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br3168094595

    歷史上呂布只是二流將領,只是箭術高一點,關張二人都可以打敗呂布,羅貫中卻要吹棒呂布,虛構了一場三英戰呂布的鬧劇。

  • 2 # 饞嘴肥貓鏟史官

    其實從《三國演義》的原著中就能看出,如果劉備不上場,關羽和張飛要想打敗呂布,還是挺費勁的。

    虎牢關桃園三兄弟大戰呂布是在《三國演義》的第五回中。咱們透過原著所描寫的內容來逐步分析當時的戰場形勢。

    回目: 發矯詔諸鎮應曹公 破關兵三英戰呂布

    十八路諸侯討董,呂布來戰,連勝數陣。諸侯們正在商議對策時,呂布又來挑戰。

    諸侯們一齊出陣。公孫瓚這個人比較實在,揮舞著大槊就親自上陣去迎戰呂布,但差距太大,根本不是對手,“戰不數合”,公孫瓚就拔馬敗走,呂布緊追不捨。

    即然書中說“戰不數合”,說明這次戰鬥對呂布的體力影響微乎其微。此時張飛從斜刺裡插出來,救下公孫瓚,與呂布交鋒。書中說,張飛“抖擻精神,酣戰呂布。連鬥五十餘合,不分勝負。”

    張飛和呂布兩人都有五十回合的體力消耗。

    然後關羽又加入了戰團,書中說“雲長見了,把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龍偃月刀,來夾攻呂布。”關羽這個人的性格大家都知道,他這個人相當自負,很愛面子。他上陣以後,並沒有讓張飛退下,由他獨自一人來對付呂布。

    大家注意,這是關羽戰鬥生涯中唯一的一次圍毆夾攻。他沒有讓張飛退下,只可能是一個原因:關羽心裡明白,如果由他獨自一個人應付呂布是肯定不行的。

    張飛和關羽雙戰呂布,書中說道,“三匹馬丁字兒廝殺,戰到三十合,戰不倒呂布。”

    原著在描述關張夾攻的效果,沒有用“不分勝負”這樣的詞語,而是說“戰不倒”,也就是說,從戰場形勢上看,關羽和張飛是佔上風的,但戰場形勢瞬息萬變,誰也不敢保證出個什麼疏忽意外,呂布仍然堅持不退,就是尋找機會。

    大家還要注意一個事情,就是關羽是作戰特點:關羽這個人是個力量型的猛將,他的力氣很大,爆發力足,前程攻擊非常厲害,但一旦前幾刀被扛住,銳氣漸失,往往就會被對手拖入持久戰。

    而三十合已過,呂布撐住了關羽的前程發力。也就是說,呂布雖然在形勢上處於下風,但誰也難保證關張就百分之百能贏。

    這時候劉備又揮舞著寶劍,三兄弟開啟了圍毆模式。原著描寫這桃園三兄弟“圍住呂布,轉燈兒般廝殺”,而在一旁觀戰的八路人馬,“都看得呆了”。

    雖然原著中沒有說三兄弟合圍進攻呂布具體有多少回合,但肯定少不了。在原著描寫這次惡戰,曾經配了一首詩,而詩中有這樣的描述:

    “三人圍繞戰多時,遮攔架隔無休歇”。

    這其實說明,三兄弟圍毆呂布也是費了不少時間的。

    呂布最後終於頂不住了,三兄弟合圍,他就沒有絲毫勝算了,呂布“架隔遮攔不定,看著玄德面上虛刺一戟”,趁著劉備躲閃之際,呂布“盪開陣角,倒拖畫戟,飛馬便回”。

    在包圍圈中,呂布仍然能夠準確找到最佳突破點,突出合圍,趁機溜走。呂布還是相當冷靜的。透過上述描述,我們可以推測,假如劉備不出手,由張飛和關羽兩人對付呂布,是能夠處於上風,但要真正擊敗呂布,仍然需要比較長的時間。

    張飛戰呂布,五十餘合。

    張飛加關羽夾攻呂布,三十回合“戰不倒呂布”,關張雖然佔上風,仍無法速勝。此時呂布已經扛住了關羽最兇猛的前程進攻。

    再戰三十合,假如沒有什麼意外情況發生,呂布也始終無法找到張飛與關羽的破綻,明白再無勝算,就要尋找撤退時機了。

    結論:如果沒有劉備的參與,張飛和關羽兩兄弟戰呂布,要想取勝,必在百合之外。呂布雖敗,但能夠保證自己能全身而退。

    也許有朋友認為,後來張飛曾經在小沛百餘合戰平呂布。但要考慮到,其實每個戰將的武藝並非一成不變的,有成長期、巔峰期和衰褪期。那個時候的張飛武力值已經提高,進入巔峰期,而呂布則沉緬於酒色,武藝有所荒廢和退步,在此消彼長之下,雙方的武藝已經很接近了。所以張飛才能百餘合與呂布繃成平手。

  • 3 # 愛尚文史

    扯淡!

