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延慶卅四年

    這個我們要首先搞清楚何所謂萬曆三大徵,及北韓之役、播州(今遵義)之役、寧夏之役,個人覺得僅僅是萬曆皇帝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而已(在位48年),這三場戰役發生在他在位期間。

    萬曆皇帝透過戰爭來立威,樹立自己的威信,據說他雖然不上朝,但這三場戰役皆屬他親自指揮,也達到了他原來的目的。

    如果這些戰役敗北,他必然帝王寶座不保。

    但這三場戰役都是傾盡國力(如遼東李成梁之子李如松戰死在北韓,最後是日本的豐臣秀吉病死、這場戰爭才作罷),也就是說所謂的明實亡於萬曆是真的。

  • 2 # 凌凌漆國產

    說話要有依據,滿清寫的大明歷史水多黑多。

    沒有明神宗的最終拍板,明朝提前幾十年滅亡倒是真的。

    萬曆十七年(1589年),哱拜以副總兵致仕,其子哱承恩襲為指揮使。萬曆二十年三月,哱拜與劉東暘殺寧夏(今銀川)巡撫黨馨及副使石繼芳,焚燬公署。逼總兵官張惟忠以黨馨「扣餉激變」奏報,連陷河西四十七堡,佔寧夏為王。全陝震動。

    1592至1598年(明神宗萬曆二十年至萬曆二十六年;日本文祿元年至慶長3年)間,由於日本豐臣政權入侵北韓、覬覦明帝國而引起的東亞區域性戰爭。是役明廷因宗藩關係軍援北韓,與侵朝日軍對峙,雙方交手以日方略佔優勢,後期明朝聯軍在陸上和海上擊敗日本,加上1598年9月日本關白豐臣秀吉逝世,日軍已無戰意,殘部撤出北韓。萬曆十七年楊應龍叛亂,燒殺擄掠。時叛時降,反覆不定。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二月,貴州巡撫江東之以都指揮使楊國柱討之,楊朝棟等迎戰于飛練堡(今貴州甕安東北),明軍奪佔三百落,楊軍佯敗設伏於天邦囤。楊國柱不知是計,一戰失利,國柱戰敗被俘,罵賊不屈,與經歷潘汝資等俱死,三千人全軍覆沒。明廷遂罷免江東之,以郭子章代之。起用前都御史李化龍兼兵部侍郎,節制川、湖、貴州諸軍事。1600年叛亂平定耗軍費200萬兩。

    萬曆皇帝有腳疾,國家財政預算緊張。文人反對稅收,只能用太監到地方收稅。八年軍事特別是出兵北韓,死傷無數。軍隊撫卹,安置費等等。如果大明不出兵北韓,東北有可能被日本入侵。明朝滅亡不是皇帝的問題,是制度問題。中國古代最大的問題就是好的制度不能長期儲存,一個朝代剛剛建立的時候都在想辦法改掉前朝落後的制度。找出符合人民修養生息的新制度,減輕人民負擔。久了國家太平了,許多以前的制度不符合時代的僵硬制度依舊執行,明太祖一句片板不得下海。後世子孫竟然沒有一個敢反對和改進,吃農人和農人最後把農村人壓迫的無法生存了。這是明朝滅亡的根本,制度僵化。

    也是中國封建王朝的通病。

  • 3 # 魅力平常心

    萬曆朝出現了萬曆三大徵,而且間隔時間極短三戰全勝這說明在萬曆朝軍力是不成問題的。

    在說說萬曆朝的軟實力,上面說的萬曆三大徵耗費錢糧700萬,我們都知道明朝其實是一個比較窮的政府,因為一直都不徵收商稅,農業稅在開徵遼餉之前也不算沉重,雖然700萬對明朝來說是一個沉重的負擔,但還不至於傷筋動骨,原因是什麼?因為萬曆朝開徵了礦稅,得罪了士族豪商階層,直接導致了他身後名聲不好,當時的整個士族階層都是不同意開徵礦稅的,因為這些士族階層在本地都擁有龐大的產業,開徵礦稅,商稅對他們來說是侵犯了他們的利益,所以萬曆派出去徵稅的太監經常被打死,而萬曆也不追究,繼續改派就是,而徵上來的稅收都戶部都不準入庫,萬曆只能將這筆收入放入內庫,這也是形成了萬曆斂財的一個理由,而三大徵的開支基本都是從內庫支出為什麼沒人說?或者是為什麼刻意不說,這是有人在有意的抹黑萬曆皇帝,包括:滿洲酋長,東林黨。

    所以明亡於萬曆的不成立!

