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幫棒團社區團購

    農資賒銷的原因有:

    1、化肥廠家太多,產能太大。

    2、農資經銷商太多,進入門檻又太低。

    3、農資利潤太大,即使賒銷也很賺錢。

    4、終端商太多,每個村都有好幾家。

    5、假肥料太多,農民上當上怕了,明知賒銷要多出錢,也要賒,秋後算賬。

    造成賒銷的原因還有很多,我認為賒銷是農資發展的一個階段性產物,供大於求必然造成賒銷,想解決也並不容易,等到一部分廠家和經銷商都退出這個行業了,或者等產供銷一體化了賒銷自然就少了。

  • 2 # 農資人實錄

    農民買肥料先賒賬,不是農民造成的,是經銷商慣下的。

    也不是經銷商願意這麼做,是為了佔領更多市場,或者保住現有市場,不得已的辦法。

    農民原來根本不賒銷,沒這個習慣,後來發現別人都不掏錢,自己掏錢買就點吃虧的感覺了,乾脆就誰賒給買誰的。

    其實這是進了一個誤區,也是肥料發展不平衡,營銷體系出現瓶頸造成的。而老百姓一開始並不明情況,家家都準備著肥料錢,米麵不買,肥料錢不能動。現在只要動下嘴,說家裡緊張,經銷商連個還話的膽子都沒有。可見,肥料經銷商已經當開了孫子。

    可是,當人家忽悠團來了,請農民吃頓“套餐”,回來就是借錢都要買人家的硫銨,出的錢剛比複合肥便宜一點點,而且是吃虧不長記性。

    再深入一下分析,肥料經銷商除了能賣給人家肥料,也幫人家老百姓辦不了啥事情,老百姓不依靠你,當然懶得給你現錢了。

    有人說,農民喜歡賒一下賬,必竟種地的,還沒收成就墊資,家裡困難。其實別看經銷商人五人六的,回家一算賬,還有倒貼錢的,他跟誰講去呀。一著急還有個三兩年不給錢的,或者直接從人間消失了,就算栽了。

    有人說,經銷商與農民之間應該建立誠信關係,互相體諒一下。我個人感覺,體諒可以,但這不是解決問題 的辦法,能從增產上幫農民一把,或者從整體效益上幫農民一把才是真正的體諒。本來商業就是講求個現金流,光支出不回款,誰也沒有那麼大的資本。經銷商的買賣看著挺大,在這種營銷境況下,肯定是個空殼。

    不管是誰賒,都是為了個人利益,這樣下去的結果就是肥料質量越來越差了,服務也越來越差了,只剩下臉上那點假笑了。

    也有農民朋友說,經銷商利潤大,能承受得了,其實哪有多少利潤,肥料就是個本大利小的買賣,墊3000塊錢,可能會賺個50-100,可是就這樣為了100塊錢,扔出去3000塊,叫您會去做嗎?

    都是為了想做這個行業,想把這些市場保住,不得已了,打碎牙往肚裡吞。

    我說農民是屬羊的,可能有點過,但這人沒底線了,真是無藥可救。現在就是出去吃個大碗麵,也得放下8塊10塊的,何況幾十上百的肥料了。

    我說的是真心話,這個市場絕對要變,誰也別欠誰的,正經地做生意,才各自有各自的活路呢。有錢賺了,才會想法幫助農民呢。
  • 3 # 衛農老頭

    農資賒銷問題由來已久,是經銷商既恨又怕又愛的一個問題,甚至有人稱為是農資市場上的一棵毒瘤。衛農以為對於農資賒銷應該從經銷商和農民兩個方面來看,比較恰當一些。

    首先是農資經銷商的問題。經銷商為了佔領,或者保住市場,擴大銷售額主動賒銷,甚至開車送貨上門,放下肥料就走,先不說錢的問題。其次是被動賒銷,由於經銷農資的人比較多,你不賒銷有人賒銷,你不賒銷可能就會丟失市場,所以只好賒銷。再次是農村就是個熟人社會,親戚朋友來賒銷怎麼辦?七大姑八大姨二大爺的,抹不開面子,只好違心的進行賒銷了。

