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胎教,一至三歲,三歲至七歲,一至三年級,四五六年級,初中生,高中生,大學生,研究生,大師
6
回覆列表
  • 1 # 媽咪老師

    一個人的閱讀史就是他的精神發育史,書籍對人的影響是巨大的,但是怎麼高效閱讀?每個年齡段重點閱讀哪一類書籍?我給大家提供幾點建議。

    1、孕期我給大家首先推薦英國的瑪麗·斯汀博士著寫的《懷孕與分娩百科全書》,這本書從懷孕開始 要做哪些檢查,到食物的注意事項,孕期如何鍛鍊,如何減輕自然分娩的痛苦,寶寶的住院包要準備哪些物品,生產的整個過程講解,到寶寶出生怎麼照顧都非常全 面的講到了,最重要的是有很多圖片,都是看圖說話,對於不喜歡看字閱讀的父母來說再好不過了。

    當然其他關於孕育值得選擇的書籍也有很多。

    除了孕育,建議做父母的也要閱讀一些關於如何做父母的書籍,為迎接孩子出生做準備。

    2、1~3歲是寶寶感知覺發展的迅猛時期,閱讀應該以促進感知覺發展為主。建議選擇黑白卡、彩色卡、聲響書、觸控書、認知卡片書、三字兒歌、情節簡單重複性語言較多的故事書、符合認知經驗的繪本等。

    這個年齡段的閱讀寶寶喜歡的可能不是閱讀,而是和父母在一起的時光。

    3、3~7歲孩子情感更豐富,認知能力、理解能力都增強,可以多閱讀情緒、情感、認知、習慣養成等方面的書籍。繪本是不二選擇。中國傳統文化精髓成語故事、聲律啟蒙、神話傳說等。

    這個階段的親子共讀可以增進親子關係,也可以為孩子以後的孩子語文學習奠定基礎,親子共讀不但能增進親子關係,也能奠定孩子語文學習和培養情商的基礎,培養良好的情緒情感。

    4、一至三年級可以獨立閱讀了,可以閱讀一些符合認知經驗的經典書籍、世界名著、名人傳記、校園小說等,建議少看作文選之類的書籍。

    5、四五六年級的孩子可以在原基礎上延伸閱讀國外名著、瞭解自己(為進入青春期做準備)、瞭解世界、探索宇宙之類的書籍。

    6、初中進入叛逆期,家長要提前瞭解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和諧共處,孩子的閱讀方向儘可能孩子自己把握。

    7、高中階段課外閱讀時間會非常有限,推薦勵志類的書籍。

    8、離開高中進入大學,意味著孩子已經有了獨立飛行的能力,應該多閱讀關於人生、人性、社會和專業類書籍,不過這些都應該孩子自己把握了。

  • 2 # 海闊天空詩酒花

    一、列不列書單,這是一個問題。

    魯迅很多言論都是驚世駭俗的,但是背後都有深刻的道理。自身就對中國傳統文化研究頗深的魯迅,不給青年列“必讀書”的書單,還勸青年要多讀外國書,當然也是因為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他更希望看到奮起圖強的青年、積極學習世界新思想的青年,而不是鑽在故紙堆裡、心態上暮氣沉沉的青年。

    具體說到列書單這回事,我一直覺得魯迅的態度看似無禮,其實有理。如果書籍代表思想,我不大讚同把具體的思想強塞給具體的個體。我以為,一個人的閱讀,應該是從興趣開始,閱讀時不要先驗地把書中的觀點視為必然正確,而是帶著批判的態度去閱讀,廣泛閱讀,廣泛比較,最後形成自己的觀點,才是有益的、真正消化了之後的閱讀。

    從這個角度來說,如果一開始就列出什麼書單,很容易讓尚未形成自己世界觀、價值觀的年輕人以為那些書就代表“真理”,這就失去了讀書的意義了:讀書應該是讓人學會自己思考,而不是洗腦一般接受書中的觀念。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獨立思考能力的獲得,恰恰也需要依靠廣泛的閱讀。所以在學習“學習”這回事的時候,書籍的幫助也是必須的。

