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西窗史話
-
2 # W龍的傳人
楊貴妃前夫,李瑁(720年-775年),唐玄宗十八子,開元十三年封壽王。從小離開生母
壽王李瑁,母親武惠妃幾次懷孕但孩子都沒養活。所以李瑁出生後就給接到伯父寧王李憲家,由其妻元氏撫養,假稱為元氏子。
開元廿三年,楊玉環被選納為壽王李瑁的妃子,因為母親武惠妃正受寵,所以小兩口大約生活了5年時間。惠妃欲以李瑁為皇太子,誣陷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要謀反,三人都被害,然而武惠妃不久也受驚而死。武氏死後楊玉環被唐玄宗看上,搶走。玄宗又立李亨為皇太子,自此李瑁的太子之位也落空了。壽王李瑁在王妃楊玉環離開後的第二年,就替剛剛死去的養父寧王李憲守孝三年。
遠離皇權得以善終。以後雖被父皇疏遠冷淡,但他還是與另娶的韋妃相依為命,生有5個兒子,其中3人封王。安史之亂爆發後,楊貴妃被縊死在馬嵬坡,一代傾城佳人香消玉殞。楊玉環死後,李瑁過了20年的平淡光陰,於公元775年溘然長逝。
正因為父皇冷落遠離權利中心,李瑁得以平穩度過餘生。李瑁在當時的背景下,對奪妻的父親都只能敢怒而不敢言。後來在韋妃的陪伴下,兒女繞膝,安度餘生,也算有一個不錯的結局。正所謂:“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 -
3 # 菜菜講歷史
楊玉環的前夫李瑁,雖然失去了第一任妻子楊玉環,但是他之後和唐玄宗賜婚給他的韋妃相依為命,也算過得幸福美滿。
二人一共生有5個兒子:德陽郡王李僾、濟陽郡王李伓、廣陽郡王李偡、薛國公李伉、國子祭酒李傑,5個兒子就有3個封王了。
楊玉環756年去世,唐玄宗762年去世,而李瑁活到了775年才溘然長逝。
-
4 # ST山茶花
唐朝有一位非常具有悲劇色彩的皇子,自己的妃子都被人奪了去,關鍵是自己還不能、也無力反抗,因為奪取他妃子的不是別人,正是自己的父親-唐玄宗。作為楊貴妃的前夫、唐玄宗的兒子,李瑁最後的結局如何?
李瑁,唐玄宗的第十八個兒子,母親是武惠妃。由於武惠妃之前生下的幾個孩子都沒有辦法養活,於是在李瑁出生後,就把他寄養在伯父寧王李憲家裡,由其妻元氏撫養,假稱為元氏子。直到公元725年,李瑁才入宮接受唐玄宗的冊封,被封為壽王,是那麼多位皇子中冊封時間最晚的一位。
開元22年(公元734年),李瑁在自己姐姐的婚禮上見到了楊玉環,他第一眼就看上了這個天生麗質的女子,於是在母親的幫助之下,唐玄宗冊封楊玉環為壽王妃。在這之後,兩個度過了甜蜜幸福的5年夫妻生活,不過一切都隨著自己母親的逝世而改變了。
李瑁的母親-武惠妃是唐玄宗十分寵愛的妃子,在宮中的地位十分的高,她想讓自己的兒子李瑁當太子,於是誣陷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要謀反。可是這三人被殺後,武惠妃也因此受到了驚嚇,不久就逝世了,李瑁的太子之位也就沒了著落。
武惠妃逝世之後,唐玄宗可以說是十分的寂寞孤獨了,後宮佳麗三千卻找不到一個自己喜歡的,這個時候有人向他介紹了壽王妃-楊玉環,引起了唐玄宗的興趣。偏偏唐玄宗對李瑁這個兒子沒有什麼感情,便強行奪取了楊玉環,後來更是封她為貴妃。因為唐玄宗並沒有冊封皇后,所以楊貴妃的地位其實就相當於皇后了。
李瑁的心裡估計是十分鬱悶、憤怒的,可是他又能怎樣呢?奪取自己妃子的不是別人,正是唐朝的皇帝、自己的父親,即使自己想要反抗,又能拿什麼來反抗呢?所以說壽王李瑁是個悲劇性的人物,只能夠眼睜睜的看著自己心愛的女人被奪走。
在這之後,唐玄宗為了安撫李瑁的情緒,又為他張羅了一門親事,妻子是韋昭訓的女兒-韋氏。雖然李瑁被唐玄宗逐漸疏遠冷落,但是日子終究還是要過下去的,李瑁便和韋妃兩人相依為命,生有5個兒子,其中3人封王,也算是有一點慰藉了。
公元775年,李瑁結束了他悲劇的一生,享年55歲!