    題主看樣子主要想詢問,農民買農資為什麼要賒銷的?那衛農就來說一說,農民為什麼要賒銷。

    農民是弱勢群體,往往在遭受假冒偽劣農資的侵害以後,無法獲得賠償,只能打掉牙往肚子裡咽,自認倒黴。慢慢吃虧上當多了變靈醒了,就是購買農資不給錢,先把化肥用上。如果你的農資質量有問題,最起碼我可以不給你錢。再就是農民會認為如果你的農資質量不好,你就不敢賒銷給他。這就是農民因擔心農資質量而賒銷的。

    其次是農民當時手頭確實沒有錢,又急著用農資只好來賒銷。農村有一句俗語叫,娶媳婦蓋房用錢沒王。農民缺乏收入來源,需要花錢的地方又比較多。比如遭遇紅白喜事,以及蓋房子等,都是很花錢的事,可能會把多少年積攢的錢都用光了,有些人還要拉賬的。到了要種地的時候,手頭緊張沒錢,只好硬著頭皮來賒銷了。

    再就是個別無賴,靠賒騙過日子的人。這些人在農村是極少數,沒臉沒皮,賒了東家賒西家,沒錢賒有錢也賒,就是賴著不想還賬。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農民購買農資之所以賒銷,主要就是以上這三種情況。衛農認為大多數農民是講誠信的,輕易不會賒銷農資。就以上邊三種情況來說,第一種人只要農資質量沒有問題,農民是會還錢的。第二種人確實是一時半會沒有錢,一旦有了錢就會立即來清賬的。只有第三種人是比較麻煩的。

  • 4 # 藍灣風帆

    農民朋友買農資為何要賒銷?

    農村農資包括農藥、化肥、飼料、種子等。農民使用農資的特點是:季節性強;使用量大;經常遇到假農資。農民賒賬購買農資的原因有:一是手頭上沒錢,二是圖方便,三是隨眾心理習慣性的賒賬,四是賒賬購買防假農資。農資店鋪賒賬銷售的原因主要是儘快佔領農戶市場,擴大銷售。

    農民賒賬購買農資的原因

    1.手頭上沒錢賒賬

    農民朋友在從事農業生產的過程中,無論是搞養殖業還是種植業,往往投資比較大,其購買農資量大,因而資金使用量也大,且遇到資金緊張,手頭沒錢,因而只能去農資店賒賬解決。如從事農業種植的農民,種了大片稻田或大片香蕉地,在稻穀或香蕉生長過程中,需要階段性的大範圍使用肥料和農藥,但這時手頭又沒錢,而施肥與撒藥又有時間限制,時間緊、任務重,於是只能到能賒賬的店鋪去賒賬購買化肥與農藥,以順利度過這道難關。

    2.圖方便賒賬

    農民在搞規模化養殖的過程中,因飼料使用量大,購買頻繁,為了圖方便,往往也採取賒賬方式。如廣東湛江、海南三亞等地方有許多高位池對蝦養殖戶,其養蝦基本上是三個月養一批,在這短短的三個月內,養蝦投入的主要花費在蝦飼料上,一包蝦飼料一兩百塊,就算投資一個十畝塘的蝦農,其一買就是幾十包蝦料,且過了十天、半月又要買。為了圖方便,蝦農老闆就派工人直接到蝦料店拿貨,或讓蝦料店老闆送貨到蝦塘,並做好賒賬登記,等到三個月後,蝦農抓蝦豐收了,賣蝦賺到錢再將前面賒賬款還掉。

    3.隨眾心理習慣性的賒賬

    因為農民的收入來源主要靠其種植或養殖的農產品銷售後才有,不像城市上班的人,每月都有工資領,每月都有現金流,所以農民手頭上沒有錢是常有的事,在農民使用農資的過程中,賒賬購買也是農村傳統習慣,到後來,農民購買一些農資,即使手頭上有錢,因隨眾心理和習慣性的動作也往往是採取賒賬的方式。等到在農產品出來之後或春節前還錢銷賬。

