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Ray徐徐

    沒殺之前,倒是猶豫了一番。因為呂布說老大你統領步兵,我搞騎兵,天下就是你的了。愛才的曹操一時間沒了主意,轉頭看了下默默默默沉思的劉備,好奇寶寶忍不住雄雄的八卦之心,多問了一句:玄德你想啥呢?劉備說:俺在想董卓,丁建陽呢。於是一代梟雄呂布卒。

    曹操的手下後來都明白這個套路,每次有想法的時候都故作深沉,於是寶寶的好奇心又上來了,最有名的就是賈詡,曹操問他曹丕好呢?還是曹植好?到底誰適合當繼承人?賈詡在那裡裝了半天深沉,曹操忍不住就追問,想啥呢?沒聽到我在問你呢?賈詡趕緊抱歉,不好意思老大,我剛才走神是因為想到了袁本初。於是曹植卒

  • 2 # 滄海一滴

    這個問題問得很奇葩,可以說是毫無根據的。

    曹操在白門樓擒殺呂布之後,何時後悔過?真是莫名其妙!曹操愛惜人材,善於識別人才,他也善於招募人材。所以他的麾下是兵多將廣,謀士眾多,人材濟濟。但是他需要的是能夠聽命於他,能夠效忠於他,為他賣命的人材。很顯然,呂布不屬於那種可以利用的人材。眾所周知,呂布是一員驍勇善戰的猛將,在當時也是一個很有實力的軍閥,地方割據勢力。他是曹操在政治和軍事上的競爭對手,是曹操統一北方的一個勁敵,更是一塊絆腳石。誰擋了曹操的道,他曹操就會想方設法殺掉誰。曹操所要做的就吞併和消滅掉一個個政治軍事上的對手和敵人,搬掉這些絆腳石,才能如願以償,一統華夏。

    呂布是一個亂世武夫,有勇無謀,缺乏戰略眼光。只能逞匹夫之勇,卻沒有能力成就一番大業。他見利忘義,鼠目寸光,反覆無常,有奶便是娘!無論是他的人品還是口碑都很差,絕非曹操招賢納士想要引進和使用的人材。呂布先後背叛了丁原,背叛了董卓,殺死賞識他的丁原,殺死賞識他的董卓。一看就不是一個可靠的善茬。見多識廣,經驗豐富,英明神武,雄才大略,狡猾奸詐的老江湖曹操,他豈能視而不見,無動於衷?當然是心知肚明瞭。即使你是一個絕世大材,但是你缺乏必要的忠誠,習慣於背叛,不能為我所用,留下不殺就很有可能是養虎遺患,我為什麼還要留著你?迅速除掉是必然的!當斷不斷,反受其亂。當決不決,反受其滅,再加上受到了一旁的劉備的提醒和慫恿,於是就當機立斷,在北門樓絞殺了呂布,除掉了一個後患。

    曹操有一句很有名的口頭禪——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就是說作為政治家的曹操,只能是他背叛和辜負別人,絕對不能容忍別人背叛和辜負了他。他的心狠手辣也是出了名的。他很有主見,做人行事是非常果斷的,絕對不會瞻前顧後,拖泥帶水的。被他殺掉的名人不少,甚至還有他的恩人在內。他從來就沒有愧疚和後悔過!從他在逃亡途中誤殺呂伯奢全家開始,就一發不可收拾,後來又陸續殺了陳宮,許攸,董承,孔融,蔡瑁,張允,楊修,華佗等人,同時還殺掉了呂布,殺掉了馬超的全家老少。甚至是為了報其父被土匪殺掉之仇,竟然在徐州屠城,大肆濫殺無辜。在殺戮上,作為政治家的曹操從來就不手軟,沒有猶豫過,是不會心存婦人之仁的。再說他的手下文武人材都不缺,他會對一個呂布情有獨鍾戀戀不捨嗎?他殺呂布是必然的,他是不可能後悔的!

