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心理諮詢師韓美齡
-
2 # 我說精神
太焦慮了,什麼都不想做,怎麼辦?馬上想辦法緩解你的焦慮啊,既然已經影響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了,說明已經很嚴重了,那就應該儘快治療。
關於焦慮問題焦慮首先是我們所有人處理自己不擅長或十分在意的事物的時候都會產生的一種緊張和擔心的情緒,所以說每一個人都會焦慮,甚至適度的焦慮還會讓我們更加集中注意力和精力去做一件事情,但過度的焦慮一定會適得其反,影響我們正常的判斷和效率。舉個例子說,兩個同學都參加一個重要的考試,一個焦慮適度緊張有序答題;一個緊張的要命頭腦一片空白,甚至還要頻繁跑廁所。最終的考試結果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長期嚴重的焦慮很有可能達到了焦慮症的標準,是需要醫學治療的。
焦慮症即是焦慮性神經症,以廣泛和持續性焦慮或反覆大眾的驚恐不安為主要臨床特徵,這種焦慮的產生於恐怖症不同,沒有具體的物件,是一種非實際威脅或危險引起的提心吊膽、驚恐不安和緊張的心情,並常常伴有自主神經功能紊亂表現,例如心悸、胸悶、發抖、出汗、尿頻等。
太焦慮了怎麼辦雖然目前的研究表明焦慮症的患者存在與去甲腎、5-羥色胺等多種神經遞質有直接關係,不過我個人的觀點還是認為焦慮的本質更多的涉及患者的內心認知,與心理因素關係更密切。
大量的研究顯示,當生活事件持續存在時較為容易引起廣泛性焦慮。同時,童年時的社會負性事件也與焦慮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也就是說,孩子們在童年的經歷可能是廣泛性焦慮的一個主要發病原因之一。
所以焦慮是對心理治療效果很好的,甚至明顯優於其他精神疾病。但心理治療有一定侷限性,一些患者的心理接受度差,並不適合心理治療,即使接受度高,但也需要一定時間的治療才能看到效果。所以在心理治療起效之前是一定適合藥物治療輔助的。
關於焦慮症能夠使用的藥物就太多了,抗抑鬱藥、抗焦慮藥、鎮靜安眠藥,甚至抗精神病藥,都能起到緩解焦慮的作用。至於具體藥物,還要看你的主治醫生根據你的實際情況選擇一種最適合你的藥物。
-
3 # SimplyPureFH
當這種情況發生的時候。不做任何事情是對當下最有幫助的。有句話叫做的多錯的多。學會找方法讓內心安靜下來。可以聽聽音樂。可以試著微笑一下。可以出去散散步。鍛鍊身體。或者跟能量高的老師或者團隊一起交流。換個圈子,換個心情。
-
4 # 雁過無痕2020
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躁狂症、雙向情感障礙以及精神分裂等所有所謂心理、精神疾病的真相
心理和精神問題是當前非常嚴重的一個社會現象,尤其是在孩子中越來越多,讓人痛心疾首。多少人痛苦到絕望,多少家庭瀕臨崩潰,而大多數人還矇在鼓裡,不知道真相和出路,真是太可怕了!
