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麥小弋
-
2 # 唐不問
首先我們來分析紅樓夢但是所處的社會環境,紅樓夢的作者是曹雪芹,是一個典型的清朝中期作家,雖然他具有強烈的叛逆思想,但還是無法擺脫清朝封建思想流毒對他的侵蝕,中國千百年以來都信奉孔孟之道,自然可以用一句話“女子無才便是德”來簡單概括。
我們先不必過多指責這句話的過失對錯,在那個年代得出見這種不恰當的結論也是無可厚非的。
中國古代以來都是男權主義社會,女性對於權力的呼籲自然會被忽略,因此社會的教育資源自然是向男性傾斜,而且不僅如此只有富貴人家才能上私塾,就更別別提及以王熙鳳為代表的女性了,所以你聽到的都是“”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的朗朗書聲。而王熙鳳的背景也十分深厚,王家作為四大封建家族,一直以來對於儒家思想都是深信不疑,底蘊深厚,雖然財大氣粗但還是會被社會輿論所左右,慢慢的就默認了這一共識,對於王熙鳳的教育也就沒那麼刻意要求。
而且我們再看一看王熙鳳的個人,對於這個人的形象我們可以說是廣為人知的,她就是一個“風火輪”“鳳辣子”的形象,就比如她往往都是以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方式出現,外表潑辣,性格非常直率,為人比較狠毒,是一個典型的多汁質型人,這型別的人一般都沉不下心去學習刻板的書中知識。同時她的興趣也不在讀書學習上,她熱衷於管理和理財,在她嫁入賈家成為賈璉之妻之後成為了賈家榮府的實際掌門人,管理的賈家上下井井有條,規規矩矩。
好了你們還有什麼其他觀點嗎我們可以來辯證一下。
-
3 # 春秋隨話
對嘍!王家其實就是不重視子女的文化教育。
不重視女子的文化教育,並不只是《紅樓夢》裡的王家,而是當時整體社會的大觀念。
所以咱們女孩兒家不認得字的倒好。男人們讀書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讀書的好,何況你我。就連作詩寫字等事,原不是你我分內之事,究竟也不是男人分內之事。男人們讀書明理,輔國治民,這便好了。只是如今並不聽見有這樣的人,讀了書倒更壞了。這是書誤了他,可惜他也把書糟踏了,所以竟不如耕種買賣,倒沒有什麼大害處。你我只該做些針黹紡織的事才是,偏又認得了字,既認得了字,不過揀那正經的看也罷了,最怕見了些雜書,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
薛寶釵的道德觀,是當時世界最標準的道德觀。而且她因為實際讀過書,還是有點自己思想的。
比如她認為男子讀書就應該做個君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男人們讀書明理,輔國治民)
但是有人讀書科舉是為了做官謀私利,因此是讀了書更壞了。還不如不讀書,不讀書就只能老老實實種地做買賣,至少不能禍及一方百姓。(只是如今並不聽見有這樣的人,讀了書倒更壞了。這是書誤了他,可惜他也把書糟踏了,所以竟不如耕種買賣,倒沒有什麼大害處。)黑體字——賈雨村就是這個典型啊!
我們看看這個思想是不是一味叫男子讀書科舉做官又進了一步?
然而她依然覺得女人就應該老老實實在遵守三從四德,在家相夫教子,做些針織女紅的事情。
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很多人不喜歡寶釵的原因。
道德觀念不一樣了。
在有些地區現在這個觀念依然遺毒至今,譬如覺得女子嫁出去就是別人家的了之類之類的,大家可以移步重男輕女的種種話題哈!