  • 3 # 鳳凰西遊

    題主的這個問題,與史實無關,一切基於《三國演義》。

    曹操殺呂布後,從無悔意!

    呂布,舉世無雙的驍將,方天畫戟赤兔馬,讓世之武將俯首稱臣。但是,呂布見利忘義、貪財好色,連殺丁原、董卓,落了個“三姓家奴”稱號。因此,在下邳城被俘以後,當呂布貪生怕死時搖尾乞憐,說出“公所患,不過於布;布今已服矣。公為大將,布副之,天下不難定也”。曹操沉思後,徵求劉備意見;劉備說“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於是曹操下令處死呂布。

    有人說,曹操處死呂布以後,曾經多次後悔,此言差矣!

    曹操,世之奸雄,狡詐多疑,什麼虛指梅林以解士兵之渴啦,什麼借王垕之頭以平軍中缺糧之亂啦,什麼夢中殺近侍啦,什麼橫槊弒部屬啦,就從來未曾見他有什麼悔意。在誤殺呂伯奢全家後、又將其滅口,一句“寧肯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讓陳宮寧死也不再追隨他。所以,呂布作為曹操的心腹大患,唯有除之而後快,曹操何來後悔之說!

    真正讓曹操良心有所觸動、甚至追悔莫及的,應該是典韋之死和郭嘉之死。

    典韋,曹操的親信衛隊長。曹操因得意忘形、色心大起,眠宿張繡嬸孃,讓本已納降的張繡怒反,直接造成了典韋之死,陪葬的還有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以及那批大宛良馬。曹操後來親自大哭祭奠典韋,還說道“吾折長子、愛侄,俱無深痛;獨號泣典韋也”。回到許都後,又立祀以祭典韋。後來,在敗於劉表、張繡、賈詡之手後,曹操又放聲大哭,說道“吾思去年於此地折了吾大將典韋,不由不哭耳”,然後大設祭筵,弔奠典韋亡魂,親自拈香哭拜。

    郭嘉,前期曹操最為親信的謀士,對其言聽計從,一條“決漳河以淹下邳”之計就攻破呂布。官渡之戰後,郭嘉立主遠征、奇襲烏桓。但是郭嘉因為水土不服,臥病在車上跟隨軍中。曹操過意不去,說道“因我欲平沙漠,使公遠涉艱辛,以至染病,吾心何安”。後來曹操凱旋迴至易州時,郭嘉已死數日,曹操大哭著說“奉孝死,乃天喪吾也!”赤壁慘敗,從華容道逃得姓名後,曹操再次痛哭郭嘉,說道“若奉孝在,決不使吾有此大失也!”不停地捶胸大哭著說“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有人可能會說,典韋是超級猛將,郭嘉是超級軍師,均為曹操的左膀右臂,他們能給曹操帶來難以估量的價值,所以曹操才會對他們的死追悔莫及。同樣道理,呂布是第一武將,帶兵能力強於典韋太多,曹操沒能利用呂布的價值,後來肯定非常後悔。

    這種想法也是錯誤的。

    出於權衡利弊,曹操絕無悔意!

    按照“呂布價值論”來看,我們看一下,曹操如果後悔處死呂布,可能表現在哪裡呢?

    1.白馬之圍

    顏良20合敗徐晃,諸將慄然。許褚、張遼、夏侯惇等等,都不行。

    2.穰山之戰

    許褚、李典、于禁三人沒能捉住劉備,張郃、高覽沒能捉住劉備,一個趙雲就讓曹營諸將黯然失色。

    3.長坂坡

    趙雲單挑曹營,搶走青釭劍,帶走50餘將領的姓名,抱走了蜀國的儲君。張郃都嚇蒙了。

    4.當陽橋

    呂布死後,張飛氣蓋當世,再無敵手!許褚、張遼等一群豪華明星級別的將領,不敢上前。有人說,呂布也不一定敢,這個還真不好說。

    5.潼關渭水

    馬超氣吞曹營如虎,殺得老瞞割須斷袍,要不是曹洪救駕、許褚撐船,曹操必死於馬超之手。

    上面這幾個鏡頭,曹操如果有呂布跟隨,絕對不會讓對方的日子那麼好過。那麼,曹操是否會後悔殺了呂布呢?

