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272861878303

    團參謀長是副團級。

    一、參謀長是各級部隊軍事指揮部門的首長,協助該部隊的軍事主官進行指揮

    如軍區參謀長是協助軍區司令工作的,師參謀長是協助師長工作的。軍團以上包括旅、師、集團軍、軍區等各級部隊都有參謀長。在團以下單位,只有作戰參謀等職,而沒有參謀長一職。

    只有在師旅級以上單位,才設參謀長。他的主要職責是整理戰鬥資訊,為軍事首長提供資料並提出一定的建議,經軍事首長授意,向下面單位佈置具體的戰鬥任務。

    連級參謀相當於連級,可以是正連職,也可以是副連職,如果繼續升值的話可以升職到營職參謀,最後做到各個級別的參謀長。

    二、級別

    參謀長相當於單位軍事主官副職,也就是說團參謀長是副團級、師(旅)參謀長是副師(旅)級,軍參謀長是副軍級、軍區參謀長相當於軍區副司令員。

    葉劍英、劉伯承、徐向前、聶榮臻、羅瑞卿、粟裕、肖勁光、黃克誠、左權、朱雲卿等曾是我軍十位著名的參謀長 。

    三、團參謀長職責

    《華人民解放軍內務條令》規定

    團參謀長隸屬於團長和團政治委員,是部隊的參謀長、司令部的直接首長,對司令部的工作負完全責任。其主要職責是:

    (1)瞭解和掌握全團軍事工作情況,組織擬製軍事工作計劃,適時向首長提出報告和建議,並組織實施;

    (2)組織蒐集、研究作戰所需的情況、資料,擬製本團的作戰方案,落實各項戰略措施,保證全團按時進入等級戰備狀態;

    (3)傳達首長決心,組織各分隊的作戰行動、協同動作、通訊聯絡和戰鬥保障,掌握戰鬥進展情況,及時向首長提出建議。

    擴充套件資料:

    團參謀的誕生

    到了戰國時代及戰國以後,隨著當時軍事科技的不斷進步,軍隊裝備水平獲得了大幅提高,參戰國綜合國力與後勤保障能力也得到長足發展,交戰雙方不僅有了鋒利的鐵製兵器,同時,還裝備了當時非常先進的弓弩,其箭矢射程超過600步,攻城雲梯和舟戰鉤拒等水陸攻防兵器。

    開始在軍中普及列裝,陸上作戰時,具有快速反應與遠端打擊能力的騎兵,於野戰中投入使用,實戰頻率逐步趕超傳統步兵,並且在攻城奪塞的包圍戰中,開使運用地道戰法等坑道戰術,戰爭烈度與戰役複雜性,相對於春秋時代明顯加強,有時一次交戰的兵力投入,竟高達十萬餘人,戰爭相持數月甚至經年。

    正因戰國時代,國與國之間政治形勢與軍事戰略不斷變化,戰爭規模進一步加劇擴大,使得自春秋以來的舊有指揮作戰體系,難以適應新時代的新軍事變革要求。

    故而,專門替國君和主帥運籌帷幄的專職參謀人員,便應運而生。在這一歷史時期中,比較早期的古代軍隊參謀長,是戰國中期的齊國軍師孫臏。

    據《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記載,公元前353年,齊威王“···以田忌為將,而孫子為師,居輜車中,坐為計謀。···”因此,時任軍師的孫臏,是中國軍事史上,有史可考的最早的專職軍隊總參謀長。

  • 2 # 國平軍史

    一般軍隊作戰編制中,團級開始才有參謀長,在團以下單位,只有作戰參謀等職,而沒有參謀長一職;當然,極個別國家軍隊營級就有參謀長了。

    有道是“參謀不帶長,放屁也不響”,參謀帶上長了,在軍隊直揮層體系內,就是僅次於帶長的軍事主管了,與副軍事主管級別相當,比如師參謀長級別與副師長等同。

    軍隊參謀長,其職責就是負責制定作戰計劃,協助部隊的軍事主官進行指揮作戰,團級、旅級、師級、軍級,以及集團軍等都有參謀長,屬於中高階軍隊指揮官。

    德華人說,聰明又勤快的人,適合當參謀長;可見,參謀長都是勤于思考,有軍事素養的人,才適合擔當;軍事主官只需提出作戰設想,而具體作戰計劃的制定,包括後勤物資等繁瑣的具體安排,參謀長都會牽頭由參謀們來完成。