好了,換回王家。
王家在我們視線中有三個女子:王夫人、薛姨媽和王熙鳳。
王夫人和薛姨媽的文化程度我們不太清楚,書中沒有明說。
但是王夫人的審美,我們是可以看出來的。
襲人道:“太太只嫌他生的太好了,未免輕佻些。在太太是深知這樣美人似的人必不安靜,所以恨嫌他,象我們這粗粗笨笨的倒好。”
若說沉重知大禮,莫若襲人第一。雖說賢妻美妾,然也要性情和順舉止沉重的更好些。就是襲人模樣雖比晴雯略次一等,然放在房裡,也算得一二等的了。況且行事大方,心地老實,這幾年來,從未逢迎著寶玉淘氣。凡寶玉十分胡鬧的事,他只有死勸的。
王夫人對女子的要求是:心地老實,為人不需要太伶俐懂機變、要勸男子科舉讀書。基本上是比較實用的。也就是吃飯用粗瓷大碗審美還是粗瓷大碗。
怎麼說呢?
過日子行,但是僅僅就是過日子,毫無情趣可言。
至於薛姨媽呢?
應該是比王夫人強一點,劉姥姥二進大觀園大家行酒令。
鴛鴦又道:“有了一副。左邊是個大長五。”薛姨媽道:“梅花朵朵風前舞。”鴛鴦道:“右邊還是個大五長。”薛姨媽道:“十月梅花嶺上香。”鴛鴦道:“當中二五是雜七。”薛姨媽道:“織女牛郎會七夕。”鴛鴦道:“湊成二郎遊五嶽。”薛姨媽道:“世人不及神仙樂。”
但是王夫人就是鴛鴦代說。
至王夫人,鴛鴦代說了個,下便該劉姥姥。
但是薛姨媽說得也沒什麼文采。可見如賈母所說,略識得幾個字,不是個睜眼瞎。
接下來,就是大名鼎鼎的王熙鳳了。
黛玉雖不識,也曾聽見母親說過,大舅賈赦之子賈璉,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內侄女,自幼假充男兒教養的,學名王熙鳳。
王熙鳳是女兒家,但是在王家是作為男孩子來教育的。
但是王熙鳳是不識字的。
出門用彩明。
說著,便吩咐彩明念花名冊,按名一個一個的喚進來看視。
在家用黛玉,日常抓寶玉做壯丁。
鳳姐道:“不用取去,我打發人送來就是了。我明兒還有一件事求你,一同打發人送來。”
見寶玉來了,笑道。“你來的好。進來,進來,替我寫幾個字兒。”寶玉只得跟了進來。到了屋裡,鳳姐命人取過筆硯紙來,向寶玉道。“大紅妝緞四十匹,蟒緞四十匹,上用紗各色一百匹,金項圈四個。”寶玉道。“這算什麼?又不是帳,又不是禮物,怎麼個寫法?”鳳姐兒道。“你只管寫上,橫豎我自己明白就罷了。”寶玉聽說只得寫了。
咦?這麼一看鳳姐和寶玉黛玉兩口子日常就很好嘛!
到了抄檢大觀園時候:
說著,便伸手掣出一雙男子的錦帶襪並一雙緞鞋來。又有一個小包袱,開啟看時,裡面有一個同心如意並一個字帖兒。一總遞與鳳姐。鳳姐因當家理事,每每看開帖並帳目,也頗識得幾個字了。
在賈府當家理事幾年了,才頗識得幾個字。可見之前實在不識字。而且她是和王家男子一樣的教育方式,可見王家就是不重視文化教育的。
賈府對姑娘們的教育觀念是:
賈母道:“讀的是什麼書,不過是認得兩個字,不是睜眼的瞎子罷了!”
不如林如海家,也不如薛寶釵家,所以我們也能看到,賈家四個姑娘從元春到惜春學識都比不過黛玉寶釵。
今只有嫡妻賈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歲。夫妻無子,故愛如珍寶,且又見他聰明清秀,便也欲使他讀書識得幾個字,不過假充養子之意,聊解膝下荒涼之嘆。
還有一女,比薛蟠小兩歲,乳名寶釵,生得肌骨瑩潤,舉止嫻雅。當日有他父親在日,酷愛此女,令其讀書識字,較之乃兄竟高過十倍。
當然這也和家學淵源有關係。
王子騰是京營節度使,武將。
賈家是寧國榮國二公,焦大說只因他從小兒跟著太爺們出過三四回兵。可見是武將。
薛家是紫薇舍人薛公之後,文臣。老實說出了個薛蟠,真是薛家該敗哈!
