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雍親王府
-
2 # zishanL
金牌令箭是康熙死的時候張五哥在偏殿拿給四爺的。為什麼要給四爺也很簡單,張五哥作為康熙近侍自然明白康熙的心思(傳位胤禛),其次張五哥開始本就是四爺和十三爺救下的,不說是自己人但也比外人親近的多。將張廷玉,馬奇等重臣貶級就是為了四爺上位(四爺上位讓他們官復原職就會效忠新君)這是康熙的手段,實權還在。另外康熙心裡早就選定四爺這個就不再贅述,康熙老爺子連交接都辦的這麼明白了,還能不給自己選定的繼承人兵權?雖說京城有隆科多步軍統領衙門,當時是自己人但也不比自己手裡有兵踏實的多。兵力比步軍衙門多的還有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健營,西北還有個十四爺的十萬大軍虎視眈眈。所以個人覺得還是康熙老爺子手軟了,雖內心選擇了四阿哥沒錯但又不想再殺其他兒子所造成的局面。僅代表個人意見,不同觀點可以討論,望碼字留情喲*^O^*
-
3 # 小號199641391
按二月的說法是,康熙死後雍正命侍衛張五哥找出來,去找的烏先生聽命行事,官防大印是雍正當欽差大臣時候有的,一直沒有上交
-
4 # 強仔
仔細看過雍正王朝這部電視劇你會發現你的問題就是錯的!康熙皇帝病入膏肓命不久已,但是還依然是大權在手,金牌一直都在他手裡,只有大印在大營那保管,只要康熙不死,沒人能篡權奪位,這幾個兒子也是有那賊心沒那賊膽,直到康熙死後,張五哥把雍正扶到偏殿,雍正才讓張五哥拿出金牌,之後又回府跟烏先生會合,命張五哥拿金牌放了十三爺,之後十三爺再去軍營平了叛亂拿了大印的.
-
5 # 四石說
金牌令箭不在雍正手裡,是御前侍衛張五哥拿給雍正的!說起張五哥,我不盡要多說下,他是雍正帶回來的,康熙重用,還讓他去通知雍正,那個節骨眼,基本能斷定繼承者是老四了!
至於官防,說實在的,我也不知道為啥撤職了還在雍正手裡,難道沒來得及收?
還是請個專業的解答吧!@楊角風發作
-
6 # 釣魚倌
康熙晚年並非像後來的野史以及現代的影視劇裡記載和演繹的那樣,是要把皇位傳給十四子的。
事實上,皇四子胤禛是合法繼位的,儘管民間對於雍正的繼位編織了各種各樣的傳說,但這些傳說忽略了至關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清朝的詔書和檔案是有漢文和滿文兩種書體的,也就是說有一份漢文的和一份滿文的。僅憑這一點就完全可以推翻所有的矯詔之說。
康熙駕崩,胤禛的確是以武力為後盾,靠著精心策劃來平息因皇位而即將引發的宮廷政變的,在武力的脅迫下,其他對皇位傳人有異議的皇子不得不接受皇四子胤禛為皇位合法繼承人的這一既成事實。
在當時危急緊要的關頭,胤禛靠著金牌令箭和關防大印取得兵權平息宮廷政變是符合古代帝制綱常的,防止了各皇子集團為皇位之爭而導致的兵戎相見的局面,平穩的過渡,這也是康熙皇帝所希望的。
康熙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少年時智擒鰲拜、平定三藩;中年驅逐沙俄、收復疆土,開創了清朝盛世的大好局面。然而晚年,皇位的繼承人卻成了康熙一生中最頭疼的心事,他選中皇四子,但又得防止皇位引起的宮廷血鬥。
皇四子胤禛才是康熙晚年真正屬意的皇位繼承人,為了防止皇子們的宮廷政變,為了支援胤禛能有兵權做後盾,康熙老爺子已經安排好了。所以,胤禛手裡持有金牌令箭和關防大印就不足為奇了。
-
7 # 紅雨說歷史
感謝悟空問答邀請,有一個小小的建議,為了區分正式與電視劇,在提問問題以前,先來加一個《雍正王朝》的字樣。按題主的意思應該是說《雍正王朝》電視劇的一個高潮,就是雍正登基當晚發生的事情。
雍正的關防大印是欽差的關防大印,他給了鄔思道。這是鄔思道要走的說,今晚只要胤禎不回來就拿著關防大印放了十三爺,讓十三爺帶舊部去救胤禛。欽差的關防大印是代天巡狩,就是替皇上處理事物。京師的官方大印並不在胤禛,九門有隆科多的九門提督列印。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健營,他們的大印在軍營,但是統兵權還是在皇上的手裡,所以就要拿金牌令箭去軍營,才有號召力。這裡很奇怪,欽差的關防大印能放出十三爺?怕不是鄔思道要以假亂真?
