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無為148121227

    首先應該是土壤的情況。應該多施有機肥和複合肥。第二,就是光照。葉子過於濃密的可以適當的人工摘除一部分,讓果子都能有一定的採光時間。再就是加鋪反光膜,效果會好一點。第三,就是水。如果蘋果在整個生長過程中水太充足,蘋果的糖度肯定受影響。所以說,蘋果到處都可以栽,果品的品質就千差萬別了。優質區的果品質就優,糖度高,上色好。又甜又好看。

  • 2 # 農村辣椒姐

    眾所周知果子長得好,才能賣得好。因此蘋果果實著色非常重要,也是很多果農最頭疼的問題。著色不良的蘋果,大大地影響銷售,降低了果農的經濟效益。那麼,果實著色差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如何解決呢 ?

    紅富士蘋果是我們生活中聽到最多的蘋果品種之一了,也是果農最喜歡栽培的果樹品種。一般來說,只要合理管理果園,農民有多少蘋果,收購商就可以要多少,蘋果的口感好壞,就決定了蘋果的銷量,那麼可以從哪些方面著手去提高糖度呢?

    1:控氮

    9月份以後不再追施氮肥,要採用頻灌、淺灌的科學供水方法,保持較穩定的土壤和空氣溫度。

    2:摘葉

    將遮擋在蘋果上面的1-2片老葉摘去,以提高果面對直射光的利用率。

    3:噴藥

    於樹冠上噴施500ppm濃度的稀土,全紅果率增加12%,花青苷增加1~3倍,百果重增加6%,增產15%。另外,旺樹噴1000ppm濃度以下的乙烯利或500ppm濃度的磷酸二氫鉀也都有明顯的增色效果。

    4:鋪膜

    於樹的行、株間鋪蓋地膜,可增加反射光強度,能顯著增加果頂及萼窪處的著色,並提高含糖量1~2度。

    5:護根

    紅富士蘋果著色期間,應避免勤鋤樹盤而破壞淺層根系的做法,這樣有利於細胞分裂素的合成,以提高果實糖度。

    6:遲收

    採收早晚,對蘋果著色與品質影響較大。採收過早,蘋果著色差、品質劣。蘋果一般在謝花後175~180天為適時採收期。越接近後期,晝夜溫差越大,越有利於果實著色。紅富士採收還是遲些為宜。

    7:施肥

    施有機肥,有利於碳水化合物的合成,當土壤有機質含量達到一定程度後,果實的含糖量就會相對增加。1千克果施1.5-2千克有機肥,適量追施複合肥,有利於果實上色。蘋果轉色期,葉面噴施1000倍磷酸二氫鉀或者黃腐酸鉀1-2次,可增加糖分轉化和果實著色。

    8:栽植密度

    紅富士密植園,應盡力向紡錘形改造,樹齡較大的主要是樹形和枝量的調整,疏除過多大枝,控制留枝量,逐步改善果園光照條件,使透光率為30%左右。

    9:留果量

    留果多,果實含糖量降低影響花青甙的合成,導致著色差,生產優質果的果園,應控制產量。

    10:樹勢

    樹勢過旺、過弱都有不利於著色。旺樹碳水化合物積累少,糖也少,果實著色差,因此旺長枝需控氮、控水、輕修剪來抑制旺長。弱樹需提高綜合管理水平,改善樹體營養狀況才能提高果實著色度。

    11: 耕作制度

    秋季生草園比清耕園果實上色好,因生草不僅增加了土壤有機質,同時可消耗土壤中過多的氮和水。有條件果園,可推廣果園生草制栽培。

    這是我的回答希望您能滿意!(注:因各地氣候、環境有差異,僅供參考哦!)