    好好的“三英戰呂布”,被你說成了“兩英一累贅”?你確定這是羅貫中杜撰這場遊戲的初衷嗎?

    虎牢關前,羅貫中為什麼要杜撰這場打鬥,而且名曰“三英戰呂布”?

    第一,突出呂布之勇,奠定呂布第一戰神的威猛形象;第二,突出劉關張兄弟三人的兄弟之情,兄弟齊心,其利斷金;第三,使劉關張兄弟三人,名震天下“草根三兄弟虎牢關前大敗第一戰神呂布”,多麼熱門的話題;這樣一來,讀者也認識了三兄弟,十八路諸侯以及天下人,也都認識了這三兄弟;——奠定其主角身份

    羅貫中的目的,是要把兄弟三人推給觀眾,讓觀眾對其記憶深刻,所以才杜撰了“三英戰呂布”一出;為什麼不是“三英戰華雄”呢?顯然!要想名動天下,就不能“柿子專撿軟的捏”,必須要找一個硬的,即羅貫中筆下的第一戰神“呂布”;

    換句話說,只有呂布才夠資格讓劉關張兄弟三人一齊出手,只有合力圍攻呂布,才不算是以多欺少;當然!呂布不是一個人可以打贏的,甚至兩個人都打不贏,只有兄弟三人合力,才能將其擊敗;

    如果關張真的能打敗呂布,就不用劉備出手了,就像關羽斬華雄一樣,直接就結果了,哪還用的著大費周章,強加一個累贅進去呢?

    看一下原文

    呂布見了,棄了公孫瓚,便戰張飛。飛抖擻神威,酣戰呂布。八路諸侯見張飛槍法漸漸散亂,呂布越添精神。張飛性起,大喊一聲。雲長把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龍偃月刀,來夾攻呂布。三匹馬丁字兒廝殺。又戰到三十回合,兩員將戰不倒呂布。劉玄德看了,心中暗想“我不下手,更待何時!”掣雙股劍,驟黃驃馬,刺斜裡去砍。——參考,“演義”羅本

    原文擺出來,就非常清晰了;

    關羽為什麼加入戰鬥,因為“張飛槍法漸漸散亂,呂布越添精神”所以關羽怕張飛有失,故而拔馬加入戰鬥,來夾攻呂布;

    劉備為什麼加入戰鬥,因為“又戰到三十回合,兩員將戰不倒呂布”這裡明說了“戰不倒”,所以其他的一切猜測都是空談;劉備是見關羽、張飛戰不倒呂布,所以才上去助陣的;劉備的武藝不弱,誰有優勢誰沒有優勢,他肯定能夠分辨;如果關羽、張飛真的有優勢,那劉備還上去幹什麼,難道是單純的為了露臉?劉備沒那麼無恥吧!或者故意放呂布逃跑?那麼他的好處又是什麼呢?

    事實上!劉備絕非累贅,沒有劉備的加入,關張不可能戰勝呂布;

    第一:劉備沒有讓關、張分心保護自己,原文也沒有關張分心保護劉備的描述;“看玄德面上刺一戟,玄德急閃”呂布的這一戟,刺向的可是劉備的面門,劉備輕鬆一下就閃開了,說明他有一定的武功底子;這裡並沒有寫到關、張為劉備擋下這一戟,如此情急之下,關張皆未出手為劉備擋戟,說明二人並未分心;

    第二:劉備加入戰鬥之後,三英戰呂布的時間並不短,從一句話可以看出;“八路人馬都看呆了”,兩合、三合足以讓八路人馬看呆嗎?顯然不現實;這八路諸侯個個身經百戰,豈能被一兩合的表演而震懾;所以打了很久!