-
5 # 中孚鑑
楊貴妃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其以肥美著稱,和漢朝時以瘦為美的趙飛燕被稱為肥環燕瘦。楊貴妃和唐玄宗李隆基的故事也深為流傳。不過楊貴妃在跟李隆基之前,卻是嫁過人的。
那楊貴妃的前夫最後結局如何呢?
楊貴妃的前夫不是別人,正是唐玄宗李隆基之子,也就是說,楊貴妃本是李隆基的兒媳。故而他們之間的關係這不免讓人覺得尷尬。
唐玄宗李隆基的十八子、楊貴妃的前夫是壽王李瑁。李瑁的母親是武惠妃,武惠妃曾深受李隆基的恩寵,而李隆基後來寵愛楊玉環,也是在武惠妃去世後的事。
在武惠妃生前,他雖然沒有皇后之名,但地位卻和皇后差不多,可見武惠妃在當時的地位和受寵程度。
本來武惠妃也曾有過幾次懷孕,但可惜的是孩子都沒能保住,可能由於迷信的原因,所以在李瑁出生後,就把他放在其伯父寧王李憲家中撫養。到李瑁五歲時,被封為壽王。李瑁長大後,就取了楊玉環(後來的楊貴妃)為壽王妃。
因為當時武惠妃得寵於李隆基,所以她就想讓其子李瑁為太子,於是就誣陷太子、鄂王、光王三人謀反,最終三人被廢后又被殺。但這件事可能對武惠妃心裡產生很大陰影,所以武惠妃沒過多久就離開了人世。
武惠妃去世後,唐玄宗李隆基非常痛苦,他鬱鬱寡歡,覺得後宮再沒有中意的人,但是後來他卻看上了李瑁的壽王妃楊玉環。
雖然楊玉環是李隆基的兒媳,其也和壽王頗為恩愛,但是李隆基是皇帝,他手裡握有至高無上的權利和生殺大權,在皇權面前,親情就顯得很薄弱,比如曾經太子、鄂王、光王的例子才過去沒有多長時間,這是壽王李瑁記憶猶新的。
壽王李瑁面對其父李隆基從他手中搶奪楊玉環,他也無可奈何,一則他無力反抗,二則他也不敢反抗貴為一國之君的父親。
所以壽王李瑁也只能任由楊玉環被搶走而離開自己。李瑁雖然心裡不甘、不願,但是他也只能把這痛苦埋在心裡以及默默的承受。
不過還好的是李隆基後來並沒有對李瑁下手,可能是李隆基覺得他搶走壽王妃,若在殺了李瑁,更加會有不好的影響。不管出於什麼原因,李瑁最終是沒有被殺。當然,李瑁雖未被殺,但他的處境還是頗為尷尬的,至少受到他父親李隆基的疏遠、冷淡是不可避免的結果。
而李隆基把楊玉環從李瑁身邊搶走,可能是為了安慰、彌補李瑁,所以李隆基就為李瑁做主,讓壽王李瑁又娶了一個韋姓女子為王妃。
李瑁早年畢竟是在其伯父寧王李憲中撫養,後來寧王李憲去世,李瑁就為去世的李憲守孝三年。因為楊玉環的原因,李瑁也就受到了李隆基的疏遠,後來的日子他也就只得和韋氏同甘苦、相依為命的生活。李瑁和韋氏生有五子,而李瑁本人則是到唐代宗時期(大曆十年)去世的。
-
6 # 小寧說古今
壽王李瑁因楊玉環而出名,被自己父親戴綠帽,心裡難免有些怨恨,他沒有像西夏太子李寧令哥那樣彪悍,寧令哥被父奪妻,自己找了個機會把父親鼻子砍下,父親李元昊被活活痛死。那麼李瑁是如何對待奪妻之恨呢?他的結局又如何?
