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草菇呀
-
2 # 青言論史
先說個鬼故事——很多人以為春秋以後就是戰國;實際上,狹義上的春秋和戰國時期之間隔了有好幾十年的空白期。
“春秋”之所以會得名,是因為一個人寫了一本書,我們知道,那就是孔子所作的《春秋》。這本書從魯隱公元年記錄到魯哀公十四年(或十六年)。這個時間跨度是多少呢?是從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0年或478年。
而戰國時期是從什麼起算的呢?有兩種說法,一種是韓趙魏於公元前453年三家分晉,另一種是周王室於公元前403年正式冊封三國為諸侯起算。這兩種,無一不與春秋的結束有著幾十年的差距。另外,它之所以叫“戰國”,也是因為一本書——《戰國策》。
因此,東周之所以會被劃分為“春秋戰國”,有很大原因就是因為《春秋》和《戰國策》這兩本書。而真正的春秋和戰國,界限是很難劃分的。
-
3 # Mr馮二
春秋時代,大家都是一體的貴族,有貴族榮譽,都講究禮。打仗都是貴族上場,老百姓沒資格打仗,而且是排隊光明正大的打,打贏了也不追殺,搞埋伏更會被人看不起。
戰國時代,大家是獨立的諸侯,沒有榮譽,只講利益。打仗都是驅趕老百姓去送死,大王在後面躲著,打贏就是屠城或者坑殺,戰爭陰謀也是層出不窮。
所以孔子說禮崩樂壞,有禮沒禮就是春秋戰國的分界線,當然也不能混為一談。
-
4 # 海天玄宇
為什麼同是東周,卻有春秋和戰國之分。
我想這主要是由於各個時代所信奉的思想不同或者說政治理想乃至制度不同的緣故。如果是東周王室記錄的歷史那麼就會一脈相承。大抵不會出現春秋和戰國。
由於歷史久遠,我們能看到的史實要多以史書為參考。春秋得名於孔子所以編訂的魯氏《春秋》,不過裡面據說也有很多春秋筆法。記錄的年代從魯隱公元年記錄到魯哀公十六年,或者是從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78年。
這個時代提倡的是尊王攘夷,各個諸侯大國主要爭奪的是霸主這個名頭,兼併其他國家的目的並不能明目張膽的提出來。所以戰鬥的規模和殘酷性沒有戰國那麼大和激烈,還有著一抹人性的溫柔。雖然春秋無義戰,相比較戰國還是仁慈得多。春秋雖然樂崩禮壞,但相比較於戰國就是小巫見大巫。
我們再來看看戰國,戰國以公元前475韓趙魏三家分晉為開始,到秦始皇公元前221年滅齊為結束。戰國的名字主要得自《戰國策》這本書名。戰國是以消滅其他國家統一全中國為目的的時代。周王室已經沒人尊崇。連面子工程都不在意了。而戰爭的規模和殘酷程度都極大的加劇了。人民的生活更家困苦。
總結:西周是全面的尊崇周王室,實行分封制和禮法制。
春秋是打著尊崇周王室的牌子,行霸主權利的實質。
戰國是撇開周王室,直接對擼,奪取周天下的時代。
-
5 # 談古論金
先說春秋和戰國的得名。
春秋的得名來自於孔子依據魯國史官所編史書加以整理修訂而成的《春秋》一書。《春秋》作為一部編年體史書,記錄了從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共計242年的歷史。
戰國的得名則來自於西漢末年劉向編纂的《戰國策》一書。《戰國策》和編年體史書《春秋》不同,是一部國別體史書,其反映的時代背景大體上接《春秋》所記載的時代,下迄六王畢四海一秦王朝肇建。
東周之所以被分為春秋與戰國,一個主要原因是,這段時期約有550年之久(從前770年平王東遷到前221年秦統一),相當的長,另一個更主要的原因是,在這麼長的歷史階段裡,社會的形態、時代的精神出現了非常明顯的不同。
雖然相比於鬱郁乎文哉吾從周的西周,春秋和戰國都是一個禮崩樂壞的時代,戰國固然是大爭之世,春秋也無義戰,但是春秋時期,貴族的精神仍然比較充盈,雖然宋襄公嗝屁了,但戰爭還是更多地屬於貴族屬於武士,講究戰場禮儀,對敵人有節制,而戰國時期戰爭機器則把更多的人民捲入,動輒十幾萬幾十萬的戰事史不絕書。另一方面,戰國時期原先的陪臣僭越權力變身國君,而更多中下層的人才也有了更多的進身之階。
春秋和戰國並不是從某個時間點開始就涇渭分明判若兩個時代,中間地帶是模糊的界限不清的,但是從整體上看,這兩個時代各自的特徵無疑是鮮明而容易辨識的。
-
6 # 韓旦之職場頻道
歷史上從來沒有什麼西周、東周、春秋、戰國之分。
西周、東周是根據,都城的所在地的方位,一個在西部西安的強盛的周王朝,一個在東部受外夷滋擾的、內部戰事不斷的,河南的周王朝。
春秋戰國,是根據歷史學家的著作《春秋》、《戰國策》來叫的,是個文藝的稱呼,比如我可以叫你,問問題的人,提問者,提問君,這些無什麼不同。
春秋與戰國的差異,在《春秋》著作完成後,《戰國》中對其後的記載,春秋時代,大多表現了周的沒落和困境,而戰國時代,則是分封各國的諸侯王獨立於周天子搞得非正式組織中,爭老大的場景,也是常年混戰和兼併最厲害的時期!
