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名稱林培科

    如果要勸一個不喜歡學習的人,首先你要了解他想做什麼事,可能運動是他的強項。做家長要帶領孩子去運動場堅持高強度訓練他,體育場館裡邊的跑道400米1圈讓他跑10圈,連續三天。回家後家長利用悠閒的眼神去觀察孩子的對運動後疲倦的身體及心理進行輔導。

    家長要主動學習,讀一些適用孩子的讀物,如、詩歌、作文精選、一千零一夜等等和孩子一起探討書裡情節和故事,讓孩子知道學習文化知識比運動要輕鬆多了。

    家長找機會讓孩子參加讀書比賽,家長和孩子一起寫詩朗誦,培養孩子登臺表演家長都要給予鼓勵和支援。

    如果要想培養岀一個好孩子,首先家長做到愛學習或者愛書法堅持不斷的學習會影響到孩子,孩子自然就象大樣去學習。古話說得好“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來會打洞”。

    家長要抽時間和孩子一起學習,並且還要向孩子提出學習遇到的問題,孩子要哄、老頭要請。家長多花一些時間,一定能培養出一個愛學習,懂禮貌的好孩子併成才。

  • 2 # 胡老師說電商

    這篇文章只是我從事教育事業,以及觀察周圍家庭之後得出的一些感想,基本都是個例,希望給各位家長作參考,邏輯客不喜勿噴。

    我在文章提到的“愛學習”,指的是孩子在學校能“學得下去”,走進社會後也願意透過學習、閱讀提升自己。但不代表這個“愛學習”的孩子一定會收穫社會認可的“成功人生”,成為一個“德智體美勞”全能的優秀孩子。希望看到“成功寶寶培養法”的家長,可以就此打住。

    現在進入正題。

    我是一名教師,除了做好日常教學的本分,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有的學生“愛學習”,有的學生“不愛學習”?這個問題實際上很複雜,愛學生的學生中,有學霸,也有怎麼學都學不好的,努力地讓人心疼的孩子;不愛學習的孩子中,有學渣也有成績過得去的孩子。這樣複雜的問題我肯定也無法解決,但是有幾個明顯的因素在影響著孩子們。其中一個,就是被大家認為是殘忍的“智商差距”。但是,據我觀察,如果我們不考慮有很高天賦的孩子,就看普通孩子,智商差距的背後,更殘忍的是因素是,一些孩子的家庭情況太普通甚至是貧困,家長忙著掙錢,在孩子小時候沒有重視智力的開發和閱讀能力的培養,甚至認為“考好試就好了,買閒書影響學習還浪費錢!”。高中階段的學習,很大程度就是在拼閱讀能力,你能不能理解這篇文章,你能不能理解這道題要考你什麼知識點……這些孩子從小就沒能鍛鍊自己的閱讀能力,家長的眼界也限制了孩子的視野,家長忙著掙錢,孩子如何“仰望星空”?

    而今天這篇文章,重點要探討一下,那些生長在小康家庭,甚至是“小富二代”的孩子,為什麼會“讀不下書”。我想,大凡有正當職業,收入比較穩定豐厚的家長,都會以自己的方式關心孩子的教育。家長們在孩子讀書的時候,會擠出時間接送孩子,回家之後會妥善安排好孩子的起居飲食,學費和學習用品、練習冊的費用完全不用孩子操心,可以說為孩子營造了良好的讀書條件。這種家庭的孩子,從小就沒有經歷過求學路上的物質阻礙。不僅如此,家長們還非常重視和教師的溝通,尊重教師,因為他們知道,孩子在學校需要教師的幫助,家長的素質很大程度決定了老師在本分之餘對孩子的態度。回家之後,除了安排孩子的生活,也會督促孩子讀書,跟孩子講“謀生艱難,一定要讀好書,將來上個好大學,生活也許能輕鬆一些”的道理,督促孩子做好作業,“聽老師的話”……如果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家長們,你們就是如此做的,你們肯定會有些委屈,我為孩子的教育付出那麼多,為什麼我的孩子反而不愛學習,成績比不上一些家庭情況一般,家長又不怎麼管的孩子?

