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劍眉同學健聞

    職業健美也是競技型專案,所以你這個問題問的有些怪,如果說你問的健美運動員的訓練,和其他專案比如短跑運動員訓練的差別在哪,那就是——訓練服務的目標不一樣。

    所謂的服務目標,不外乎就是運動員本專業的東西,任何競技型專案都要服務於本專業,這是很正常的事。

    拿兩個比較類似的專案來類比吧,比如健美和舉重,在健美出現的初期,健美運動是在舉重專案下的分支。

    先說健美:健美運動員在競技場上比拼的是同級別的肌肉清晰度、圍度、肌肉細節、身體比例等等,總之都是視覺審美為主,這裡面力量不會被當做參考。

    再說舉重:舉重專案則有挺舉、抓舉,同級別的選手比拼的是用規範動作完成最大重量,這裡面身材不會被當做參考。

    儘管都是競技型體育,但是由於專案本身就有區別,所以訓練上也有差別,健美運動中很多動作和舉重都類似,比如硬拉、提拉、推舉等等,但是選手完成的目標差別卻很大,健美訓練要求目標是最大限度的讓目標肌肉群充血,比如健美運動員鍛鍊推舉可能只是為了刺激三角肌更好的充血,從而讓肌肉肥大,但對於舉重運動員來說,肌肉肥大隻是他們在訓練當中順理成章的副產物,而健美運動則是更傾向於孤立肌肉發力,舉重正好相反,協同更多的肌肉群完成一個動作,他們的訓練是為了更好的克服阻力,從而讓自身試舉更大的重量。

    對於肌肉本身來說,力量的大小取決於骨骼肌的橫截面面積以及白肌纖維數量,健美運動員在這過程中主要是為了肌肉纖維最大化的增粗(肥大)。

  • 2 # 肖健章

    健美運動員的訓練和其他競技運動員訓練的肌肉力量理念有很大程度上區別,競技體育專案例如田徑專案的長跑運動員,在途中跑過程中需要的是速度耐力和長時間的肌肉收縮功能,在運動生理上長跑運動員肌肉以紅肌纖維為主進行長時間的運動,肌肉的橫斷面比白肌纖維為主的肌肉橫斷面小。競技體育專案絕大部份是需要訓練肌肉的絕對力量和肌肉的爆發力,是白肌纖維為主肌肉力量。

    競技運動近十幾年的發展,不斷地創新肌肉力量的訓練,使肌肉力量越來越強向人體的極限挑戰,但人身肌肉的白肌纖維的橫斷面在沒有增長的情況。例如舉重運動員,我們看到現代的舉重的肌肉線條和上個世紀60~80年代的運動員有了不同程度的變化。例如田徑專案的短跑運動員的肌肉型別也是有了很大程度的變化,例如世界短跑名將博爾特.中國短跑名將張培萌(身高1.88米)蘇炳添(身高1.72米),既有極限速度與爆發力的肌肉力量,又有良好線條肌肉的體型。過去的短跑運動員絕大部份是大腿的腿圍很粗,肌肉比例不協調,影響腿部的摺疊和前擺速度,過多地消耗能量和影響跑的技術發揮。中國近十幾年來引進世界先進國家的體能訓練,結合競技體育專案特點進行科學訓練,使肌肉力量的收縮能力.平衡能力.協調能力與技術動作的配合能力得到了提高,使競技體育專案不斷的向人類身體極限挑戰,也使競技體育運動員的身體肌肉線條更加標準與完美。

