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歲兒子上的小班,很抗拒上幼兒園,聽到父母回家沒有表現出開心,而是跑到他姑姑懷裡,我們要求他做什麼就找奶奶,晚上也不想和父母睡一起,要和奶奶或者姑姑睡,過年之前完全不是這樣的。該怎麼辦?
7
回覆列表
  • 1 # 二貨的日常生活

    首先感謝邀請回答,對付4歲的孩子就四個字“威逼利誘”。你和他講道理,他會和你耍無賴,等你和他耍無賴的時候,他會用豐富的經驗打敗你。所以,對於四歲的孩子,威逼利誘是最靠譜的。還有最主要的一點,搞清除孩子是不想上幼兒園,還是幼兒園有什麼讓他害怕的東西,俗話說,先禮後兵,可以先拿玩具或者好吃的哄他,讓他去幼兒園,也可以帶他去幼兒園看別的小朋友玩,然後再循序漸進的讓他喜歡上幼兒園。如果這些都不奏效的話,那就得威逼了,威逼不一定非要揍孩子,你可以沒收他最心愛的玩具,還可以不讓他看電視,反正就是各種他喜歡做的事,都給他禁止了。總之,就是全家人的意見要統一,不要互相拆臺,比如你要沒收什麼東西,孩子的奶奶就非要給拿出來,那基本上就沒效果了。孩子有靠山,那還不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誰來了也不管用了。(圖片源自網路)回答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 2 # 教育新時論

    得了解孩子不願上幼兒園的真實原因是什麼。是對上幼兒園的不適應?還是在幼兒園玩得不開心?還是孩子無法與其他小朋友玩到一塊?總之,有個原因是促使他不願入園的實際情況。

    那怎麼辦,一定要與孩子溝通,傾聽他的心聲。若孩子不願與父母說話,嘗試讓爺爺奶奶問問,根據情況對症下藥。開啟孩子心痱是很難的,有很多話只會對離自己比較親的人訴說,若這時很難與孩子接近,則可以多陪陪孩子,如親子閱讀啊,看看最新的兒童電影啊,或找個孩子願意一起玩的活動,讓孩子徹底先放鬆,有效的陪伴後面才會與你交談。

    另外,也可以從側面去了解孩子在園內情況。如詢問老師或其它同班孩子。

    其實沒多大問題,孩子缺少父母關注,入園適應期還沒緩過來,心理問題沒得到解決,就出現這樣的情況。做父母的,多注意孩子的生理及心理上的變化,及時調整策略才是上策。每個人實際情況不同,一定要去嘗試。

  • 3 # 每日一淘平臺對接

    孩子過完年不願意再去上幼兒園,這個問題,是很多家長頭大的問題!接下來濛濛從以下三點來解答您的困惑!而且根據您所敘述的情況看來,您家孩子平常應該是由奶奶帶的比較多!

    第一,孩子不願意上幼兒園的心理是什麼心理?

    心理學研究認為,每個人都有依附於那些具有支援和保護作用的他人的需要,這種需要在幼兒時期尤其明顯,依戀理論創始人約翰·鮑爾比將嬰兒和養育者之間的情感依附稱作依戀,依戀關係的好壞會影響兒童成人以後的生活,對心理發展影響很大。您家的孩子的不願意去上學,其實是一種分離焦慮症的表現。有的孩子甚至還表現為不停哭鬧,您孩子找奶奶,找姑姑,是希望從那裡過得依附的安全感!

    第二,孩子分離焦慮症有哪些表現?

    孩子的分離焦慮會經歷三個階段:

    1.反抗階段——嚎陶大哭,又踢又鬧。  

    2.失望階段——仍然哭泣,斷斷續續,動作的吵鬧減少,不理睬他人,表情遲鈍。

    3超脫階段——接受外人的照料,開始正常的活動,如吃東西,玩玩具,但是看見母親時又會出現悲傷。

    您家的孩子,目前處於第一階段。

    第三,如何引導孩子面對這種分離焦慮感?

    1.處在反抗階段的孩子,說明孩子正經歷著激烈的身心不適狀態。應對措施是:讓孩子緩慢的適應環境,一方面讓孩子停留在幼兒園的時間減短,另一方面減少家裡給予的好處,然後慢慢的把這個好處轉移到幼兒園中。

    2.對於在失望階段的孩子,這時孩子心理正經歷著類似於成人“覺悟”的時刻,如果能在孩子還沒形成對一件事或者一個人的認知前就介入是比較好的。應對措施是:在具體的需要上滿足他們,之後和孩子對發生的狀況溝通和解釋,讓孩子能真正理解發生的原因就不會形成積壓的情緒了。

    3.對於超脫階段的孩子,他們的超脫其實是建立在沒有辦法狀況下的妥協。應對措施:過後家長儘量滿足到孩子們對於愛和安全的需要。

    最後,濛濛需要強調的是:重點並不是孩子出現了問題的調整辦法,雖然也非常必要,但更重要的是,我們需要關注到孩子焦慮的程度。

    他們是第一次出現這樣的表現嗎?曾經什麼狀況下他們也是如此?我們可以從這樣的問題背後看到孩子大體的狀態,對於成人來說,孩子的狀態則是在提示家長——可能需要重新審視自己過往和孩子的互動,以及調整今後互動的方式了。