    那這個書單到底列不列呢?我覺得,對於年幼者和年輕者,這樣的書單還是有幫助的。但是年長者在列書單的時候,應該側重選擇主觀色彩比較淡的、趣味性比較強的書籍,避免閱讀者過早地失去自主判斷。

    而成年以後呢,應該可以自己選擇書籍了。這時就應該選擇各種觀點、各種風格的,有比較才能更加全面地接收資訊,從中得出自己的結論和選擇。

    二、不同年齡段閱讀方向的建議

    對於題主說的各個年齡段該讀什麼書,我個人給不出具體的名目,但是覺得可以有一些閱讀方向上的建議:

    1.胎教:

    我不認為胎教真的能在胎兒的潛意識裡留下烙印,但是胎教的過程能讓準媽媽和肚裡的孩子放鬆,這是有益的。所以我覺得好的胎教就是讓媽媽覺得舒適的內容,只要不是太強烈的、很明顯會造成生理不適的刺激,比如很大聲的重金屬搖滾樂什麼的,媽媽喜歡什麼,就給寶寶聽什麼好了。念念小詩、唱唱小曲、或者只是喃喃自語,和肚子裡的寶寶對話,都是好的胎教。這樣的胎教可以加強親子之間的感情紐帶,讓準媽媽身心放鬆,(如果可能的話)也讓寶寶在潛意識裡帶上“家族特長”的基因。這就是為什麼我不建議專門弄什麼高大上、系統化的胎教課程,媽媽如果自己都不大懂或者不感興趣,你覺得肚子裡的寶寶會接收到嗎?

    2.一至三歲:

    這個時候的寶寶腦子發育最快,也是幼兒教育的最關鍵時期。我的觀點一向是不要給矇昧天真的孩子灌輸成人世界的道德理論,而是要最大限度地保留和發揮孩子與生俱來的與大自然的聯結能力。所以我不贊成在這個階段給孩子輸入一些知識性的東西,什麼國學、詩詞、拼音、英語之類,我覺得就順其自然地讓孩子接觸,不必刻意去講解,更無須背誦。我比較贊同更多地帶孩子出去接觸大自然,接觸一切生動的事物。書本的東西當然也可以接觸,繪本就比較合適,至於文字,就當作另一種圖畫好了(這一點中國文字先天有優勢),孩子感興趣就教教,不感興趣就讓他自己看。

    3.三至七歲: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應該開始對世界有自己的初步認識,而且急於表達。孩子的興趣特長,在這個階段也可以初見端倪。所以我覺得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有側重地選擇趣味性強的讀物。在選擇讀本時,可以增大文字的分量。如果孩子對某些學科表現出比較濃厚的興趣,比如數學、音樂、語言什麼的,家長就可以有意識地躲讓孩子接觸這些內容,看看孩子到底是不是存在這方面的天賦和興趣。總的來說,這一階段就是要有意識進行“識字”的前期準備了。

    4.一至三年級:

    小學前半段,我認為是打基礎,基礎知識的基礎。所以,跟隨學校的安排,確保孩子能跟上功課進度就可以了。同時繼續觀察孩子的能力和特長。

    5.四五六年級:

    小學後半段,早熟的孩子都進入青春期了。孩子是塊什麼材料,這時候家長應該心裡有個數。某些方面有天賦的孩子,不妨放手讓他多接觸那方面的知識。各方面比較平均的孩子呢,就讓他養成愛好閱讀的習慣。最好能讓孩子在這個時候就形成一個觀念:讀書是應該的,是一輩子的事,是自己要主動去做的事。有了這個觀念,孩子將受益終身。

    6.初中生、高中生、大學生:

    我把題主問的這三個階段放在一起說,因為我覺得每個個體都不同。有的孩子成熟比較早,可能初中時,思想上就是小大人一個了。有的孩子稚嫩期比較長,可能到了大學還是很天真很學生氣。這都無所謂,我覺得從初中到大學,都是可以接受的成長期。關鍵是這個階段是一生中學習的黃金時期,對於形成自己的思想非常重要。