-
7 # 歷史倪說
由於東周時期的前半段和後半段又有許多的不同之處,所以歷史學家為了研究的方便又將東周進行了歷史分期,劃分為我們現在看到的春秋時期、戰國時期。
之所以要劃分歷史時期,是因為東周的這兩個時期有著顯著的不同。從東周開始,周王室開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義,而無實際的控制能力。中原各國也因社會經濟條件的不同,大國間爭奪霸主的局面開始出現了。春秋時期有的諸侯君主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爭奪霸主。還有的諸侯國大夫階級雖然強橫,有的甚至與公室對立,但是還沒有取公室而代之的事情發生。各諸侯國之間有矛盾也僅僅是透過戰爭的方式來懲罰一下。這個時代,諸侯爭霸是社會的主流。可是戰國時期卻有了很大的不同,封建制度逐漸崩潰,王室不再受到尊重,在有的諸侯國竟然發生了政權被臣子篡奪的事情。各諸侯國之間也相互攻伐,以至於弱國被強國吞併。
-
8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周朝自周平王公元前770年東遷洛陽之後,史稱東周,東周由於分封制的原因,土地越封越小,到最後沒有土地了,封無可封,導致周王室的勢力越來越小。
在周王室勢力日漸衰弱的同時,由於諸候國眾多,難免會有矛盾,因此周朝的禮樂制度越來越沒有遵守,導致諸候國之間時常發生戰爭,有戰爭就有兼併和滅國,但在東周起初,戰爭的規模都不大,大多數戰爭是點到為止。
由於周王室衰弱了,而一部分諸候國由於經營得好,開始強大起來,於是這些強大起來的諸候國代替周天子來治理天下,在這一時期先後出現了5個強大的諸候國稱霸。在稱霸的同時,代替周天子管理天下的諸候國,對於不服從的諸候國,霸主們發動其它所有的諸候國一起討伐,並喊出了“尊王攘夷”的口號,這一時期的戰爭除了諸候國之間的小戰爭,大部分戰爭都是霸主聯合諸候國一起討伐夷戎。
這一切,在公元前403年三國分晉發生了變化。
我們以三家分晉來作為春秋與戰國的分界線。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03年,是春秋時期。公元前403年到公元前221年,為戰國時期。
春秋時期由於霸主的存在,始終有強大的諸候國在維護周王朝的禮樂制度,整個天下雖時有戰亂,但大家維持一種預設的遊戲規則,就是“尊王攘夷”,這一時期諸候國之間沒有國界線,大家共同遵守周朝的宗法制度。
而自從三家分晉後進入的戰國時代,已與春秋有明顯的不同,由於最強諸候國晉國的分裂,導致諸候國失去強大的霸主,“尊王攘夷”變得不再有人遵守,需要重新建立 一種新的社會秩序,在戰國時期,由於思想的大發展,形成了與春秋時期完全不同的思想發展期,而大一統思想,兼併統一,成為新的趨勢,這一時期,國與國的界線開始明顯,沒有周朝禮樂制度,又沒有大國的約束,戰爭規模開始變得越來越大,滅國兼併成為戰國時期的主流思想。
而為了明顯區分東周這兩個完全不同的時代,而將東周分成春秋與戰國兩個時期,春秋這一名稱來自孔子編寫的魯國史書《春秋》一書,因其書所記載的歷史大致為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03年的時間相當,所以將東周前半期稱為春秋。
而後半期稱之為戰國,主要是因為這一時期的諸候國之間的戰爭頻繁,以秦國向東攻滅東方六國為主要歷史事件,到後期僅形成七個較大的諸候國,彼此爭戰,所以稱之為戰國。