  • 3 # 農村大鍋哥

    蘋果是一種種植廣泛的果品樹種,其生產種植已成為農村經濟和脫貧致富的主要途徑之一。在蘋果樹種植期間,部分果園由於缺乏有效管理,使果實難以正常的著色而品質下降,影響了經濟效益的提高。本文就此為大家做了詳細的介紹,詳細內容如下:

    1、影響蘋果果實著色的主要因素

    1.1 品種

    品種不同,著色狀況差異較大,象嘎拉系中,皇家嘎拉較普通嘎拉著色好,麗嘎、煙嘎較皇家嘎拉好;富士系中條紅富士較普通富士著色好,片紅富士較條紅富士著色好;秦冠中粉紅秦冠、全紅秦冠較普通秦冠好。因而選擇著色好的品種種植不但可簡化管理程式,減少勞動用工,而且有益於大幅提高經濟效益。

    1.2 栽培環境

    栽培環境中對著色影響較大的因素主要有海拔高度、光照及夏秋季溫度。一般隨海拔的升高,果實糖分增高,著色好。蘋果為喜光果樹,光照充足,樹體發育健壯,同化產物多,有利於著色。夏、秋季日平均溫度低,夜溫低,晝夜溫差大,果實含糖量高,著色好。

    1.3 栽植密度

    紅色品種果皮細胞含有紅色色素(花青甙),這種色素是以光合產物為原料合成的,只有果實中的糖分積累到一定數量後才能出現。因此,栽培密度過大,果園鬱閉,光照不良,不僅影響光效能,也影響紅色素的合成,造成果實著色差。

    1.4 肥料

    在供給蘋果正常生長髮育的多種營養元素中,對著色影響較大的主要有氮、磷、鉀、鐵等元素。氮素過多時,易引起枝條徒長,葉片中含氮量高,導致果實著色差;磷是生長和光合作用必需的元素,在碳水化合物運輸中起重要作用,缺磷時,葉片小而窄,果小,色暗淡,無光澤;鉀與新陳代謝碳水化合物合成、蛋白質合成均有密切關係,增施鉀肥可提高果實含糖量,對增進著色十分有益;鐵與葉綠素形成有密切關係,缺鐵時,近頂梢葉片變黃,有時有焦邊,並逐漸開始落葉,影響樹勢,導致果實色澤不佳。

    1.5 根系

    蘋果的主要吸收根——毛細根分佈比較淺,生長最活躍,對溫差、溼度最敏感,乾旱、高溫、低溫極易導致毛根枯死,影響吸收養分及合成細胞分裂素的能力,不利於果實著色。

    1.6 採收時期

    果實著色與果實中糖分積累密切相關,只有糖分積累到一定數量後,果皮細胞才會出現紅色素。而糖分積累與果實生長時間有極大的關係,是隨著果實生長時間的延長而增加的,早採則糖分積累不足,著色不佳。

    1.7 套袋栽培

    套袋栽培是目前生產中提高品質的有效措施之一,果實套袋後,加速了果實葉綠素褪掉的程序,果實中葉綠素含量明顯減小,在脫袋後果實能夠很快著色。

    2、最佳化著色的主要措施

    2.1 選擇易著色的品種

    根據果區栽植表現,富士系中著色好的有巖富10號、宮崎短富、煙富系列、壽紅富士、紅將軍等。另外,群眾對良種的選擇也高度重視。在中國西北栽培普遍的秦冠品種,引入後,群眾進行了最佳化選擇,其中賈河鄉中堡村群眾選擇的粉紅秦冠最著名,多年來與紅富士同價銷售,出現客商搶購現象。目前品種已引種到山東等地,反映頗佳。雷達鄉黎溝村黎巨峰選擇的速紅秦冠,在脫袋1周後即可全紅,有效地克服了秦冠生產中青頭現象的出現,近年來已推廣67hm2。今年四川客商收購後,在成都市場與富士同價批發出售,已成為耀眼明星。

    2.2 適地栽培

    總體上,海拔高,相對乾燥的環境,很適宜蘋果生長,是蘋果適生區之一。在短短的20多年時間裡,發展成為全國著名蘋果產區,與特異的環境有極大的關係。隨著栽培經驗的積累和對蘋果認識的加深,蘋果栽培範圍得以有效延展,已由發展初期的川臺地向山區發展,栽培最高海拔達1800m,山區產的蘋果比川區產的著色好。近年來,山區蘋果售價較川區每1kg高2元以上,因而山區蘋果的發展在受到高度重視。