    4.防止購到假農資而賒賬

    一直以來,農村在開展種養殖的過程中,受到假農資尤其是假農藥、假種子的困擾不斷,其對農民的危害性非常大,一旦遇到假農藥、假種子,往往農作物受到病蟲的侵害或假種等顆粒無收,國家一直在加大打擊的力度,儘管現如今比以前好多了,但此問題還不時在農村出現。為了防止購買到假農藥、假種子,農民往往也是採取賒賬的方式。一者為了防止受騙,如果發現是假貨,後面好找店鋪老闆扯皮不付錢;另一方面也可以檢驗店鋪老闆賣貨的誠意,如果他的農資貨不過硬,他也不敢賒賬。這也是農民賒賬購農資的一個原因。

    農資店鋪賒賬銷售的原因

    對銷售農資的店鋪來說,賒賬銷售主要是為了佔領農戶市場,擴大銷售。現如今,商業競爭很激烈,農資銷售也不例外,賣農資的店鋪很多,你不賒賬銷售,別人就賒賬銷售,而農民一旦習慣了到哪個店鋪去買,他以後也會在其店鋪買。這樣,消費群體就穩定了,店鋪的生意就好做了。在農民使用農藥、化肥的季節,一旦不賒賬,貨物銷售不出處,店鋪積壓的農藥化肥又有季節性和時間期限,過了這個時間和季節,不僅要等到來年來季做這生意,而且農藥、化肥過期了也是損失很大的。所以迫於銷售競爭與壓力,農資店老闆也是樂於賒農資給農民朋友的。

  • 5 # 植保小貼士

    作為一個一線的農業工作者,關於農民購買農資時賒賬問題,我是比較瞭解其中的緣由。具體有以下幾種情況!

    農民確實沒有錢

    百姓沒有錢,這種情況是真實存在的,現在農村種地的很多都是上了年紀的,他們在農村除了種地幾乎沒有經濟來源,而現在很多農資又特別貴,一袋肥料100多,如果這些農戶種了好幾畝,一下讓他們出幾百塊有時候他們真的拿不出來!種情況下他們就會去賒賬!

    故意賒賬

    種地很不容易,經常會面臨各種風險,比如藥害、自然災害等等的,於是一些心思活絡的種植戶就想著先從零售店賒賬,等糧食賣了賺了錢再還賬,自己也能降低風險;還有的農戶擔心買的農藥或者種子等出現問題,於是先不給錢,就這樣形成了賒賬的現象!

    零售店縱容

    現在農村做農資銷售的人越來越多,像我們這邊兒鎮上將近20幾家,競爭異常激烈,為了吸引農戶,各個零售店都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一方面進行殺價,另一方面主動賒銷給農戶,希望以這種方式吸引更多的種植戶。隨著零售店普遍賒銷,那麼農戶也逐漸適應了這種銷售方式,你不賒賬,我就不買你的東西!從另一方面說是零售店培養了農戶賒賬的習慣!

    賒銷對於農資經營者來說,是一個無底洞,有很多賒銷的農資經營者被拖垮,這使得更多農資經營者認識到賒銷的弊端,並逐漸開始走現款!關於農資賒銷,我認為並不是一件壞事,間接幫農民緩解了資金,但是農民如果在還款方面不能積極履行,那麼賒銷必須停止。

  • 6 # 餘一鬥

    在農村地區,很多農民購買農資產品的時候往往會賒賬,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自己還是有一定發言權的,畢竟曾經在家裡接觸過相關的農資行業。下面我簡單的來分析一下這其中的原因。

    第一,農民手上沒有餘錢。這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大家都知道,農村其實是比較貧困的,而且特別是對於那些從事農業種植的農戶來說,他們依靠種植農業所獲得的那一部分收入,除了給自己家庭生活開支之後,基本上就沒什麼閒錢,更沒有積蓄,而購買農資產品大多又處於農業種植的最初階段,也就是說先要購買農資種子化肥將糧食播種下去,等一段時間之後才能收貨才能賣錢。所以他們在購買農資的時候會選擇賒賬,等到糧食收穫賣掉之後再還錢。

