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據史論爭
-
2 # 探測衛星A
當時的德國在與時間賽跑,既然快速擊敗英國的唯一可行方法即制服英國空軍失敗,那較慢的方法就是與英國爭奪制海權,再逼迫英國投降,經測算起碼需要2年以上的時間方可逐漸產生效果(當時無法靠潛艇是無力承擔全部的封鎖任務),這還是在美不參戰的情況下。
德國當然明白這2年意味著什麼,東面蘇俄在全速發展重工業、擴軍備戰,不用多久就可初見成效了;大西洋對面的美國必然會站在英國的一方參戰,雖此時美雖軍力不強,但苦於力所不能及。
美英與蘇,雖視作潛在的敵人,互不認可,但只要德國在,暫時是絕不可能爆發戰爭的,相反最終走向聯合的可能性極大。如走向聯合,對德意味著什麼就很清楚了(二個相鄰的陸權強國,早晚是攤牌的結局,何況德蘇當時就相互大為不滿了)。
所以在對英空中作戰失敗後,德軍不得不面臨艱難的戰略抉擇。雖然選擇東進的是要冒極大的風險,但也別無他法,或許德當時認為對蘇作戰短期的取勝可能性也是很大的(因為也有很多有利條件的)。
德如能所願,則讓英屈服是早晚之事,美也將止步於歐洲巨人之前,世界的新格局必將產生。(瞎說了,個人觀點,帶有臆測,望指正)
-
3 # 雲中雲山
因為德國勝利關鍵在於打不打得贏蘇聯,不在於打不打得贏英國。
而後面也證明德國主力部隊基本被蘇聯消滅了。
簡單從兩個方面分析
一是打贏了蘇聯什麼結果,打贏了蘇聯基本德國就贏了,英國馬上就跪。
德國打贏蘇聯,首先解決資源問題,然後騰出兵力可用於其餘戰場。
更重要的是歐洲望風的西班牙土耳其之輩,面對戰勝蘇聯揮師百萬南下的德國,馬上就投了。德國完全可以輕鬆控制北非中東地中海,面對整合整個歐洲的德國英國只能降。不然怎麼打,幾百萬德國防守的歐洲,英國還能打上去。這個時候反攻登陸就是個笑話了,美國幫忙都不行,美國爆兵也就1000萬左右軍隊,而統一歐洲德國也有千萬軍隊防守。
基本常規戰爭不可能打得贏,那不常規呢比如核武器。
這個也不行
首先怎麼扔過去,德國空軍全部集結話,就是英國被整合歐洲所有空軍的德國壓著打。
其次炸那裡,如果炸了對方不降,接著炸麼。45年美國炸日本也才造出兩個,這要保證德國在你造出大量核武器前,它完全造不出來
最後面對核武器,德國具有報復手段麼。答案有生化武器毒氣彈。這個不一定打的到美國,但是英國八成撐不住。
二如果打敗英國呢
這個首先德國跟蘇聯遲早有一戰,一是因為意識形態,二是利益。
兩家離得太近了,蘇聯要赤化全世界要擴張就得先幹掉阻路的德國。
先打敗英國就會三點
一是給了蘇聯備戰時間,蘇德開戰將面對更難對付蘇聯。
二是美國態度,美國會不會全力支援蘇聯做戰,到時戰爭誰打的贏就難說,就算不贏也能拖的德國受不了,最後結束戰爭,出現歐洲雙霸局面。整合歐洲的德國很難面對,比較整體的蘇聯與美國。
三是打贏英國得到什麼失去什麼。打贏英國要付出多少代價,打贏了誰保證英國海外領地要降。如果最後只得到一個英倫島,出了避免兩線做戰以外基本收穫很少。
這裡關鍵在於英國與蘇聯體量問題
英國看似強大,但是自己是島國雖然利於防禦,但也難於進攻。同時力量分散全球,很難集中。最後靠的住的人又太少,也就本土加澳,就這三個地方人靠得住,這個又能組織多少軍隊。
而蘇聯體量大,逼急一千萬軍隊能組織起來,又是陸地接壤,力量也集中。
最後幕後boss美國,跟誰組織起來力量更大,很顯明蘇聯。美蘇加起來2000萬軍隊,美英不超過1500多萬。實際兩個組合兵力差距七八百萬。更重要一個陸地平推,一個跨海登陸,難度不說了。