林如海自己是探花郎,文臣。
好了,總結下。知識就是力量,知識改變命運吶!同學們!
知識影響後代的精氣神吶!
-
4 # 大野澤的風
《紅樓夢》中寫到王、史、薛、賈四大家族。書中為了突出王家的地位,特地說了一句: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找金陵王。厲害不?
東海都沒有王家富有。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家族勢力那麼大,王熙鳳咋那麼沒有文化?甚至不識字,也不會亂翻書。
我個人不認同王熙鳳才疏,她知識不足,但是能力非常強。
古代是不太重視女性教育的,普遍認為“女人無才便是德”,在林黛玉身上,在薛寶釵身上還有李紈身上都呈現出這樣的觀點,林黛玉進賈府時,賈母問黛玉讀過什麼書,黛玉回答只不過四書罷了,黛玉問姊妹們讀什麼書,賈母就接話說:讀的是什麼書,不過是認得兩個字,不做睜眼瞎罷了。寶釵雖然才高八斗,知識面很廣,但都是藏著掖著,謙遜的很。因為當時女性地位卑下,讀了書也沒有進益的渠道,所以多數的女子是不讀書的。
王熙鳳也不例外。
再加上她從小男孩子性格,混在家族之中,跟她家人學習治家管理之法,也不曾讀些書,所以不識字。這跟家族教育沒有關係,而是當時的社會習俗決定的。
-
5 # 祁門小謝
你看王夫人罵人:
“扯你孃的臊!又欠你老子捶你了。”
這可是罵寶玉啊,寶玉他娘不就是王夫人嘛……
鳳姐罵人更狠,平兒不小心把蟹黃抹到她臉上了,於是鳳姐就罵:
“混抹你孃的屄。”
其實罵人爆粗口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比如黛玉就會罵“放屁”,也會罵紫鵑“嚼蛆”,這已經很不雅了,但王家罵人,竟然帶上生殖器,這樣一比,何其不堪。
王家教育可見一斑。
王家祖上是這麼一個職位:都太尉統制。
因為是架空,所以歷史上沒這麼一個職位,但根據太尉和統制這兩職位來看,這是武職,而且是有兵權的高階職位。
也就是說,王家是武職家庭,甚至後輩,比如王子騰,仍然在走武職路線。
武將家庭出身的孩子,你指望他們自幼飽讀詩書,精通琴棋書畫?
所以王家的教育絕不是一般人家的教育模式,我們可以類比賈家和林家。
林黛玉的父親是探花,祖上列侯,正兒八經的書香世家,所以林如海為女兒專門請了私塾老師。
賈府祖上也是武職,但後來漸漸轉向文職,比如賈敬就是進士,賈政也想考功名,但後來皇上賜了官。所以賈家也注重文化素養,三春也上私塾,寶玉也會走功名之路。
王家不存在私塾,因為鳳姐起初不識字。
所以王家的教育模式跟賈家林家截然不同,根本就不是讀書識字那一套。
那麼針線女紅呢?
賈家有說明,李紈帶著小姑子們做針線女紅。
王家呢?誰見鳳姐捻針拿線了?可見王家也並不以針黹為重。
那麼王家教育什麼呢?
