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龍一歐
-
2 # 風亦許
音樂是藝術,這點無需質疑!可以說音樂是抽象藝術,沒有一個具體的概念,音樂是抽象的!
音樂可以影響和帶動人的情緒,所謂“眼觀其行,耳聽其音”是人認識世界的最基本的兩個方式,眼睛可以直接看到的,如“文學藝術”“美術藝術”等.......是可以直觀的去感受的。
但是用耳朵去聽的藝術,只有音樂類的藝術,如“樂器”“戲曲”“歌劇”“流行樂”,而我最喜歡的還是“輕音樂”沒有歌詞,只有旋律,每個人聽到的感受都不一樣!
音樂,世界上最美的語言。直達心靈,貫通神經,這些旋律,由單音組成和鉉,貫上節奏,編成一首輕鬆,安靜,孤寂,空靈,或激昂,雄偉,超脫,瘋狂!覺得與人交往太累了……不如與靈魂和音樂相融,情緒隨節奏飛舞!
-
3 # 榮哥說唱
音樂最初的形式是來自於宗教的吟唱,發展過程中慢慢演變成平民式的唱,從梵音到唱的演變到現如今的流行樂!如果論音樂與科學的關係,今時今日,我們很難從某一個層面去爭論藝術還是科學了。用我已知的知識應該是指,科學是指發現、積累並公認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運用,已係統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識。而藝術呢,是指才藝和技術的統稱,詞義很廣泛,之後慢慢加入各種優質思想而演變成一種對美,自我思想,境界修養的術語.藝術是用形象來反映現實但比現實有典型性的社會意識形態,包括文學、書法、繪畫、雕塑、建築、音樂、舞蹈、戲劇、電影、曲藝等。而我自己認為,藝術與科學應該可以去掉與字了,藝術科學是一種廣泛的學術性包含性廣泛的學術問題。
-
4 # 厚德揚善文化小館
以上列專題側重談道、禪、儒、騷有關的美學思考,若論中國美學形成的思想文化基礎,便不能忽視“氣”,“氣”是體現中國哲學特點的核心範疇之一。中國美學與藝術長期發展中,也貫穿著氣化哲學的基本精神,或許可以這樣說,沒有氣化哲學,也就沒有中國美學和藝術的特殊形態。
中國哲學認為,天地萬物由一氣派生,一氣相聯,世界就是一個龐大的氣場,萬物浮沉於一氣之中。華人視天地自然為一大生命,一流動歡快之大全體,天地之間的一切無不有氣蕩乎其間,生命之間彼攝互蕩,由此構成一生機勃鬱的空間。我們的世界是一氣化的世界。氣使得時令、物候、人情、世事等都伴著同一生命節奏,氣的訊息決定了生命的有序律動。《莊子》說“通天下一氣耳”,《淮南子》說“天地之合和,陰陽之陶化,萬物皆乘一氣者也”,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氣化流行,反映了華人根本的宇宙觀。中國哲學的關鍵詞是“生命”,而不是知識。我們生活在一個氣化的世界,這氣化的世界,就是生命的世界。一氣流行,故生命是整體的、渾淪的;無不有氣貫乎其間,故生命之間是相通的,世界因氣而相互聯絡;世界在氣化中存在,決定了生命是一個“過程”,一個無限變化著的生命流程;世界因氣而浮動了起來,沒有絕對孤立的存在,也沒有絕對靜止的實體。總之,生命都在氣中生存、流動、變化、生滅。
氣化哲學也決定了人的本質屬性。人得氣而生,因氣而存,與萬物處於一氣浮沉之中。朱熹說得很形象:“天地之間,二氣只管運轉,不知不覺生出一個人,不知不覺又生出一個物。即他這個斡轉,便是生物時節。”王夫之說:“天人之蘊,一氣而已。”人與世界具有生命的統合性。人的生命也是一個氣化的世界,是一種過程式的展開,人的心靈是個氣韻流蕩的世界。人與世界的合一,不是透過感官去認識這個世界,而是以“氣”去合於這個世界。以氣合氣,以生命合生命。
中國美學的發展,深受氣化哲學影響。人以氣而生,文以氣為主。氣化哲學的影響,決定了中國美學的發展方向;在氣化哲學基礎上,產生了中國美學獨特的重視生命的傾向;也是在氣化哲學基礎上,出現了以表現宇宙節奏為根本目的的美學觀念,並形成了中國美學獨特的生命體驗理論。我這一講側重從藝術形式創造方面,談氣化哲學對中國美學與藝術的影響。
-
5 # 音韻閣
準確來說音樂是一門藝術而不是一門科學,音樂是憑藉聲音音響來抒發感情、表現感 情、寄託感情的一門藝術,人們透過音樂來傳達自己和表現自己的感情,透過不同的音樂色彩,來表現對社會,對人生,對情感的理解和態度。可以反映出人的心理活動,音樂是人們抒發感情、表現感情、寄託感情最直接最有利的一種表現形式,是一門高貴的藝術!