-
9 # 木正戰國
西周與東周
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這一時期周天子是大家長,諸侯有了摩擦,天子出面調停,周天子還可以請“陳”“杞”“宋”這些前朝遺老遺少來評理。叫的歡的封地,哭的慘的也封地,一來二去,周天子的地是越分越少。
東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其中,戰國的說法源於東漢劉向編著的《戰國策》,記述了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周元王即位至秦天下大統這段歷史。春秋,後世以孔子修《春秋》為名,這段歷史可稱禮樂的最後絕唱,時間為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平王東遷至田氏代齊。
春秋有“大義”孔子訂《春秋》,微言大義。
春秋時期,雖禮崩樂壞,大義尚在。諸侯紛爭,爭霸主之位。霸主,周天子卿士之首,對內可代執朝政,對外可召集諸侯。動輒會盟,“以王命,伐不庭”,舉天下之力伐不禮之臣。霸主,相當於現在的內閣首相、總理一職,有代天子治理天下,討伐逆反的權利。有大義在,名正言順。
家國天下,一朝瓦解。戰國時期,是東周由奴隸制向封建制轉型最激烈的時間段。諸侯相繼變法,私地代替了分封,法制代替了禮制,傳統的家國天下政治結構被嚴重破壞。隨著三家分晉,田氏代齊,所謂大義,沒人在乎。諸國征伐不再假借大義之名,家臣篡位也不再成眾矢之的。周天子失去了最後的存在價值,諸侯不朝不供,無人問津。諸侯的目標已經由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霸主轉變為一統天下的王。
-
10 # 右史研究員
關於東周紀年被劃分為春秋及戰國一事,這是個認真又嚴謹的問題,我這個劃分意見很大。是針對哪些什麼才有這麼大的意見呢?是由於後人盲目崇拜《春秋》才有此劃分,很不切合實際,是在搞亂歷史紀年的。
春秋戰國故事眾所周知,對這一紀年冠上春秋戰國名號未見有人去研究推論,最早見《孟子》“春秋無義戰“,孟子未敢劃分這個紀年,其言之春秋或許指那些年代歲月。
查閱較嚴謹的古籍未見以春秋戰國一詞代替東周列國,古今文字《竹書紀年》《史記》和各種版本的《中國曆代紀元表》等,也無這個劃分。馮夢龍以春秋戰國作主綱著書,名為《東周列國志》,不沾邊春秋戰國這個好名字,何故?凡精通書史者均不苟同這個名,因其對紀年劃分不科學,對考史沒有輔助,模糊的詞語取代東周無啥用。
春秋乃春夏秋冬的簡稱,本指歲月,誤解作商前一年只分春秋二季,語出無據,古人及古曆書均無此論,推測而已。自從魯哀公十一年託季肥以幣請孔子回來重寫魯史,哀公十四年魯史寫畢。因孔子是依據舊魯史重寫新魯史,為避同名,孔子才自稱《春秋》,其時仍然稱其為《魯史》(參見《孔子世家》《中國歷史千問:第七章》。
哀公十六年孔子去世,其弟子為其守暮三年,除死那年實兩歲(古人稱週年為歲)。至漢武帝時,帝採納公孫弘的建議,大興儒學,罷黜百家,以《春秋》《左傳》壓制傳統的黃老百家學說,這在當時是不受歡迎的,但皇帝認可,無人敢逆此風。自此之後,慢慢形成了春秋戰國時期的劃分,而且還包含了公元前700年的東周。
劃分的理由不過是以孔子《春秋》成書為界,充其量包括孔子死後二年作基準,之前為春秋,之後為戰國,戰國止於東周亡。這完全盲目崇拜《春秋》的。其內容始於魯隱公元年前722,離東周多了22年,與平王東遷為東周不符,此其一。以孔子動筆寫史是哀公十一年,擱筆是十四年,死是十六年。卻不是,此其二。以守暮畢的十八年為界,意味以孔子在生為標準,那就是魯襄公二十二年其出生至其終,卻不是,此其三。
