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欲雲談史論今

    在東周,齊襄公算得上是惡名昭彰。他不但與親妹妹文姜私通,還因姦情被魯桓公發現而悍然殺死了魯桓公!後來,因為與鄭國國君公子亹(wěi)有舊怨,在首止(今河南睢縣東南)盟會時公開殺死了公子亹!

    齊襄公就是這麼一位完全無視仁義道德的“大惡人”,在整個東周橫衝直撞,無人能管。

    雖然是“大惡人”,但齊襄公對於齊國霸業,卻有著巨大貢獻。他的貢獻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完全打破了魯隱公時期魯國對齊國的戰略夾擊態勢;其二,加強了齊國對衛、魯二國的控制,使得這兩個西周時期的強大諸侯國再也無法對齊國構成威脅。首先來說第一點。

    魯隱公執政後,一方面長期在鄭國集團和宋、衛集團的衝突之間保持中立,另一方面積極與周邊紀國、莒國、宋國結盟,形成對齊國的夾擊態勢。魯隱公在鄭、宋、衛兩大集團之間的長期中立,使得雙方都不斷向魯國示好,讓魯國在國際上處於極為有利的位置。當魯隱公最終決定加入鄭國陣營時,魯國已從雙方陣營間獲得了大量利益。魯隱公與紀國、莒國、宋國的結盟,使得小霸鄭莊公及齊僖公都不敢小視魯國。魯隱公在位期間,是整個春秋時期齊、魯兩國最為平等的時代。

    魯隱公被魯桓公殺死後,齊僖公隨即與魯國聯姻,將女兒文姜嫁給了魯桓公。送親之時,齊僖公甚至違背當時禮節,一路把文姜送入了魯國國境!

    非常之舉,必然有非常之圖。

    在文姜嫁給魯桓公後,齊僖公就仗著岳父的身份,強力向魯國盟友紀國施壓。魯隱公在世時,為拉攏紀國,曾經把兩個妹妹嫁給了紀國國君。如今紀國遭到齊國威脅,紀國國君便數次來到魯國,向小舅子魯桓公求救。可魯桓公卻在文姜阻擾下,數次拒絕了紀國的求援。直到公元前704年,魯桓公“拉皮條”,將紀女推選給周桓王當夫人,才暫時阻止了齊僖公對紀國的欺壓。齊僖公因此遷怒於魯,在公元前699年與諸侯聯手攻打魯國,卻不想被魯、鄭、紀三國攜手擊敗。激憤不已的齊僖公,次年末就去世了。

    齊僖公之所以遷怒於魯,是他不敢冒犯周王室,再次侵伐紀國。可“大惡人”齊襄公繼位後,卻完全不懼紀國已成王室姻親,強硬地重拾吞併紀國的計劃。公元前690年,在齊襄公逼迫之下,紀侯離開紀國不知所終,從此紀國被齊國徹底吞併。在吞併紀國後,魯國在齊國東部的盟友消失,魯隱公構築起來對齊的戰略夾擊態勢徹底消除。這對於後續齊桓公的稱霸,當然是件極為有利的事情。

    再來談第二點。

    齊僖公在位時,將宣姜嫁入衛國,文姜嫁入魯國。透過宣姜,齊僖公成功地控制了衛國。可文姜控制魯國雖然一度有成效,但隨著魯桓公將紀女嫁入王室,宣告齊僖公控制魯國計劃的失敗。因此,到了齊僖公晚年,女婿魯桓公還公然與齊國作對,讓齊僖公含恨而終。

    齊襄公繼位後不久,就突然派軍伐魯。此舉迫使魯桓公為緩和兩國關係,主動來齊議和。可就在魯桓公訪問齊國之時,齊襄公卻不顧禮義,殺死了魯桓公!魯桓公一死,文姜之子、年幼的姬同成為魯君,是為魯莊公。此後,齊襄公與妹妹文姜緊密配合,強硬地向魯國施壓,迫使魯莊公臣服於齊,成為齊襄公征戰東周的重要助手。