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所有所謂的心理和精神問題,無論什麼型別,無論有多嚴重,無論症狀多麼複雜,其實根本都不存在。這些所謂心理疾病為什麼很難治癒?是因為我們一直在解決一個本身並不存在的問題,這怎麼可能解決呢?這樣做的結果,只會造成更多更嚴重的問題。道理一說都明白,所有負面情緒本來就是所有人都有的正常情緒,就像呼吸一樣。大家如果非要去解決的話,只能把生命解決掉,這就是很多人最終選擇走向絕路的原因。一般的人遇到負面情緒很快就放下了,但我們不行,非要解決它,哪怕魚死網破,結果越來越嚴重。殊不知,不去解決問題,轉而放下問題就不需要解決的。無論生活中多麼艱難,沒有什麼放不下的。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什麼都帶不走。
人生就是一場戲,何苦這麼認真,何苦與自己過不去。
其實,現實中比你情況糟糕的人多的是,一般人沒有當回事,沒有拿起來,咱們不但拿了起來,還不願放下。只要放下了就沒有痛苦了。要說放不下,誰也沒有辦法。但痛苦有辦法,痛夠了自然就放下了,話糙理不糙。
我要告訴大家,選擇結束生命是一個極其錯誤的選擇。結束生命這並不是痛苦的結束,而恰恰是另一個沒有盡頭的無盡痛苦的開始。生命永遠不會結束,每一段生命都有它的意義。
言歸正傳,這些所謂心理和精神問題的本質和真相又是什麼呢?如果如果我們弄明白了這個,所有所謂心理和精神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因為實際上它本身並不存在,當然也就沒什麼要解決的。
有人說,怎麼會不存在呢?我們內心煎熬的痛苦多麼真實,我們現實面臨的問題實實在在,我們就是睡不著覺,我們身上的症狀和疾病也是真實的,我的人生就是看不到任何希望等等不一而足,這些痛苦就是明明存在啊?說不存在不是自欺欺人嗎?
是的,對你來說,一切都是那麼真實。我想說的是,這些所謂真實情況都只是結果而已,並非原因,也只是表面現象,並非本質。它們並非一成不變。我們要解決這些所謂心理和精神問題,必須從根源上入手。大家無論透過心理諮詢還是藥物治療,都是在用現象解決現象,用問題解決問題。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還會不斷加重問題。
所有的心理和精神問題,無論什麼樣的負面情緒,都會表現為自己無法控制自己的頭腦思維,想個不停,吃不下,睡不著,身心疲憊,就想去想明白,結果越想越多,惡性迴圈,無法控制,直至崩潰。這是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能量會逐漸被耗盡,就越來越失去了對自己思維的控制能力,最後甚至連自己的生命都打算放棄,那是低能量狀態的幻想。在那種能量狀態下,就是一個芝麻都變作一座大山把自己壓垮。
這種情況下,唯有提升能量才能改變。這個能量,不光是吃飯和休息,更重要的是停止負能量(負面思維)的侵蝕,不斷提升正能量。就是必須打破惡性迴圈,停止思考(你是永遠想不完,也永遠想不出結果的),並轉向正向思維,積聚能量。有了正能量,就能掌控自己的思維,掌控自己生命的一切。有了正能量,過去那些困擾你的問題就由西瓜變成了芝麻。
那麼,如何停止頭腦思維呢?我們就是控制不住想啊!其實,控制不了頭腦就是因為負能量(表現為所有負面情緒)太強大了,我們被負能量所控制了。由於不同人負能量所表現的負面情緒不一樣,軀體症狀更是千奇百怪,也就有了各種所謂心理和精神問題的病名,其實本質上都是一樣的。
只要抓住了本質,所有所謂心理和精神問題自然就不存在了,也根本就不需要去解決,因為沒有什麼需要解決的。無論你是什麼情況,無論有多嚴重,無論現實問題多麼真實和難以解決,無論軀體上有任何嚴重,哪怕得了絕症,根源都只有一個,解決辦法也只有一個。找到了根源,人生中一切問題都是肥皂泡。
