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鹿學歷史

    從史料和考古發現來看,古人的防雨用品非常豐富:身上穿的有襏襫(就是後來的蓑衣)、油衣,頭上戴的有斗笠、油帽,腳上穿的有屐、油靴等,手上拿的有油傘。

    一、身上穿的

    1.蓑衣由蓑草編成,這種草的表皮比較光滑,本身又呈空心狀,用它來製作雨衣,雨水不易滲透。

    2.油衣一開始是指絹絲製作的高階雨衣,在紙張發明以後,古人開始選用成本低、防水效果好的油紙製作油衣。

    3.明代後,雨衣的製作日益考究,所用材料也有多種。貴族男女的雨衣用一種柔軟而不滲水的高階玉草編織而成,取名為“玉針蓑”。

    4.明清時,油衣已是日雜店的常銷貨。

    二、頭上戴的

    1.斗笠是古人使用最廣的遮雨帽,用草編織的叫草笠,用蒲葵編的叫蒲笠,另外還有竹笠、棕笠、藤笠、氈笠等,都因製作材料得名。

    2.唐朝時還出現了油帽,這種帽子也稱“蘇幕遮”、“颯磨遮”,是從西域傳來的。

    三、腳上穿的

    1.對於腳上的防雨工具,先秦時就出現了一種雙層木底鞋,稱“舄(xì)”。1987年,考古專家在浙江寧波慈湖新石器時代的遺址中發現了殘存的木屐,說明華人穿木屐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宋代以後,木屐開始大多用作雨鞋。

    2.油靴也稱“油膀靴”,這種靴子一般不直接穿在腳上,功能相當於鞋套,分有筒(靿)和無筒兩種款式,有筒稱為“油靴”,無筒稱“油鞋”。油靴在隋唐時已出現,宋元時開始流行。 此外,明清時還有一種釘鞋,鞋底施釘,鞋統、鞋面塗敷桐油,雨天套於常鞋之外穿著。

    四、手上拿的

    1.春秋時期,我們的祖先就發明了傘,但當時傘大多作為統治者出行車輦上的裝飾現身,美其名曰“華蓋”,是一種身份的象徵。隋唐五代時期,傘的使用就比較普遍了,除了防雨還用來遮陽。

    2.油紙傘在唐朝時還傳到了日本、北韓,日本早期將油紙傘稱為“唐傘”。傘被尋常百姓普遍使用是在宋朝,據統計,北宋著名畫作《清明上河圖》中,一共有42把傘,可見當時傘的流行。

  • 2 # 德裕9

    蓑衣,是用高樑葉子,最下邊的老葉,用麻繩子,一個葉一排排穿起來,下雨了披肩上,擋風雨,不結實,還有用,桐油刷成的油布,還有用油布做成的雨傘

  • 3 # 歷史文化精髓

    1:先秦時就已經發明瞭雨傘, 又稱為 “ 簦 ” 。《通俗文》中說的“張帛避雨”,即是開啟用布帛製作的雨傘來擋雨。

    2:北魏時的傘是 “ 便於步行騎馬 ” 的油紙傘。漢代發明了紙,這種比絲帛造價更低的原 料為油紙傘提供了物質條件。人們在紙上塗以油脂或桐油,油紙傘得以廣泛地流傳和使用。

    3:隋唐五代時期,傘的使用就比較普遍了,除了防 雨還用來遮陽。當時已經有人以制傘、售傘為生。

    4:宋初陶轂《清異錄》卷下就記載道:“江南周則,少賤,以造雨傘為業。 宋代,傘成為了百姓日常生活必備品。除官員外,平民百姓也可使用。那時人們出門傘是必不可少的行李。

  • 4 # 紫砂匠邵一

    穿蓑衣

    蓑衣,最初是用草編織而成的擋雨器具。中國在上古時期,人們為了抵擋風雨的侵擾。起初只能用野草裹住身子,以遮雨水,久而久之形成了蓑衣《詩經·小雅·無羊》:“爾牧來思,何蓑何笠”,就記錄了當時人們穿蓑衣的情況。“蓑笠,備雨服。”說明是充當雨具之用的。春秋戰國時代,百姓在下雨天,通常是身著這種草衣來從事勞作的。蓑和笠的關係,如同今日雨衣和雨帽的關係,所不同的是“笠”的製作原料是竹子,而不是草。而且“笠”晴雨兩用,既可避風雨,也可防烈日酷暑。

