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三觀粉碎機

    萬曆二十三年的薊州兵變在歷史中是一個提到頻次非常少的詞,甚至連《明實錄》沒有記載這件事,只能從當時北韓的一些檔案中看到點蛛絲馬跡,比如《北韓宣祖實錄》就有:

    建昌營調南兵三千留養……錢糧不加,含忿謀作亂。事覺,殺三千三百餘口。

    這裡的南兵就是鼎鼎大名的“戚家軍”。當年倭寇除盡之後,戚繼光帶領戚家軍到達北方的九邊重鎮薊鎮,之後張居正倒臺,戚繼光被調往南方,而戚家軍就被留在了薊鎮。

    事情的悲劇從萬曆北韓之役開始,當時戚家軍雖然只有數千人,但是戰鬥力比起北兵強上不只一星半點,在援朝的時候不僅非常勇猛,當時戚家軍的副將吳惟忠更是第一個登上北韓皇宮,是為頭功。

    按理說吳惟忠拿了頭功,賞銀應該有百兩之多,但最後薊鎮總兵王保卻只給了吳惟忠20兩銀子。由此吳惟忠帶領戚家軍討要說法,然後萬萬沒想到王保把所有戚家軍騙到演武場,在他們毫無兵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調集北兵向戚家軍揮動屠刀,合計三千三百名戚家軍就這樣被北兵全部殺害,事後,王保向朝廷稟報:

    已未,防海兵以要挾雙糧鼓譟,薊鎮督、撫、道臣擒其倡亂折正法,餘黨盡驅南還。奏聞兵部覆請,報可。—《明神宗實錄》

    雖然這件事看上去是南兵,也就是戚家軍譁變。然而實際上卻是萬曆年所遺留的南北黨爭,也是張居正倒臺的遺留悲劇。實際上早在薊州兵變發生之前,北官御史馬經綸就上書說:

    南兵屢噪乃薊鎮痼疾……今則漸成逆亂,若復過為姑息,不行盡數驅逐,貽患必深。

    眾所周知,戚繼光是張居正的人,而戚家軍是戚繼光一手所調校的,在江浙除倭寇時已經有如親兵。後來張居正倒臺,戚繼光隨之也被調離重要崗位,最後鬱鬱而終。那麼戚繼光留下了的戚家軍自然也被北兵排斥。

    這就是萬曆二十三年薊州兵變發生的真正原因。

  • 2 # 歷史動車

    一代戰神戚繼光病逝僅僅八年,那支威震東南沿海,讓倭寇聞風喪膽,後又轉戰大漠,以區區數千出兵橫掃數萬蒙古鐵騎的戚家軍沒有戰死沙場,卻死在了自己人的刀口下,大明王朝自毀長城,可嘆!

    此次兵變發生在萬曆二十三年,地點在薊州,史稱薊州兵變。

    1592年,戚家軍奉命抗日援朝,在對日作戰中異常勇敢,殺的小西形長的部隊丟盔卸甲。事實證明,戚家軍就是為殺日本人而生的。

    北韓人在《北韓宣祖實錄》中評價戚家軍:南兵不顧生死一直向前,吳惟中(戚家軍統帥)功勞最大。

    功勞大拿的工資也高。當時戚家軍每人平均年薪45兩銀子,而普通明軍18兩。這就引起了明軍高層的不滿,故而有意拖欠工資不發。戚家軍多有微詞,不滿情緒逐漸暴露。

    萬曆二十三年十月二十日,對日作戰勝利結束。當戚家軍先頭部隊3300名官兵高高興興來到校軍場,準備接受薊鎮總兵王保檢閱的時候,等來的卻是自己人的屠刀,3300名戚家軍全部被殺。

    事後,明軍高層為掩飾罪行,上報朝廷誣陷戚家軍譁變。萬曆皇帝竟然不置一詞,這麼大的事就此不了了之。可見,“明之亡,實亡於神宗”所言非虛啊!