    2.3 合理密度

    栽植密度過大,果園鬱閉,果實著色不良是老果園生產中最突出的問題。在生產過程中,大範圍實施間伐,改形改造後生產效益有了明顯改善,這引起了群眾對栽植密度的思考和對栽植密度的重新認識。由於肥水條件所限,蘋果栽培以喬化為主,長期的生產實踐證明,喬化密植栽培是沒有優勢的,密植情況下,極易封行,光照易惡化,對著色及品質提高非常不利,而稀植更有利於產量、質量和效益的提高。在大範圍內,蘋果栽培密度已由每667m254株降到了33株左右。栽培密度趨於合理,果園的通透性得到了有效改善,所產果實著色狀況大為改觀。

    2.4 配方施肥

    在果區,近年來蘋果生產中復混肥、複合肥的大量施用,使蘋果生產中施肥狀況明顯好轉。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配方施肥的有效實施,克服了單施氮素肥料,導致著色不良現象。特別是有機無機復混肥、生物菌肥的大量應用,使蘋果果實的光澤、色度明顯提高。今後應堅持增施有機肥,走配方施肥的道路,透過持續不斷地施用有機肥,將土壤有機質含量由目前的1%左右提高到2%左右,保持氮、磷、鉀的施用比例在1:0.8:1左右,這將會促進果實品質有一個大的飛躍,果實著色狀況進一步好轉。目前蘋果生產中突出問題是鉀施肥量不足,雖然黃土高原區為富鉀土壤,但蘋果是需鉀肥較多的植物,適量補鉀很有必要。

    2.5 推廣覆蓋栽培

    降水稀少和乾旱缺墒是蘋果生產中的最大限制因素,乾旱常導致毛根枯死,對果實著色很不利。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形成了覆蓋為主的保墒措施,透過在地面覆蓋一層砂石、雜草或地膜,為根系創造一個穩定的生長環境,促進形成強大的吸收根群,增強樹體吸收養分及合成細胞分裂素的能力,對果實著色非常有利。

    2.6 適期採收

    蘋果品種組成中最突出的問題是發展比例失衡,早熟品種極缺,中熟品種很少,形成晚熟品種一統天下的局面,生產中早中熟品種不足一成,晚熟品種佔到90%以上,這樣的品種組成,導致生產中早採現象十分突出,大量的晚熟片紅富士在9月下旬採收,以供應中秋及國慶市場。早採不但直接影響產量,更重要的導致品質下降,著色不良,含糖量下降,對蘋果品牌構成極大威脅,因而適期採收是蘋果生產中要著力解決的問題之一。一般10月中下旬採收的果實比9月上旬採收的果實,可提高一個級別,著色會更鮮豔,品質會更高,生產中早採現象應避免。

    2.7 套袋栽培

    蘋果生產中提倡全套袋栽培,但在葫蘆河流域的城川、威戎、古城、甘溝等鄉鎮,由於栽培面積較大,有相當果園仍未實行套袋栽培,這必然增加果園用藥次數、用藥量,增加果實中農藥殘留量,不利於無公害生產。雖然近年來,蘋果省力化栽培理念提倡無袋栽培,但栽培技術等還不完善,有待進一步探索。套袋栽培仍是主流,套袋果果面細嫩、光潔、著色鮮豔,農藥殘留低:食用更安全,在今後相當長的時間內仍佔據主導地位。

    套袋果在摘袋後配套措施要跟上,以促進果實著色,主要措施有:在摘袋後,先摘除貼果葉、遮光葉,3∼4d後將果實陰面轉向陽面,增加光照面積,利於上色;地面鋪設銀色地膜,改善冠內、冠下部光照條件,提高下垂果的著色面積。

  • 4 # 星哥說農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吃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以前蘋果只要可以吃就好賣,現在必須好看又好吃才好賣,對於果農來說必須在蘋果的外觀及品質上下足功夫,才能獲得更多利潤。

