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散人書劍
-
2 # 羅從相
想贏曹操,袁紹不是那塊材料。
袁紹,亂世中的草莽武夫,與梁山的王倫絕配,只是袁紹經營過較大的地盤。
-
3 # 碧水大叔
歷史不容假設。
不過僅以題主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假想下。
袁紹麾下的謀士,都是頂尖謀士。像許攸,賈詡,田豐,沮授,審配,逢紀等,都是當時一流謀士。
袁本初想贏曹操,或許會有些謀士的原因,但絕不僅僅是謀士的問題。
袁氏家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盤子一大,底下勢力就多,手下名流為了各自利益,難免明爭暗鬥。而袁紹作為主子,不能很好的協調各方勢力,外寬內紀,優柔寡斷,當斷而不能斷,甚至謀而無斷。再者,袁紹輕視曹操,覺得曹操根本不是他對手,未能引起足夠重視。
而反觀曹操,多謀善斷,敢想敢幹。手下謀士雖也很多,但曹操個人比袁紹強太多。且能任人唯賢,不拘一格。亂世奸雄這個詞形容曹操,至為允當。用一個不太客氣的話說,在東漢末年群雄爭霸的那個年代,曹操的“獨裁”比之袁紹的“民主”,強的不止一星半點。
只可惜袁紹一手好牌,最後打個西八爛。
總之一句話,袁紹如果想贏曹操,除了從他自身找問題外,基本別無他法。如果他能有曹孟德一半之奸雄,也早已一統天下。
-
4 # 景玉鏢局
指望袁本初嬴,那不太可能。
唯有換掉曹操一方的謀士,袁紹才能贏。
袁紹桀驁自大,神仙難救。
曹操方,郭嘉和許攸是曹操勝利的核心因素。郭嘉的十勝十敗論,為曹操打下了牢固的信心。許攸為曹操出奇計,火燒烏巢,為曹操奠定勝利。
如果沒有他倆,袁紹的勝算極大。但是也不排除別人不會獻計給曹操。
-
5 # 根285927616
不是換謀士的問題,袁紹帳下人材濟濟,要文有文有武有武,家業很大,而此人不聽忠業,對提出的正確建議而不彩納,而且剛愎自用,外寬內忌,其帳下人材各有優缺點,你應發揮其長處,批評其短處,把大家凝聚在一起,賞罰分明。自然能成大事,我相信如果把這些人材,地盤給劉備,劉備定能統一天下。然而,歷史沒有假義如,成事在人,袁紹是不能成大事的人,在好的謀士也沒中。
-
6 # 同志戒酒吧
不能!一將無能,累死三軍;君主無能,再好的將軍也沒用!
有機會去看看亳州曹操運兵道,你就知道曹操有多厲害了!
多去看看,會得到最直接的答案!
-
7 # 葉飄刀
贏不了
你就是把三國最著名的謀略之士,比如諸葛亮、司馬懿、郭嘉、賈詡這些都弄到袁紹手下,袁紹該輸還是得輸。
何謂謀士,謀士就是出謀劃策的,類似參謀,但自身並不具有實權。也就是說,謀士無法自己拍板。所以其實可以自己帶兵獨當一面的諸葛亮、司馬懿、周瑜等都不算真正意義上的謀士。
而謀士的成功與否,關鍵不在於他自己,而在於其主公。也就是最終拍板的那個人。
袁紹自己能力不行,就是有再好的謀略,他要不用,你徒呼奈何。
很多人都說郭嘉是三國第一謀士,曹操也說如果郭嘉在,赤壁之戰,當不會如此之慘。
所以謀士再厲害,那計謀也得主公能用才行,謀士大部分能力的展現要依靠主公身上的。這個主公就是關鍵了。
於是乎,袁紹不變,你就是謀士再如何變化,那也贏不了曹操的。
計謀再好,袁紹就是不採納你能如何。
-
8 # 畫說吧
袁紹之敗,不在謀士與戰將,究其根,是袁紹自己的問題。為什麼這樣說,據說當時在曹操打劉備的時候,袁紹的謀士田豐就曾建議袁紹趁許昌空虛,去打許昌。曹操首尾不能相顧,必然拜亡。可是袁紹優柔寡斷,竟然說小兒子病了,沒心思打仗。田豐嘆息滅曹無望。且不論如果聽了田豐的,是不是能最終打敗曹操,起碼的確是個機會,但袁紹不聽,而且找的藉口又爛,可見袁紹失敗的結局不是謀士的原因,換誰都沒用。三國演義對袁紹的評價是好謀無斷,又說他“羊質虎皮功不就,鳳毛雞膽事難成”,還說他“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真是一針見血,他跟曹劉真不是一個級別的人物。