    這是因為,你重視的“教育”,實際上是“考好試的好處”,你並沒有潛移默化傳達給孩子“敬畏知識”的品質。

    說說我成長過程的一些細節吧。小時候我跟奶奶在一起生活,奶奶總是跟我講起老家的哪位叔叔寫得一手好書法,哪位伯伯認得古書…..不止一次得意地跟我說起,小學時先生教了他們一個字,60多個筆畫,在我們方言裡,意思是“摩肩接踵往前走”,說完,怕我不相信,總要找個紙片,一筆一劃地寫給我看。小學有一次上學我把英語書落在家裡了,奶奶從家裡氣喘吁吁地跑到學校,她說:“讀書,沒有課本怎麼行喲!”……我想,看到這裡,各位家長已經可以知道了,無論你自認為在教育上為孩子付出了多少,你跟這位老人相比,你缺了一種東西——敬畏知識。奶奶的年代,吃飯都成問題,更不要說受教育。所以讀過書的人,都能得到他們的,可以說是“莫名其妙”的尊敬。奶奶小學學的一個字,成為了她向別人誇耀的“好工作”、“房子車子”。即使我的父親在我小時候,把更多的時間用在謀生上,不怎麼管我的學習,但是每次我跟他要錢買很貴的筆(小時候也曾經虛榮過啊),他總是說:“只要你認為學習需要,就去買吧。”他不說“只要考試需要”或“老師要求”,他給我一個暗示,物質的支出,應該服從你精神的需求而不是其他,他將“學習知識”提到了很高的位置,他學歷不高,出身貧困,對知識,也許也有那種“莫名其妙”的敬畏吧。

    從小,上學讀書在我心目中就不單純是為了考好試,而是一件聖潔、值得驕傲的事——我在學習知識哪!就是這種聖潔感,讓我經歷了應試教育的“反人性的折磨”之後,經歷高考之後,仍沒有喪失求知的熱情,沒有喪失思考的興趣,沒有喪失對世界的好奇心。

    各位痛心孩子不肯好好唸書的家長們,你們可以反思一下,在為孩子的教育“付出”了那麼多之餘,你是不是無意識地暗示過孩子,讀書只是為了考試,為了找份好工作?是不是不經意說過某某親戚小孩只會“死讀書”,情商太低,將來肯定“在社會吃不開”?你內心是不是覺得學好知識,讀透理論並不能幫助你更深刻地看待這個世界,反而是你的人脈,你的資訊來源才能幫助你掙到錢,讓你在咱國家“混下去”?

    是的,你們是對的。

    正因為你們是對的,所以你不能指望孩子們熱愛讀書。

    因為你們的孩子沒有經歷過你們的奮鬥,他如果對讀書沒有興趣,你也不能指望他非常成熟、有目的,或者說功利地為“未來”去奮鬥。成年人尚且有那麼多妥協,你要求一個孩子為未來,“很久之後”的體面工作而讀書,這很難成為他讀書的動力——換言之,他跟你們一樣,並不敬畏知識。

    愛因斯坦說:“這個公式很美。”你能感受到這種美麗嗎?如果你感受不到,那你能理解,進而你鼓勵孩子去感受,去追求科學的美了嗎?你曾經看過一些書籍,深刻得“像一把斧子,狠狠地將混沌鑿開一條縫,透進一線光”(豆瓣網友語),讓你看到一個全新的世界,讓你激賞不已麼?……如果你從來沒有體驗過知識、思考帶來的樂趣,而你卻希望你孩子讀好書,考個好大學,而你的孩子也沒有受到其他人的影響,那麼你的孩子成績不錯只有兩種情況(據我觀察):1.他非常早熟,很小就失去孩子的天真,有了成年人的功利算計;2.他有點小聰明,能迅速糊上一面質量不好但能撐到高考的知識牆(但他本來可以更好的,本來可以,如果他“讀得下”)。