-
4 #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這個問題需要從兩個方面回答,第一,進攻蘇聯的動力;第二對付英國的難度。
一、蘇聯方面:
1)在一年多前的蘇芬戰爭中,蘇聯付出了巨大代價取得了勝利,算是慘勝,國家元氣大傷的同時,國際聲譽也壞到了極點,是西方社會一致聲討的物件。
蘇芬戰爭中的芬蘭宣傳畫——打擊俄國侵略者
2)數年連續的“大清洗”運動,很多富有經驗的將領都被迫害致死或者送去勞改,人才出現斷層。
3)長期看,在全球反共的大環境下,作為一個被全球敵視的唯一的社會主義國家,蘇聯如果有個什麼三長兩短,因為和英美關係惡劣,完全被孤立,也很難得到外援,打垮蘇聯甚至是歐洲國家求之不得的結果。
4)同時,蘇聯的軍備量是大得很,但是品質不是很好。戰爭初期坦克甚至都沒有配備無線電通訊設施,在巴巴羅薩開始階段,較為低端的武器裝備不太佔優勢。這點納粹德國看得很清楚,巴巴羅薩之前德軍雖然在實力上強於俄軍,但在增長速度上落後明顯,必須先發制人,畢竟,蘇聯的工業總產值可是大大超過德國的。事實也說明了這一點,到了相持階段,蘇聯不但技術提升的快,而且裝備的量更大了。。。
5)看準了蘇聯蹩腳的民族政策。比如對波羅的海三國原住民的強制遷移,對烏克蘭人的壓榨,斯大林農業集體化背景下,不少烏克蘭大饑荒的倖存者在蘇德戰爭初期都簞食壺漿的迎接德軍,甚至看作是對本民族的“解放”,積極“參軍入伍”。
二戰中效忠納粹德國的蘇聯”偽軍”,也就是俄奸,右邊兩戴著黑帽子的就是烏克蘭境內的哥薩克騎兵。
直至現在,烏克蘭還是新納粹勢力的活躍地帶。
比如,據統計,二戰時期,烏克蘭+白俄羅斯+俄羅斯三大蘇聯加盟共和國,就給納粹黨衛軍提供6萬兵員...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守衛也不乏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的黨衛軍。
同時,芬蘭為了報復蘇聯挑起的蘇芬戰爭,收復故土,也加入了納粹集團。
二、再看英國:
1)地理上看,英吉利海峽是德華人無法逾越的進攻屏障,同時,德國缺乏大規模兩棲作戰的經驗和能力。
海軍方面,雖然德國的狼群戰術給英國造成了巨大困擾,但“日不落帝國”幾百年以來的強勢作風和海權優勢仍然堅挺。雖然英國的艦載航空兵的力量有所欠缺,其他水面艦艇的龐大數量及其質量還是十分的客觀,再加富有作戰經驗的高階將領,海軍實力不可小視。
2)雷達技術上的領先更讓英國海軍佔據了不小的先天優勢,英國透過雷達的早期預警和排程,以少擊多,幾乎每次空戰皇家空軍的損失都小於德軍。而且,作為工業革命的發源地,英國強大的軍工能力可以迅速補充飛機的戰損,跳傘的飛行員也基本會降落在本土,飛行員一旦被擊落逃生可以很快得到本國的救助,回去換架飛機接著打。
而德國的飛行員只要飛機墜落就回不去了,英國損失的是飛機而德國損失的是飛機加飛行員,打著打著就耗不起了,最後只能放棄轟炸英國的計劃,但是德國的有生力量和戰略資源已經被英國消耗了大半。
比如,在不列顛空戰時,英國是空地聯合抗擊德軍,有主場優勢,所以德國空軍是同時和皇家空軍、防空部隊交戰。
由於政策失誤,德軍沒有去轟炸英國的機場、工廠等戰略目標,居然讓空軍晚上對英國城市進行無差別轟炸,不僅沒有摧毀英國的戰爭潛力,反而給了英國修整備戰的喘息機會,而且激起了英華人的同仇敵愾的民族精神。轟炸中,在倫敦地鐵站臺上過夜的市民,仍然笑對鏡頭。