      蓑草的表皮較光滑,本身又呈空心狀,所以用來制雨衣,雨水不易滲透。其為賤物,輕易可得,在很長時期內,不分尊卑,外出遇雨,都穿這種蓑衣。隨著時代進步,人們又發現了多種可用作雨衣的材料,但蓑衣並沒有被淘汰,尤以農夫、漁人所用為多,歷代詩文中有不少描寫。我們最熟悉的,應該是那首:“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比蓑衣進一步的雨衣,是用絲絹一類紡織品塗上油後做成的,稱“油衣”、“油帔”。《晉書·桓玄傳》:“(劉)裕至蔣山,使贏弱貫油帔登山,分張旗幟,數道並前。”

      除蓑革、油絹外,古代雨衣還有用粗麻、棕絲等材料製成的。棕絲是棕櫚樹皮上的一種纖維,經加工整理,也可編織成雨衣,俗謂“棕衣”。唐韋應物《寄廬山棕衣居士》詩:“兀兀山行無處歸,山中猛虎識棕衣。”與此類似的材料,還有油葵葉,也非常適宜製作雨衣。清李調元《南越筆記》中就有詳細記載:“油葵生陽江恩平大山中,樹如蒲葵,葉稍柔,亦日柔葵,取以作蓑,御雨耐久。”這種雨衣仍以農夫、漁人所著為多。

      明代後,雨衣的製作日益考究,所用材料也有多種。宮廷內臣所穿雨衣,據劉若愚《明宮史》記:“用玉色深藍官綠杭觸或好絹,油為之,先年亦有蠶繭紙為之,今無矣。有鬥缽式者,有道袍式加褂者。御前大臣值穿紅之日,有紅雨衣、彩畫蟒龍方補為貼裡式者。”貴族男女的雨衣,則用一種柔軟而不滲水的高階玉草編織而成,取名為“玉針蓑”。

      《紅樓夢》中,貴公子賈寶玉就穿這種雨衣。第45回:“只見寶玉頭上戴著大箬笠,身上披著蓑衣,黛玉不覺笑道:‘那裡來的這麼個漁翁?’……黛玉又看那蓑衣斗笠不是尋常市賣的,十分細緻輕巧,因說道:‘是什麼草編的?”’

      斗笠則是用竹篾、箭竹葉為原料,編織而成,有尖頂和圓頂兩種形制。講究的以竹青細篾加藤片扎頂滾邊,竹葉夾一層油紙或者荷葉,笠面再塗上桐油。有些地方的斗笠,由上下兩層竹編菱形網眼組成,中間夾以竹葉、油紙。“或大或小,皆頂隆而口圓,可芘雨蔽日,以為蓑之配也。”(《國語》)斗笠,又名箬笠。“楚謂竹皮日箬”有的斗笠,以葵葉鋪陳笠蓋,因而稱之為葵笠。有的則以筍殼夾於竹篾中。

      油紙傘

    中國古代另一種常用的雨具就是傘。“傘”,亦作“躇”,《正字通》說:“傘,御雨蔽日,可以卷舒者。”先秦時,傘又稱為“簦”。中國遠在夏、商、週三代已發明了雨傘,據《事物紀原》:“《六韜》日:‘天雨不張蓋幔’,周初事也。《通俗文。》日:‘張帛避雨,謂之鱔’,蓋即雨傘之用,三代已有也。”所謂“張帛避雨”,即是用布帛製作的雨傘。

      1980年發現的秦始皇陵彩繪銅車馬上帶有一柄傘。拉動這個傘柄的機關,就可以隨心傾斜以遮蔽不同角度射來的Sunny。此外,拉動機關還可旋轉傘柄或取下傘柄用作一把利矛,而傘也就成了一個巨大的盾。此時的傘多是統治者出門車輦上的裝飾。

      元魏之時的傘是“便於步行騎馬”的油紙傘。油紙傘在這一時期的出現,是由於漢代已經發明瞭紙,人們開始用廉價的紙來代替昂貴的絲帛,並在紙上塗以油脂或桐油,使之經久耐用。由於物美價廉、經濟實用,油紙傘得以廣泛地流傳和使用。據此,我們也可以認為,中國歷史上真正具有防雨效果的傘,是到南北朝時才有的。文獻記載也對這一時期人們用傘的情況作了描述,如唐初李延壽所纂的《南史》載:“(王籍)彌忽忽不樂,乃至徒行市道,不擇交遊,有時途中見相識,輒以笠傘覆面。”

      隋唐五代時期,傘的使用就比較普遍了,除了防雨還用來遮陽。由於傘的使用普遍,當時制傘、售傘也達到了一定的水平。宋初陶轂《清異錄》卷下就記載道:“江南周則,少賤,以造雨傘為業。”