    如果三大徵都失敗我覺得這是不可能發生的,耗費這麼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如果失敗一次,後面的幾次都不會在發生的,首先朝廷的那些個內閣大臣都是明白人,不會看著皇帝犯下如此大錯,其次失敗的苦果也是需要時間消化的,萬曆能不能活到再次征討都是未知數。

  • 4 # 畫素說
    明實亡於萬曆,這點過於主觀,歷史自有其走向性

    萬曆皇帝其實並不是同一些人醜化的那樣荒淫無度、昏聵無能,相反,萬曆皇帝他的個人品格在眾多的皇帝中,可謂是相當的出色。而且在處理很多事情上,思路相當的清晰,判斷準確、處事果斷英明的一代帝皇。

    其次很多人對之所以萬曆三大徵持消極態度,主要是以萬曆三大徵費用的大量支出最終導致國家衰亡。其實不然,實際上在明朝末期與後金之間的戰爭對軍費的消耗更多,保守估計為六千餘萬兩白銀,與三大徵所消耗的軍費相比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的區別。所以,關於萬曆三大徵軍費的開銷使國庫走向崩潰,明朝實亡於萬曆這點我是不贊同的!

    初萬曆三大徵對大明王朝的利與弊

    萬曆三大徵前後綿延了十多年,在大明王朝的歷史上轟動一時,同時也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濃厚的一筆。三大徵是大明王朝在西南、西北邊疆和北韓展開的三次大規模的軍事活動,是明王朝軍事史上的一大里程碑。

    三大徵平定了西南、西北的叛亂,維護了國內的穩定統一,同時也維護了與周邊地區和諧發展局面,為大明王朝贏得了和平發展的條件和時間,同時保證了明朝的領土完整和內部的相對穩定,並且沉重打擊了豐臣秀吉,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日本的發展。其次雖然三大徵歷時較久,也花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但是實際上三大徵並未對明朝的財政造成巨大的影響,三大徵期間明朝財政仍有盈餘。所以萬曆三大徵是有一定的好處的。

    我們都知道一個國家要想安定和平發展,就需要有一個穩固的環境。三大徵之中的寧夏、播州之役其目的就是為了平定叛亂、穩定國家政權;北韓之役則是為了打擊日本侵略者的浪子野心,一個穩定的藩屬國北韓相比於豐成秀吉帶領下的日本,更有利於大明朝國家安全的要求。當然所有事情都有利害的雙面性,萬曆三大徵的好處前面說了最終我們了都取得了勝利,但三大徵也消耗了大明王朝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給國家造成了嚴重的損失。

    反過來如果三大徵失敗了,大明王朝的歷史走向會如何?

    前面我們分析了萬曆三大徵的利弊,可以斷定的是三大徵平定了西南、西北的叛亂,維護了國家的統一,保證了國內的穩定發展、打擊了豐成秀吉侵略亞洲的野心,保證了國家的安全。

    反之如果三大徵失敗了,就會導致大明王朝國內動盪不安、北韓全國被日本所佔領,北韓亡國,到那個時候大明朝將要面對來著國內的反對勢力與日本的雙面夾擊,隨時有覆滅的危險。也正是萬曆皇帝準備的判斷與果斷英明的決策,才得以三大徵的勝利,使得大明王朝得以續命幾十年。

  • 5 # 庭州行者

    明朝實亡於萬曆,此言確乎有待商榷。王朝如同一個大廈,其徹底的覆亡往往是從根基直到頂層的崩摧,是需要長時間和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沒有哪一個皇帝能憑藉“一己之力”而令一個王朝覆滅。萬曆皇帝確實在某種意義上加速了明朝滅亡的程序,但並不能將明朝滅亡的鍋都甩在萬曆皇帝身上。明朝從明英宗時期,已顯示出衰敗的跡象,到嘉靖皇帝后期,這種趨勢加速——源於社會的積弊,如流民問題,土地兼併問題以及軍隊存在的諸多問題,都沒有得到正確的糾正。