    行文到此,我已經將我的思考和各位家長分享完了。但原諒我的囉嗦,我還要請各位家長思考一下,即使你對“愛智”嗤之以鼻,不以為然,但你真的做到督促孩子學習了嗎?你是不是讓孩子在房間裡“好好做作業”,然後自己和朋友在客廳打麻將? 你是不是沒有幫助過孩子的學習,僅僅只在拿到期中期末成績之後,對孩子發一通脾氣,過後還寬慰自己“平時不能給孩子太多壓力”?你有沒有對孩子說過:“爸爸(媽媽)給你買手機,是希望你能隨時聯絡我們,如果你拿去玩影響學習,到時候不要埋怨父母沒有管你就好了”……是的,你似乎盡職了,但是,如果你沒有真正為孩子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如果你沒有真正花時間和耐心幫助孩子克服人類都有的惰性……如果你只是說一說,孩子就會變好,那麼,這世界將沒有不盡責的父母,沒有變壞的孩子。

    所以,請各位家長思考一下,你確定你重視孩子的教育嗎?

  • 3 # 北斗導航

    我有20多年的班主任經驗。不學習的同學,用勸是不可能達到的。具體方法和禁忌如下:

    一、切忌籠統說,大道理滿天飛。

    不愛學習的人不是不懂學習的重要性,而是由於各種原因和心理因素導致了不學習。這時,如果老師,家長,親戚,朋友,都來勸,講大道理。什麼考上大學多麼多麼好,工作好,生活好,為國家貢獻大。說這些基本沒有用。他會大聲說,煩死了。誰也沒咒念。這種大道理說教,不說也罷。

    二、切忌以大壓小,居高臨下

    對待不愛學習的孩子,不能用輩分,不能用大人的壓力壓迫孩子,往往適得其反。

    不愛學習的孩子一般有逆反心理,越是這樣壓制,越是不學。

    三、信任和合適的方式才是好方法之一

    只有孩子信任的人對他說話,他才覺得可信。因此,確定誰是孩子最信任的人是很重要的。

    但是,孩子信任的人,如果採取的方式方法不合適,也是不行的。

    如果父母告訴孩子,你把誰誰找來了,給你做做工作。完了,完了。來了,也白搭。

    正確的方法是,家長透過孩子的言談舉止,發展誰是孩子最信任的人,然後家長秘密找到這個人假如叫A君,一起制定計劃。A君到你家時要說路過正好來玩玩,看望孩子。然後要單獨在孩子的書房裡交流,切忌在客廳裡和家長一起談孩子的事。

    四、聊出心裡話、真話、實話,適當指點、認可、引導,是好方法之一

    A君和孩子聊天,一定引導孩子說出內心的話,實話,否則談話沒有意義。

    如果孩子說談戀愛了,也不要如臨大敵,認可戀愛的美好,理解孩子,但是要引導孩子正確對待愛情,要把本年齡段的事做好,而好好學習是這個年齡段應該重視的,也是獲得美好愛情的基礎之一。等等,這樣你就走到了孩子的心裡,並且心裡距離越來越近。

    五、不管家長多厲害,自己的孩子下不得神

    你的孩子就是不聽你的,你還真沒有辦法。所以你不要做孩子的救世主,你不要老是教訓孩子,你不要老是干涉孩子,你不要整天叨叨孩子。

    你能和孩子好好交流的,你就交流,如果不能,就請閉上嘴。

    六、家長要陪伴孩子一起學習。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好好記住!