    剩餘數千戚家軍也在隨後對努爾哈赤的後金軍的渾河戰役中全軍覆沒。

    表面上,此事與拖欠工資有關,實則是腐敗的朝廷內部黨派之間相互鬥爭的結果。

    自此,威震天下的戚家軍永遠消失在歷史的舞臺。

  • 3 # 小院之觀

    萬曆二十三年的薊州之變,是一場悲劇,至今仍不忍卒讀。

    這場事變,在史料上記載極少,只有《神宗實錄》中有過寥寥幾句記載,由於當時尚處於三大徵的抗倭援朝時期,北韓的史料倒是記載頗多。

    “萬曆二十三年十月,己未,防海兵以要挾雙糧鼓譟,薊鎮督、撫、道臣擒其倡亂者正法,餘黨盡驅南還,奏聞兵部覆請,報可。”

    在神宗一朝,發生過多次兵變,比如萬曆十年的杭州兵變,十一年的廣東羅定兵變,十三年的四川建武兵變,十五年的潯陽兵變,十六年的甘肅兵變,十七年雲南永昌兵變,萬曆十九年,京營計程車兵甚至在長安門鬧事,相比之下,萬曆二十三年這場兵變似乎算不上什麼大事。

    事變經過

    兵變主體是鎮守北邊重鎮薊鎮的南兵,也就是通常被稱為戚家軍的部隊。萬曆二十三年十月二十日,薊鎮三協的南兵由於長期欠餉,群情激奮。薊鎮總兵官王保將他們騙到演武場誘殺。

    《兩朝平攘錄》:平壤南兵撤回時,以王賞不給鼓譟於石門寨。總兵王保與南兵有小忿,遂以激變聳惑軍門,千三百名保盡誘殺之。

    《北韓宣祖實錄》:建昌營調南兵三千留養,以備倭之緩急。而十月間,以離家日久,錢糧不給,含忿謀作亂。事覺,殺三千三百餘口。

    就在不久之前,還在北韓平倭戰場叱吒風雲的抗日英雄,卻被集體屠殺。

    被殺的南軍人數,各類記載中人數不一,從數百人到3300多人不等。不過從之後的一些數字中可以推斷出蛛絲馬跡。

    在前後兩次出征北韓時,南兵都是給北韓軍民最好印象的明朝軍隊。除了作戰勇敢,還不擾民,軍紀極佳。北韓人對吳惟忠所領的南兵,是眾口一詞的稱讚,在入朝明軍中口碑最佳,戰功卓著,這是一支功勳部隊,統兵的將領吳惟忠、駱尚志、王必迪三人被稱為“南兵三營將”。

    薊鎮南兵即是吳惟忠部所統的徵倭浙兵,出征後有所損失,仍然補滿兵員,共計3700多人。

    到了兵變發生過後的兩年,第二次抗倭援朝開始,兵部仍然調派吳惟忠統領南兵入朝抗戰,但這時南兵的數字有了巨大缺口,已不到2000名,減員將近一半,需要再招募1785人湊足人數。如果對照這個數字來推算,在兵變中被殺的南軍人數應當在1700-2000人之間。

    表面原因

    表面的原因,主要就是“要賞結聚”“挾增月餉”,就是說索要欠餉,聚眾鬧事。

    明朝中期的軍餉,募兵制一般是每年十八兩。但是東征援朝是出國作戰,有所不同。

    當時經略軍務的宋應昌將南軍的軍餉提高了一倍,達到了一年43兩左右。宋應昌在職的時候,都是按此標準執行,問題是他在第二次抗倭援朝戰爭前被解職,截止被解職時,軍餉並未全部按期發放,這成為了隱患。

    南兵鬧事的原因,並非全部是軍餉,還有第一次入朝作戰時該得的賞金,大家都是提著腦袋拼命去的,仗打贏了,事先答應的賞金卻遲遲沒有,這當然讓人寒心。

    宋英昌優待入朝士兵,這是好的,能提高士氣,激發戰鬥力。但他離職時沒有做好善後,宋英昌自己也在給內閣首輔王錫爵的書信中說:平壤首級大功未賞,各軍志意似不如前,是人事不在我,幸相公留意焉。

    背後原因

    欠餉本是軍中常事,士兵不滿乃至鬧事也並不鮮見,為何立下汗馬功勞的南兵會被屠戮?這牽涉到另外一個方面的問題:軍中的南北之爭。

    南兵都是戚繼光從浙江招募的子弟兵,前後共有二萬餘人。

    在第一次抗倭援朝戰爭中,吳惟忠率領薊鎮3700多南兵參戰,表現出色,有目共睹。

    北韓人在《北韓宣祖實錄》中如此評價南兵:

    “南兵不顧生死,一向直前,吳惟忠之功最高。”

    “遊擊吳惟忠領南兵進攻密德牡丹峰土窟,其軍力戰,死傷尤多。”