    我個人認為,這個階段首先要確保養成愛讀書、大量閱讀的習慣;其次是透過閱讀,初步確認“我是誰”,比如有人喜歡趣味性的書籍,也許以後去做動漫師,有人喜歡思辨型的書籍,也許以後去研究學問,有人愛看小說,也許以後走文藝路線……

    除了閱讀之外,我覺得這個時候可以嘗試創作了:寫作、畫畫、做模型……一來,天才往往出於少年;二來,如果你是普通人,最後你會發現你一生中最有創作能力的階段就是這個階段,錯過就太浪費了。

    9.研究生:

    既然題主說的是研究生,那就是走學術路線吧。理想的話,這個時候已經完成了自我認知,完成了作為知識儲備的大量閱讀,應該開始在專業上嶄露頭角了。所以這個時候的閱讀,分兩部分,一部分是基於個人愛好的閱讀,沒有一定之規,一部分是專業上需要的書籍,這是目的性很強的閱讀,在這個階段也是理所當然的。

    如果這個年齡已經是社會人士,也沒有明確的專業鑽研方向,只想做個快樂普通人的話,第一部分的閱讀已經足夠。

    10.大師:

    我不知道題主為什麼用“大師”這個詞,應該指的是成人吧。不是人人都走學術路線,最後都能成大師的。所以我打算從一般成人的角度來回答這個階段該讀什麼,即使你不走學術路線,我覺得這些閱讀習慣,也是最後決定“人和人怎麼這麼不同”的關鍵所在。

    三、成年人的終身學習,該學什麼

    這部分的觀點其實不是我自己的,是我以前見過一位網友總結的,我覺得很有道理。原文好像是什麼“你看的書暴露了你的階層”,憑著記憶概括一下:

    讀書的五個層次,看看你能走到哪一層:

    1.純娛樂小說:

    這個很好理解,大部分人都停留在這個層次。情節性強的小說、肥皂劇等等,一般的娛樂作品都屬於這一類。它們當然都是“精神食糧”,但顯然也流於膚淺,有時還被稱為毒雞湯。總之,除非是不識字的人,或者是對“精神娛樂”毫無追求的人,基本上每個人都經過這個階段。

    2.傳統經典文學作品:

    我偶爾會在悟空問答回答一些關於紅樓夢的問題。最近看到一個問題說,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把《紅樓夢》列為看不下去的書的第一位。其實不只是紅樓夢,估計很多經典,看的人都不算多。這不奇怪,經典的作品讀起來肯定要費腦子的,很多人在年輕時沒有養成“動腦”的樂趣,在他們看來動腦不是樂趣而是苦差。一旦過了養成閱讀和思考習慣的年齡,他們就算“終身閱讀”,估計也就一直停留在第一個層次了。

    但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是時間證明的。一個人好歹要走到這一步,閱讀才能幫助他成為比較成熟、理性的人。

    3.文史哲經典書籍:

    我們常說文史哲,其中文學還是接受度高一點的,可以歸入第二類,所以這一層基本上就是一些經典的歷史哲學類書籍。和前面兩個層次比起來,就是故事性更弱了,思辨型更強了,能接受的腦子,自然也是更加理性化、科學化、成人化的。

    據說很多成功人士、行業大佬,思想層面就在這一層。這當然已經比一般人高出很多,但是還沒有到看破一切的地方。

    4.思想類的有深度的書籍:

    這一層和上一層比起來,我的理解就是,更加“虛無縹緲”了。如果不是真的對思想感興趣,估計這一類書籍,很多單是一兩句就讓人讀不下去,因為很多用詞和句子結構,基本上都不是“說人話”的。讀這類書籍一定要動腦,只有那些喜歡“動腦”這件事的人,才會喜歡讀這些書。

    回報呢,就是接受了這些書籍的洗禮之後,一般會感覺有了上帝視角,什麼恩怨情仇,人生況味,都是小CASE,不在話下了。

    (可以想象,這一層的人碰上第一層的人,那種陌生感和隔膜感,絕對不亞於兩種物種相遇。)