    健美專案運動員身體肌肉要求肌纖維橫斷面大,肌肉隆起。健美運動員透過肌肉力量訓練後,經常測量身體部位的肌肉圍度。健美運動員在場上比賽也是給觀眾展示身體肌肉面積的發達和隆起等表現。健美運動員在身體肌肉訓練過程中,與絕大部份競技體育專案肌肉訓練的區別是,在負重槓鈴肌肉訓練過程中動作緩慢,肌肉收縮緊張後要稍停頓,在負重肌肉訓練時要進行吸氣.呼氣節奏配合。健美運動員的肌肉力量訓練與其它競技體育理念的不同就是,絕大部分競技體育專案需要肌肉力量速度,需要肌肉瞬間的爆發力。又要使肌肉面積適應專項技術動作的發揮,保持靈活.協調能力,減少肌肉的隆起。當今競技體育肌肉力量訓練和科學地身體體能訓練,與健美運動員的肌肉力量訓練有著很大程度的理念區別。

  • 3 # 墨錚健身恢復工作室

    器械訓練——現在被更多的人稱為“擼鐵”,大部分的人對於用鐵訓練的意識還在於重複次數,弄起更大重量就能有效的階段,所以器械訓練被輕率的與“身體功能”劃清界限,然後堂而皇之的冠以狹義“孤立訓練”的名頭,似乎被排除在主流健康訓練之外,總給人器械訓練是個不完善的專案,而功能訓練才是你身體所需要的。

    在我參加的一些課程中,“擼鐵”很多時候被當成一個反面教材出現,原因很簡單,因為從運用的工具——固定器械,以及表象動作訓練的部位和軌跡,普遍認為它是孤立訓練,鍛鍊不到支援人正常生理活動的功能,所以不完善,等你擼完鐵你的生活將“不能自理”,有時也不怪會有這樣的片面理論出現,首先課上就有很多擼鐵身體姿態和功能出現問題的“受害者”頻頻點頭表示贊同,再放眼整個健身房,推完胸圓肩,拉完背腰椎前突,練完腹髂腰肌爆炸等等,好像無不給“擼鐵是孤立區域訓練缺乏身體功能”這個理論添磚加瓦。但事實是這樣嗎?為何我會說這是狹義的孤立訓練呢?

    在很多人眼裡,健美訓練只要你訓練的區域不停地有肌肉收縮,哪怕沒有核心,或者參與較少核心,動作都可以完成。所以健美和功能完全背道而馳。這種理解就像以前人們看待跑步,是個人邁開腿都能跑,那可以說跑步是個和身體功能沒有關係的運動嗎?恰恰相反,現在很多功能性缺陷都是從步態開始發現的,而研究又表明跑步是個極其要求身體功能的運動。

    實際上健美是個對於身體穩定要求非常高的專案

    1.肌肉的主動收縮有兩種,肌肉的半程收縮和全程完整收縮(此處不是軌跡的半程全程,而是使用肌肉的半程全程)。

    以槓鈴彎舉為例,半程收縮:隨意的發力將槓鈴拼命向上甩,到達三分之二處卡頓,突然一下超過這個卡點好像過了關節的束縛,一下彎到小臂基本貼上大臂,這就是典型的半程收縮(在之前二頭訓練文章有詳述,更多借用槓桿原理只有二頭靠近肘窩附近發力,易受傷),伴隨著這種動作,經常會看到腰椎奮力的前突,以幫助肘關節過卡點,這是一種完全沒有核心穩定的狀態,所以一般這麼練的都不會有完整的目標肌肉發力更不會有形態,這也不能稱為健美訓練。

    反之,主動控制的全程二頭收縮,必須要有骨盆到脊柱再到肩胛的穩定才可以完全控制目標肌肉來掌握重量,這才符合健美訓練的近端固定原則。

    2.我們再用深蹲做個例子。

    在DNS中,12-13個月的嬰兒正是從蹲到站的過程,此時他的骨盆和胸廓透過前面漫長10個月的訓練已經可以處在始終平行的位置上了,單獨伸髖用腿站立的同時完全可以保持上半身標準的直立姿勢。而健美運動員深蹲的標準姿勢和嬰兒正確的神經發育最後階段要求完全一致,這難道不是功能的表現嗎?