    隆慶時期以及萬曆前期,明廷重臣高拱和張居正先後就這些問題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一定程度上延緩了這個趨勢的繼續發展。但張居正死後,萬曆皇帝二十餘年不上朝,雖說他牢牢掌握著朝政,但對於政務的處理是漫不經心的,因此使得高拱和張居正的努力付諸東流。

    萬曆時期的三大徵,是萬曆皇帝本人為數不多的拿得出手的政績。所謂的三大徵,指的是平定寧夏叛亂,萬曆援朝以及平定西南地區的土司楊應龍的叛亂。三場大規模的戰爭曠日持久,雖然說最終達到了明朝的目的,但這使得明朝的財政大大虧空,令其元氣大傷。尤其是萬曆援朝戰爭,持續的時間長,且明軍先後投入到戰場的兵力將近二十萬,但在戰場上並沒有對日軍取得壓倒性的優勢,最後是因為豐臣秀吉的死亡而令日軍最終撤退,此戰耗費明軍軍費數百萬,可以說一戰便耗光了張居正的所有努力。

    幸而,萬曆三大徵全部取得了勝利,即使是慘勝。明軍在這三大徵中但凡輸掉一場,那麼後果便是不堪設想的。因為當時的明朝,已經是夕日欲頹,江河日下。外部的女真正在崛起,內部的狀況也變得越來越糟,一旦在戰爭方面出現大的挫敗,無疑會使得明朝的生存壓力倍增,尤其是萬曆援朝戰爭和寧夏的叛亂。

    北韓對於明朝而言,不僅僅是最“可靠的”鄰邦 和附屬國那麼簡單,更是明朝的真正東北邊境。明朝一旦在援朝戰爭中失敗,無疑會失去北韓,由此會產生一系列的連鎖反應造成明朝的壓力倍增。

    首先,當時的日本人可以說是真正的蕞爾小國,在東亞地區並不算是傳統的地區強國,且當時的日本正處於分裂狀態。一旦明朝失敗,勢必會令其在附屬國中的影響力大為下降,進而造成緬甸越南等西南勢力蠢蠢欲動,使得明朝的邊防壓力陡增。

    其次,明朝一旦失去北韓,東北地區便直接暴露在了日本的鋒芒之下,遼東地區的邊防壓力更大,朝廷必須投入更多的財力以支援遼東,造成明朝的財政壓力進一步加大。傳統王朝一旦財政壓力增加,所能夠採取的手段只有向民間加大徵稅力度,以明朝當時的情況來看,百姓的生活已經是苦不堪言,如若再加重稅,勢必會有不少的“陳勝吳廣”出現。

    到時,明朝在內憂外患之下,必然撐不了太久,可能再1644年之前已經滅亡了。寧夏之戰亦然,一旦明軍在寧夏戰敗,那麼明朝本身便存在的北方邊境壓力會進一步增大,蒙古也會看透明朝虛弱的本質,繼續侵犯。

    總而言之,對於三大徵的戰和選擇,是兩杯毒藥。選擇戰,則必須戰勝,以明朝當時的軍隊質量,必然要耗費巨大的財力物力和人力,對明朝造成不可逆的重創;如果選擇不去管,則隨著時間的推移,三股叛亂的力量將會越來越大,最終將明帝國吞噬。即,無論明朝如何選擇,最終都會對自身造成巨大的損耗。

    所以,明朝就是在這種“被迫做出選擇”的過程中一步步走向最終的滅亡。

  • 6 # 江雨燕

    我們不能說明朝的滅亡要歸咎於萬曆,這樣的說法實際上是不準確的,我們應該說萬曆一朝是明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但這個轉折點實際上也並非是在萬曆朝出現的,而是嘉靖皇帝朝,或許,我們應該說明朝亡國的隱患從嘉靖皇帝時期就已經埋下了。

    而以後的幾任皇帝都只不過是令這個隱患越來越嚴重而已,自從嘉靖皇帝開了一個“不上朝”的風氣之後,就導致明朝的官僚體系陷入腐敗和名存實亡之中,而黨派之爭更是加速了這個王朝的壽命。

    那麼嘉靖和萬曆是怎樣導致這個轉折點出現的呢?自世宗而後,綱紀日以陵夷,神宗末年,廢壞極矣。雖有剛明英武之君,已難復振。而重以帝之庸懦,婦寺竊柄,濫賞淫刑,忠良慘禍,億兆離心,雖欲不亡,何可得哉——《明史》