-
6 # 博弈318
有很多人抱有一個觀點:音樂的本質還不是為人服務。這個觀點,可能只針對某一時期某一型別的音樂來說是成立的。音樂最初的最重要功能是宗教功能,在18世紀中葉以前,音樂的大部分功能都是讚美上帝。18世紀到19世紀,可以說音樂是為了取悅人而服務的。我個人認為,當20世紀初的勳伯格提出十二音理論後,音樂就又開始偏離了“為了取悅人”這一功能。因為從他開始,音樂的傳統的悅耳的、和諧的聽覺習慣被逐漸摒棄,並且音樂理論又迎來了一次及其深遠的變革。這次變革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音樂觀念的極大解放。音樂觀念的極大解放帶來的結果就是作曲家的創作目的從表達內心情感變成了表達觀念。而觀念的表達和情感的表達的不同之處在於:情感的表達是一種審美行為,審美行為又可以說是以取悅人為目的的;觀念的表達是一種邏輯行為,邏輯行為是需要用科學方法去解釋或者討論的。另外有一點,當今的很多嚴肅的學院派作曲家在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在不斷嘗試突破現有的音樂表達的形式和可能性的邊界,而不是為了寫出悅耳動聽的樂曲去取悅觀眾。這其實也和他們的生存現狀有關。當今的大部分作曲家,其實都是靠大學在養活。所以,他們不必太擔心自己作品在演出市場上有沒有收益,而可以專心把音樂當做一門先鋒藝術去創作或者用科學的態度去研究。
另外,很多音樂愛好者很抗拒專業音樂從業者談音樂理論或者音樂技法本身,認為音樂的本質不是技法,而是其表達的崇高的人類情感。其實這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愛好者本身對技法不瞭解。很難想象一個對序列的技術手段、阿倫福特的集合理論、申克的分析方法以及其他眾多的音樂分析理論和方法不甚瞭解的人,會對一部優秀音樂作品中包含的技術成分的高階之處、精妙之處有準確的認識。這就相當於我們平時看到一個外形好看的建築,我們會在情感上有觸動。但是一個建築師看建築,不僅會看外形的情感體驗,更重要的,會去看這個建築的內部結構。但是這個內部結構,沒有學過建築的普通人是看不到,也看不明白的。但是,如果你在讚美一個建築的時候,一個建築師來跟你說這個建築的結構上、構建技術上的精妙之處時,估計沒有人會說這個建築師是一個匠人,不是一個藝術家,不懂得建築的偉大本質。但是,如果一個作曲家開始談技術,卻有很多音樂愛好者會站出來說,你沒有觸碰到音樂的本質,你充其量只是一個樂匠,而稱不上一個藝術家。
最後再簡短總結一下我的觀點,就是:音樂藝術發展到當代,是否“悅耳”這個因素,已經完全不是音樂創作的考慮因素了,也不在是一個音樂創作的重要因素。在當代,音樂是更加接近於一種以邏輯為基礎的科學的。以愉悅人為目的的音樂審美仍然可以存在,但是這個審美行為,是欣賞者的自發行為,而不是創作者的創作目的。這個相關觀點,歡迎去看我的知乎專欄的第一篇文章:《分析與審美:作曲家與聽眾的距離》。當然,最後還是強調一點,對於音樂的欣賞者來說,每個人都有權去選擇自己喜歡的音樂。