    也許你會說三大舉專案,複合型動作來反駁。那我們再看看腿屈伸,運用固定器械的動作,只有股四頭肌在運動,我們看看它到底是不是沒有核心的孤立區域運動。很多人在做腿屈伸時會有臀部上下起伏,或者腰椎前突臀部好像坐實的假相,這個在DNS裡都是屬於關節沒有共軸——骨盆和胸廓,在FMS裡屬於腰椎沒有穩定,髖沒有靈活,那麼造成的就是靠近膝窩的大腿後側拼命壓住凳面作為支點,運用槓桿原理小腿翹起重量擋板,此時只有整個股四頭肌的外側和靠近膝關節的部位極度收縮,而整個股直肌中上部包括股四頭肌內測沒有參與,此種做法危害,在之前腿部訓練文章中闡述過。

    那麼正確的方式顯而易見,需要先調動起你的身體功能,讓腹壓建立,胸廓和骨盆始終保持平行,此時整個身體會隨之向下壓住凳面,臀部坐實在,髖被釋放可以靈活,膕繩肌靠近膝窩位置也不會壓死凳面做槓桿,自然股四頭肌發力開始從大腿根部開始整個四個頭完全參與,任然是近端固定的發力。

    3.FMS功能性動作篩查

    這個篩查就是發現身體動作功能缺陷的一個工具,本來它使用在橄欖球隊,美國海軍陸戰隊裡,發現它們訓練存在的問題,先保護再加以糾正使得訓練沒有問題減少傷病。現在我們把它用到健美訓練裡,如果測試顯示身體功能1分那麼你在器械訓練時無法避免的會出現問題;如果身體功能≥2分,那麼器械訓練基本沒有問題。

    用FMS的軀幹穩定俯臥撐為例,這個動作測試的是軀幹瞬間穩定性

    手在髮際線位置可以完成為3分

    手在下巴位置可以完成為2分,不能完成為1分,有疼痛為0分

    最後脊柱伸展排除測試,與此相關所有疼痛則評估也為0分

    該學員在此測試中手在下巴處也不能穩定腰腹瞬間撐起身體,但是沒有任何疼痛,所以屬於1分,那麼我們可以看下他在臥推中的表現

    在推的過程中會看到腰椎的過分前突,甚至會伴有髖部甚至腰腹的旋轉,繼而影響到胸椎和肩胛關節,整個臥推模式完全沒在練胸,只有胸外側到肩前束,長時間肩胛,肩關節會出現或大或小損傷。

    如果健美訓練真的不太需要核心不太需要身體功能就可以孤立區域訓練,那麼健美運動將是唯一不能適合 FMS測試的運動。而我們從FMS可以看出很多健美訓練不到位的原因,而這僅僅還只是FMS 七個測試動作中的一個。

    4.健美的評判要求

    勻稱的肌肉,追求近乎對稱的身材是健美“美”的所在,平衡是關鍵,想要達到平衡本身就是功能的一種體現,平時我們的交替動作——互動模式,單側負載動作——一側穩定另一側運動,這不都是身體功能訓練的基礎嗎?越是練的好的頂尖選手,越會注重這方面的訓練。現在跪在波速球上的交替彎舉,瑜伽球上的臥推等等都是在找不穩定的環境來多重訓練,肌肉雖然是需要重量的轟擊,但這個重量是你完全肌肉控制所產生的實際力量,並不是蠻練的個數。

    再看看我們能的“肌肉舞者-凱格林”他的身體功能就算不是練健美的也少有人能做到吧。

    5.健美訓練需要的身體功能性要求不高

    會有這樣的聲音,我只想說一點,當你承受的重量越大你所需要的全身穩定參與更強,一點不亞於你的任何徒手身體功能訓練。

    對,我承認健美不是為了訓練身體功能,但除了專門的功能訓練是為了功能之外,哪一項運動是專門為了功能呢,不都是為了更快,更高,更強嗎?難道它們都要被闡述為不太需要身體功能的孤立區域訓練嗎?