    參謀長是團級以上各級副軍事主官,比如軍參謀長就是副軍級,至於團參謀長就是就是副團級,團參謀長隸屬於團長和團政治委員,是部隊的參謀長、司令部的直接首長,對司令部的工作負完全責任,其職責按照《華人民解放軍內務條令》的有關規定執行。

    按照軍隊軍銜制度,團參謀長是副團級,授予中校軍銜主要少校軍銜輔助。當然,個別極資深的團參謀長會晉升為上校軍銜,一般屬於退役前授予,是正團級幹部轉業,到地方上屬於縣處級別了。

    團參謀長這個職務本身是正營級,團一級作戰單位,就設定黨委了,參謀長是團黨委委員兼任的,團黨委委員是副團級,這樣就有利於協調各個部門工作,團參謀長就被授予中校軍銜。

    團參謀長,比營長職務高;團參謀長,屬於副團級軍官,團職軍官的基準軍銜為中校,營長為正營職軍官,正營職軍官的基準軍銜為少校,資歷較淺者極個別為上尉,資歷較深者為中校。

    一般上校軍銜是正團職,為上校團長;軍中也有中校團長的,包括個別上校旅長,但旅長的基準軍銜卻是大校。

  • 3 # MOIVE

    團參謀長副團職,職務編制軍銜為中校、少校。少校正營職軍官升職為副團職職務時,如果少校還沒有掛滿四年的,滿四年才能晉升中校。

  • 4 # 度度狼gg

    團參謀長是個職務而非“軍銜”,至於團參謀長職務應該佩掛何級軍銜,《亮劍》已經基本給出了一半的答案,晉綏軍358團參謀長方立功中校,一個溫文儒雅而又“原則性”極強的參謀軍官,無奈碰見了混世魔王李雲龍,被折辱的夠嗆。

    現代參謀制度起源於德國,包括“總參謀部”的建設都是十九世紀普魯士軍隊的創舉,“參謀不帶長,放屁都不響” ,這句俗語其實只合適於中國軍隊,因為二戰時期,德國和日本的作戰參謀在戰役戰鬥指揮中的權力都很大,放個屁是很管用的。

    二戰德軍在師一級作戰單位並不設定參謀長,而以作戰參謀代行職能,並且在標準軍銜體系之外,專門設定了二等四級“總參勤務軍銜”。師級作戰參謀僅為少校軍銜,團級作戰參謀僅為上尉軍銜,但卻是軍事主官之外在作戰中最具權力之人,施道芬貝格就曾任第10裝甲師少校作戰參謀。

    而二戰時期日軍也有其獨特的參謀體系,參謀和參謀長只對上一級參謀軍官負責,一直向上捋到參謀總部。因此各級作戰參謀經常不把同級軍事主官放在眼裡,與上級參謀軍官沆瀣一氣飛揚跋扈,比如辻政信才是個關東軍少佐作戰參謀,卻幾乎憑藉一己之力挑起了“諾門坎事件”,你能說他只臭不響?

    關於參謀長的個人素質與基本條件,德國有諺語這樣描寫:“聰明又懶惰的人,適合當司令官;聰明又勤快的人,適合當參謀長;愚蠢又懶惰的人,適合被支配和指揮;愚蠢又勤快的人,最好叫他滾蛋”,可見,一個好的參謀長,並不那麼好當。

    在民國軍史上,參謀長這一職務最低設定到了團級,從級別上說,參謀長相當於單位軍事主官的副職,比如師參謀長就是副師職,團參謀長就是副團職。從軍銜上說,副團職的軍銜基本限定在中校和少校兩級,惟看資歷和軍齡了,358團的上校團長楚雲飛和中校參謀長方立功,幾乎是那個年代野戰步兵團的標準組合。

    而1952年核定的人民軍隊級別規定,正、副、準團級為六等一、二、三級,55式軍銜就是根據這個級別規定給出的評銜標準:副團和準團職,多數可評為少校。也就是說,少校才是團參謀長的適配軍銜,其原因只有一條:我軍設定了大校軍銜,民國軍隊沒有,因此副師職多數評為上校,正團職多數評為中校,到副團職當然是少校了。