根源是什麼呢?根源在於錯誤的三觀,追求了錯誤的價值。當前,可以說世界上99%的人追求的是錯誤的。追求物質,各種慾望,色情,不孝,不珍惜生命,只知道索取而不知道人生的意義是奉獻而非索取、壓力大(非要追求一個特定的目標或要求)。由於這些錯誤的三觀,導致我們心裡每一個念頭、所說、所行都是衝著慾望和索取去的。大家每一個負面情緒後面都一定有一個慾望。還有很多家長自己還把這些錯誤觀念強加給孩子,自己把孩子害了還怨天尤人,還埋怨孩子。我們所有的慾望和負面情緒都是負能量,都會不斷糾纏與放大,最終正能量越來越少,甚至發展到我們以負能量為榮,以正能量為恥。這不就是現在社會的普遍現象嗎?為什麼大多數人活得很痛苦?這就是總根源。每個人表現不一樣,有的身體得病,有人心理得病,有人遭受挫折或災難等等。
你活在夢境裡,唯有醒來。誰能把夢境解決了?醒來就是,有啥好解決的?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必須要明白自己錯在哪了,要明白沒有誰在懲罰你,都是自己的錯。宇宙是最公平的,如果你錯了還能快樂,那才真是沒天理了。其實,外面誰都沒有錯,都是你自己的錯,不要怨天尤人,只能反省自己。什麼原生家庭理論,根本不存在,都是害人的理論。自己的命運是自己做主,不要給自己找任何理由和藉口。不要以為是家庭環境原因、是別人欺負你你害你、是人際關係緊張、沒有錢、壓力大、身體疾病等等一切現實問題造成的。錯了,這些問題也都是現象,都是錯誤三觀的結果,和你的心理和精神問題一樣都是同一根源的結果,都是表象,都有一個共同的錯誤的根。即便這些問題被解決,你的心理和精神問題照樣存在,而且還會出現更大的問題來提醒你。
每一個痛苦,都是來提醒你錯了,讓你趕快回頭。一旦回頭,痛苦就失去了存在價值。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你一天不回頭,痛苦就會如影隨形。每一個痛苦的背後,都有一個執著,都有一個慾望。唯有放下執著,放下慾望。過去的已經過去,一切都是咎由自取,沒有人傷害過你,也沒有人能夠傷害到你,坦然接受自己當前面對的一切,這是自己過去所做的果實,已經無法改變。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知錯改錯,從當下開始保持正能量的心念、語言、和行為,不再傳播和釋負能量,包括家裡和網際網路上,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從家務做起,幫助他人,奉獻自己,放下自私自利,放下慾望,放下物慾執著,孝敬父母,愛惜所有生命,敬畏自然,這些本來就是人生的真諦,迴歸人的本性,這些正能量越來越多,你的未來自然就會改變,幸福快樂就已經上路了。哪裡還會有什麼心理和精神問題?哪裡還有什麼人生問題需要解決?哪裡還有痛苦?哪裡還有不平?
還有,孩子有問題的父母,求您放過孩子,放下孩子,不要管的太多,給孩子正確的人生觀教育,還孩子自由,別給孩子過多壓力。網際網路一代,少接觸電子遊戲和色情網站等成癮東西,也別再用藥物殘害孩子了!!!
認為自己存在所謂心理和精神問題,並想辦法去解決它,是所有痛苦的真正原因和開始,隨著解決的過程,痛苦越來越大。這就是正常人與所謂心理疾病的人的根本區別。人生中所有現實問題都一樣如此,不解決是最好的解決。無為而無不為。大多數人活反了,所以痛苦。
很多人都說放不下,沒有什麼是放不下的,人死的時候都的放下,沒有誰能把它帶走。不放下就得繼續揹著,繼續痛苦,沒有選擇,也沒人能幫你放下。放下的唯一方法就是接納,接納別人和自己經歷的一切,接納一切可能的發生!
回覆列表
謝邀!太焦慮了,什麼都不想做,透露出以下幾個方面的資訊:一、過於焦慮,降低了個人的動機;二、面對焦慮,個體採用了消極的迴避策略,當然迴避策略一定不能解決真正的問題所在。三、可能會或已經形成了惡性互動作用,太焦慮,不想做事;反之,不想做事,又引發更加的焦慮。二者互為因果,相互惡性迴圈。
解決問題,一定要積極的心態,不迴避問題,勇於面對問題。自己太焦慮了,焦慮什麼呢?找出焦慮背後的原因,然後有針對性的調整化解,背後的焦慮原因化解了,問題也就自然解決了。另外,問題的解決,術業有專攻,如果問題已經嚴重到超過了自己能力解決的範疇,及時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問題可以更快速,徹底的解決。祝福你!因你沒有對具體問題的具體描述,沒法根據你的具體情況展開進行分析,分享一個被焦慮困擾的學生案例,給你以借鑑和啟發,再次祝福你!