    但是,軍隊的統帥李如松,是北軍的靈魂人物,他在戰後的軍功分配上,明顯偏向北軍,把原來南軍的戰功按到北軍頭上,比如平壤的“首敘”之功,是吳惟忠奮勇先登,結果到了最後,被歸到了北軍將領楊元頭上。

    不得不說,李如松這手做得不地道。南兵將領王必迪甚至直斥李如松“不智不信不仁”,下級當面斥責上級,可想而知南兵的憤怒。

    南兵沒有得到公正對待,事先許諾的獎賞也不到位,明軍內部北兵與南兵之爭愈演愈烈,碧蹄館之戰後,李如松戰意消沉,沒有進一步的軍事動作,這是一個重要原因。

    戚繼光為何特意要將南兵調到薊鎮,就是想以此作為垂範,整頓北兵的風氣,籍此來練兵,戚家軍的軍紀有目共睹,即使在之後出國的遠征中也同樣如此。但這樣做,必然會傷害部分人的利益,同時也造成南北兵之間的矛盾,戚繼光在的時候,還不至於表現得很明顯,等戚繼光去世以後,裂縫就越來越大。

    南北的爭端,並不侷限於軍中,朝堂之上,也是如此。張居正、戚繼光去世後,繼任者多是北方人,多少會偏向老鄉。等支援南兵的宋英昌被罷官後,南兵更加勢單力孤,無人為他們說話,前面答應的餉銀,更是不知找誰去要。

    薊鎮總兵王保,當然就是北方人。

    所以,薊鎮兵變的爆發,就是南北矛盾的爆發,在這次兵變中,缺少支援的南兵被心懷怨恨北方軍官誘殺,隨後扣上個謀反的罪名,這才是事實的真相。

    深層原因

    不過如果再往深層次探究,這就反映出明朝軍隊制度乃至政治制度的弊端。

    明朝軍事,從起初的軍戶制到隨後的募兵制,發展到萬曆晚期,已經執行得越來越艱難,從根源上,又與財政息息相關。仰賴張居正改革十年間,國庫得以充實,不過三大徵一打,就再也沒有恢復。

    “皇帝不差餓兵”這個說法,估計深居皇宮的萬曆沒有聽說過,崇禎應該也沒有聽說過,正是他們不斷的差“餓兵”,“餓兵”都變成了“賊兵”,最後,大明終於亡於“餓兵”手裡。

    薊鎮之變,其實可以看做是對萬曆,對明帝國的一個警告。身為九邊重鎮之首的薊鎮出了這樣的事,一定是哪些制度、哪些環節上出了問題,這樣繼續下去,大明帝國很危險!

    可惜,萬曆和群臣選擇性忽略了。

    這件事的罪魁禍首薊鎮總兵王保,事後受到了什麼追究?

    什麼都沒有,王保隨後替代董一元鎮守遼東,卒於任上,死後贈左都督。

    南兵將士們半年前剛剛為國家遠征歸來,在異國土地上揚名立萬,在戰爭中奮勇當先。可是,這些軍人,沒有在戰場上死於日軍槍林彈雨,卻在駐地被自己長官誘殺。國家就是這麼對待功臣的?這是人乾的事嗎?

    薊鎮之變後,戚繼光花費十六年,苦心積慮構築的防線很快失去了作用。三十多年後,皇太極指揮清軍長驅直入,大明的北邊各重鎮不堪一擊。在清軍面前,它們彷彿已失去了屏障作用,只剩一道道邊牆。

    這樣的大明,難怪會亡。

    這是萬曆二十三年,也就是1595年的事情,再過49年,明朝滅亡。

  • 4 # 學姐別走

    萬曆二十三年,己未,防海兵以要挾雙糧鼓譟,薊鎮督,撫,道臣擒其倡亂者,餘黨盡驅南還,奏聞兵部覆請,報可。

    而事變的結果是:戚繼光特意從南方調來欲作“師範”以練北兵的大約兩萬薊鎮三協南兵,僅在事變一週後,在十月二十六日,京營佐擊陳雲鴻被授予遊擊職銜, 與原任遊擊季金“ 統押防海南兵,發回原籍,有不聽命者,以軍法從事。”

    不久前叱吒北韓戰場的風雲戰士居然鋃鏜人獄, 淪為囚徒而被殺害。十二月初六日,“南兵鼓譟罪首叛胡懷德和偽軍師李無逸等凌遲、斬首,並且命令嚴加看管各邊鎮。”從此薊鎮南兵減員一半