    中校團參謀長肯定也是有的,少數資歷較高者便是。根據我軍的內務條令,參謀長是部隊的首長之一,是軍事單位司令部的直接首長。協助該單位軍事主官進行作戰指揮。主要職責是整理戰鬥資訊,為軍事主官提供資料和建議,並經過軍事主官同意後,向下級部署具體的作戰計劃和作戰任務。

    李雲龍擠兌方立功其實挺無理取鬧的,獨立團根本不是重慶軍政部承認的番號,李雲龍也未獲授任何軍銜(授也是按772團的營長級別),所以無論從哪個方面論,他都算不得方參謀長的上級,倒是可以看出,戴眼鏡的358團參謀長還是蠻有涵養的。

  • 5 # 一縷陽光9911

    參謀長相當於副職,但比副職高。部隊首長代號軍長稱1號首長,政委2號,參謀長3號。如林海雪原參謀長少劍波,代號203,團長201,政委202。

  • 6 # 道理土有嚼頭

    團參謀長一般都為副團職待遇,但是根據部隊條例條令和相關管理制度來說,職務與軍銜是不成比例的,不是說職務越高軍銜就越高,所以團參謀長軍銜有可能是少校,有可能是中校,甚至說上校軍銜也不是沒可能的哦

  • 7 # 鹹魚閒聊

    參謀長是各級部隊軍事指揮部門的首長,協助該部隊的軍事主官進行指揮,中國的部隊只有團級及以上單位設有參謀長一職,團級以下作戰單位只設作戰參謀,沒有參謀長這個職位。

    按照規定,團參謀長隸屬於團長和團政治委員,是部隊的參謀長、司令部的直接首長,對司令部的工作負完全責任,其主要職責是:

    1,瞭解和掌握全團軍事工作情況,組織擬製軍事工作計劃,適時向首長提出報告和建議,並組織實施。

    2,組織蒐集、研究作戰所需的情況、資料,擬製本團的作戰方案,落實各項戰略措施,保證全團按時進入等級戰備狀態。

    3,傳達首長決心,組織各分隊的作戰行動、協同動作、通訊聯絡和戰鬥保障,掌握戰鬥進展情況,及時向首長提出建議。

    綜合來說,參謀長是給團長出謀劃策,協助團長工作的,所以,團參謀長相當於部隊裡主官的副職,也就是說團參謀長是副團級軍官。

    如果按照中國部隊裡軍銜與職務的對應關係,團參謀長的軍銜基本就是少校或中校。資歷少的少校,資歷老的中校,除此之外幾乎不會出現上校軍銜的團參謀長。

    那麼團參謀長在整個團裡的地位如何呢?這裡就拿參謀長和副團長來做一下簡單的比較吧。

    團參謀長和副團長都是副團級,副團長是副職主官,是整個團的首長,而團參謀長在前面已經提到了,隸屬於團長和團政治委員,是司令部的首長,所以說就職務而言副團戰要比團參謀長大。但是從團參謀長的職責可以看出,團參謀長在實際的部隊訓練和管理中,權力更大一些,但是現實中副團長通常會兼任參謀長,而且一個團裡也通常不會只有一個副團長。

    所以按照職務高低,團參謀長應該排在團長,團政委,副團長,副政委之後。

  • 8 # 農民工歪說古今

    眾所周知,在現而今華人民解放軍的序列中,團參謀長屬於副團職軍官、而且還是團級司令部的主官。雖然名義上參謀長並不屬於“團領導”、只是團直屬部門——司令部的領導,但實際上參謀長就是“團領導”之一。尤其是戰爭時期,團參謀長的作用甚至要高於副團長。一九八八年華人民解放軍恢復實行軍銜制之後,因為年資等等原因,軍銜和職務並不是一一對應的,作為副團級軍官的團參謀長可以對應上校至少校三個軍銜。換言之,可以有上校團參謀長,也可以有中校團參謀長,甚至還有少量少校團參謀長存在。