  • 4 # 西霖十月

    先說說我兒子上幼兒園的時候,我兒子三歲三個月從我媽那裡接回來,然後直接送幼兒園。兒子在我媽那裡自由的空氣呼吸慣了,突然來到新環境,很大的不樂意,雖然起初我們已經帶他去參觀過幼兒園,也給他憧憬了美好的幼兒園生活,每天只要是我去送他上幼兒園,總是我兩抱在一起哭的兩眼淚汪汪。最後,我都想辭職回家帶孩子了。

    後來,乾脆我就不送了,讓他爸送。

    平時他比較怕爸爸,所以,每次爸爸送的時候,他不敢撒嬌,忍著眼淚進了幼兒園。其實,只要他進去了,很快就融進很多孩子的娛樂活動中。

    畢竟小孩還是喜歡和小孩玩的,他們的語言只有他們自己知道嘛!

    大概兒子哭了一個月吧,後來即使我再去送他,也不會哭了,只會說,媽媽下午早點來接我。

  • 5 # 成雲社初心

    4歲小孩不想上幼兒園也算正常。

    孩子都是從父母那裡吸收夠能量,才會願意離開父母的懷抱。

    孩子小時候都是要媽媽,要媽媽……。到了青春期,就只想自己跑了。

    人們都是這樣追尋內心的需要來行動。

    不上幼兒園,錯的不是孩子,是幼兒園在生硬地割斷孩子與父母的連結。

    也許有人說,孩子不上幼兒園,父母又上班,孩子怎麼辦?

    確實沒辦法,生硬地割斷父母與孩子的連結,會讓孩子天生的靈性下降。很多人為什麼終生碌碌無為,我覺得與童年這種割斷有關。

    題主這個情況比較特別,孩子不親父母,親姑姑。

    是不是父母平時訓斥孩子太多?確實有這種情況,父母對孩子期望大,要求高,雖然本心是好的,但一不留神就和孩子的關係搞緊張了。

    父母需要掌握一種讓孩子“配合”的方法。

    其實靜心看一看,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矛盾幾乎都出在“孩子不配合父母”。

    打個比方:孩子象車,父母象司機。司機想讓車開起來先給車加油,啟動,掛檔,等一些動作,車才會配合司機。

    總不能“吆喝”一聲,車就聽司機的話吧?

    但很多父母想讓孩子聽話,只有“吆喝”這一招。

    想讓孩子“聽話”“配合”,實際上是一個互惠關係,父母先滿足孩子的一些心理需要,孩子就會願意配合父母。

    孩子的心理需要有哪些呢?當孩子說“我想……”時,就是他在表達需要了。

    父母一定要重視,可以視情況滿足。

    心靈扶助者〔成雲社〕~初心√

  • 6 # 喜歡看八卦的人

    對於小孩不願意上幼兒園這種情況,我諮詢過很多人,給與的答覆都差不多,就是小朋友們的共性。

    既然是共性,就有產生的原因:拿我家寶Bora說吧,小班第一個學期讀書特別乖,幾乎沒哭過,我們一直以為是他腦瓜子傻不知道哭,後來才知道是他的適應能力強,新環境能給他帶來新鮮感,所以半年小班生活,我們是沒怎麼操心的。但是過年後一個寒假,他就徹底改變了,真的變得我都不太認識了。一點點的事情就哭哭啼啼,不是跑到奶奶懷裡就是跑到姑姑懷裡,各種撒嬌,各種不喜歡爸爸媽媽。為什麼呢?在寶寶媽媽這裡得不到的東西在她們哪裡都能得到,去遊戲廳嗨,想要的玩具隨時買,各做作都滿足,換你你喜歡誰?最後導致的結果就是學校也不想去了,為什麼?學校規矩多啊,每天都有固定的作息時間,你能不遵守?

    現在一個家庭一個小孩,導致每個人的關注度都在他身上,這種情況有好有壞。作為父母,我覺得其實沒必要太關注這些,順其自然好了!當然前提是你和你老婆有自己的立場,教育問題自己來,不要換人,今天這個人管管,明天那個人又管管,最終吃苦頭的還是你自己,畢竟你的孩子是你的責任,他們隨時都可以抽身走人。

  • 7 # 亦夢亦如

    都四歲了,早都到了該上幼兒園的年紀了,不知道是現在才上幼兒園還是之前也上過幼兒園?但是孩子很排斥幼兒園,這兩個方面的原因都很重要。那肯定會需要家長或者父母要搞清楚原因,如果從來沒有上過幼兒園的孩子會因為突然換到一個陌生不熟悉的環境而變得害怕和缺乏安全感,從而抵制去幼兒園,如果以前上了幼兒園而現在非常不想上幼兒園,可能就需要找找其他方面的原因,例如,孩子在幼兒園不能參與老師和同學的互動和學習中?或者是遇到什麼不開心的事情?或者是疏於老師的關愛或者受了什麼委屈或欺負?雖然孩子年齡小,但是也有自己的情緒和表達方式,可能主要的原因在於父母身上,鑑於你家寶貝在家的種種表現和情況,可能會更需要父母多下功夫和方法弄清改變孩子的原因,用細心和耐心去和寶貝溝通與瞭解,可能所有的問題就能迎刃而解了!