    二、起因:其實表面上的兵變主要原因是“要賞結聚”、“挾增月餉”,索要“雙糧”而引起的,而雙糧、賞銀本來是東征特設待遇, 自東征首任經略宋應昌以來一直均在執行。當時“募兵年餉銀為18兩” 是通行的標準,但東征援朝戰爭有所不同,算下來士兵年薪達43兩餘, 比通行標準高出不少, 而將官更是加倍支發廩給,實際上士兵也是以出國作戰“餉銀必須加倍”。

    宋應昌在職之際, 一直都是按此標準執行,但是宋被解職後,部分欠餉未能及時發放到軍士手中,於是兵變爆發了。 而欠餉是明朝軍隊中的老問題,而薊州兵變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南、北兵不合,張居正和戚繼光不在之後,南兵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戰前宋應昌曾許諾、戰後也得到承認的南兵“首敘”之功,最後歸之於楊元。

    三、薊州南兵主將:薊鎮南兵的主將是出自浙江義烏的副總兵吳惟忠。 他是戚繼光戚家軍的嫡系,是抗倭老將,吳惟忠曾隨戚繼光身經百戰, 屢立戰功,在援朝抗倭中,北韓人對吳惟忠所領南兵的稱讚, 眾口一詞, 毫無例外,但優秀如吳惟忠者, 即使能戰如南兵者, 卻依然不容於朝!

    四、風尖浪口的薊鎮:薊鎮的血腥事件, 隨之引發朝廷內部監察官員迅速介入併產生嚴重分歧。薊鎮自隆、萬以來,一直是戚繼光的駐紮地, 用力最多、傾注心血最切, 打造而成的北疆軍事重鎮,薊鎮常有雄兵十餘萬,南兵正是他的旗幟與親軍。他在守衛方面的佈置, 又首重南兵。南兵能攻善守, 已在抗倭戰爭中得到證明, 尤善使用當時正在普及的輕型火器鳥銃。如此精心佈置的防線, 戚繼光是不會讓軍士缺餉的。但隨著戚繼光離職和朝廷內黨爭( 清算張居正為始)的高漲, 薊州兵營變得越來越不平靜。

    五、揚湯止沸的朝廷: 首先,薊鎮南兵既為戚繼光調募而來, 張居正一死, 戚繼光南調,吳惟忠被黜, 南兵被屠。 其次, 自土木之變後開始實行的募兵制, 雖已頗有時日, 但執行起來仍不順暢, 尤其是在沒有制度化的財政體系支援的情況下。 明代的軍事防禦體系出現了嚴重問題, 至乎軍事戰略也有可能需要作出改變,張居正被清算,戚繼光離任,南兵被屠,明軍作戰能力開始急劇下滑,最終在面對建虜時一敗塗地。

    其實在張居正和戚繼光離開,就是第一塊倒下的多米諾骨牌。 個人現在有些不成熟的想法:明朝之亡,很大原因就在於張居正逝世後被清算,財政逐漸敗壞(當然張居正改革的利弊還需要具體分析,不能單純地認為他的改革就完全是正面的),黨爭加劇,戚繼光也連帶著被廢黜,大明朝軍事力量的中流砥柱——以戚家軍為核心的南兵失去朝廷中樞的支援,南兵至此淪為從屬地位,屢屢被朝廷不公正對待,被以“遼人守遼地”的北兵頻繁坑害(後期的南兵——川兵、(戚金的)戚家軍(浙兵)也終於被徹底坑死,留盡了最後一滴血

    遼西將門掌握大明朝的軍事話語權,不斷對整個大明朝敲骨吸髓,最終吸乾了大明朝,導致關內民不聊生,農民軍蜂擁而起(其實關內關外局勢惡化也是互相促進的),朝廷則無錢無糧鎮壓,最終大明朝吸無可吸,漸漸軍閥化的遼西軍事集團和建虜八旗軍事集團合流,一同入關,將中國殺了個屍山血海,剃髮易服,改朝換代,滿洲軍事貴族集團登上歷史舞臺,成為華夏大地的唯一主子,以下盡皆為奴才,而之前的一切黨爭、南北之爭、社會發展變革也戛然而止,朝野上下萬馬齊喑,這下終於安逸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俄羅斯最致命坦克,T-14阿瑪塔能重振俄式坦克的威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