    5.無法複製的個性化閱讀:

    就是說,到了這一層,你已經超然了。什麼“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這類問題,對你已經不是困擾。你愛讀什麼書就讀什麼書,沒有一定之規。你已經形成了你自己的思想體系,你也有自己的私家書單,因為你已經不需要別人指導,你知道自己要讀什麼書,也知道為什麼要讀。

    我想,魯迅當年不列書單,大概是因為他自己已經到了這一層了。他知道自己的私家書單對別人不適用。

    這一層看來高不可攀,但原文作者很貼心地說,不是每個人都必須經過前面四個階段,才能來到這一層,有的人天生就是思想家,不需要讀這麼多的書,就可以構建自己的思想體系。反正,這一層的要義在於,你已經看透一切,不再被世俗中的人生難題所困擾。(我的理解就是,讀書對你來說只是樂趣,已經不再是你迷茫時需要尋找的“指路明燈”。)

    我贊同魯迅的態度,大概就因為幻想自己也可以不透過前面幾層,直接跳到這一層。——這當然是開玩笑。一句話,我們既要多多讀書,也不要把“讀書”這件事神聖化。

  • 3 # A雪知道

    一個人成長的各個年齡段適合讀什麼書,我覺得兩句話可以全部囊括,第一謂之“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第二謂之“少不讀魯迅老不讀胡適”。遵循這兩者便是挑選適合各個年齡段的精要所在。

    “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

    讀過水滸,或是看過電視劇的人們都知道,《水滸傳》貫穿全文的是一種性情,反叛、歸隱,一腔熱血,肝膽相照。但同時,其中動則動刀,動則聚眾。容易使處於青少年時期的讀者形成衝動不沉穩的性格,不利於身心的成長。

    三國,印象最深的該是權謀之術,若是老年時期讀時,難免感嘆,是別人對自己用了權謀,還是自己用盡了權術,人到一定的階段總會反思哀嘆,權謀對於少年是一種思維和氣質,對於老年卻是一種悲哀。同時《三國演義》中還有一種英雄遲暮的悲涼,其中的酸楚,更不適宜老年人閱讀,反之對於少年從中可以獲得更多啟發,瞭解生命的意義和無奈,從而更加有動力前進。

    “少不讀魯迅老不讀胡適”

    胡適和魯迅都是中國近代文學史上的豐碑,一個溫婉如玉,一個鋒利似刀,魯迅和胡適的二者的作品風格截然不同,魯迅先生觀察十分尖銳,就像一把匕首,直抵名門,是外科手術式的風格;而胡適先生的文字,較為細膩,望聞問切,懸絲診脈,是中醫的路子。魯迅先生文字較為刻薄,情感悲涼,好似秋風掃落葉,不留餘地,多了幾分肅殺;胡適先生文字溫和,平易近人,恰如春風化雨,潤澤萬物,有幾分退讓空間。魯迅先生的作品像川渝火鍋,濃油赤醬,麻辣酸爽,直抵人心;胡適先生的作品像江浙的口味,鹹淡皆宜,講究的是文火慢燉。

    只是不同的人生選擇成就了不同的讚頌和褒諭,林語堂與胡適魯迅都是舊識,而且有深交,他的立論是深刻而公允的。他在文章中寫道:在人格上,適之是淡泊名利的一個人,有孔子最可愛的“溫溫無所試”可以仕可以不仕的風度。魯迅政治氣味甚濃,脫不了領袖慾。適之不在乎青年之崇拜,魯迅卻非做的給青年崇拜不可,故而靠攏,故而上當,故而後悔無及,與胡風同一條路。

    故年少時要多讀胡適,淡泊明知,方可成就遠大,該有的要吸收,不該有的秉性要去除。由於年輕本來就有一股初生牛犢不怕虎,所以要學會沉著冷靜,讀胡適,讀三國,都是為了培養年少時的性格。

