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誰主史海沉浮
-
2 # 該死的風
古代中國的軍隊也是有完整建制的,嚮明朝有小旗,總旗,百戶,千戶只有有了完整的建制,逐級統計彙報就可以明確的記錄死亡失蹤和傷病。其實就是一個完整的建制就可以解決很大的問題,古代大戰動輒十數萬人。如果沒有一個完整的建制那麼真的要頭痛了。其實我聽說秦朝的戰士身上會帶一些類似於腰牌的身份證明物,不知道其他朝代有沒有。如果有就可以統一收攏屍體,然後和軍官報上來的對比。這樣就可以完成這項繁複的工作。
-
3 # 喜歡看影片者
以前的戰爭雙方人數數十萬是常有的事情,但是對方是不會把自己真實實力告訴對方的,也不會站著讓對方數的,那怎麼統計戰爭傷亡呢。
古代的智慧是很高的,透過對對方的帳篷統計,一個帳篷大概住幾個人,大概統計出對方的人數,另一個就是軍隊煮飯的灶,一個灶吃多少人是差不多一樣的,透過對灶的統計也可以大概統計對方的人數,而現代的軍隊一般是建制,有單位,軍,師,旅,團等一般多少人也是差不多的,一般戰爭發生時是特別混亂的,戰後的統計也是比較混亂的,只是一個大概的統計,而且雙方的統計出入也比較大。
-
4 # 狙擊戰術
一般隊伍出征會報數,就是1、2、3、4、5......滿伍
韓信點兵懂嗎?
然後回來多少人再報數。
-
5 # 大礃櫃
戰爭中的傷亡統計,一般都不是最確切的數字,約數較多。即便是官方公佈的確切數字,其實也並不完全準確。
①交戰雙方的戰鬥力。要統計戰後的傷亡,先搞清楚交戰雙方部隊的番號和規模是基本前提。只有搞清楚了,才能判斷戰鬥結束後能給對手造成的損傷有多大,還有沒有力量進行進攻或者防守,至少對敵人的力量判斷是“超標超額”。
②戰場主動權。判斷傷亡,一個自古不變的原則是看誰最後控制了戰場,自然控制戰場一方的資料比與之對陣一方的資料要準確得多,更有說服力。
④自己損傷少報,敵方損傷多報。一般都是為了鼓舞士氣。
-
6 # 小楠愛歷史
打下地盤後,要埋葬犧牲的己方士兵,同時清點殺敵數量。敵方士兵的屍體也要集體掩埋或者放火燒掉,不會任由屍體胡亂散落在地面上的,否則有可能會引起瘟疫等情況。
另外數字一般都是大概的,沒有很準確。比如殺敵三萬或者殺敵三萬餘,破敵30萬這樣的,基本沒有說殺敵三萬兩千五百這樣精確的,更精確的就更沒有了。
-
7 # 生活的仰角L
戰爭是一種集體、集團、組織、民族、派別、國家、政府互相使用暴力、攻擊、殺戮等行為,使敵對雙方為了達到一定的政治、經濟、領土的完整性等目的而進行的武裝戰鬥。
看過三國演義,或者水滸傳的朋友們應該關注到80萬禁軍教頭,統領10士兵等字眼的描述,當然這只是古人的數字,對於我們自然無法用今天的數字來對比衡量,項羽坑殺10萬秦軍,也只是古時的記載,古代的征伐戰爭,彼此間動輒“起兵水陸大軍八十萬”之類的資料都只能作為參考,不足為信。彼此間發生戰爭的傷亡也只是大概統計。
到了近代,對敵我雙方的傷亡做精確計算也是不可能的,比如美軍,從非洲到中東,還有一大把的“失蹤”士兵找不到,過不了多久,再找不到,他們只能被列入“陣亡”名單了。看過《狙擊精英》的朋友們應該知道美軍陣亡計程車兵都有一個銘牌,其實國外大都一樣,部隊一般給每個士兵都會配發金屬製的身份識別牌,上面有士兵的姓名、編號、家庭住址等等資訊,這個士兵一般上了戰場才會佩戴,便於陣亡後的身份識別。