    一九五五年第一次實行軍銜制時的情況又與現在有所不同,彼時還存在準團級這一級別。團司令部、後勤部等直屬部門主官,除了少量資歷較深者或特殊情況,通常被定為了準團級而不是副團級。一九五五年的正團級通常對應上校、中校、少校三級軍銜,資歷較深者授上校軍銜,少量資歷較淺者授少校軍銜,以中校軍銜為主。副團職則以少校軍銜為基準,資歷較深者可授中校軍銜,少量資歷較淺者也有被授予大尉軍銜的。準團級的團參謀長,則以少校和大尉軍銜為主,鮮有授中校軍銜者(注:一九五五年存在大尉軍銜,這一點與現在是有區別的)。著名的大校營長——嶽振華將軍是建國初期的高炮團團長,一九五五年年大授銜時被授予了少校軍銜,即屬於前面提到的資歷較淺的正團職。至於後來由團長改任營長並不是降級,嶽振華所擔任的這個營長依然是正團級,只是彼時為了和蘇聯對等,將導彈部隊的基層編制定為了營,但實際上這個營還是正團級建制,是設有營參謀長的!而在彼時普通的正營級建制單位是不設參謀長一職的。

    民國時期則更加複雜。北洋政府時期和南京國民政府初期軍閥混戰,軍銜本就是一團亂麻,剪不斷理還亂,這裡就不去掰扯了,只說一九三六年南京國民政府重新勘定軍銜之後。為了解決早期軍銜濫授等問題,一九三六年南京國民政府重新制定了一整套新軍銜制度,總結起來就是將職務軍銜和正式(銓敘)軍銜分家。職務軍銜與職務掛鉤,銓敘軍銜與終生待遇掛鉤。不擔任具體職務之後,職務軍銜立即撤銷,一應待遇參照銓敘軍銜。如此一來便造成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職務軍銜與銓敘軍銜的脫鉤。以團參謀長為例,民國時期團參謀長最主流的職務軍銜是中校團參謀長。但是,這僅僅是職務軍銜,這位團參謀長的銓敘軍銜很可能只是陸軍少校、甚至陸軍上尉也是可能存在的。換言之,在團參謀長任上時,這位團參謀長的職務軍銜為中校團參謀長(中校和團參謀長必須同時出現),享受中校待遇。一旦離任了,這位團參謀長的待遇只參照銓敘軍銜,如果其銓敘軍銜是陸軍少校,則只享受少校待遇而不是中校。

    但是,由於地方實力派的事實存在,民國時期、甚至是一九三六年之後的軍銜濫授現象依然是存在的,諸如少將團長之類,屢見不鮮。再就是抗戰結束之後的整編師、整編旅了,這些師、旅實際上就是蔣某人為了搪塞美華人和輿論的“擋箭牌”,名為師、旅,實際上就是軍、師。因此,其下屬部隊所有軍官的職務軍銜也比原師、旅、團級別高出許多。

    本人缺乏軍隊經歷,文中或有一知半解、不足及謬誤,敬請海涵、指正,拜謝!

  • 9 # 元芳有看法

    團參謀長是副團職軍官,對應軍銜為中校或少校。我看有很多人講還有上校團參謀長,這種情況在以前是存在的,別說是上校,就是大校軍銜都很正常。但在當下的軍銜與職務並行當中,佩戴上校軍銜的團參謀長幾乎沒有,起碼我服役時從大區到團裡面,還沒有見過哪個副團職授上校銜的。

    參謀可以有很多種級別,小到排職參謀,大到主任參謀的軍師職都有,這個沒有固定模式。但是參謀帶長最小也是團一級,團參謀長也是參謀長當中最低的級別,副團職。

    參謀長是以前司政後裝四部當中,主要負責司令部的首長,也稱部門領導,當然也屬於團領導,但排名要在團副職之後,團司令部和政治處同屬副團職部門,而後勤部和裝備部則屬於正營職部門,但現在的後裝已經改編為保障部了。

    在以前,像團參謀長的升職途徑一般先轉為副職,也就是副團長,然後再任職團長。但近些年這種晉升情況有了很大的改變,不管是大區還是下面各級軍隊,從參謀長直升一號的例子越來越多,參謀長已經成為直升一號的熱門候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求夏季豆角種植高產技術和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