    或許吧,曹操內心可能隱隱泛起過點點滴滴的漣漪悔意,但是絕對一閃而過,不復考慮。

    呂布是典型的出爾反爾,尤其是有勇無謀、見利忘義、背反主公,多次前科。

    那麼,官渡之戰的困頓之際,呂布是否會被袁紹方面策反呢?甄氏之美,呂布是否會再次中了美人計呢?赤壁慘敗之際,呂布是否會乘機倒戈一擊呢,甚至趁亂控制許都讓曹操有家難回都說不定呢!

    呂布在側,猶如養虎為患!試想,曹操會冒這個天大的風險嗎?所以,權衡利弊,曹操絕對不會因為考慮到呂布的武力,而心生悔意!

  • 4 # 小賢歷史解說

    大家都知道,曹操一直都喜歡有才幹的人,當時的劉備還沒有發展到能威脅曹魏政權,當時曹操大敵只有東吳,故而覺得呂布呂布沒有那麼重要。後來三國勢態雛形成文臣武將經過了一番較量之後,曹操羨慕劉備有諸葛關張趙故而有悔殺呂布之意。

    曹操一直想要收納有才的將軍和謀士,其中他最為欣賞的就是關羽和呂布,但是遺憾的是這兩個將軍都沒有能夠在他的手下工作,關羽是因為和劉備的關係特別好,所以曹操給了他金錢和地位,也沒有讓他能夠歸順。對於曹操來說關羽是他留不住的人,而呂布是他留不得的人。

    呂布是三國時期歷史上特別厲害的將軍,戰鬥力恐怕數百年間都沒有人能夠和他相提並論。呂布狂妄自大,接著就被曹操抓住了,曹操抓住他之後,他願意投降曹操,為他打天下,面對這樣一個戰神級別的人物投降。曹操為什麼沒有答應反而選擇殺了他,其實曹操也很心動的。

    只要給了呂布足夠的金錢和地位,呂布肯定會死心塌地的跟隨曹操的,但是這個時候劉備的一句話改變了曹操的想法,劉備提前道,呂布之前反覆叛變。這讓多疑的曹操感到一些害怕,假如呂布投降的動機搖擺不定的話,自己會不會像董卓一樣被殺了。所以儘管曹操很欣賞他,但還是殺了呂布。其實呂布對劉備也是一個威脅。這也是間接地為劉備解決了後顧之憂

  • 5 # 真教育JL

    後悔沒後悔不知道,假設真後悔了,曹操可能會這麼想:丁原,董卓駕馭不了呂布是他們能力不夠,我是誰呀,我是曹操,一定可以駕馭了呂布為我所用。

  • 6 # 老儒說歷史

    曹操統一北方,勢必要消滅呂布,而呂布無論智慧和實力都比不上曹操,和曹操打戰一定會失敗。所以呂布的下場有兩個,一個是被曹操所殺,一個是投降曹操,但最後曹操殺了呂布。

    曹操成功把呂布除掉後,有沒有後悔,這個歷史上沒有明確表述,但可以猜測的是曹操應該沒有後悔。

    一、曹操雖欣賞呂布英勇,但也要考慮其忠心

    呂布是當時曹操求賢若渴,在曹操打敗呂布的時候,只有兗州之地,外加剛剛搶過來的徐州,曹操渴求有能之人,呂布被稱為“人中呂布”,曹操對呂布的英勇是十分欣賞的,所以他不忍心殺呂布,之所以最後殺了,只因為劉備說呂布雖勇,但不忠心。