至於說到金牌令箭,這個只有皇帝才能擁有。知道金牌令箭在哪裡的,是皇上的貼身侍衛張五哥。這個人和四爺十三爺情義深厚,說他是四爺黨的成員也不過分。但是張五哥俠義心腸,一心侍康熙。所以隆科多在宣讀完接班人的詔書以後,張廷玉就知道四阿哥胤禎也就是新的皇帝,自然有安排。所以就讓張五哥扶新皇四爺下去休息,另一方面也以防眾位阿哥對新皇帝突然動手發難。所以說張廷玉的謹慎可以說《雍正王朝》第一。
-
8 # 達摩說
在《雍正王朝》中,康熙臨終之時,四爺胤禛手裡是沒有金牌令箭的。至於關防大印,他手裡也只有欽差關防大印,沒有任何可以調動軍隊的印信,更沒有調動軍隊的權力。
康熙最後時刻為胤禛繼位鋪平道路,他罷免了馬齊、張廷玉等人的職務,又撤掉了胤禛的差事,令他去祭天,所以給了他一枚欽差關防大印。記住了,是欽差關防大印,不是調動軍隊的印信,只是供他辦差時能暢通無阻用的,沒什麼實際權力,但對於不知情的人,或許能嚇唬住一時。所以,胤禛將這枚沒什麼大用的欽差關防大印給了鄔思道,鄔思道承諾在胤禛進宮後如遭遇不測,就利用此印從宗人府赦出十三爺胤祥,然後讓他去帶兵勤王。
當時京城附近的軍隊主要是城內的步軍統領衙門的兵馬,還有就是城外的豐臺大營。能夠調動步軍統領衙門兵力的只有九門提督,而能夠調動豐臺大營兵力的也只有豐臺提督,因為調兵的印信掌握在他們手中。當時的豐臺提督是成文運,他是八爺胤禩的人。所以康熙便把希望寄託在了九門提督隆科多身上。他用兩道詔書,恩威並舉,將隆科多收服,令他扶保胤禛繼位。
而金牌令箭作為皇權的象徵,康熙也是慎之又慎。他把這金牌令箭藏在了偏殿,交給忠誠可靠的張五哥保管,並命他接胤禛進宮,並一路護送陪同。待關鍵時刻,張五哥故意因胤禛前往偏殿歇息,並持金牌令箭赦出了胤祥,為胤禛繼位立下了大功。同時,胤祥帶兵奪取了豐臺大營,九門提督隆科多穩定住京城局勢,並將傳位詔書取下。
大事已定,胤禛由此順利繼位,年號雍正。
-
9 # 宋安之
這個題目說的是雍正王朝電視劇的劇情哈,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以雍正王朝電視劇的視角分析。首先老四手裡只是擁有欽差關防大印,並沒有金牌令箭,當然也可以理解為金牌令箭是康熙故意給他留下,讓他可以輕易獲得的。
還有這個關防大印是怎麼來的呢,之前老四有兩次為欽差,一次是下江南賑災時,還有一次是追繳國庫欠款時。這個欽差大印有可能是追繳國庫國庫欠款時,康熙給的欽差關防大印,因為這個欽差關防大印按鄔先生說的,應該在北京擁有一定的兵權,但肯定遠遠不如掌管北京兵權的九門提督那麼大,不然鄔先生不會對老四說道用這顆關防大印先去救十三爺,應該是先去帶兵幫老四穩住局面了。
應該是老四在戶部負責追繳國庫之時,為了方便他行事,所以康熙才賜下的。後來康熙沒有回收,或者說要重用老四所以才給他留下這個關防大印,讓他擁有一定的權力,比如說二廢太子之時,老四已經是兼著領侍衛內大臣的要差了,擁有一定的兵權也是很正常的。