      宋代,傘已經成為社會上的大眾用品了。除官員外,平民百姓也可使用。那時人們出門,行李中的物品,傘是必不可少的。行人帶傘,或防雨,或遮陽。劉松年《鬥茶圖》四人中有三人隨身攜帶著傘,說明人們出行時,傘是隨帶物品中必不可少的。

      宋代傘的種類很多,根據吳自牧《夢梁錄》一書中的記載,南宋都城臨安(今浙江杭州)的制傘業,儼然已是全國的生產中心,有大小黃羅傘、青涼傘、紅綠小傘、方傘、大傘等諸多品種可供顧客挑選。當時,以絲綢製作的傘估計還佔據著主流的地位。

      雖然宋代傘的使用非常普遍,但其仍有嚴格的使用規定。葉夢得《石林燕語》記載:

      “京城士人舊通用青涼傘,祥符五年始詔惟親王得用之,餘悉禁。六年,中書樞密院亦許用,然每車駕行幸,扈從皆撤去,既張傘而席帽仍舊,故謂之重戴。餘從官遇出京城門,如上池賜宴之類,門外皆張傘,然須卻帽。”從這條文獻記載來看,過去京城中計程車人都是通行使用青絹涼傘。到大中祥符五年(1012)九月,朝廷規定青絹涼傘惟許親王、宗室使用,其餘階層的人士禁止使用青絹涼傘。

      明清時期傘的品種很多,同時對傘的使用亦有嚴格的限制。據《古今事物考》所云:“我明鹵簿有紫方傘、紅方傘、曲柄紅繡傘、黃繡傘、黃羅繡九龍傘、直柄黃繡傘、紅繡傘、青紅黃白黑五色銷金傘、黃羅銷金九龍傘、黃油絹銷金雨傘。又文武官一品至四品,俱用黑色茶褐羅表紅絹裡三簷;五品用青羅表紅絹裡兩簷,六品至九品俱用青絹表紅絹裡兩簷雨傘。”由此可以看出,從形狀來分有方傘、直柄傘和曲柄傘,根據顏色又可分出紫、紅、黃等不同種類,根據製作材料又可分羅繡傘、油絹傘等種類。不同的等級使用不同的傘,而清代則規定,庶民不得用羅絹涼傘。

      木屐

    除了遮雨器物外,雨天在外行走,還要顧及地下的潮溼泥濘,於是就有了雨鞋。先秦時有一種雙層底的鞋,稱“舄”,底層上臘。當時建築多是泥地,貴族行禮久立,恐溼氣侵下,“故復其下使幹臘也”(《釋名·釋衣服》)。可以推想,下雨貴族們可能就用它當雨鞋。對一般勞動人民來說,則是用草編的鞋。古詩云:“蒯菅柔韌自編成,不換仍呼不借名,長向綠蓑衣底著,雨行偏稱野夫情。”

      先秦時還有一種形似今天日本人所穿的木屐的鞋,底下有雙齒,稱“屐”,據說是用以“踐泥”的,後來也成為雨鞋。它的穿著很方便,只需在布鞋外一套,便可出行。考究一點的,還要匕蠟,稱“蠟屐”。

      今天一個人有十幾雙乃至幾十雙鞋都很正常,但古人不一樣,他們對鞋非常珍惜,一到下雨天就把鞋擱家裡了,基本上就等於光著腳,多大的雨都不怕。但是又怕紮腳,該怎麼辦呢?人們就發明了木屐,防硌、防扎、不怕雨。

      那麼木屐到底有幾個齒呢?我們今天不使用木屐了,日本人儘管還用木屐,但是經過了改良,也不是最原始的狀態了。原始的木屐有兩個齒。相傳這種鞋是謝靈運發明的,是為了登山用的,所以它有一個名字叫“謝公屐”。

      在登山的時候,把前齒卸去,這樣登山就變得非常容易;下山的時候,又把後跟卸去。這種木屐在中國歷史上流傳了很久,也使用了很久。古時候的生產力比較低下,古人發明了這麼簡易的鞋,可以避雨,還可以登山,可見華人非常聰明。