有的人喜歡悅耳的音樂,那就去聽悅耳的音樂。有的人喜歡先鋒派,那就去聽先鋒派,有的人喜歡農業重金屬,那就去聽農業眾金屬。在審美層面,每種音樂都是一樣的。每個人都有權聽自己喜歡的音樂,有權說自己喜歡某種音樂不喜歡某種音樂,但是,無權說某種音樂好,某種音樂不好。因為說到好不好,那必須是技術層面的具體的理論來做論點的支撐。這也是為什麼,在音樂學院的音樂理論課上,從來不會討論作品的情感,而只看樂譜本身反映出的作品的邏輯。所以,對於音樂欣賞者來說,只說自己喜歡不喜歡,不說這個作品好不好,可能也是一個更加恰當的態度。
-
7 # 米粒星音樂
其實有些答主已經回答的很詳細了
問題確實可以轉換成“音樂是審美還是邏輯”。我想表達一些細節上的東西。
每個流派、甚至每個作曲家都有自己的偏好,偏向藝術或是偏向科學。
比如巴洛克、古典、浪漫浪漫時期,為什麼作曲家會用三度疊置的和聲?
這是符合物理現象的,一根弦在震動時其實是由很多不同的音混合而成,這些音是由弦長的各個比例處震動產生,最前面幾位便是基音的純八度、純五度、大三度、小七度,與傳統和絃結構相符。
在裡面用別的音程就構成了外音,這則是根據人類的審美規律來的了。
所以人類探討藝術也是有科學依據的。
但是人類往往試圖超越本能。
我認為十二音作曲技法以及它所影響的流派就是大扯淡,它雖拓寬了音樂的表現意義,卻在其它方面損失了更多,導致人們無法準確分辨極端複雜與極端偶然這兩種音樂的區別。
前者似乎更符合邏輯,它試圖想從譜面上在解決音樂邏輯的問題,而無視聲音的規律,這就是扯淡。
但透過研究我們也會發現,很多這樣的作曲家都會在作品中找到無法解釋的片段,就是感性的處理,按照對美的理解的自由處理,說明能拜託本能的人還是不多呀。
近幾十年從法國開始流行的頻譜樂派我非常感興趣。
他們透過儀器對聲音進行頻譜分析,得出我們耳朵很難分辨的泛音,以之為材料而創作。
他們的觀念是還原聲音的本真。
首先它們的材料是源於物理現象,其次它們的組織是可以很大程度按照作曲家本人的審美規律,我認為這是十二音以後又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進化。
最後回到題主的問題來說,音樂是藝術還是科學,我想無論作曲家是怎麼考慮的,這結果都是做成了藝術品,儘管過程中每個流派有自己的視角,但二者決不是完全對立的。
至於聽眾怎麼考慮,我想應該不會有人在聆聽的時候還在糾結著某一處有一臺貝司沒拉準跟大號拍頻了吧?
秩序中求自由,自由中尋秩序,作曲的時候,無非是這兩種基本思維吧。
以上如有謬誤,望專家們批評指正。 -
8 # 混音師天職TimChan
音樂涉及的內容很廣,音樂是藝術,同時音樂也是科學。或者說,音樂就是藝術與科學的完美結合體。
音樂作為藝術的部分,我覺得沒什麼好說的,因為幾乎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如果有人認為不是,那可以忽略了。音樂透過聲音,音律的組合變化,給人以美的體驗以及享受。
那麼作為科學的部分到底是什麼?