而金牌令箭則是康熙故意留給老四的,先是派老四這邊的大內侍衛張五哥去保護老四,然後康熙留下的顧命大臣張廷玉又叫張五哥扶著老四去偏殿休息,老四趁機問張五哥金牌令箭在哪裡,張五哥這個貼身侍衛自然拿出來了。
那麼康熙為何不提前把金牌令箭給了老四呢,因為沒法給。
首先按照老十三前去豐臺大營奪兵權之時,金牌令箭代表著皇帝親臨。如果康熙提前給老四,他敢用嗎,老八等人虎視眈眈給他扣一謀權篡位的大帽子怎麼辦。而且金牌令箭康熙自己還沒有死,就給了老四,豈不是製造兩個權力中心嘛,萬一助長老四的野心,康熙豈不是慘了,所以康熙是佈局故意讓老四在他駕崩以後第一時間拿到了金牌令箭的。
這一切都只是康熙為了老四順利繼位的佈局而已。
-
10 # 楊角風發作
這個題目問的有問題,正史中康熙帝駕崩時並沒有罷免眾皇子以及能員幹史的職務。相反的,他還把佛珠給了老四胤禛,還把祭天的差事給了他……
題目中問的應該是《雍正王朝》這部電視劇中的劇情:
康熙帝還沒有駕崩時招老四胤禛進宮,此時鄔思道就已經預料到了,今晚康熙帝可能挺不過去了。而康熙帝罷免眾皇子職務還在之前,按照康熙帝的睿智,這次罷免必然是做給老八胤禩等人看的。
此時,老四胤禛手中並沒有金牌令箭,也沒有可以調兵的關防大印,他手中的大印,應該是類似於欽差大人,或者是王爺大印。這個大印並無法調兵,最多可以自由出入皇宮而已,作用類似於黃馬褂,雖然穿上黃馬褂猶如皇帝親臨,但實際上只能震懾對方,並起不到實際作用。
其實之前老四胤禛也去過一次宗人府,當時他也是被撤了職,啥都沒有,憑藉給守門小太監的一個巴掌,也進去了。
由此可見,那裡的守備並不完善,憑藉一個大印,對方不知道什麼來路,萬一他是替康熙帝辦事的呢,所以也就不敢攔著。
其實這也是鄔思道跟老四胤禛的無奈之舉,畢竟手裡可用的資源不多,有什麼就算什麼了吧!
後面老四胤禛聽到康熙帝確實傳位給他之後,面對其餘皇子的質疑,張廷玉讓張五哥扶他到裡面休息,這時候的老四胤禛也意識那個問題,因為關防大印並不一定能放不出老十三胤祥。所以馬上問張五哥金牌令箭在哪?
張五哥拿著金牌令箭到了宗人府放出了老十三胤祥,老十三胤祥 又拿著金牌令箭到豐臺大營接管了兵權。
假如當時老十三胤祥沒有拿到金牌令箭的話,豐臺大營真的不一定能接管下來!
而康熙帝為什麼一開始不給老四胤禛呢?
這就是康熙帝面對“死鷹”事件時為什麼不徹查,也不發火的原因,因為老八胤禩就等著京城亂起來,如果康熙帝還沒有駕崩,老四胤禛手裡就拿著金牌令箭了,很可能老八胤禩以老四胤禛要造反為由,夥同老十四胤禵以清君側為名起兵造反。
而且康熙帝不到最後一刻也不願意放棄自己的權力,萬一給了老四胤禛,他迫不及待地要上位,不等自己駕崩怎麼辦?
綜上考慮,這一切都是康熙帝做好的安排,以他對老四胤禛的理解,即使不給他金牌令箭,他自己也會去尋找金牌令箭的,而且他確實這樣做了!