      此外,明清時還有一種釘鞋,鞋底施釘,鞋統、鞋面塗敷桐油,雨天套於常鞋之外穿著。

      至於貴族女子,出行有車代步,她們的雨鞋,裝飾性的成分較大,《紅樓夢》中,大觀園的姑娘們雪天出遊,有的著羊皮小靴。有的著鹿皮小靴,爭豔鬥奇,即是一例。

  • 5 # 寶劍鋒

    在中國的古代社會,人們防雨的辦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蓑衣

    蓑衣是中國古人常用的用來防雨的日常用品,唐代柳宗元的詩:“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句詩詞裡面的蓑,指的就是蓑衣,其是用蓑草或者棕櫚樹根部的棕絲編織而成的,外表光滑,並且雨水不容易進入裡面。 蓑衣的編織工序相對而言比較多,搓草,編織等。一個人正常情況下需要半個月左右的時間才能編完,用去蓑草大約需要9斤左右。

    2 斗笠

    斗笠是古人戴在頭上用來避雨的日常用品,經常由竹子編織而成,可以做出尖頂的,也可以做成圓頂的,古代尖頂的斗笠比較多,這種形狀會方便雨水的下流排出。

    3 油衣

    在古代,高階的雨衣,是用絹絲在外面塗上油脂或者桐油製作而成。油脂具有防水的功能,不容易被雨水浸入,防水效果良好。早在宋代的時候,官方就有專門製作油衣的地方。

    4 木屐

    木屐是華人首先發明的兩齒木頭鞋,可以在雨天的時候在泥上走,是唐朝以前常見的一種生活用品,後來向東傳播到了現在的日本。

    5 雨傘

    雨傘是中國古代發明的最有效的避雨用品之一,已經有3000多年的歷史了。春秋時期,魯班的老婆用野獸的皮蒙在細細的竹片上,收起來的時候像個木棍,撐起來如同蓋子,這就是最早傘的形態。

    紙張做的傘是到了漢代才出現的,到了唐朝的時候,向東傳播到了日本。後來用桐油塗在紙傘外面,增強防水效能,做成桐油傘等。

    6 建防水的住所

    古人防水,最好的方式是待在住所,住所的防水功能做好。普通老百姓的話,可能是住在茅草屋中,頂部茅草的防水設施就變得很重要。

    下圖 杜甫草堂

    總之,古人是很聰明的,發明了很多防雨的方法。

  • 6 # 使用者3892928207086

    古時的夏天,氣候比今天潤澤。男人如今天的女士,夏天著裝極少,古代男人,以短裙遮體,身體坦露。短裙和浴巾功能相同。古人不怕雨,也不刻意防雨,不然也不會有讓暴風雨來的更猛烈些吧之說。

    古人稱雨水為聖水,天水,浴之健康如意。所以夏天古人是不帶雨具的,認為是對上天的不敬。如果遇到連陰雨,古人就不用看曆書,相信今天明天都是好日子。古人結婚一般選擇雨天,新郎新娘被淋溼,才稱鴛鴦,水是吉祥的象徵,潑水節就是古時傳下來。現在的人,失去了對水的敬畏,遇事經常水水算了。

    古人每到夏季,夫妻牽手雨中,叫鴛鴦戲水,被今天的人改為鴛鴦浴。人們對黃河的尊重,就是透過黃河之水天上來表達的。雨水就是古人眼中的天上之水,是神水。天降大雨於斯人也,比先淋溼其膚,曾益其所不能,心想事成,萬事如意。

    古人把雨水稱甘露,能看出人們對雨的仰慕,當然不會防雨,唯恐淋不到自己頭上。連一滴露珠都用晶瑩來形容,古人對大自然的水愛到深處。古人愛女人,把女人說成是水做的。即便對渣女,也只是說紅顏禍水。

    夏天是古人的幸運季,聖經裡的夏娃,在舊約聖經裡稱夏雨。有水就有魚,水是造就生命之物,很多專家認為人類生於水。古人面對陣陣夏雨的態度是林吧淋吧,你是雨滴我是沙。古人是不主張防雨的,更沒有防雨措施。

  • 7 # 太多油

    二十多年前我在老家用過老油傘,除了幾根鐵絲,全身竹結構,上面蒙的是油布或者油紙,擋雨效果也非常好,就是有點重。

  • 8 # 小容談美食

    古人其實很有智慧,很早就有了蓑衣、斗笠。

    用絹絲製成,外面塗上油脂,所以被稱為“油衣”,後期塗刷桐油,甚至油漆。油衣避水性極好,與現代雨衣功能十分接近。

    在隋唐時出現了一種,用木片做底,木底釘釘子防滑,靴面用細絹製作,外面塗上桐油或蠟的油靴,到了宋元時開始流行。

    還有油紙傘、木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快船為什麼總截胡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