1、識人術王夫人、鳳姐兩人有個共同點,就是識人有術。
但這種識人術是因人而異的。
先說王夫人。王夫人偏愛什麼型別的人呢?笨笨的,像襲人麝月這一類的。這種人好管理,好掌控。再看賈政的妾,趙姨娘就是明顯的沒腦子,周姨娘幾乎毫無存在感。這兩個人都很好掌控。王夫人喜歡這種容易控制的,能被她攥在手心裡的。而她的陪房,周瑞家的,和王夫人喜歡的型別相反,周瑞家的十分精明,和王夫人形成極好的互補。
再說鳳姐,鳳姐喜歡聰明伶俐的,像小紅,鳳姐一眼就看中了。對晴雯這樣的模樣好又心靈手巧的,鳳姐也很有好感。但鳳姐的丫鬟平兒,平和穩重,就和鳳姐的性格互補。
這種識人用人之法,在王家是高於詩書針黹的。
2、管賬可以說這是當家主母的必修課,但在當時,女孩子們學習管賬肯定是間接性的,比如探春是看賴家花園才知道花園可以搞收入,黛玉是留心窺察學習算賬,寶釵自己就是商賈出身,自然也懂,湘雲就不知當票為何物。
但王家的女兒這一點是非同凡響的,賈敏曾對黛玉說過,鳳姐是王家自幼假充男兒教養的。書中充男兒教養的有兩人,一個是黛玉,一個就是鳳姐。林如海是文人,所以黛玉就學文,而王家是武人,鳳姐難道習武嗎?所以王家以教養男兒的方式培養鳳姐,卻又不是讀書識字,可見培養的是管賬馭人。
劉姥姥第一次來時,鳳姐才20歲開頭,她如此年輕就將榮國府管理的井井有條,難道果真只是靠天賦嗎?那麼王夫人呢?她嫁入賈家時也很年輕,難道她也一上手就知道如何管理麼?
3、廚藝鳳姐很講究吃,那道著名的“茄鯗”,做法就出自鳳姐之口。如果鳳姐不諳庖廚之事,又如何能告訴劉姥姥茄鯗的做法呢?
寶玉到梨香院探望寶釵,提到了鵝掌鴨信,薛姨媽也有自己糟的。
王夫人是偶爾吃齋的,書中並沒有細說,只有元宵節一回提到了供王夫人吃齋的棗兒熬的粳米粥。
根據這種情況看,王家的女子都是學過廚藝的,雖然她們不必親自動手,但她們都懂,甚至精通。
4、看戲當時缺乏娛樂活動,看戲成為上流貴族的主要消遣方式。有錢人家,養幾個小戲子,時不時拿出來娛樂。這很體現人的審美和素養。
精於此道的婦人,會點戲,知道點什麼樣的戲,從點戲上就能看出家底來。
鳳姐就非常喜歡看戲,清虛觀打醮一回,就是鳳姐攛掇的,她想去清虛觀看戲,因為在家裡她得服侍婆婆們,根本就不能安心看戲。
看戲、養戲子,聽好曲子,這是上流社會婦人的常態。
薛姨媽就說:戲也看過幾百班,從沒見用簫管的。
賈母便告訴她這是主人講究不講究,還說史家當日也有戲班云云。
王家對看戲,一定是精深了,但比起賈母那一輩來說,又差之千里。
所以王家的教育是實用性教育,教出來的女子們都是一等一的管家太太,而詩書之類的,可以做點綴,但實用性並不強。所以不識字的鳳姐就能管整個榮國府,這就是王家教育的最大體現。
--------丸--------
回覆列表
對於《紅樓夢》中描述王熙鳳才學疏淺,小編覺得這是一種過謙的藝術寫作手法。小編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其一,王熙鳳出身貴族王家,光是自小受到的教育就是一般尋常人家不能比擬的,更何況古時候對於女子的才是要求不高的,不是有句話說“女子無才便是德”嘛!林黛玉作為整個紅樓夢中最有才情的女子,她剛剛進賈府的時候還不是自遮鋒芒,說自己不過是粗略識得幾個大字,問到讀過什麼書也只是隨口一說大家都讀過的婦德之類的書而已,由此可見王熙鳳之才學疏淺真是一種非常謙虛的說辭而已。
其二,才學疏淺的鳳辣子既能將整個賈府內務打理的妥妥當當,這樣的人物怎麼瞧都不是那種大字不識五穀不分四體不勤的凡夫俗子,曹公說王熙鳳才學疏淺不過是一種欲揚先抑的寫作手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