李瑁由伯父撫養長大
李瑁是唐玄宗李隆基第十八子,生於公元718左右(開元八年),生母武惠妃,武惠妃是武則天的侄孫女,因為父親早亡,被姑奶奶接到宮中生活。李隆基登基時武氏大概十三歲左右,長得亭亭玉立,讓玄宗很是喜歡,便冊封武氏為婕妤。武婕妤最開始生了兩個兒子都相續夭折了,讓武氏非常傷心。她便開始相信迷信認為自己克子女。等到李瑁出生的時候,玄宗把兒子李瑁交給自己的異母兄李憲撫養。李瑁七歲時,對年長的哥哥尊敬有加,為人謙虛有禮,備受父親讚賞。公元725年,李隆基封兒子李瑁為壽王,此時李瑁大概七歲多。
李瑁的髮妻楊玉環出身隋朝宗室
楊玉環的曾祖父楊汪是隋朝的官員,官做到了吏部尚書,楊汪對隋朝赤膽忠心,不願歸降唐朝。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唐朝建立第四年,被李世民所殺。
楊玉環能歌善舞,通曉音律,風華絕代,而且從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並非才疏學淺之輩。公元734年(開元二十二年),楊玉環前往都城洛陽參加咸宜公主的婚禮,在婚禮上李瑁對楊玉環一見傾心,於是讓母親武惠妃在唐玄宗面前請求賜婚,武惠妃也非常看好楊玉環,楊玉環不僅出身良好,且才學與美貌兼備。玄宗答應了武惠妃的要求將楊玉環賜給李瑁,封楊玉環為壽王妃。當時的武惠妃非常受寵,稱霸後宮。唐玄宗幾次想廢后,立武惠妃為後,都遭到大臣們的反對。
楊玉環婆婆設計害死太子,卻膽小如鼠被嚇死
壽王李瑁與楊玉環結婚後,非常恩愛,此時李瑁差不多十七歲,楊玉環十六歲。小夫妻在一起生活了五年,這五年期間,李瑁沒有納妾室,獨寵楊玉環。
正史上沒有記載楊玉環與李瑁生育過小孩,但是我覺得他們很有可能有兩個,因為李瑁有兩個兒子是在他獨寵楊玉環這五年間出生的。
可是好景不長,武惠妃因想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公元737年(開元二十五年),武惠妃誣陷太子李瑛與鄂王李瑤、光王李琚密謀造反。唐玄宗知道後將三個兒子廢為庶人後賜死。從此以後武惠妃噩夢纏身,常常夢到太子變成厲鬼來索命,不久一病不起。期間武惠妃請了巫師除惡驅邪,卻無濟於事,武惠妃心狠手辣卻是膽小如鼠,就這樣被嚇死了,年僅三十八歲,此時唐玄宗五十二歲。
李瑁被奪妻,心存怨恨
一直陪伴唐玄宗的武惠妃去世後,唐玄宗變得鬱鬱寡歡,萎靡不振。後宮佳麗三千,卻沒有一人能讓玄宗滿意。不久有人向玄宗推薦楊玉環,唐玄宗見過楊玉環後,猶如情竇初開的小男生初次陷入愛情一樣,又恢復了昔日的活力。但是搶奪兒媳畢竟不是什麼光彩的事,唐玄宗便想了個妙計,讓楊玉環出家。
公元740年,也就是武惠妃去世後三年,唐玄宗以為生母竇太后祈福為由,讓楊玉環出家,此時唐玄宗已是五十五歲高齡。李瑁對父親心存怨恨,但是自己無權無勢,唯一的靠山母親武惠妃已經去世,只能忍氣吞聲。
楊玉環出家五年後,唐玄宗為了安撫兒子,也為了能名正言順的迎娶兒媳,冊封韋氏為壽王妃,賜於李瑁。韋氏被立為壽王妃一個月後,楊玉環被冊立為貴妃,此時唐玄宗六十歲,楊玉環二十七歲。自王皇后被廢后,唐玄宗沒有立後,楊玉環的地位相當於皇后。
李瑁結局
公元756年,安史之亂爆發,唐玄宗帶著寵妃楊貴妃逃往成都,李瑁也結伴同行,玄宗被逼賜死楊玉環,並且讓李瑁安慰將士們。皇太子李亨乘機登基稱帝,是為唐肅宗。公元775年,安史之亂19年後,李瑁去世,時年五十七年…
-
7 # 榮耀歷史
我們都知道楊玉環是李隆基從他兒子手中搶來的,那這個兒子是誰?為什麼李隆基厚顏無恥地去搶兒媳,這個兒子最終結局如何?