    嘉靖皇帝一朝我們不能說那是一個腐敗無能的時期,相反嘉靖皇帝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他給大明朝帶來的一點不好在哪裡呢?就是改變了大明朝整個官僚系統的風氣,尤其是“大禮儀”事件過後,明朝便陷入了黨派之爭的漩渦之中。

    “大禮儀”事件以嘉靖皇帝代表的君權獲得勝利,嘉靖皇帝因此更加隨心所欲,最後乾脆不上朝,繼而任用嚴嵩專權,雖然王朝權力始終掌握在皇帝手中,但是整個官僚體系實際上已經陷入了“極權主義”之中。

    而以海瑞為代表的另一種聲音便註定了得不到重視,到了萬曆朝時,萬曆繼續沿襲了這種“極權主義”手段,皇帝始終牢牢掌控對群臣的掌控,因此皇帝哪怕不上朝也可以透過傀儡來控制政治。

    因此,它帶來的一個問題就是——假如皇帝是一個勤勉的人,那麼可以有效的推動政治手段的施行,但如果皇帝是一個殆政的人,那麼政治就會陷入停擺。

    為什麼會停擺呢?

    因為皇帝掌握著最高權力,他不發話,群臣就沒有辦法做事,所以萬曆朝時出現了嚴重的官員空缺,“部、寺大官十缺六、七,風憲重地空署幾年,六科只剩下四個人,十三道只剩下五人。”

    這就體現了“極權主義”下的弊端,官員的一切任免都須由皇帝一人來做決策,最要命還是在政治決策權上,萬曆晚期更是連奏章也不管,可是大臣彙報上來的事情只有他有決策權,他不管,臣子也沒有辦法。

    這就導致明朝的整個政治運作更是惡化,幾乎陷入停擺,國家自然越來越衰敗,而薩爾滸戰役之後,明廷實際上就已經失去了在遼東的軍事控制,導致努爾哈赤日趨壯大。

    萬曆三大徵失敗的話會怎樣?

    萬曆三大徵的確有效的控制了明朝的穩定,可以說讓這個王朝得以繼續苟延殘喘下去,假如萬曆三大徵失敗的話,那麼也許到天啟皇帝時明朝就會覆滅。

    但它最有可能出現的局面是像五代十國一樣進入政權割據的局面,因為當時威脅著明朝的有這幾股力量:

    ●入侵北韓的豐臣秀吉

    ●叛變的播州楊應龍

    ●叛變的蒙古人哱拜

    ●崛起的後金努爾哈赤

    我們都知道,薩爾滸戰役明廷打敗了,導致明廷以後的數百年裡飽受遼東之痛,那麼如果萬曆三大徵也失敗了,那麼蒙古人肯定會趁機南下,後金必然也不會放過這個機會,而播州楊應龍必然也會盤踞南方。

    而北韓被豐臣秀吉收入囊中,必然也會乘勢南下,或隔岸觀火,明廷面臨著四線作戰,腹背受敵的局面,要不了幾年肯定就會進入五代十國一樣的局勢,而究竟誰會勝出,再次統一中國呢?

    這不好說。

  • 7 # 日常刷下線

    前面文章看了都是從道義層面國家層面說,但是乾貨少,我來點數字吧。

    萬曆三大徵到底花了多少錢?寧夏之戰,打了3個多月,花費200萬兩。播州之戰打了快8個月花了400萬兩,援朝抗日戰爭打了3年花了800萬兩。這是萬曆30多年對外戰爭的總和。共計1500萬兩左右。

    您要問錢去哪了?我再給大家個數據,萬曆絕對不想立的大明禍根朱常洛,被東林黨奸臣葉向高,顧憲成等人扶上來後先是發了680萬兩白銀籌軍功,他8個月前才薩爾滸了有什麼軍功可以籌?說白了就是刁賣人心。連帶登基加上搬家去13陵這場28天的鬧劇總共花費在1000萬兩左右。人已死這這1000萬兩猶如一場春夢就這麼沒了!接著的就是天啟日常登基日常刁賣人心,花了230萬兩買馬。也就是說在1620年7月到12月之間5個月就幾乎花費了萬曆30軍費的總和,誰可以頂的住這麼敗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些人稱以色列為真正的戰鬥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