    在小哥的家鄉,果農為了更好的提升蘋果的著色度及糖度,一般從施肥、水份、光照、保葉及鬆土等五個要素進行管理。

    一、合理施肥

    蘋果樹秋後施足基肥,基肥以腐熟有機肥為主,輔之氮、磷、鉀肥,促花芽分化完全,來年花開前追施鉀、磷肥,增加坐果率,坐果後期追施鉀肥,提升蘋果品質,這樣喂的飽飽的蘋果樹,結的蘋果大也甜。

    二、抗旱排澇

    蘋果樹生長期間,及時抗旱排澇,保持土壤溼度60%左右,為樹體提供足夠的蒸騰需要及能量轉換,蘋果自然也水靈甜脆。

    三、光照充足

    光照對於蘋果的甜度及著色非常重要,果農主要透過夏剪及冬剪進行合理確定負載量,花果期及時疏花疏果,保持樹體通風透光,使得蘋果光照充足,大大提升了蘋果的外觀顏色及內在品質。

    四、保葉

    蘋果的葉片就果樹的發電機,所以保葉就是護果,春季萌芽時及時噴施藥劑醫治病蟲害,防止柔嫩葉片被昆蟲齧食或感染病毒,生長期也要及時護葉,適時噴施葉面肥促樹保葉,對蘋果著色及糖分均有較大提升。

    五、疏鬆土壤

    這是大部分果農容易忽略的,長期在果園走動,土壤變得硬實,加之果園長期施藥,板結嚴重,蘋果根系呼吸困難,土壤有利元素難以及時輸送樹體,引起果樹營養不良,適時的中耕除草,秋季借施肥緩解土壤彈性,對促進蘋果品質有很大作用。

    總之,蘋果著色及糖分增加一定要保持樹勢旺盛,抓住以上五個要素,想要的蘋果就結出來了。

  • 5 # 果農果緣

    現在蘋果種植面積廣泛,為了長出高品質的蘋果,適應市場的需求,提高經濟效益,果農也是絞盡腦汁,嘗試各種管理方法,如何才能提高蘋果的著色和甜度呢?影響蘋果著色和甜度的因素又有哪些呢?

    自然環境方面

    地理氣候、土壤環境和光照,這是無法複製的客觀因素,地理氣候和土壤土質是種植蘋果的基礎,對蘋果著色和甜度等品質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新疆的阿克蘇蘋果的甜度及品質,其它蘋果是無法比的,這就是獨特的地理氣候環境,晝夜溫差大和光照時間長所造成的。

    同樣還有山地的蘋果和窪地的蘋果品質是不一樣,山地光照好,霧氣小,溫差大,山地的蘋果著色和甜度高於窪地。沙地和黃土地的蘋果的品質也是不同的,沙地的好於黃土地的等等。

    蘋果種植時不要盲目種植,要選擇適合的地理氣候和土壤土質,光照好的地區種植,不要讓提高品質,輸在起跑線上。

    日常管理方面

    日常管理包括施肥施水、病蟲害的防治、果樹的修剪、合理負載等,對蘋果著色和甜度的影響也是至關重要的。

    在蘋果施肥中,氮肥使用過多,施肥比例失調,不利於著色,對其甜度的影響也是相當嚴重的。在果樹種植中,應合理施肥,多施有機肥,減少化肥使用量,改善蘋果著色度和提高甜度。

    及時防治病蟲害,合理修剪,合理負載,保持果樹樹勢中庸,促進品質的提高,合理修剪,及時抽枝,保持果樹透氣透光性,增強光合作用,提高其甜度和著色度,合理負載,使其養分供給協調,避免負載大,養分供給不足,影響果實著色和甜度。

    總之,提高蘋果著色和甜度,再複合自然管理因素下,加強其日常管理,並做好其輔助工作,如套袋、鋪反光膜、摘葉和管理好果園雜草(有草的果園比無草的果園的蘋果上色好和甜度高,草可以增加果園有機質,調節果園小氣候等)等工作,為蘋果的著色和甜度提高鋪平道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印度各方面體制如此落後,印度GDP還能達到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