    縱觀書海,千百種,怎麼挑選適合每個年齡段的書,其實沒有統一的標準,只要遵循如上的準則,就足夠了。

  • 4 # 媽咪老師

    一個人的閱讀史就是他的精神發育史,書籍對人的影響是巨大的,但是怎麼高效閱讀?每個年齡段重點閱讀哪一類書籍?我給大家提供幾點建議。

    1、孕期我給大家首先推薦英國的瑪麗·斯汀博士著寫的《懷孕與分娩百科全書》,這本書從懷孕開始 要做哪些檢查,到食物的注意事項,孕期如何鍛鍊,如何減輕自然分娩的痛苦,寶寶的住院包要準備哪些物品,生產的整個過程講解,到寶寶出生怎麼照顧都非常全 面的講到了,最重要的是有很多圖片,都是看圖說話,對於不喜歡看字閱讀的父母來說再好不過了。

    當然其他關於孕育值得選擇的書籍也有很多。

    除了孕育,建議做父母的也要閱讀一些關於如何做父母的書籍,為迎接孩子出生做準備。

    2、1~3歲是寶寶感知覺發展的迅猛時期,閱讀應該以促進感知覺發展為主。建議選擇黑白卡、彩色卡、聲響書、觸控書、認知卡片書、三字兒歌、情節簡單重複性語言較多的故事書、符合認知經驗的繪本等。

    這個年齡段的閱讀寶寶喜歡的可能不是閱讀,而是和父母在一起的時光。

    3、3~7歲孩子情感更豐富,認知能力、理解能力都增強,可以多閱讀情緒、情感、認知、習慣養成等方面的書籍。繪本是不二選擇。中國傳統文化精髓成語故事、聲律啟蒙、神話傳說等。

    這個階段的親子共讀可以增進親子關係,也可以為孩子以後的孩子語文學習奠定基礎,親子共讀不但能增進親子關係,也能奠定孩子語文學習和培養情商的基礎,培養良好的情緒情感。

    4、一至三年級可以獨立閱讀了,可以閱讀一些符合認知經驗的經典書籍、世界名著、名人傳記、校園小說等,建議少看作文選之類的書籍。

    5、四五六年級的孩子可以在原基礎上延伸閱讀國外名著、瞭解自己(為進入青春期做準備)、瞭解世界、探索宇宙之類的書籍。

    6、初中進入叛逆期,家長要提前瞭解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和諧共處,孩子的閱讀方向儘可能孩子自己把握。

    7、高中階段課外閱讀時間會非常有限,推薦勵志類的書籍。

    8、離開高中進入大學,意味著孩子已經有了獨立飛行的能力,應該多閱讀關於人生、人性、社會和專業類書籍,不過這些都應該孩子自己把握了。

  • 5 # 海闊天空詩酒花

    一、列不列書單,這是一個問題。

    魯迅很多言論都是驚世駭俗的,但是背後都有深刻的道理。自身就對中國傳統文化研究頗深的魯迅,不給青年列“必讀書”的書單,還勸青年要多讀外國書,當然也是因為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他更希望看到奮起圖強的青年、積極學習世界新思想的青年,而不是鑽在故紙堆裡、心態上暮氣沉沉的青年。

    具體說到列書單這回事,我一直覺得魯迅的態度看似無禮,其實有理。如果書籍代表思想,我不大讚同把具體的思想強塞給具體的個體。我以為,一個人的閱讀,應該是從興趣開始,閱讀時不要先驗地把書中的觀點視為必然正確,而是帶著批判的態度去閱讀,廣泛閱讀,廣泛比較,最後形成自己的觀點,才是有益的、真正消化了之後的閱讀。

    從這個角度來說,如果一開始就列出什麼書單,很容易讓尚未形成自己世界觀、價值觀的年輕人以為那些書就代表“真理”,這就失去了讀書的意義了:讀書應該是讓人學會自己思考,而不是洗腦一般接受書中的觀念。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獨立思考能力的獲得,恰恰也需要依靠廣泛的閱讀。所以在學習“學習”這回事的時候,書籍的幫助也是必須的。