    第三:劉備是箭術高手,如果不是自信其硬實力,他大可不必加入戰鬥;想要成名,想要兄弟合力消滅呂布,射箭就行了嘛!何必上去當個“累贅”呢?所以!對自己的硬實力,劉備還是比較自信的,他自信可以幫到關張;

    結論:虎牢關前“三英戰呂布”一節,如果劉備不出手,關、張二人無法戰敗呂布,頂多是各自馬乏來日再戰;

  • 4 # 上將噯福斯

    這還用說嗎?關羽張飛聯手,斬殺呂布還是十拿九穩的。

    關羽張飛都是萬人敵,三國超一流的武將。

    張飛先後三次與呂布單挑,基本都打成了平手。張飛是三國武將中唯一一個與呂布大戰一百回合不分勝敗的人。關羽武藝比張飛,只強不弱。關羽張飛聯手,一百回合,必殺呂布。

    呂布再強,也不可能同時對抗兩個與自己相差無幾的強敵。

    所以按照常理,虎牢關前關張聯手,呂布的小命就算是交代了。為了避免呂布早早掛掉,羅貫中就安排劉備出場,讓他來幫倒忙,無意中放走了呂布。

    前幾年有個“木桶理論”炒的很熱。指的是一個木桶由很多木板組成,最短的那個木板決定了木桶能裝多少水。

    論武藝,劉備就是劉關張這個組合的絕對短板。直接從王者降到了青銅!

    呂布原本已經被關羽張飛牢牢困住,難以逃脫。偏偏劉備上來湊熱鬧。呂布一看機會來了,柿子專撿軟的捏,逮著劉備一頓幹。劉備哪裡能抵擋的住。一閃身,讓呂布跑掉了。

  • 5 # 邏輯文史游

    從小說的角度來看,關張聯手,並沒有能力迅速的擊敗呂布。

    我們來整體回顧下虎牢關下呂布在戰劉關張前都做了什麼活動。在華雄被殺後,呂布親引三萬大軍來奪虎牢關。諸侯方率先出門挑戰的是王匡方的河內名將方悅,既有名將之稱,自然其也並非泛泛之輩,但就是威震河內的方悅,不到五回合就被呂布刺死。接著呂布又大展衝陣絕技,殺的王匡方潰不成軍。

    接著張楊命穆順去挑戰呂布,沒想到僅一回合就犧牲了。而孔融門下的勇士武安國見呂布太過猖狂,並揚言要斬呂布以保孔融知遇之恩,結果十多回合被呂布砍斷手腕,被諸將救回。

    連贏數陣的呂布士氣正旺,又去襲擊城外的公孫瓚,公孫瓚僅兩回合就選擇落荒逃跑。就在公孫瓚性命危在旦夕時,張飛提毛上馬來戰呂布,呂布撇了公孫瓚來戰張飛,結果就是張飛漸漸槍法散亂,而呂布卻越添精神。也就是說在這麼打下去,張飛的小命恐怕也保不住了。而關羽見三弟有難,忙上前支援,三人亂鬥了三十多回合難分高下。

    一旁的劉備雖然見兩位兄弟無法戰勝呂布,但在他看來此時的呂布已處於崩潰的邊緣,自己上去或許能撿個人頭也說不定,於是劉備提著雙劍也加入了戰鬥。在三人的圍攻下,呂布明顯已經難以處於上風,所以他只有遮攔的本事,為了活命只能找突破口,於是,他選擇了從劉備處找出路。

    那麼為什麼是劉備,大多數人認為因為劉備實力最差所以從他那裡突破更容易,其實根本的原因是劉備的兵器長度不夠,呂布的長戟能最大程度的對其進行壓制,所以虛晃一戟之後,呂布跨著赤兔逃跑了。

    也就是說,在劉備眼中,呂布的實力小於等於關張,所以自己才有了撿人頭的信心。但此時的呂布先不論體力損耗多少,人家這時候可是實打實的巔峰狀態,濮陽城外以一敵六尚能突圍,那麼僅僅是關羽和張飛的夾攻怎能奈何得了我們的問候呢。

    後來呂布已被酒色掏空了身體,張飛一人就能和他打平,但需要注意,就算是呂布不在狀態,神勇的張飛也沒有必殺他的實力。

    所以能單殺呂布的只有貂蟬了…

  • 6 # 大飛熊騎士

    很多朋友都認為,劉備上前助關羽,張飛打呂布,其實是幫了呂布大忙。因為合關,張二人之力,呂布雖然打了三十回合,但是恐怕再撐下去估計也懸了,正好劉備來了,成了呂布逃跑的突破口。並且,在整部小說中,張飛是“單挑王”,關羽陣斬的名將最多,除了戰呂布,這兩兄弟從來就沒有夾攻過此後任何一名武將。因此,可以順理成章的認為,你呂布再厲害,再是頂級武將,能抗關,張三十回合已經很恐怖了,再打下去估計也撐不了多久,甚至有性命之憂。其實,這個想法不無道理,看看原文:

    連鬥五十餘合,不分勝負。雲長見了,把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龍偃月刀,來夾攻呂布。三匹馬丁字兒廝殺。戰到三十合,戰不倒呂布。《三國演義第五回》

    可見呂布戰張飛五十回合平手時,二人是有來有去的,可是到了關羽來夾攻,呂布大機率要反擊已經很難了,特別是青龍偃月刀又重,不過防守上還是有餘力的,所以叫“戰不倒”呂布。呂布反擊越來越難,防守難度卻越來越來大,至少不可能再撐過三十回合了,可就在這時,劉備上來了,結果:

    呂布架隔遮攔不定,看著玄德面上,虛刺一戟,玄德急閃。呂布盪開陣角,倒拖畫戟,飛馬便回。

    乍一看,劉備上去就是給呂布解圍的,因為三人中估計劉備的武藝是最差的,無疑也是兵器最短,也最不敢拼命的一個,自然成了最大的破綻而被呂布利用。那麼,既然劉備武藝可能遠不如的關羽,張飛,幹嘛非要上去“幫倒忙”呢?

    這是有原因的!

    首先說明一點,劉備的武藝不見得很差,比如他用的雙股劍就不是一般武將能使用得了,具有和關羽的青龍偃月刀,張飛的丈八蛇矛一樣的獨特性。至於劉備的武藝到底有多高,這裡不討論,但是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劉備的箭法可能比不過呂布,黃忠,趙雲等頂級的武將,卻仍然具有一流的水平。比如:

    玄德發箭,中其左臂。張寶帶箭逃脫,走入陽城,堅守不出;只玄德張弓一箭,正中孫仲,翻身落馬。 《第二回》

    可見劉備在馬上射箭很準的,這必須對馬匹速度的把握,甚至劉備在“相馬”有著一定的水準,比如,日後一見江夏賊張武所乘之“的盧馬”,劉備一眼就說:“此必千里馬也。”趙雲給奪了過來。再回到三英戰呂布,就知道劉備為何上前幫忙了。

    劉玄德掣雙股劍,驟黃鬃馬,刺斜裡也來助戰。

    這裡不提關羽,張飛的馬,而獨表劉備的坐騎,而且“黃鬃馬”絕對比不過“的盧”,“赤兔”,普通馬而已。可見關羽,張飛戰呂布所乘大機率是劣馬,順便提一句,關羽得到赤兔馬更換的就是劣馬,參考《第二十五回》。那麼以小說中,普通馬的體能為例,在武將單挑的情況下,能支撐多少回呢?答案是一百回左右。參考許褚裸衣戰馬超,張飛葭萌關大戰馬超這些幾百回合的單挑,都是在一百回合左右換的馬。

    而張飛和呂布總共交手八十回合,胯下劣馬已經接近疲勞狀態了,在此後擊退呂布要擒董卓,到了關下人家早就閉門放箭,張飛根本不得入。關羽雖然只是夾擊了呂布三十回合左右,馬匹還能堪用,但是張飛一有差池,關羽一樣受影響。所以,在這個關鍵的節點,劉備看出來了,才上去幫忙,與其冒險讓關,張有打敗呂布之名,還不如保守一點,能擊退就行了。另外,張飛後來在徐州能大戰呂布一百回合平手,前提就是張飛搶了呂布軍的一百五十匹戰馬,早就挑一匹好的換上了。可見,武將決鬥,除了武藝和兵器,馬匹也絕對是影響勝負之一,而且劉備在城上看到二人對戰一百回合,急忙鳴金收兵,顯然不是害怕張飛武藝不濟,怕的是坐騎疲勞讓張飛有所閃失。

    綜上所述,如果劉備不上,關張能否勝呂布,關鍵看關羽,張飛在二人坐騎到達極限前打敗呂布,但是勝負卻在微妙之間,沒有答案。因此,嚴格的說,劉備幫忙不是為了幫倒忙,而是選擇一個比較保險的策略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國產品牌向洋品牌收取專利費!手機市場會不會迎來漲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