上戰場後,士兵一般佩戴2塊內容一模一樣的牌子,在陣亡後,同伴會取走其中一塊,拿回去給長官報告死訊,計入傷亡,剩下的一塊就留給陣亡士兵,便於後續工作的身份確認。銘牌在正常情況下是不會摘下來的,除非戰死,戰鬥結束後,長官們只要統計一下身份牌,戰友們交回來多少身份牌,就說明陣亡了多少。
至於我們,傳統上,打完仗,不管是後撤還是打掃戰場,部隊裡都有專門的工作組會在現場觀察,做一個初步大概的統計,比如多少人受傷,敵軍屍首數量、繳獲的物資、我方陣亡等等,這個只是一個初步的資料。
等到戰場形勢允許間歇,或者暫停一陣子,部隊就會分級召開會議,從基層的班排開始,大家集中起來開會碰頭,報告自己的戰場情況,比如擊斃了幾個敵人、繳獲了什麼之類,這些需要得到在戰鬥過程中附近戰友的相互印證,得到戰友印證的戰果才能列入戰報。
與此同時,在我軍中通常都會有本士兵的花名冊。當一場戰爭中,某某某犧牲後,負責統計的人就會在本本上進行記錄。然後,在這場戰爭結束後,如果有家屬的話,軍隊會進行慰問,這也是我軍優良傳統的一種體現。而透過這種記錄的方式,傷亡情況也很快就會出結果。
無論如何戰爭的到來對於我們都是一種災難,規避戰爭,祈求和平是人類共同的夙願。
-
8 # 秦嶺161707473
以前戰場統計分幾種:
在古代,雙方出於宣傳自己恐嚇敵人的目地,會浮誇自己的軍力,幾萬人都敢吹成五十萬一百萬。在實際操作中,中國的古人把軍功分為幾個等次,比如有先登之功,有取敵首級或者割掉耳朵領賞的方法,這樣的統計雖然簡單籠統,但通常不會太離譜。
到了近代,軍隊的組織比較嚴密了,正軌部隊多少人叫什麼都有比較詳細的記錄。打完仗清點一下就知道自己的損失了。至於敵人的損失,可以透過戰地記錄,打掃戰場時進行清點統計,事後查閱敵方戰史資料等方式進行核對。
-
9 # 錢品聚
現在玩遊戲老喜歡說“拿人頭”,在古代戰場上,還真就是拿人頭算傷亡。
而且早在古代就有一種短兵,名為“解首刀”,就是等到前面計程車兵殺過去,後面的小隊上前拿著解首刀,直接開始割腦袋,最後由行伍一合計,每隊殺多少腦袋,算多少軍功,再總合在一起算對方的傷亡人數。
《紀效新書·卷三·臨陣連坐軍法》:今後其長牌、長槍、狼筅,凡該當先兵之數,決不許帶解首刀,只管當先殺去,不許立定故戀首級。其殺倒之賊,許各隊短兵坎首,每一顆止許一人,就提在陣後,待殺完收兵,有令催驗,方許離陣赴驗。其誰當先,誰有分,誰無分,俱聽當先隊長從公報審。這段軍法,正是當年赫赫有名的戚繼光所立,他說的意思很明確,凡是前方殺敵計程車兵,儘管殺完繼續前進,不許留戀原地割首級,因為殺死的賊敵,有後面的“短兵”負責砍首,而短兵一人只許割一顆,割完就在陣後用手提著。。。
等仗打完了,敵殺完了,收兵的時候再統一計算。
(圖:明代“解首刀”)
當然這一段說的是如何計算軍功,即誰殺多少敵人,算多少功,但透過有專門負責算軍功的“短兵”可知,古代戰場上有專門的一隊士卒負責清點敵方傷亡人數,所以在割首過程中,算算敵方死多少人,傷多少人,自然就能得出敵方的總傷亡。
至於己方傷亡人數,那就更好算,因為每支部隊都有“花名冊”。
捋著花名冊點名就可以了,打比方,上陣前記名在冊有一百人,打完仗了清算己方屍體,發現一共有九十具,那麼剩餘計程車兵應有十人。
再統計負傷人員,比如有三人,用剛才“應存活的十人減去負傷的三人”,那最後沒戰死也沒受傷的一共就有七人,接著再透過花名冊開始點名,如果答到的只有五人,那也就意味著七人中有兩人當了逃兵或者失蹤,再慘一點兒的,可能就是萬軍叢中被剁成了肉泥,連屍首都找不到了。。