    第二,賒銷是農村商品販賣的特點。不知道其他地方是怎麼樣的,在我們當地農村基本上很多農產品在收購的時候,都是採用賒銷欠賬的方式,而在購買很多農用品以及農用物資,包括生活物品方面,很多農民也是採用賒賬來進行結算。這種賒銷的特點可能是小範圍的,也可能在全國很多地區都普遍存在。因為農村地區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小環境,大家知根知底,不存在欠賬不還的問題。所以賒銷能夠進行下去,沒有太多的壞賬率。

    第三,農資銷售競爭導致賒銷。以前在農村地區賣農資產品的很少,就那麼一家兩家。但是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各地農村市場也逐漸繁榮起來。現在農村有很多販賣種子化肥農藥的農資商店。而且由於現在交通方便,很多農資商店在銷售化肥的時候,都提供上門服務,直接送貨到農戶家中。比如說在我們老家,現在根本不需要出門買化肥,所有的化肥農藥都有,專門的人送到家裡。而這個是送到家裡的人,基本上是村子裡的鄰居在集鎮上開農資商店,他會提前給你打招呼,說讓你幫他銷售一點,而且可以先給你貨,錢到年底或者是糧食收購之後再給都可以。正是因為這個模式也導致融資賒銷比較盛行。

  • 7 # 華哥的三農

    購買農資賒銷在農村是一種普遍現象。我堂哥就是農資店經營者,平時生意看起來也不錯,但是私下裡他也經常愁眉苦臉,抱怨生意不好做。

    農資指的是農用物資,一般包括農業生產及加工機械、農藥、化肥、種子等等。這些物資都是農業生產必不可少的,每年用於這一部分的開支也佔了農業生產開支的很大一部分。

    農民購買農資產品一般都是賒賬,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這要從農資經營者和農民兩方面進行分析。

    農資經營者

    首先農資經營者自己是肯定不願意賒賬。因為賒賬,平時進貨需要拿資金墊付,這大量的資金一時之間難以籌集,另外大量賒賬,年底要帳難心,有些人一拖欠都是好幾年。

    但是,現在農資經營店較多,競爭激烈,為了促進銷售,賒銷就成了主要手段。賒銷可以幫助農民解決因資金困難而無法進行農業生產的問題,贏得農民的好感,同時也能穩定客源。農民這一季在這家店賒農資,下一季還會到這家賒農資。

    另外,農村人情關係味比較濃,一般情況下,農民來買東西,如果開口講了暫時沒錢,那麼農資店老闆也不好講要現付,就只好記賬。

    所以說,農資經營者之所以願意賒銷主要是為了考慮提高農資銷售量而採取的促銷手段,另外也因為農村特殊的人情關係,不好直白的要求付錢。

    購買農資的農民

    前面也說過,農資是農業生產必不可少,而且每年單純這方面開支也大。我家二十畝地,我粗略算過一年農資開銷大約在一萬塊錢左右。佔了我家賣糧收入的三分之一。

    所以,這麼大的開支對於農民來說臨時拿出錢來確實困難,所以很多人都等賣糧之後再進行結賬,或者年底結賬。

    農民購買農資並非一次性購買,不同季節以及不同時間段,農民都要進行農資購買,一年中購買農資次數較多,為了圖個方便,索性就到時候統一結賬。我家一年往農資店跑不下於二十次,買藥、買化肥、買種子等等,每次買的都不一樣,不可能一次性購買。

    另外,賒賬是人們買東西的一種普遍心理。一般買東西之後都想著先用一下看看怎麼樣才付錢。買農資也是一樣,人們想著先拿回家用一段時間,之後看看效果怎麼樣才付錢,如果有什麼不好的問題,到時候還能討價還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極度缺乏安全感的人要怎樣才能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