為何古代名人不為此去爭個究竟?一是不服無故以儒壓黃老,二是不服那對歷史僅僅是“話說半句、用辭錯亂”的《春秋》為上品。三是不服戲說歷史的《左傳》為史志。古人對這上等儒學著作嗤之以鼻。穀梁赤屢屢頂撞《春秋》,司馬遷借子夏之口諷刺其書說:至於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辭(《孔子世家》)。
如果要求界定春秋紀年的話,就以孔一生為界,不可以亂了歷史的劃分標準,任何典籍均以其領域的君侯在位細分紀元。孔子不是魯國史官,按古制,個人無條件記錄歷史,他不該晚年失節,替魯哀公篡改魯史,留下把抦。他臨終十分後悔給魯當刀槍使,他的弟子從不讚頌《春秋》。魯哀公在孔子追悼會上祭讀誄文,子貢對哀公大放厥詞,就是因為他命寫《春秋》一事,而不敢明揭其中瘡疤,都已心知肚明,事關全系統。
我很尊重孔子治家治國格言,其語沒有話不成句,而《春秋》卻不讓人讀懂,語焉不詳。不記說歷史違文人之心,說白了卻違魯君之意,故冒天下之大不韙,顛覆措辭,凡事魯優先且有面子。不料舊魯史其時大多人有存書對照,才闡釋《春秋》寫《傳》。同一件事,諸傳述說皆相同就可見一斑。
-
11 # 好人一生平安ad
三家分晉,東周天子名存實亡,是春秋與戰國兩個時期分段的標誌。東周春秋時期,周雖然衰落了,但諸侯仍可聽令於天子。但戰國時期周天子就管不住諸侯了。周天子首先壞了規矩,承認了趙、魏和韓分刮晉的篡位行為,從此天下大亂,周禮崩潰。
-
12 # 無中生有full
這是因為,在農耕社會,春秋正是重要的農耕時節,因此在古代社會,春天和秋天是最容易出事兒的季節,國與國之前的征伐都是選在春、秋進行的。春天攻打敵國,可以干擾敵國播種糧食的程序,所以,糧食已經儲備好的國家通常在春天發動對敵戰爭。糧食不多的國家呢,秋天正好是搶糧食的季節,於是,秋天打別國搶糧食。當時的魯國在寫史時是按春、夏、秋、冬來記事。所以魯國的史書上經常出現的字眼是 某某年春,齊國來打架,某某年秋,發生XX戰。魯國史官就用《春秋》來給自己國家史書命名。後來的魯華人孔子,又重新整理了魯國的歷史《春秋》,這部春秋隨後成了儒家經書其一。《春秋》記載的時間段是“魯隱公元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722年-前481年),與“平王東遷”和“三家分晉”(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時間段較為吻合。有文人就把這一時代起了個名“春秋”, “春秋”這個表達時代的極具經典的名稱就流傳了下來。
-
13 # 歷史小知
首先為什麼用春秋
是中國因為東周時期出現了三家分晉和各國變法導致社會結構和國家關係發生了鉅變,但由於朝代沒有更替,為了區分這兩個時期,而用分別記述這兩個時期的代表歷史書籍《春秋》和《戰國策》為他們定名為春秋和戰國。
為什麼孔子用春秋作史書名一、原因在於東周之前一年之分兩季即春、秋,後來才增加的到四級。所以春秋代指一年。用春秋可以表明其是編年體史書。
所以,春秋是什麼體裁的史書?不用死記,他的名字已經標明瞭他的體裁。
二、同時當時各國的史書編纂都時按年來記述,每篇都以何年春、秋開篇,所以在當時春秋被用作史書的代稱。
-
14 # 老溼機Chris
我是老溼基,我來回答!