於是負責統計傷亡人數的兵士,就會把己方的傷亡如實報告上去。
所以總的來說,在古代最簡單,也是最行之有效的辦法,就是安排專門計程車兵去清點戰場上的屍體,根據屍體,再加上此前得到的情報,來推斷敵方的總傷亡人數。
這是對於戰勝的一方來說,如果是戰敗的,自然就是透過花名冊進行清點,古代如此,現代亦然。
(圖:1972年某部十二團八連花名冊)
至於現代如何,我只知道二戰時的德國空軍,是根據“擊墜制”統計傷亡人數,因為戰機升空的總數事先是有準確統計的,那麼根據戰爭過後墜落戰場的飛機殘骸,來推斷總的傷亡人數,比如某次升空二十架戰機,而到最後只有十架返航,負責打掃戰場的小隊,就會再根據戰場上的飛機殘骸,以及返航飛行員的口述,來推斷剩餘的十架飛機是被擊落還是逃跑。
總的來說,自古到今都沒有太大變化,冷兵器時代的戰場上,人們最傳統的方式就是透過清點屍體來計算傷亡,而熱兵器戰場也是一樣。
(圖:標題為“我方工作人員被敵憲兵隊殺害姓名年齡籍時間地點調查表”)
比如中國軍隊,早在抗美援朝時期,就是由連隊為單位 ,在戰前先統計總兵力人數,之後在戰鬥過程中,凡是死亡、負傷、以及失蹤的人數,都要由連隊收集完整,再一級一級的向上彙報,就是先上報營,營再上報團,團再上報旅,旅再上報師,師再上報軍,軍再統一將戰場傷亡上報給國防部,同時再加上打掃戰場時就地掩埋的屍體與失蹤人員情況,以及軍隊醫院裡後續的死亡人數,資料也會隨時更新,同時還會在調查清楚多少人逃兵與失蹤後,將資料做出最終的完整報告,至於具體的數字多少,一般而言都是絕密的,基本上不會對外透露實際傷亡資料,因為這都屬於軍事上的絕密資料,就連戰後的官方報道,通常也都是一個大概的數字,比如幾千幾萬人,但在充滿槍林彈雨的戰場上,不可能傷亡人數會是正正好好的20000人或30000人,可能是6598人,也可能是12837人,我舉這個例子是想說明戰爭的殘酷,生命在冰冷的機槍面前,其實很多情況下只是一排看似錯亂的數字。
最後再補充一個特殊情況,有的人可能會問,如果有瞞報傷亡人數,比如軍官因指揮失誤而導致部隊出現錯誤傷亡的情況,那該怎麼辦?
一般而言也不會瞞報的,畢竟士兵傷亡絕非小可,可能會出現找人背黑鍋的負面事件,但絕對不會瞞報,畢竟那可都是人命,一旦查出瞞報,必將軍法嚴懲。
但在古代,也有特例,比如秦朝施行軍功爵祿制,殺的人越多,拿的首級越多,封賞就越高,因此在早期就有很多人瞞報軍功,甚至將己方同袍或者乾脆將無辜平民殺死,再把腦袋割下來去充數,導致後期清算敵方傷亡的時候,發現比原本記錄的部隊總人數多出許多“無名屍體”,而這種“殺級冒功”的極端行為,更為當時的世人痛恨且不齒。
《史記集解》:秦用衛鞅計,制爵二十等,以戰獲首級者計而受爵。是以秦人每戰勝,老弱婦人皆死,計功賞至萬數。天下謂之“上首功之國”,皆以惡之也。
-
10 # 度度狼gg
1948年9月,華東野戰軍在濟南戰役中共殲敵84000餘人,自身傷亡也達到了26991人。注意細節可以發現,一般而言,我軍對自己部隊的傷亡統計比較準確,可以精確到個位數,而對殲敵數字則只能近似到千位數,這裡面是有講究的。
從解放戰爭的第二年開始,我軍已經開始與敵人進行大兵團會戰,軍政統計和程式逐漸正規化。每次戰役之後,對傷亡數字的統計都執行“逐級上報”的原則,以便野司能夠掌握各部隊的戰鬥力情況,在這方面“打埋伏”是要被處分的,因為會誤導首長的判斷。