廢墟上用瓷器淡定的喝下午茶。
一夜的轟炸後,送牛奶工人在廢墟上精神飽滿的按時工作。
3)同時,殖民地人民“在天佑國王”的光環下,被調動起來援助戰爭,一時間,加拿大(諾曼度戰役打頭陣的就是加拿大籍士兵)、澳洲的幫手,非洲黑叔叔,帶著大包頭的印度阿三,裹白頭巾的阿拉伯人都來效忠。還有淪陷國,比如法國、波蘭捷克等國家的精英人士也紛紛選擇流亡英國,貢獻力量。同時,各個殖民地的戰爭資源也源源不斷的供給英國,比如中東的石油、印度的橡膠、澳洲的畜牧、糧食和紡織材料、加拿大的工業品等等。這種優勢是一戰後殖民地完全被沒收的德國所無法企及的。
電影《烈日長虹》真實的描述了捷克空軍軍官在國家淪陷之際投奔英國,加入了英國空軍對抗德國的經歷。
所以,一個是共同的敵人,一個是難啃的骨頭,小鬍子權衡以後,決定選擇大鬍子。
-
5 # 戰略論
在大家眼光裡希特勒在1941年沒有解決掉英國之前就冒然向蘇聯發起進攻是極其愚蠢的,這無疑讓德國再次面臨兩線作戰的威脅,而一戰德國就已經深受兩線作戰之苦,僅僅幾十年後以希特勒為首的德國高層就忘掉了之前的慘重教訓了嗎?
其實不然,從1940年的法國戰役就可以看出希特勒在極力避免德國再次陷入兩線作戰的危險,在德軍剛剛結束波蘭戰爭後,希特勒就要求國防軍立刻籌備對英法的進攻,而由於天氣原因和軍方高層的猶豫拖延而被迫延遲,加上作戰計劃的洩露,對英法進攻不得不推遲到1940年春天。而事實上證明希特勒的想法是正確的,因為同蘇聯的“互不侵犯條約”只是暫時的,希特勒和斯大林都明白這一點,相比於東線的蘇聯和西線的英法聯軍,縱深較短的法國必然是最佳的選擇,而且德軍擁有最大的兩個王牌:裝甲部隊和空軍,其對於英法有一定的優勢,德軍至少有一戰的可能。如果按照德國軍方的按兵不動的戰略,那麼德軍的實力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趕得上英法兩國的同時“暴兵”,而英法聯軍在實力達到一定地步後必然會發起進攻,而蘇聯也極有可能趁機轉向英法對付德國。
到德國消滅法國後,其戰略形勢對德國大為有利,但是希特勒明白這只是暫時,兩線作戰的威脅並沒有完全消失。首先隨著德軍空軍不列顛空戰的失利,其短期登陸英國本土徹底消除西線威脅的企圖幾乎破滅。無論是對英國本土的海空封鎖和對地中海英軍的打擊都不足以在短期對英國造成致命的打擊,德國只能透過大力發展空軍和海軍來同英國抗衡,而這都需要時間,預計德國之前需要3至5年的時間。
而對於德國和他的盟友來說,最缺的就是時間,無論是德國還是義大利和日本都是本國極度缺乏各種基本資源的國家,加上德國和義大利在海軍上的弱小,其海運幾乎全部斷絕了,所以在對英國(極有可能美國會參戰)開展長期對抗之前,德國必須要確保其基本的戰略資源的供應充足,所以對於德國來說短期來看真正的威脅反而是東線的蘇聯。
尤其就最關鍵的石油來說,德國在二戰爆發後隨著海運的斷絕,國內石油來源的重點就是蘇聯和羅馬尼亞,而蘇聯是不可能長久的指望的,所以對於羅馬尼亞油田的絕對控制就顯得重中之重,而羅馬尼亞恰恰又離蘇聯太近了,一旦蘇聯率先動手,其裝甲部隊和空軍可以輕而易舉的佔領和摧毀羅馬尼亞的油田,而德軍根本來不及反應。希特勒絕對不會允許帝國的‘七寸’由“邪惡”的蘇聯所掌控。
假使德國能在閃擊中擊敗蘇聯,佔領蘇聯的西部領土,從而為羅馬尼亞油田爭取到足夠的戰略縱深,而且打敗蘇聯後,英國將徹底放棄登陸歐洲的企圖,德國最終成為歐洲的主宰。按照對蘇作戰的時間來看,德軍在1941年冬季之前即可達到目標,這對於資源匱乏的德國來說是極其有誘惑力的。