    那這個書單到底列不列呢?我覺得,對於年幼者和年輕者,這樣的書單還是有幫助的。但是年長者在列書單的時候,應該側重選擇主觀色彩比較淡的、趣味性比較強的書籍,避免閱讀者過早地失去自主判斷。

    而成年以後呢,應該可以自己選擇書籍了。這時就應該選擇各種觀點、各種風格的,有比較才能更加全面地接收資訊,從中得出自己的結論和選擇。

    二、不同年齡段閱讀方向的建議

    對於題主說的各個年齡段該讀什麼書,我個人給不出具體的名目,但是覺得可以有一些閱讀方向上的建議:

    1.胎教:

    我不認為胎教真的能在胎兒的潛意識裡留下烙印,但是胎教的過程能讓準媽媽和肚裡的孩子放鬆,這是有益的。所以我覺得好的胎教就是讓媽媽覺得舒適的內容,只要不是太強烈的、很明顯會造成生理不適的刺激,比如很大聲的重金屬搖滾樂什麼的,媽媽喜歡什麼,就給寶寶聽什麼好了。念念小詩、唱唱小曲、或者只是喃喃自語,和肚子裡的寶寶對話,都是好的胎教。這樣的胎教可以加強親子之間的感情紐帶,讓準媽媽身心放鬆,(如果可能的話)也讓寶寶在潛意識裡帶上“家族特長”的基因。這就是為什麼我不建議專門弄什麼高大上、系統化的胎教課程,媽媽如果自己都不大懂或者不感興趣,你覺得肚子裡的寶寶會接收到嗎?

    2.一至三歲:

    這個時候的寶寶腦子發育最快,也是幼兒教育的最關鍵時期。我的觀點一向是不要給矇昧天真的孩子灌輸成人世界的道德理論,而是要最大限度地保留和發揮孩子與生俱來的與大自然的聯結能力。所以我不贊成在這個階段給孩子輸入一些知識性的東西,什麼國學、詩詞、拼音、英語之類,我覺得就順其自然地讓孩子接觸,不必刻意去講解,更無須背誦。我比較贊同更多地帶孩子出去接觸大自然,接觸一切生動的事物。書本的東西當然也可以接觸,繪本就比較合適,至於文字,就當作另一種圖畫好了(這一點中國文字先天有優勢),孩子感興趣就教教,不感興趣就讓他自己看。

    3.三至七歲: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應該開始對世界有自己的初步認識,而且急於表達。孩子的興趣特長,在這個階段也可以初見端倪。所以我覺得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有側重地選擇趣味性強的讀物。在選擇讀本時,可以增大文字的分量。如果孩子對某些學科表現出比較濃厚的興趣,比如數學、音樂、語言什麼的,家長就可以有意識地躲讓孩子接觸這些內容,看看孩子到底是不是存在這方面的天賦和興趣。總的來說,這一階段就是要有意識進行“識字”的前期準備了。

    4.一至三年級:

    小學前半段,我認為是打基礎,基礎知識的基礎。所以,跟隨學校的安排,確保孩子能跟上功課進度就可以了。同時繼續觀察孩子的能力和特長。

    5.四五六年級:

    小學後半段,早熟的孩子都進入青春期了。孩子是塊什麼材料,這時候家長應該心裡有個數。某些方面有天賦的孩子,不妨放手讓他多接觸那方面的知識。各方面比較平均的孩子呢,就讓他養成愛好閱讀的習慣。最好能讓孩子在這個時候就形成一個觀念:讀書是應該的,是一輩子的事,是自己要主動去做的事。有了這個觀念,孩子將受益終身。

    6.初中生、高中生、大學生:

    我把題主問的這三個階段放在一起說,因為我覺得每個個體都不同。有的孩子成熟比較早,可能初中時,思想上就是小大人一個了。有的孩子稚嫩期比較長,可能到了大學還是很天真很學生氣。這都無所謂,我覺得從初中到大學,都是可以接受的成長期。關鍵是這個階段是一生中學習的黃金時期,對於形成自己的思想非常重要。