圖圖(化名),女,來做心理諮詢時讀高二。用她自己的話說,總感覺有很多東西沒學會。遇到綜合性的試題不知道怎樣應用課本知識。最讓她頭疼的是,總覺得大腦不好使了,很多知識記不住好不容易記住了,過幾天又忘了。總是檢驗自己學會沒學會,學習效率很低很低的。她就覺得我怎麼學都學不進去,很累。總想出去玩兒,又不敢玩兒。她想玩時,爸爸媽媽也就帶她玩,但是一玩呢,她又覺得我這樣做是不對的,別人都在學習我怎麼能玩呢?所以玩也沒玩好,也怕出去玩了。到後來,也學不進去,也不敢玩兒,既害怕玩兒,又害怕學。她怎麼都過不好,所以就覺得,生活是很累的,學習是很累的。她想放棄學習,但是呢又不甘心。
這個時候她既焦慮又抑鬱,煩躁不安,動不動就發脾氣,發作起來摔課本砸東西,晚上睡眠,睡不著覺。到醫院去治療,醫生說這是精神分裂症的邊緣狀態,趕緊住院。媽媽就想,這怎麼是精神分裂症的邊緣狀態呢?媽媽不敢認同這個,那不行,決定去看看心理諮詢師去,她又來來回回換了好幾個諮詢師。但諮詢師都說,這個問題太嚴重了,我們做不了,都給他推走了。
最終來到我們這裡的時候,她媽媽首先就跟我說,韓老師你先看看我家姑娘是不是雙相情感障礙,是不是精神分裂症?我跟孩子溝通了20分鐘,然後跟媽媽說,我跟你保證孩子絕對不是精神分裂症。孩子就是情緒問題,她就是內心衝突的問題。孩子具體是怎麼回事兒,我說我跟她做完一兩次心理諮詢之後,我再給您做一個具體的分析。請您現在先不要著急,孩子肯定不是精分,也不是邊緣性精分狀態,差得遠著呢。
孩子來做諮詢之前,跑這個地方看,跑那個地方看,已經一個多月沒去學校了。學校里老師都跟她說,要不就辦個休學吧。孩子又不願意休學。她媽媽說,這個孩子以前是一個很活潑開朗的女孩兒,自從孩子上中學後就開始變,變得越來越內向,而且沉默寡言。每天回到家就是學習,所以我們看到都很心疼。想讓她出去玩會兒,她不出去。我們做父母的都能感覺到她是強迫自己學習,根本沒效率。還不如出去放鬆下,但是我們說多了呢,她表現的很煩很煩,跟我們發火,我們給她請了家教在家學習,但是還是沒效果。
像圖圖這樣的情形在初高中學生中很常見。學生學習成績好,後來就不願意去學校,想學學不進去,學習效率極其低下。情緒也很糟糕,易激惹,在家很容易發脾氣;有的呢,就是情緒非常的低落,甚至是把自己關閉起來,跟外界隔絕,不見人。像這種情況,甚至在大學生考研的時候,我們時常也會接到這樣的電話,也會有這樣的案例出現。一般在升學考試前後,越是臨近,這個問題就越嚴重。
原因在哪兒呢?分析如下:
一、中國的教育升學考評機制以分數為絕對第一優勢。家長和校方管理者都盯著孩子的成績說事。
二、高強度的學習壓力不知道如何化解。
三、考試前對自己有高期望,有過強烈的和同學對比的心。
四、功利教育。
經過心理諮詢調整,化解了以上阻礙孩子成長的原因,孩子那些焦慮、抑鬱、失眠等外在的症狀很快都消除了,孩子也回到了學校繼續學習。這個案例是我和代老師共同做的,現在很多嚴重的學生案例,都是我們倆共同做的。我早期調整孩子的心理問題、學習的心態,學習的方向和目標。把這些問題調整到差不多的時候,由代老師來帶著他們繼續調整學習的心態和學習的方法,去把這個調整的心態去內化,去執行,然後帶著她把學習給帶起來。孩子的心理問題和心理困擾化解了,心胸和視野開闊了,綜合素質提升了,也學會了怎麼樣更好地處理現實中的學習,孩子自然變得開朗Sunny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