-
9 # 遊逛歷史村
不管換掉哪幾個,只要袁紹依然是袁紹,只要袁紹不換腦換心,永遠勝不了曹操。
青年時期的袁紹在洛陽很有聲望,他幫助何進誅滅宦官,威震天下。繼而力壓群雄成為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的盟主。此時的他,乾綱獨斷,深孚眾望。史學家呂思勉也說過,“論其才具,在當時群雄中,亦當首屈一指。”不過,由於他是官二代出身,養成了他性情寬厚彬彬有禮但卻剛愎自用自高自大的性格特點。正如他帳下最出色的謀士之一田豐所言,袁紹“貌寬而內忌”,也就是說他表面上的從諫如流其實都是裝的,他的心胸之狹隘和“短於從善”才是他公子哥出身的真實面目。一句話,就是他說的都是對的,別人的特別是他的部下的意見都是錯誤的。他就是一個妒賢嫉能的主。如果他不是一個團隊的領袖,那也罷了,頂多人際關係不好。可是他是一方諸侯。這對於一個團隊的影響力太壞。
袁紹本身個人才能就出眾,這一點和項羽有一點相似之處。坐擁巨大的政治資源和軍事資源,卻因為性格上的缺陷,不知道恰如其分的利用。放棄了眾多的人才資源而不用,只憑一己之勇“奮其私智”。看似人才濟濟,其實是一個人在戰鬥。
而反觀曹操,他擅長利用群體才能,把每個謀士的智慧發揮到極致。他敢於也善於放權。如果有利於大局,他可以犧牲自己的尊嚴。
我們先看他們在經濟治理上的對比。
《魏書》記載:“袁紹之在河北,軍人仰食桑椹”,一個精壯的漢子竟然靠吃桑葚充飢,經濟之落後可想而知。也許這是謠傳,但搞經濟他不如曹操這是公認的。
曹操在政治經濟上的成就卻很高:“挾天子以令諸侯”、屯田、唯才是舉、興修水利,別說袁紹了,後期的劉備和孫權在這方面也是比不了的;
其次,袁紹廢長立幼,導致幾個兒子矛盾衝突嚴重,又直接造成內部幕僚派系分立。內耗極大。
而曹操在凝聚人心方面很有一套。官渡之戰前,曹操內部有不少人和袁紹暗通資訊。曹操把這些信件全部付之一炬,一了百了,從而穩定了人心,凝聚了人氣。
袁紹能聚人卻不能用人。曹操是能聚人也能用人。
袁紹是敗於政治,而非軍事。
曹操是贏在政治,只是體現在軍事上。
所以說,即便袁紹把三國所有的英才都聚其帳下,也一樣作鳥獸散。還是同樣的失敗結局。
-
10 # 道方西樓
觀點
如果只是想著換人而不是自我反省的話,那麼只能是換掉哪個謀士都沒機會贏曹操。
問題導向分析1、袁紹身出汝南袁氏家族,是名門望族子弟,家族勢力龐大,門客眾多,向來是不缺乏有聰明才智的人。袁紹有足夠深厚的背景條件。
2、從一個名門庶出子弟做到稱霸一方的大軍閥,袁紹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深的家族人物的喜愛,借力何進剷除宦官集團,收取冀州,統一河北,然後聚力各路人馬討伐董卓,到最後大敗公孫瓚等等,都證明了袁紹的出色的能力。
3、東漢末年,宦官亂政,民不聊生,災難四起。在此天下群眾並起的時代,兵荒馬亂成就了袁紹,他是時代造就的結果。
東漢疆域圖觀點解說: 活在矛盾下的袁紹都說最瞭解你的人不是自己最好的朋友,而是自己最大的敵人。
關於袁紹,曹操對他的評價可以說是非常獨到了。(曹操評價如下)
1、吾知紹之為人,志大而智小,色厲而膽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畫不明,將驕而政令不一,土地雖廣,糧食雖豐,適足以為吾奉也;
2、及至袁紹據河北,兵勢強盛,孤自度勢,實不敵之。
圖: 袁紹和曹操志大而智小,色厲而膽薄。空有大好局面卻不用,還送了性命。
