經濟壓力和後顧之憂,那就去充實自己。不用懷疑,知識絕對可以改變命運。以上前提條件都是沒有生活壓力的情況下。如果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齡,還去扯什麼安不安於現狀,那就叫不合時宜的得瑟了!現在社會上很多所謂的成功學和毒雞湯大餅畫的賊漂亮,但從來都特麼不管飽!。

    平凡的人永遠都是大多數,顛撲不破的二八定律,古今中外都如是,這基本可以算真理了。

    當人到了一定年齡能力精力有限,起點又不高,那就腳踏實地的愛崗敬業,做好本職工作,扮演好,兒子(女兒),丈夫(老婆),和父親母親的角色,這就是上進了。十三億人民,瞎折騰能成功的就一個馬雲。所以別去學人家,那是一百年都出不來一個的怪才。成功者在公眾面前確實是光鮮亮麗,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但卻很少有人關心過他們曾經爬過了多少個“萬人坑”!。

  • 8 # 瓢瓢涼開水

    每當情人節別人家妻子收到名牌包的時候,你妻子....你還想安於現狀嗎?

    當你別人家孩子上優質的學校的時候,你孩子........你還想安於現狀嗎?

    當別人父母生病住最好的醫院,請最好的醫生的時候,你父母........你還想安於現狀嗎?

  • 9 # 方舟客

    每個人的生活各形各異,安於現狀有何不好,只要你熱愛生活,沉浸於現狀去享受生活,我覺得也很愜意。不是所有人都喜歡轟轟烈烈的生活,平平淡淡也不錯,只要你開心。

  • 10 # 古代文化常識

    我支援做一個安於現狀的人。

    先從如何理解幸福說起。

    《老子·儉欲第四十六》中說:“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紀曉嵐在《訓次兒》中說:“事能知足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

    對於很多走在生命盡頭的人來說,這一輩子最後悔的事情是爭名逐利。但是爭名逐利並不是錯,錯在於挖空心思地爭名逐利。

    很多新人初入職場都會到處尋求“過來人”的經驗支援,如何在職場裡嶄露頭角風生水起。有人說,拍好了領導馬屁就能飛黃騰達;有人說做好自己就能步步高昇。但是人們想著做好自己的時候卻往往用力過猛,於是蠅營狗苟的事多了,下限就沒了。

    幸福感來自於知足。這個知足並不是知“一無所有”的足,一無所有的時候是沒有權利知足的。

    最科學的安於現狀,是安於你透過你的本能創造出來的現狀。比如說,你可以不用咬牙輕鬆跨出一米二,但是你咬咬牙一步能跨出一米五,你再咬牙把牙咬碎了也跨不到兩米。這時候你就想一步跨出兩米,跨不到兩米你就寢食難安唉聲嘆氣生無可戀......怎麼辦?你可以去找測量長度的裁判,賄賂他用一條比實際長度短的尺子給你測量;你也可以報名一個專業運動隊找一個專業教練幫你提高成績。

    賄賂裁判是鑽營,透過訓練提高成績是努力。但是有一種情況必須要提前想好,那就是你透過訓練可能仍然無法達到你想要的兩米。接受一米五的成績就是接受現狀,這種接受並不可恥。腿比你長的人自然會跨過兩米,不用為跨不過兩米而自卑。

    難道英雄凱旋經過廣場的時候不需要有人鼓掌歡呼嗎?享受這種萬眾敬仰的光榮時刻總是少數人。所有士兵最後都成為將軍了嗎?並沒有,士兵做好士兵的工作,就是一個好士兵。本來沒有那個能力,靠投機取巧當上了將軍,一樣會整天提心吊膽被人幹掉。這種提心吊膽就是能力與身份的不匹配,就是累,就是典型的不幸福。

    知足和安於現狀不是讓人不思進取,而是靠本能地處理難題,隨著閱歷增長,本能反應也會不斷提高,處理問題也會越來越得心應手,這就是進取。這種進取是自然而然的,想要跨到兩米的距離,當現在做不到的時候就安於跨出的一米五。

    安於現狀卻不自甘墮落,想要的自然就會到手。而急於一刻想立刻得到,煩惱也會立刻到來。

  • 11 # 窗外人生

    幸福指數=能力÷慾望

    如果你的慾望高,能力小,幸福指數就會低;反之,能力大,慾望低,幸福指數就會高。

    對於安於現狀的人來說,能力與慾望是匹配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巔峰期的詹姆斯跟巔峰期的皮爾斯誰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