1、楊玉環入宮經過楊玉環出身官宦世家,在咸宜公主的婚禮上被唐玄宗的兒子壽王李瑁一眼看中,於是李瑁要求唐玄宗賜婚,楊玉環便成了壽王妃。
3年後,唐玄宗的寵妃武惠妃去世,這個多情郎鬱鬱寡歡,茶飯不思,於是有人進言,你兒子李瑁的王妃長得很好看,唐玄宗抱著看一看的態度,一眼相中楊玉環,於是他命楊玉環出家為道士,道號“太真”,所以在《長安十二時辰》中楊玉環穿著素淨,號楊太真,然後為了補償兒子的損失,將韋昭訓的女兒賜婚給他,一切安排妥當之後,他便命人將楊玉環接入宮中,封為貴妃,開始了一段“君王從此不早朝”的長恨歌。
2、神奇的歷史編劇如果故事就這麼簡單,倒是讓人感覺平淡無奇,那麼就添點新料。李隆基、武惠妃、楊玉懷、壽王四個人之間是什麼關係?說出來嚇一跳!
武惠妃,姓武,你能聯想到誰?沒錯,就是武則天的“武”。
李隆基登基後,對武氏子弟清算。武則天有一個侄子叫武攸寧,家族男性被李隆基全部滅了,而女性被充入宮中為奴,他有一個女兒武氏,唐中宗時期就經常和李隆基見面,這次也被充入宮廷為奴。但是李隆基沒有忘了她,將其納為妃子,甚至專寵武惠妃,她為李隆基生了4個兒子和3個女兒!
前兩個兒子早死,第三個兒子就是壽王李瑁!
再聯想到楊玉環入宮的環節,竟然是因為自己母親起了,自己父親不開心,於是自己的妻子就送給了父親,好亂好亂!
再說說這個武惠妃,不愧是武家子弟,血脈裡帶著武則天的氣質,專寵後宮之後,她就想把自己的兒子壽王李瑁扶上太子之位,這時候奸相李林甫(《長安十二時辰》中的林九郎)正在討好武惠妃,於是兩人聯手,陷害了當時的太子李瑛,最終導致李瑛被廢被殺,但是武惠妃也沒有得逞,李隆基沒有立壽王,而是立李璵為太子(即《長安十二時辰》中的李璵,立為太子之後改名為李亨)。
3、壽王李瑁的結局遇到這樣一位父親,李瑁是敢怒不敢言,他知道天下有多少人在看他的笑話,但是對方是皇帝,以李隆基的秉性,只要李瑁稍微有不滿,估計就會被賜死。
楊玉環被出家後,李隆基賜婚韋氏為壽王妃,10天便將楊玉環接入宮中,新婚燕爾的李瑁不知道有沒有心情享受。
不過李瑁和新王妃感情還是很不錯的,生了5個兒子也算是圓滿的。正因為夫妻感情和睦,所以李瑁也就沒有了太多怨言,活了55歲之後壽終正寢。
回覆列表
李瑁(720年-775年),唐玄宗十八子。母親是當年寵傾後宮的武惠妃,但他為人所樂道和知曉的身份卻是楊貴妃的前夫。
開元二十二年壽王在洛陽娶了“養在深閨人未識”的楊玉環為妃,不久回到長安住在了十六王宅裡的壽王府。至於倆人婚後的生活是否幸福甜美無從考證,但不管怎樣,取個傾國傾城的大美人回家總是一件高興事。
然而,五年之後,武惠妃去世。唐玄宗這位風流天子對武惠妃非常思念、鬱鬱寡歡,昔日後宮的三千粉黛此時在唐玄宗看來個個都面如土色、味同嚼蠟。有人向唐玄宗推薦風情萬種、姿色冠代又精通音樂歌舞的壽王妃楊玉環。
於是,才有了後面的故事。唐玄宗在華清池偷看兒媳洗澡,動了歪念,強迫楊玉環自願度為女道士,在宮中為太后祈福。楊玉環在宮裡過著待遇如同皇后的太真娘子生活,而李瑁只能在十六王宅裡過著不敢怒、不敢言的鬱悶生活,並帶著一頂父皇欽賜的“綠帽子”。
天寶四載(745)年七月下旬,唐玄宗給27歲的李瑁重新娶了個新王妃。十天之後,皇帝封楊玉環為貴妃。此後,李瑁與另娶的韋妃相依為命,生有5個兒子,其中3人封王,李瑁本人到大曆十年(775年)正月十二才溘然長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