  • 8 # 朵朵雲彩雲朵朵

    孩子太依賴大人,從沒離開過大人,冷不丁讓他自己獨自面對陌生臉孔,對陌生的世界一臉的茫然。心裡有些膽怯,所以哭鬧願意去,這時候你要耐心陪孩子去幼兒園玩耍幾天。藉故有事,先讓孩子與其他小朋友玩。躲起來觀察,適當慢慢加長離開,在慢慢的的引導孩子走進課堂。謝謝邀請。

  • 9 # 假作真時真亦假吧

    小孩子不願意上幼兒園,先了解原因,看看是為什麼,然後再對症下藥。

    1.比如性格內向,不太合群,和幼兒園的小朋友們玩不到一起去,喜歡在一個安靜單純的環境待著。這樣的情況應該不多見,因為小孩子的天性是單純善良的,在幼兒園裡交朋友和他們玩,應該都會很開心。

    2.獨立生活的能力較差,依賴性較強,不願意離開父母,這種呢,有可能是因為接觸的人太少了,只有家裡人,讓小孩子知道交朋友的樂趣,他自然就會喜歡去幼兒園的。

    3.在幼兒園發現自己熟的人不在身邊,內心非常恐懼和孤獨。畢竟幼兒園不比在家裡,陌生的環境小孩子不習慣其實是很正常的情況。

    4.可能在幼兒園有事情發生了,可能被欺負啦了啊,可能和同學處的不愉快啊,注意和孩子多溝通。

    現在畫重點啦,和孩子多溝通,詢問為什麼她不願意去幼兒園,如果有具體原因,可以針對性解決,比如因為不能穿脫褲子而害怕去幼兒園,就可以在家裡教會孩子這些。 要讓孩子覺得上幼兒園是件好玩的有益的事,而不是件會讓人難過的事。

    到了幼兒園,雖然孩子不肯撒手,但是父母還是需要平靜地簡短地告訴孩子,“媽媽要去上班了,某某老師會代替媽媽照顧你,有什麼事就跟老師說,放學的時候媽媽會在這接你的。” 然後,堅定離開,切忌孩子哭大人也哭,也不要因為看到孩子哭,大人就反覆回去抱孩子。否則就會給孩子傳遞一個概念:媽媽也不放心我留在這裡,這是個不好的地方,而且只要我哭,媽媽就捨不得走。

    每天堅持一致,不要因為孩子哭鬧,或者一開始適應不了學校的飲食就送幾天,停幾天。

  • 10 # 幼兒園美女教師zzzzzz

    研究表明,幼兒身體、語言、認知等方面的良好發展,不僅造福幼兒個人及其家庭,也造福於整個社會、國家和民族。孩子上幼兒園接受良好的早期教育,無疑是至關重要的。

    而有些孩子們不願上幼兒園,家長該怎麼辦呢?

    1、有些孩子不願上幼兒園是和他的生理、年齡特點有關。離開家長及熟悉、自由的家庭環境進入陌生的幼兒園,對孩子是一次挑戰和成長,此時孩子表現出對安全感缺失的焦慮,成而哭鬧害怕不願上幼兒園。

    策略一: 幫助孩子重獲安全感克服焦慮,家長可透過講故事、做遊戲的方法,在聽一聽,做一做中讓幼兒知道幼兒園裡朋友多,幼兒園裡快樂多,我的老師象好媽……從而喜歡上幼兒園。

    策略二: 與老師多溝通,積極參加幼兒園的活動。我曾經帶過一位孩子,剛開始每次媽媽送他來幼兒園他都會哭鬧,後來家長在一次園裡的家長義工活動中,被邀來院給孩子們講愛護牙齒的小故事,從這之後孩子入園再也不哭了,還總笑說:"媽媽會來幼兒園給我們講故事"。

    2、有些孩子不願上幼兒園和他在幼兒園經歷有關,如:願到了不開心的事或受了老師批評等。此時孩子為了躲避現狀不面對就表現出不願上幼兒園的現象。

    策略: 父母是孩子一生中陪伴成長最重要的人,孩子健全人格、良好個性的發展和父母有著密切的關係。父母應多陪伴孩子,聆聽孩子的心聲,感知孩子的需求,才能知道孩子在幼兒園的經歷,幫助孩子改變現狀。

    3、有些孩子不願上幼兒園和家庭教養方式有關。如父母之間、婆媳之間等教育觀念的不一致或無原則地溺愛型教養方式,均會導致孩子認知上的模糊,行為上的反覆無常。

    策略: 為了孩子健康全面的成長,家庭中教育孩子的方式要商量好達成一致,商定好必定執行,從而讓幼兒產生規則意則,形成良好的常規習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蔥葉子餡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