舉個例子,戰役結束轉入休整後,每個班要向排裡彙報傷亡明細,排裡再向連隊報告,一般到連隊級別就會出具書面戰鬥報告(連以下沒有溫書,有文化的太少)。然後逐級彙報到營、團、旅(師)各級指揮部,最後由各野戰縱隊彙總後上報野司。
比如濟南戰役中擔任主攻的九縱傷亡9806人,十三縱傷亡5907人,十縱傷亡4601人,都是各縱隊自己上報的,上述數字與傷亡總數之差,當然就是其它助攻以及地方部隊的傷亡。可以看見,都是精確到了個位數,還是比較真實客觀的,當然,這個數字肯定不是100%精確,如此大規模的戰役,個別特殊情況難免發生。
比如某連在戰鬥中臨時補充一個解放戰士,卻在攻城戰鬥中犧牲了,而在部隊戰前的編制中並不包括這名解放戰士。那麼戰後如果列入戰鬥減員當中,在統計時必然造成細微誤差,但總體上出入不大。
這是因為我軍不光有嚴明的紀律,還涉及到戰後補充兵員的問題,部隊在休整期間的重要工作就是補充缺額,以保證下一次戰役的戰鬥力。補入的新戰士包括翻身農民、地方部隊升格和解放戰士三大來源,以及康復歸隊的輕傷員,而補充的數量可是由野司直接掌握和統一分配的。
也就是說,如果某縱隊瞞報傷亡,後果就是無法得到足夠的補充,那麼吃虧的就是自己。虛報傷亡在我軍更不可能發生,戰士的生命是寶貴的,不是用來扯皮的。 並且,如果某縱在戰鬥中出現不應有的嚴重傷亡,說明部隊長的指揮存在問題,那是要被處分甚至撤職的。
而對敵人傷亡數字的統計就比較麻煩了,首先是國軍有吃空餉和部隊缺額嚴重的頑疾,在他們部隊花名冊上的資料完全不靠譜,所以計算起來很困難。比如某團編制人員2000,被全殲後生俘500,肯定就是斃傷1500人嗎?這事誰也說不準,天知道該團實有人數是多少。
濟南戰役的戰果統計中,斃傷敵軍數量是22423人,另有吳化文部20000餘人起義,餘皆被俘數量,其中俘虜王耀武以下將官23人。客觀的說,只有23這個數字才能是完全準確的,因為將官比較顯眼,哪個部隊抓到一個都會認真上報與核實,其它數字都會有些誤差。
清理和打掃戰場是肯定的,發動戰士和群眾掩埋屍體也是必須的工作,但是如此廣袤的戰場,漏計或者找不到屍體的事情在所難免,有一定誤差也是合理的。通常情況下,我軍官兵沒有生還卻又找不到遺體的情況,會列為“失蹤”。
但是國軍就沒法列“失蹤”了,空額、逃跑、開小差、戰傷後死亡都有可能,最關鍵的是,根本不知道他們戰前的準確兵力數字,只能近似和儘量估算罷了。
回覆列表
從古至今戰爭就無法避免,不論正義或者邪惡,戰爭都會帶來難以平復的傷痛以及大量人員的傷亡。比如在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死亡人數約380萬人,這幾乎相當於一個小國家所有人口總和了。處在紛亂的戰場中,面對如此龐大的資料,如果僅靠數人頭的方式不免不切實際了。
那麼在戰場中都如何統計死亡人數的呢?
自近代以來,各國的傷亡統計其實都有一個大致相似的框架。拿中國舉例,每個連都有全員花名冊,一般情況在連隊文書手中(總指揮部也會有備份),此花名冊與營的花名冊人員相符合,若人員發生變動需立即上報。
當戰鬥結束後,會根據戰士受害程度,分為死亡、傷病、被俘和失蹤三大類。根據這三種分類統計資料後,由班長向排長上報,排長向連的文書報,連的文書繼續向營裡報,一級一級往上,最終統計出傷亡數字。
這些數字的背後都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希望遠離戰爭,惟願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