    二、曹操麾下猛將如雲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後,四方英雄爭向來投,曹操收穫了一批猛將,既有八虎將,也有五子良將,更有曹操宗親將領,這些將領們既英勇又忠心,曹操不愁人才,怎麼會想起已經殺掉的呂布。

    三、呂布是個威脅

    呂布太過英勇,但太重利,誰給的好處的他就為誰效力,這對曹操和劉備來說,都是威脅,劉備借曹操之手殺呂布,也是為劉備自己減去一個勁敵,要說曹操後悔,可能也就是感覺劉備借自己之手殺人。

  • 7 # 歷史迷猴神通

    事實上,曹操也好,孫權也好,劉備也好,都是熱愛武藝高強的上將的。但他們最需要的人才,其實是郭嘉、荀彧、周瑜、魯肅、諸葛亮、法正這樣才智兼有的人。

    而且,單個武將的戰力再高,也不過是匹夫之勇,呂布再牛,作用也不可能比過張遼、徐晃、李典這些智勇雙全、意志堅強、忠誠度高的上將。

    事實上,曹操這種級別的人,即使殺人殺錯他後悔了,也不可能說出來讓別人知道,因此更不會形成正史的記錄。

    史料中,我們沒有找到曹操殺呂布後悔的實在證據,那麼我們就根據《三國演義》來說兩個問題:

    第一、《三國演義》中曹操殺呂布何悔之有?

    事實上,曹操的原則是:“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曹操捉住呂布以後,他並不想考驗奉先的人性。因為,奉先的人性確實經不起考驗!

    像呂布這種習慣了“負人”的人,不管是丁原、呂布,還是袁紹、董卓,他都要背叛,曹操也不瞎,曹操知道什麼人能留,什麼人不能留!

    《三國演義》中,白門樓被俘的人,一共有呂布、陳宮、張遼、高順等人,陳宮和高順都是拒絕投降而死,張遼是求死卻被曹操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最終降操,後來成為一代名將。

    但呂布一意求活,曹操和劉備卻都不想讓他活。第十九回:下邳城曹操鏖兵,白門樓呂布殞命:

    及操上樓來,布叫曰:“明公所患,不過於布;布今已服矣。公為大將,布副之,天下不難定也。”操回顧玄德曰!“何如?”玄德答曰:“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布目視玄德曰:“是兒最無信者!”操令牽下樓縊之。布回顧玄德曰:“大耳兒!不記轅門射戟時耶?”忽一人大叫曰:“呂布匹夫!死則死耳,何懼之有!”眾視之,乃刀斧手擁張遼至。操令將呂布縊死,然後梟首。

    事實上,《三國演義》裡,曹操殺呂布很乾脆,呂布則死得很不捨。從此以後,再也沒有關於呂布的記載。

    第二、對比張遼的重用,看曹操的用人基礎

    而面對白門樓上的另一個降將張遼時,曹操則是有另一種表現,《三國演義》第二十回:

    話說曹操舉劍欲殺張遼,玄德攀住臂膊,雲長跪於面前。玄德曰,“此等赤心之人,正當留用。”雲長曰:“關某素知文遠忠義之士,願以性命保之。”操擲劍笑曰:“我亦知文遠忠義,故戲之耳。”乃親釋其縛,解衣衣之,延之上坐,遼感其意,遂降。

    文中可以看出,曹操要用張遼,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看他為人“忠義”。而對張遼的信任,也讓曹操在後來的逍遙津之戰中收到回報。

    當時張遼膽智過人,用七千人抗住了孫權十萬兵,為曹操保住了合肥。

    從曹操對待張遼對待呂布的不同態度中我們可以看出,他是自己下決心除掉呂布的。劉備的話只是代表了劉備的態度,並不會影響曹操的主見。

    曹操是什麼人?曹操什麼時候沒有主見過?曹操什麼時候真正聽過劉備的話?

    既然是曹操自己下決心的事,他一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既然作出決定,那就不去後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發酵床養牛,如何製作墊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