    隨著衛宣公與齊僖公先後去世,因為宣姜害死了太子急和公子壽,衛華人對宣姜的不滿情緒高漲。因此,在太子急和公子壽的太傅主導下,衛人突然發難,趕走了宣姜之子衛惠公,改立公子黔牟為君。從此,衛國脫離了齊國控制。為重新控制衛國,公元前689年齊襄公聯合宋、魯、陳、蔡四國伐衛;公元前688年,齊襄公成功攻入衛國,趕走了公子黔牟,將衛惠公扶上了衛國國君之位。

    從此,齊襄公不但控制住了魯國,還重新控制了衛國。雖然在齊襄公死於內亂後,魯國一度想反控齊國,但被齊襄公壓制了多年的魯國,最終還是無法戰勝改革圖強的齊桓公,不得不再次臣服於齊國之下。

    綜上所述,雖然齊襄公惡名昭彰,但他所作所為卻為齊國稱霸打下了堅實基礎。齊襄公吞併紀國,長期打壓魯、衛二國,為齊桓公日後的稱霸創造出良好的國際環境。從這點來說,齊襄公對齊國霸業的貢獻也極其巨大。

  • 2 # 晏聽

    一說及齊襄公這個人,往往最先被提起的都是他與妹妹文姜私通、殺害妹夫魯桓公的事情。

    在《左傳》上,齊襄公,連弒魯、鄭二君,不守信義,欺騙臣工,基本上每一次出場,都是負面形象。

    《左傳·莊公八年》:初,襄公立,無常。

    “無常”這兩個字,可以很好地概括齊襄公的性格特徵和處事方式,也基本上是當時的人對他的評價。

    但在死後,齊襄公得到的諡號卻是美諡“襄”。

    何謂“襄”?

    闢地有德曰襄,甲冑有勞曰襄,因事有功曰襄,執心克剛曰襄,協贊有成曰襄,威德服遠曰襄。

    要注意到,諡號和歷史評價是不同的,歷史評價你可以站在別國、站在後世的角度去看待。

    但諡號的視角是本國,擬定的時間是在新亡後不久。

    所以“襄”這個字,代表的是齊襄公薨逝之後,齊國內部對他的評定。

    我們仔細分析一下歷史記載中齊襄公所做的那些荒淫無道的事情,會發現絕大多數事件指向的後果,都是對齊國的發展有助益的。

    一、弒魯桓公

    魯桓公帶著夫人文姜去齊國訪問,齊襄公和妹妹文姜舊情復燃,被魯桓公發現,斥責了文姜。

    文姜就跑去向哥哥齊襄公哭訴,齊襄公一怒之下,設計殺害魯桓公。

    如果僅看事件本身,殺魯桓公是一個突發的偶然事件。

    但是,把偶然的事件放到歷史背景中,又可以品出別的意味來。

    在齊魯的這次外交事故中,有一個因素自始至終沒有被提及,可它對事件的影響又是不容忽視的——紀國。

    齊國與紀國,有九世血仇。

    周夷王三年,紀侯譖之周,周烹哀公。

    此乃國恥,大約齊國的幾代君主在少年時期,都接受過這種復仇教育。只不過到了齊襄公這一代時,才終於有實力去實施復仇計劃。

    此外,從現實利益的角度來看,齊國要擴張,只能先向東南方向的紀國下手,因為其他方向,不是海,就是魯、晉、燕、衛等大國。全是硬骨頭,啃不動。

    所以無論是從復仇,還是從現實利益的角度來考慮,滅紀,是齊國幾代人拼盡全力、反覆較量,誓要達成的一專案標。

    可就在國力強盛到可以開始實施計劃的時候,一個攔路虎出現了,就是魯桓公。

    諸君且看:

    在魯隱公時期,魯國與紀國就維持著良好的姻親關係:

    隱公二年,九月,紀裂繻來逆(迎親)女,卿為君逆也。

    到魯桓公即位時,齊對紀日益緊逼,紀侯曾經向魯國求援——讓魯國出面求周王室來調解齊紀的矛盾。

    魯桓公拒絕了。

    桓公六年,夏,(桓公和紀侯)會於成,紀來諮謀齊難(齊滅紀)也。冬,紀侯來朝,請王命(請桓公轉求周天子的命令)以求成於齊。公告不能。

    從他後面的作為來看,魯桓公不是不願意幫紀國,而是知道周王室已無平難的能力。

    雖然沒有直接請周王室出面調解爭端,但魯桓公促成了周王室與紀國的聯姻,使紀國在名義上有了一個天大的靠山。

    桓公九年,春,紀季姜歸於京師。凡諸侯之女行,唯王后書。

    到十七年,魯桓公把齊侯、紀侯叫到一起會盟,讓他們倆別打了。

    桓公十七年春,(魯桓公、齊襄公、紀侯)盟於黃,平(調和)齊、紀,且謀衛(商議對付衛國)故也。 

    這裡魯國的態度就很明顯了——直接以外交手段+軍事威懾,阻礙齊國吞併紀國。

    這次會盟,肯定是觸怒了齊襄公。

    於是就在這一年的夏天,齊國入侵了魯國的邊疆,兩國爆發了一次小規模的戰爭。

    桓公十七年,夏,及齊師戰於奚,疆事也。於是齊人侵魯疆,疆吏來告,公曰:「疆場之事,慎守其一,而備其不虞。姑盡所備焉。事至而戰,又何謁焉?」

    一年後,也就是桓公十八年,魯桓公死在了齊國。

    桓公十有八年春王正月,公會齊侯於濼。公與夫人姜氏遂如齊。夏四月丙子,公薨於齊。

    根據這樣一條時間線,我們可以看到,齊魯的矛盾,已經醞釀了十餘年,到魯桓公十七年(也就是他死的前一年),矛盾突然激化,那時齊襄公應該已經對魯桓公忍無可忍,才會採取軍事行為。

    俗話說“斷人錢財如殺人父母”,魯桓公顯然是齊國擴張之路上必須拔除的一根硬釘子,如何制服或說服魯國,應該是齊襄公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而妹妹文姜受辱罵,不過是一根導火索而已。齊襄公或許確實只是一時衝動——但在這個一時衝動背後,卻是多年的忍無可忍和蓄謀已久。

    在魯桓公死後,幼弱的新君魯莊公即位,莊公雖也有保紀的想法,但已無力實施。

    莊公四年,齊順利完成滅紀大業。

    莊公四年,紀侯不能下齊,以與紀季。夏,紀侯大去其國,違齊難也。

    二、弒鄭子亹

    根據史書記載,齊襄公年輕時與鄭國的公子子亹產生過矛盾。後來子亹即位後,齊襄公把他騙到首止會盟,因為子亹還記著舊仇,對齊襄公不太恭敬,齊襄公一怒之下把子亹也殺了。

    秋,齊侯師於首止;子亹會之,高渠彌相。七月戊戌,齊人殺子亹而轘高渠彌,祭仲逆鄭子於陳而立之。是行也,祭仲知之,故稱疾不往。人曰:「祭仲以知免。」仲曰:「信也。」

    和殺魯桓公一樣,這次殺子亹,背後也是有更深層次的目的的。

    齊襄公需要一個對齊國有利的國際環境,所以他想把各國的國君都換成自己放心的人,在他掌國期間,干涉了三國國君的更替——魯、鄭、衛。其中,魯君和衛君的人選,最終成功換上了他自己的外甥。

    我們回到鄭子亹的事件上來。

    此時的鄭國正處於動亂之中,小霸一時的鄭莊公去世前,因為沒有安排好繼承人的問題,導致四個兒子爭奪君位,子亹就是其一。

    只要子亹在位,齊襄公就很難把鄭國發展成盟友,因為私人矛盾的緣故,他害怕鄭國會在背後偷偷放冷箭。

    所以乾脆故技重施,把子亹殺掉,換一個自己放心的、或者不那麼的厭惡的人上位。

    請注意,這件事發生的時間也是桓公十八年。

    魯桓公死在夏四月,鄭子亹死在秋七月。

    一年之內連弒二君,在當時的國際上肯定產生了不小的轟動。

    所以我們也能理解,為什麼當時的人對齊襄公的評價是“無常”。

    這個“無常”,不僅僅是喜怒無常的意思,而是——不守規矩,不按常理出牌。

    試著想象一下,在外交活動中,一言不合,就把對方的國君直接殺掉,這是什麼行為?