首先,音樂聲音本身的變化,是科學進步的結果。人類發明創造出音樂,最開始的形式只有節奏,速度,響度變化。隨著科技的進步,才有了音律變化,並且人透過研究音理,物理聲學等。讓音樂形式以及美感產生變化。這些都是科學研究的結果。
然後是硬體方面,樂器的研究,改良,都是涉及物理聲學,機械學科,材料學科,等等的內容。琴匠都不僅僅是琴匠。樂器很多內容需要科學研究才能實現
第三是音樂理論知識系統的形成,現今應用的12平均律樂理系統,是透過前人不斷研究,分析,積累經驗的結果。整個音理中有些嚴謹的邏輯性,這是邏輯研究得出,並透過應用最終定下來的理論體系。完全是科學的結果。
第四是現代音樂製作,包括電腦,音效卡,效果器,製作軟體,音色庫,各種音樂硬體,無一不是科學的結果。
音樂本身就是藝術與科學完美結合的產物。
-
9 # 憂愁的風
首先咱們得先弄懂啥叫科學,我感覺科學是定理規律一樣,在原有自身規律的前題下使其更上一層樓為人類所服務,比如小麥水稻等糧食的雜交育種技術,使其改良後產量更高,為人類所服務,這才叫做科學,比如愛迪生髮明瞭燈泡,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等等吧,音樂是人類娛樂的一種方試,無論音樂怎麼創新他也只是娛樂,現在的音樂商業化使大部分有音樂天賦的人,有音樂成就的人掙的是盆滿缽滿,富的流油,是其它行業的幾百幾千幾萬倍,就現在為中國各行各業做出卓越的科學家也不敵人家唱幾首歌的,就中國航空航天和艦船,坦克等等的科學家為祖國國防做出具大貢獻的人應該報酬多點才對,音樂在怎麼滴無論造逸有多高也只能稱為音樂大師,不可能聽音樂科學家對吧!所以音樂只能稱之為表演藝術的一種!
-
10 # 託頓工作室
音樂的藝術,是憑聲波振動而存在,在時間中展現,透過人的聽覺而引起各種情緒反應和情感體驗。“樂由情起”,音樂也是最富有情感的藝術,托爾斯泰曾說:“我喜歡音樂勝過其它一切藝術。”黑格爾曾說:“音樂是精神,是靈魂,它直接為自身發出聲音,引起自身注意,從中感到滿足……音樂是靈魂的語言,靈魂借聲音抒發自身深邃的喜悅與悲哀,在抒發中取得慰藉,超越於自然感情之上,音樂把內心深處感情世界所特有的激動化為自我傾聽的自由自在,使心靈免於壓抑和痛苦”。
音樂與藝術的聯絡,在藝術表現上呈現出一種相互補充的關係。音樂所表現的抽象性情感型別往往 需要藉助具像性的藝術加以顯現,而具像性的藝術也需要音樂將其所 表現的各種錯綜紛繁的情感和情緒加以概括。 聲樂與語言藝術有著天然的共生性聯絡,兩者都是以人的聲帶為 發聲手段。語言藝術講究字調的抑揚頓挫和音節的長短組合。這種美 學追求與音樂的審美原則是一致的。而為了把語言的情感意蘊充分得 到表現,也需要歌者運用音調與節奏的起伏疾緩,嗓音的強弱和音色 變化來進一步加以體現。音樂與語言的不同結合方式造就了眾多的音 樂體裁。與詩歌相結合形成了歌曲;與敘事性的韻文相結合形成長歌、 敘事歌或說唱性音樂。及至晚近,音樂才從語言性藝術中獨立出來, 產生了單純的器樂(即所謂的純音樂)。
音樂是人類美的昇華,是人類的精神產品;而藝術是人類對美的表達,是人類的精神表達。
回覆列表
音樂能帶動人的情緒感情,是因為與人的情緒感情產生共鳴,音樂是靠感性摸索獲得這些經驗,併發明瞭各式各樣的樂器和普寫各種樂曲,傳統音樂是一種經驗的體驗,不是科學。如果有人用聲學原理方面去研究各種樂器為什麼會發出各種優美的樂曲聲音,為什麼這些優美的樂曲會與人的情感產生共鳴,只要有人從這方面入手研究,就屬於科學領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