回覆列表
這裡要糾正一下題目中的錯誤。
《雍正王朝》中,康熙崩前,罷免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以及張廷玉、馬齊的職務,但是康熙的金牌令箭和關防大印並不在四阿哥,也就是雍正這裡。
康熙的金牌令箭一直在宮中。康熙駕崩後,張廷玉將雍正請到偏殿等候隆科多取來康熙的遺詔,而到了偏殿後,雍正在張五哥的幫助下,拿到了金牌令箭,赦出了十三爺胤祥,這才有了十三爺夜闖豐臺大營奪權,回宮助雍正登基的劇情,所以,雍正被康熙撤差的時候,並沒有金牌令箭。
而關防大印更不可能在雍正手中了。京師防衛最為重要的兩股力量,一是豐臺大營,此時的豐臺大營主帥,也就是豐臺大營軍印的掌管人是八爺黨的成文運,十三爺夜闖大營,殺死成文運之後,拿到了印信,這才奪了豐臺大營的兵權;二是步軍統領衙門,此時的步軍統領衙門都統兼九門提督是隆科多,步軍統領衙門的印信一直在隆科多手裡。
所以,康熙駕崩的時候,不管是金牌令箭,還是關防大印,都不在雍正手裡。
康熙撤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上書房大臣張廷玉、馬齊差事,也是為了能讓雍正順利登基以及登基後政權的平穩過渡。《雍正王朝》中,鄔思道給出了康熙這樣安排的初衷:
“凡黜落的都是能員幹吏,這些人若陷於黨爭,於將來朝局不利。這輔錯了人,新主登基難免大開殺戒。輔對了人,又容易侍功驕主。皇上這麼做,實質就是將這些能員幹吏監押保護了。只等新主登基,一紙赦書,他們就成了新皇帝得用之人。皇上這一計雖苦,也算是菩薩心腸啊。”
這一分析也讓雍正不得不感慨“勝讀十年書”。
正如鄔思道所說的,康熙這樣安排,體現了他的帝王心術,更是對他死後,自己心中繼位人能夠順利繼位而做了鋪墊和安排,也算是用心良苦呀。
首先,一碗水端平,繼續對將繼位人隱藏起來。此時,有奪嫡希望只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以及十四阿哥胤禵,其餘的眾位阿哥的希望非常小,而康熙為了局勢的穩定,這個時候還是沒有透漏出一點繼位人的資訊,除開遠在西北的十四阿哥,將在京城的四阿哥和八阿哥同時降職懲罰並且罷免差事,目的就是不到最後一刻,就對要將繼位人的人選保密下去,造成一種撲朔迷離的效果,避免事態讓自己失控。
其次,康熙自知身體不行,不久於人事,但是他依然要掌控全域性。所以方法就是將所有掌權人的職務全部撤掉,這樣將權力重新收歸到自己手上,眾位皇子以及背後支援的大臣面對這種情況,在無權無勢之下就會有心無力,沒有辦法去進行佈置,從而可以保證政局的相對穩定,不會出什麼大的亂子。
再次,正如鄔思道所說的,保全新君的政治力量。康熙在臨終前為以三個人重託,張廷玉、馬齊和隆科多,在“百官推舉新太子”的劇情中,張廷玉推舉了廢太子,馬齊支援八阿哥,隆科多則是在“雙簧”中絆倒了佟國維,可以說都不是即將繼位的四阿哥的支持者,康熙一方面要讓他們遠離政治中心,保全這幾位能維持政治穩定的力量,另一方面,避免讓他們為皇子們所拉攏,不利於新君,也不利於自己,所以先奪了他們的權力,特別還要監管住隆科多,為的也是新君繼位時以及繼位後的政局穩定。
所以康熙透過這一招苦肉計,既保全了雍正,為雍正繼位鋪平了道路,也為雍正留下執政初期的核心輔助力量,加上已被他磨礪多年的十三爺,確保了雍正繼位後的政局平穩過渡,不得不佩服康熙的高明。
康熙駕崩後,雍正隨即透過與自己一方交情很深的張五哥,拿到了康熙的金牌令箭,放出十三爺,奪了豐臺大營的兵權,並且率兵進宮護駕,徹底斷了八爺黨透過兵變奪取政權的辦法,而隆科多也因為忌憚康熙給張廷玉的密詔,全力支援、擁立雍正,最終雍正得以順利登基。
正史中,康熙皇帝臨死前並沒有將四阿哥胤禛,張廷玉,馬齊等等進行撤職,相反,康熙臨死前安排胤禛也就是後來的雍正皇帝前往天壇代為祭天,張廷玉、馬齊、隆科多等,依然各行其職,所以這裡說的康熙臨死前將一眾人等撤差,只是《雍正王朝》的劇情,並非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