-
6 # 睿恪煦
希特勒在1941年6月30日入侵蘇聯之前,其實已經征服了除了英國之外的其它敢與之對立的西歐國家。在西歐剩下的唯一一塊硬骨頭便是丘吉爾領導下的英國。由於英國海軍和空軍的頑強抵抗以及英國情報部門對德國軍事情報的破解,德國損失慘重,在英吉利海峽並未奪得制空權和制海權。在這種情況下,德國無法攻下英國本土。為了避免把過多軍力消耗在對英國的作戰中,急於求成的希特勒便把蘇聯作為下一個侵略目標。
其實希特勒早有入侵蘇聯的計劃。希特勒德國與蘇聯在1939年8月簽署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只是一種緩兵之計,是為了避免西線攻勢被蘇聯干擾。在擺平除了英國以外的其它歐洲國家之後,希特勒妄圖利用閃電戰迅速擊敗蘇聯。
蘇聯確實並未料到德國會這麼快對其發動戰爭,因而在戰爭初期希特勒的閃電戰十分有效,蘇軍節節敗退,使得德軍長驅直入攻佔了大半個蘇聯。但是,希特勒低估了蘇聯的抵抗精神以及蘇聯廣袤的戰略縱深腹地對德國軍隊實力的消耗。最終德國鐵騎在蘇聯遭遇滑鐵盧,成為希特勒德國由盛轉衰的關鍵轉折點。
回覆列表
首先德國是以戰養戰的策略,在他本國資源並不豐富,尤其是石油,羅馬尼亞的石油只夠滿足他們一半的需求。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不能停止侵略,一旦停止侵略,他們的戰爭機器就會陷入停滯。
而41年之前留給希特勒的選項並不多,第一個是進攻英國。一旦拿下英國,就可以掌握他們的殖民地,從英國的殖民地可以獲取到大量的資源。但英國是個島國,進行登陸戰是要付出極大代價的。恰巧又碰上個戰爭狂人丘吉爾,希特勒只能把英國打爛才能達成這一目標,只要丘吉爾還活著,我覺得英國是要戰鬥到最後一刻的。但不列顛空戰的失敗讓德軍不得不放棄這一計劃。因為如果繼續進攻,希特勒有可能面臨蘇聯率先進攻的情況,那麼到時候德國就會陷入被動。
那麼現在留給德國的選項只有一個,那就是入侵蘇聯。對德國來說,蘇聯豐富的資源,尤其是石油。只要控制高加索地區的油田,他們就可以繼續發動戰爭。第二點,對蘇聯的戰爭是以陸地戰為主的,這正是德軍所擅長的,也是希特勒認為效率比較高的選擇。並且希特勒當時也誤判了蘇聯的實力,以為蘇聯不可能撐過巴巴羅薩的第一輪進攻。種種因素導致希特勒認為進攻蘇聯是合適的。
但這之中有個問題,那就是不列顛空戰讓德國和英國基本上失去了合作的可能,反目成仇了。英國雖然陸軍水平低下,但英國的海軍仍然可以從德國手裡取得制海權(後期空軍還獲得了制空權)。在這種情況下,正在與蘇聯血戰的德國不得不面臨一個巨大的問題:他們在不斷地被英國騷擾。在北非,他們不得不派出隆美爾和英華人交戰。在本土,他們要面臨英軍的轟炸。然而他們並沒有能力處理這樣的英國,因為在43年之後德國處理東線戰爭就已經非常吃力了。在這種情況下,德軍已經騎虎難下了。
但回過頭來說,如果德軍能順利征服蘇聯,那英國接下來會面臨極大的困難。英國將不得不面對憤怒的,並且擁有足夠資源德國軍隊,他們很快會被德軍粉碎。
所以希特勒和丘吉爾都在賭博。希特勒賭的是蘇聯會投降,然後他可以回頭再製裁英國。丘吉爾賭的是蘇聯不會被輕易擊敗,這樣他可以在西線和非洲極大地消耗德軍。
顯然,丘吉爾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