    我個人認為,這個階段首先要確保養成愛讀書、大量閱讀的習慣;其次是透過閱讀,初步確認“我是誰”,比如有人喜歡趣味性的書籍,也許以後去做動漫師,有人喜歡思辨型的書籍,也許以後去研究學問,有人愛看小說,也許以後走文藝路線……

    除了閱讀之外,我覺得這個時候可以嘗試創作了:寫作、畫畫、做模型……一來,天才往往出於少年;二來,如果你是普通人,最後你會發現你一生中最有創作能力的階段就是這個階段,錯過就太浪費了。

    9.研究生:

    既然題主說的是研究生,那就是走學術路線吧。理想的話,這個時候已經完成了自我認知,完成了作為知識儲備的大量閱讀,應該開始在專業上嶄露頭角了。所以這個時候的閱讀,分兩部分,一部分是基於個人愛好的閱讀,沒有一定之規,一部分是專業上需要的書籍,這是目的性很強的閱讀,在這個階段也是理所當然的。

    如果這個年齡已經是社會人士,也沒有明確的專業鑽研方向,只想做個快樂普通人的話,第一部分的閱讀已經足夠。

    10.大師:

    我不知道題主為什麼用“大師”這個詞,應該指的是成人吧。不是人人都走學術路線,最後都能成大師的。所以我打算從一般成人的角度來回答這個階段該讀什麼,即使你不走學術路線,我覺得這些閱讀習慣,也是最後決定“人和人怎麼這麼不同”的關鍵所在。

    三、成年人的終身學習,該學什麼

    這部分的觀點其實不是我自己的,是我以前見過一位網友總結的,我覺得很有道理。原文好像是什麼“你看的書暴露了你的階層”,憑著記憶概括一下:

    讀書的五個層次,看看你能走到哪一層:

    1.純娛樂小說:

    這個很好理解,大部分人都停留在這個層次。情節性強的小說、肥皂劇等等,一般的娛樂作品都屬於這一類。它們當然都是“精神食糧”,但顯然也流於膚淺,有時還被稱為毒雞湯。總之,除非是不識字的人,或者是對“精神娛樂”毫無追求的人,基本上每個人都經過這個階段。

    2.傳統經典文學作品:

    我偶爾會在悟空問答回答一些關於紅樓夢的問題。最近看到一個問題說,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把《紅樓夢》列為看不下去的書的第一位。其實不只是紅樓夢,估計很多經典,看的人都不算多。這不奇怪,經典的作品讀起來肯定要費腦子的,很多人在年輕時沒有養成“動腦”的樂趣,在他們看來動腦不是樂趣而是苦差。一旦過了養成閱讀和思考習慣的年齡,他們就算“終身閱讀”,估計也就一直停留在第一個層次了。

    但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是時間證明的。一個人好歹要走到這一步,閱讀才能幫助他成為比較成熟、理性的人。

    3.文史哲經典書籍:

    我們常說文史哲,其中文學還是接受度高一點的,可以歸入第二類,所以這一層基本上就是一些經典的歷史哲學類書籍。和前面兩個層次比起來,就是故事性更弱了,思辨型更強了,能接受的腦子,自然也是更加理性化、科學化、成人化的。

    據說很多成功人士、行業大佬,思想層面就在這一層。這當然已經比一般人高出很多,但是還沒有到看破一切的地方。

    4.思想類的有深度的書籍:

    這一層和上一層比起來,我的理解就是,更加“虛無縹緲”了。如果不是真的對思想感興趣,估計這一類書籍,很多單是一兩句就讓人讀不下去,因為很多用詞和句子結構,基本上都不是“說人話”的。讀這類書籍一定要動腦,只有那些喜歡“動腦”這件事的人,才會喜歡讀這些書。

    回報呢,就是接受了這些書籍的洗禮之後,一般會感覺有了上帝視角,什麼恩怨情仇,人生況味,都是小CASE,不在話下了。

    (可以想象,這一層的人碰上第一層的人,那種陌生感和隔膜感,絕對不亞於兩種物種相遇。)