  • 4 # 今夜的星辰ymc

    一個不愛學習的人,多數表現為懶惰、貪玩等。有時懲戒不一定能起到應有的效果,我們可以對其進行科學的引導。

    一、找其談心,瞭解不愛學習的原因

    談心應在輕鬆的氣氛裡進行,這樣對方才能敞開心扉,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一般情況下,不愛學習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認為學習無用;一個是認為自己不是學習的料,有一種畏難的情緒。

    二、激發其學習的動力

    我們可以利用其愛玩的特點,引導其玩一些益智的遊戲。往往益智遊戲難度比較大,有時需要有豐富的知識才行,讓其在玩中感覺到自己知識的缺乏。還可以向其推薦閱讀一些名人傳記類的書,讓他們知道一個人要想成功、要想實現自己美好的理想,就要從小努力學習!

    三、教給其學習的方法

    不愛學習的人往往缺乏科學合理的學習方法,他們在學習時時常是事倍功半,長期下去,就會對學習失去信心。我們可以根據其學習現狀對其進行學法的指導,如教給他們預習的方法、閱讀的方法、作文的方法等,方法一旦掌握,學習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習的信心就會增強!

    四、及時予以鼓勵和表揚

    為了讓他們能夠在學習上持之以恆,要及時發現他們的進步,予以適當的鼓勵和讚許,讓他們感受到來自老師的溫暖,更加堅定學好功課的決心。

  • 5 # 百萬小卒過大江

    只有一個辦法。

    人的本性是趨利避害,學習是個苦差事,沒有人會天生喜歡學習。

    但是漸漸的,人會自發分成兩撥。

    一撥人不斷學習,而另一撥人不斷划水。然後這兩撥人的差距就會越來越大。

    那麼究其根本這兩撥人的差別究竟在哪兒呢?

    我認為根本原因是在於有一批人在人生比較早的時候嚐到了學習的甜頭。

    學習是很艱難的事兒沒錯,但是這個世界上很少有比學習能帶來回報更多的事情。

    這裡的回報可以理解成世界上所有人類喜歡的東西,包括學識、名譽、感情、自我成就感、自我滿足感等等,當然也包括我們俗世人更關心的——金錢。

    你可能會覺得我在胡說啊,你可能會覺得這麼多的東西都能靠學習來獲取?!怎麼可能?!尤其是在你沒有嚐到甜頭之前,你更無法理解我說的話。

    但社會執行的本質就是這樣。

    要想實現躍升,必定要有資源置換。

    除了少數的富二代、官二代天生含著金鑰匙,天生資源傍身。普通人靠什麼來資源置換?

    能倚靠的無非就是自己的大腦還有一雙手罷了。

    那如果這個時候腦子裡裝的不是智慧而是酒囊飯袋,手裡握著的不是勤勞而是得過且過。這種情況下,社會發展的車輪滾滾而過,不碾你碾誰呢?

    學習在咱們國家是個老大難的事兒,畢竟教育壓力擺在這兒呢麼。100個學生裡,有99.9個都不願意學習。

    有人說,要靠改變學習態度。

    這簡直就是胡扯!

    態度關乎人性,而人性難以改變。

    很多人修煉到而立、不惑甚至是知天命之年,方才能夠跟自己的本性小小地抗爭一下,指望一個孩子去抵抗自己的本性,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也有人說,要靠改變制度。

    這更是胡扯!

    個人管好個人的,扯那些不著調的幹什麼。

    我以為,一個人要是真心想讓自己主動學習,那只有一個辦法:

    就是想方設法地、儘可能早地讓自己嚐到學習的甜頭。

    嘗過一次甜頭,我們人性裡自帶的激勵基因就會自發讓我們學習更多,當然也就收穫更多,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正迴圈。

    這一點也適用於家長們教育孩子。

    當然,家長們也別老要求孩子。俗話說上樑不正下樑歪,一個不喜歡學習的父母培養出來的孩子十有八九也是不愛學習的。所以要想讓孩子愛學習,起碼自己先起個表率吧。

    最後再澄清一點,這裡的學習不僅指制度下的升學考試。學習是一個廣義的概念。

    只要是不斷從自己的經歷中以及他人的經驗中感悟、體會、總結、提取、實踐,最後內化成自己的東西,這就是學習。

    祝大家早起嚐到學習的甜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出塞是有關馬的詩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