    綜上所述,我覺得健美不應該是被排斥在功能之外的一個特殊專案(突然想到和我們一母同胞的力量舉都在功能之列為何反面總是我們呢?)也許是現在網路諮詢太發達,大家又都處在想快速成功的社會環境中,跟著影片或者是自學研究,造成很多沒有基礎的訓練,產生了很多訓練誤區,都認為擼鐵太簡單,這個專案就是這樣而已,但我們不能因為個人的訓練問題而否定這項運動,相反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更應該矯正試聽用正確的理念來把這個專案的正確面展示給大家。

    和其他競技專案相比,健美正真訓練技術的研究還是太少,千萬不要在它還沒有發展壯大之前就已經被帶入歧途最後扼殺在萌芽,把正真好的東西丟掉了!

  • 4 # jianxing2000

    健美運動員和競技運動員都要透過高強度的刻苦訓練獲得發達的肌肉,但他們在訓練理念上有什麼不同呢?從對肌肉的要求上看,競技運動員除了注重肌肉的最大力量及爆發力外,對肌肉的耐力及協調能力要求也很高。

    健美運動員僅對肌肉的圍度和形態有很高的要求,提高最大力量和爆發力只是為了增加肌肉圍度。從訓練方式上看,競技運動員的訓練更加多樣化,而健美運動員的訓練則比較枯燥和單一。關於健美運動員和競技運動員訓練理念的具體差別,詳細介紹如下:

    1)訓練目標不同

    健美運動員注重塑造肌肉的圍度與形態,使肌肉更加立體、飽滿,使其在視覺上呈現出人體肌肉的力量之美。

    競技運動員在肌肉訓練上,需要提高肌肉的最大力量、爆發力及耐力,另外對肌肉的協調能力和反應能力要求也很高,競技運動員的肌肉只有滿足了以上條件,才能在競技比賽中處於優勢地位。

    2)訓練方法不同

    健美運動員大多以大重量、低次數的無氧訓練為主,可以快速提高肌肉的圍度及爆發力。相對來說,低重量、高次數的耐力訓練相對較少,一般會安排在增肌訓練完成後用來減脂和刻畫肌肉線條。由於健美運動員需要對全身肌肉進行訓練,使其大小和形態與身材相協調,呈現出肌肉的和諧之美,因此健美運動員往往需要對身體的某一部位肌肉進行孤立訓練,這樣一來健美訓練的動作就比較單一、枯燥。

    與健美運動員相比,競技運動員的訓練要更加多樣化。競技運動員除了高強度、低次數的無氧訓練外,有氧耐力訓練、競技模擬訓練、身體的協調能力訓練、韌帶拉伸訓練等也很重要。

    3)肌肉力量的增長方式不同

    由於健美運動員和競技運動員的訓練方式有很大差別,因此肌肉力量的增長方式也略有不同。競技運動員的訓練方式更加多樣化,而且對肌耐力的要求也比較高,因此競技運動員的力量增長除了增加肌肉體積外,調動更多的肌纖維參與發力,提高肌纖維參與發力比例,對於提高肌肉力量也有明顯作用。

    相對於競技運動員,健美運動員的訓練方式比較單一,而且肌肉耐力也較差,因此增長肌肉力量的主要方式只有增加肌肉體積這一種途徑。這也是為什麼有的競技運動員的最大力量,要比肌肉圍度更大的健美運動員還要大的原因。

    4)對全身肌肉圍度的協調性要求不同

    健美運動員要展示人體的肌肉之美,因此對全身肌肉圍度的協調性要求很高,健美運動員會透過專項訓練來提高肌肉圍度較小的部位,從而使全身的肌肉圍度趨於完美。相對於健美運動員而言,競技運動員對全身肌肉圍度的協調性要求要低一些,無論哪個部位,只要力量和耐力滿足競技需求就是合適的。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健美運動員和競技運動員在肌肉訓練上產生明顯差別的原因,主要在於健美運動和競技運動的目的不同。健美運動是向觀眾展示身體的肌肉之美,而競技運動則是給觀眾提供一場精彩的體育比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農曆三月都有哪些神仙的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