    5.無法複製的個性化閱讀:

    就是說,到了這一層,你已經超然了。什麼“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這類問題,對你已經不是困擾。你愛讀什麼書就讀什麼書,沒有一定之規。你已經形成了你自己的思想體系,你也有自己的私家書單,因為你已經不需要別人指導,你知道自己要讀什麼書,也知道為什麼要讀。

    我想,魯迅當年不列書單,大概是因為他自己已經到了這一層了。他知道自己的私家書單對別人不適用。

    這一層看來高不可攀,但原文作者很貼心地說,不是每個人都必須經過前面四個階段,才能來到這一層,有的人天生就是思想家,不需要讀這麼多的書,就可以構建自己的思想體系。反正,這一層的要義在於,你已經看透一切,不再被世俗中的人生難題所困擾。(我的理解就是,讀書對你來說只是樂趣,已經不再是你迷茫時需要尋找的“指路明燈”。)

    我贊同魯迅的態度,大概就因為幻想自己也可以不透過前面幾層,直接跳到這一層。——這當然是開玩笑。一句話,我們既要多多讀書,也不要把“讀書”這件事神聖化。

  • 6 # A雪知道

    一個人成長的各個年齡段適合讀什麼書,我覺得兩句話可以全部囊括,第一謂之“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第二謂之“少不讀魯迅老不讀胡適”。遵循這兩者便是挑選適合各個年齡段的精要所在。

    “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

    讀過水滸,或是看過電視劇的人們都知道,《水滸傳》貫穿全文的是一種性情,反叛、歸隱,一腔熱血,肝膽相照。但同時,其中動則動刀,動則聚眾。容易使處於青少年時期的讀者形成衝動不沉穩的性格,不利於身心的成長。

    三國,印象最深的該是權謀之術,若是老年時期讀時,難免感嘆,是別人對自己用了權謀,還是自己用盡了權術,人到一定的階段總會反思哀嘆,權謀對於少年是一種思維和氣質,對於老年卻是一種悲哀。同時《三國演義》中還有一種英雄遲暮的悲涼,其中的酸楚,更不適宜老年人閱讀,反之對於少年從中可以獲得更多啟發,瞭解生命的意義和無奈,從而更加有動力前進。

    “少不讀魯迅老不讀胡適”

    胡適和魯迅都是中國近代文學史上的豐碑,一個溫婉如玉,一個鋒利似刀,魯迅和胡適的二者的作品風格截然不同,魯迅先生觀察十分尖銳,就像一把匕首,直抵名門,是外科手術式的風格;而胡適先生的文字,較為細膩,望聞問切,懸絲診脈,是中醫的路子。魯迅先生文字較為刻薄,情感悲涼,好似秋風掃落葉,不留餘地,多了幾分肅殺;胡適先生文字溫和,平易近人,恰如春風化雨,潤澤萬物,有幾分退讓空間。魯迅先生的作品像川渝火鍋,濃油赤醬,麻辣酸爽,直抵人心;胡適先生的作品像江浙的口味,鹹淡皆宜,講究的是文火慢燉。

    只是不同的人生選擇成就了不同的讚頌和褒諭,林語堂與胡適魯迅都是舊識,而且有深交,他的立論是深刻而公允的。他在文章中寫道:在人格上,適之是淡泊名利的一個人,有孔子最可愛的“溫溫無所試”可以仕可以不仕的風度。魯迅政治氣味甚濃,脫不了領袖慾。適之不在乎青年之崇拜,魯迅卻非做的給青年崇拜不可,故而靠攏,故而上當,故而後悔無及,與胡風同一條路。

    故年少時要多讀胡適,淡泊明知,方可成就遠大,該有的要吸收,不該有的秉性要去除。由於年輕本來就有一股初生牛犢不怕虎,所以要學會沉著冷靜,讀胡適,讀三國,都是為了培養年少時的性格。

    縱觀書海,千百種,怎麼挑選適合每個年齡段的書,其實沒有統一的標準,只要遵循如上的準則,就足夠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給老電影充滿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