    這種行為造成的影響是什麼?

    不僅是各國諸侯驚惶,齊國內部也是會恐慌的。

    當大家都在遵循周禮的處事原則時,忽然出現一個人,全程打亂拳,你完全猜不到他下一步會做出什麼樣的事情,這種人,就是一個極大的不安定因素。

    三、公孫無知弒君

    齊襄公的父親齊僖公非常寵信侄子公孫無知,衣服禮儀等種種待遇都和太子一樣。齊襄公即位後,降低公孫無知的待遇。後來,公孫無知聯合被齊襄公放鴿子的管至父、連稱一起弒君。

    齊侯使連稱、管至父戍葵丘。瓜時而往,曰:「及瓜而代。」期戍,公問不至。請代,弗許。故謀作亂。

    僖公之母弟曰夷仲年,生公孫無知,有寵於僖公,衣服禮秩如適。襄公絀之。二人因之以作亂。連稱有從妹在公宮,無寵,使間公,曰:「捷,吾以女為夫人。」

    冬十二月,齊侯遊於姑棼,遂田於貝丘。見大豕,從者曰:「公子彭生也。」公怒曰:「彭生敢見!」射之,豕人立而啼。公懼,墜於車,傷足喪屨。反,誅屨於徒人費。弗得,鞭之,見血。走出,遇賊於門,劫而束之。費曰:「我奚御哉!」袒而示之背,信之。費請先入,伏公而出,鬥,死於門中。石之紛如死於階下。遂入,殺孟陽於床。曰:「非君也,不類。」見公之足於戶下,遂弒之,而立無知。

    如果我們站到公孫無知的立場上,猜測他的心理行為,他在目睹鄭魯二君被弒之後,心裡的不安全感肯定有所增長:

    國君把看不慣的人一個個都幹掉了,接下來,是不是要輪到我了?

    魯、鄭兩個好歹都是堂堂國君,你都下得去手,而我公孫無知只是一個臣子,你豈不是想殺便殺?

    不安日增,公孫無知又不是什麼純良本分之人,最後產生弒君行為,也不足為怪。

    四、功績

    文章寫到這裡,我們差不多可以總結一下,從國內的視角來看,齊襄公的功績有哪些:

    一、滅紀。(闢地有德曰襄)

    二、干涉魯、鄭、衛國君人選,為齊國謀求良好的外交環境。(因事有功曰襄)

    齊襄公的私德是不容洗地的差,但僅就齊國那幾十年的發展而言,他又是一個大有作為的君主。

    前一任齊僖公和後一任齊桓公,走的都是以德服人的路線。

    而夾在這兩位“守禮”的君主之間,齊襄公一生,幹了大量的髒活,他雖為齊國謀得了實際的利益,也使齊國在天下諸侯間喪失了信譽。

    他強國思維是“以武服人”的戰國思維,但顯然,在春秋時期,這種思維並不適用。

    因為這一時期,尚無任何一國,有滅其他大國的實力。

    我們可以看到,春秋的戰爭,絕大多數情況下,都需要多國聯兵作戰。也就是說,這一時期,外交關係對於國力而言,是相當重要的。

    後期上位的齊桓公,在一開始,也是走的齊襄公的老路,試圖武力爭霸。但幸而他遇到的是輔臣是管仲,管仲看清了時勢,對內強兵固國,對外“尊王攘夷、存亡繼絕”,樹立了良好的國家形象,方使齊國一躍而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夫人懷孕十八週了,有腎結石脹痛,問下大家有什麼好方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