袁紹素有遠大志向,從他屢次請求何進將宦官集團一網打盡,再謀取職位,再到暗地裡接受袁術的投降請稱帝,敗露後殺掉為自己稱帝找理由的主薄耿苞。
從清除宦官集團後,害怕董卓大軍,畏懼一戰,錯失良機開始。到猶豫不決失去掌握漢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機會。再到後來的又猶豫不決放棄消滅曹操的最好機會,最後不聽進言兵敗官渡之戰。三次機會的失去,也是袁紹敗局的歸途。
袁紹充滿機遇又矛盾的一生,可以說是變幻莫測,誰也不知道他下一刻能做出什麼決定。也因此而失掉了大好的局面,最後只是為他人做了嫁衣。
袁紹並非僅僅如此,從他的治理範圍的民意調查滿意度來說,他也不失為一個好的父母官和好的將軍。
荀攸評價他說:袁紹以寬厚的品格深的眾人信賴。又如《獻帝春秋》所記載:紹為人政寬,百姓德之。河北士女莫不傷怨,市巷揮淚,如或喪親。由此可見其深得民心,群眾基礎甚好。
曹操說出了袁紹的不足之處,也確實是他非常致命的地方。
老話說: "慈不掌兵,義不守財"。
袁紹空有大好前程,卻白白浪費許多機會,麾下謀士眾多卻不能採納關鍵性的建議。胸中有大志,卻做事猶猶豫豫,膽小懼事。
天下大亂,本就是拿命去拼一個敞亮的未來,凡是唯唯諾諾,怎可成大事。該出手時不出手,等別人出手之時,已經晚了。
官渡之戰形勢圖深度觀點: 不能求諸人,那便求諸己就像偉人評價袁紹說: 袁紹這個人多謀寡斷,有謀無斷,沒有決心,不果斷,結果兵敗官渡。所以有謀還要善斷。
為將者,只謀不斷不行,獨斷專行也不可。只有能謀善斷才能成大事。否則就會如羅貫中所說: 羊質虎皮功不就,鳳毛雞膽事難成。
凡是能夠假手於人是好事,這樣能極大的提高效率。但是提高效率最好的方法不是去要求別人,而是成長自己。否則最後一事無成,落得滿地雞毛。
寫在最後: 歷史沒有假設,客觀看待即可歷史沒有假設,用我們今天的眼光來看袁紹的話,他無疑是非常失敗的,但是這是建立在我們以先知視角來看的,理性看待歷史,不苛求。
回覆列表
袁紹字本初,三國時代首屈一指的大軍閥。無論換哪個謀士,袁紹都很難戰勝曹操。因為袁紹患有選擇困難綜合症。袁紹和曹操手下謀士眾多。曹操能兼聽並綜合各方意見,而袁紹卻專門選擇最錯誤的一個。
從戰略上田豐建議袁紹不要聽信劉備之言去和曹操開戰。這是最正確的戰略,而袁紹非但不聽,還把田豐關進監獄。當袁紹打敗時,獄卒還給田豐倒喜,說:“這次明公得重用先生了。”田豐哈哈大笑說:“明公勝了我倒安全了,如今明公戰敗,我命休矣。”果然袁紹回來殺害了田豐。
許攸根據形式判斷,此時曹操己傾巢而出,後方許昌必定空虛。這時分一路兵去偷襲曹操的老巢,然後南北對進定能取勝。袁紹跟本不睬,認為我幾十萬大軍輾壓曹操幾萬人易如反掌。這時跟許悠有矛盾的沈配,郭圖頻頻進言欲害許攸。許攸的侄子又出事了,他想起了田豐一害怕跑曹操那邊去了。郭圖的餿主意袁紹都採納。
許攸到了曹營深得曹操器重,光著腳跑出來迎接。可見曹操對事物的欲判具有前瞻性,袁紹連事後諸葛亮都不算。許悠叛變以後帶走了許多軍事密秘,可袁紹根本沒防範。還一再託大,自以為是。
曹操依許攸之計燒了袁紹的糧草,張郃建議趁曹操不在大營,兵力空虛,我們猛攻其大營後再半道截殺放火的曹操。袁紹又沒聽,分兵二路,一路攻打曹營,另一路去救火。結果是劉二爺剝蒜——兩耽誤。張郃兵少未攻下曹營怕袁紹怪罪一看也投降了。
袁紹面對做出選擇的時刻總能有神助攻,成攻地避開正確客案,多大的家業也不夠敗的。袁紹也有奉迎天子以令諸侯的機會,謀士建議,他兼累贅。立世子的時候他不聽建議廢長立幼引起兄弟相殘。
總之,袁紹之所以失敗皆因為能力不強還很自大。表面上禮賢下士實際上目空一切。曹操在青梅煮酒時評價袁紹如家中骷髏!
您怎麼看待袁紹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