一、國際形勢
這是一個比較廣泛認同的角度,尤其是史學家就是採用了這個角度來區分春秋和戰國的,那就是當時華夏發生的兩件大事:田氏代齊和三家分晉。
先說田氏代齊吧,齊國是周武王平定天下,建立周朝之後,分封給姜子牙的地盤,也就是姜氏齊國,後來在齊桓公時期,一個陳國逃難的公子——陳完跑到齊國以求政治避難,作為霸主的齊桓公非常慷慨的接納了這個公子,並且給了他官職,叫他為齊國效力。這個人就是田氏齊國的始祖。
做了官以後,陳完就改姓田,成了田完。由於是避難的公子,所以田完在生活裡處處都非常小心,為人處世也都十分和諧,這樣以來,慢慢地就在齊國建立了非常好的關係網。
數十年之後,到了齊莊公的時候,田完的曾孫——田文由於特別受齊莊公的器重,被賜予了子爵,在這個時候,田氏在齊國算是有了一些政治資本,田文子死了之後,其子田桓子繼承了爵位,在朝堂之上,田桓子力排眾議執意要齊莊公發兵討伐衛國和晉國,並且大獲全勝,齊莊公高興之下,便把自己的女兒孟姜嫁給了田桓子,這一下,田氏家族算是徹底站穩了腳跟。
後來,田桓子的兒子田乞是時期,當時在位的是齊景公,那個時候的齊國已經是一片衰敗的情況了,適逢齊國大旱,百姓無法生存,國家呢也開始開啟國庫借糧食給百姓,而田乞就是執行這一政策的人,他命人用大斗給借給百姓糧食,到了秋天收成的時候,卻讓百姓用小鬥還糧,老百姓多單純啊,直呼:田氏萬歲。
再後來的齊國國君一代不如一代,齊國的多個貴族之間聯合起來,說殺王另立跟過家家似的,最後,貴族之間也開始了相互絞殺,而田氏一族呢,不管不問,繼續發展自己家族的勢力以及在民間的名聲。就這樣,歷經八代,到了齊康公的時候,田氏當家人天和直接把齊康公放逐到了小島上,田氏完全掌控了齊國,並且上報到周王室,要求封侯,雖然,周天子不情願,但也明白自己也做不了什麼,之得封田氏為齊國代理人。
再來看看三家分晉吧,其實三家分晉的雷早在晉文公爭霸中原的時候已經埋下了,晉文公還是公子的時候,晉國國內發生了令人髮指的宗室為搶國君之位的血洗角逐,自己也是被迫逃難了近20年,最後在秦國的時候才登上晉國國君的寶座,作為流浪半生的晉文公來說沒人會他更懂流浪了,也沒有比他更懂宗族之間爭權奪利的血腥了,所以從晉文公那就開始立了個規矩:國君的孩子立,隻立一個公子為儲君,其他的孩子直接就扔民間了,可以享受宗室的待遇,但不能參與任何國家的政務,所有的政務都交給卿和大夫來處理,很顯然,這是避免宗室鬥爭的最好辦法,沒有權力和勢力,作為公子就不可能參與爭權了,所以有了“晉無公族”的說法。但是,晉文公也想不到,這樣的政策實則是雙刃劍,朝廷裡的大夫和卿做了所有的事情,立功就賞,大公就晉升爵位,巔峰的時期,晉國有11個貴族輪流掌權。
百年左右,大夫貴族們已經把晉國國君給完全架空了,角逐的最終結果是韓、趙、魏三家聯手瓜分了晉靜公最後的土地,並且最終也是放逐了晉靜公。三家也跑去周天子那要求封國,就這樣,晉國被一分為三:南韓、魏國、趙國。
這兩件事情就是春秋與戰國的過度事件。
二、 禮制得徹底崩塌
由於田氏代齊和三家分晉,周天子都被迫接受了,那麼在其他諸侯的眼裡,周天子就徹徹底底地成為了吉祥物了,以前,兩個國家之間有矛盾,還會各自派使者去周王室要求周天子調解,雖然說也調解不出個啥結果,但最終都還承認周天子,經過這兩件事一搞,諸侯們都認定一件事了:什麼周天子,算球吧,該打打,該殺殺,請示個毛啊!
還有就是,在春秋的時候,兩國就算是矛盾無法調解,要進行戰爭,起碼還是先下戰書,對方接受了,兩軍會開拔到約定的地方,列好隊,開始硬鋼,拼的都是鬥志和人數,就算是把對方打敗了,追殺也不能超過一定的距離,這都是在周禮裡面有詳細規定的,當然了,春秋時候也有不遵守規矩的國家,直接追殺他國至死,我所說的都是大部分,不是絕對哦。當然了,只要是違規操作,不下戰書就偷襲,追殺他國至死,事後一般都會被其他更強的國家以此為藉口而討伐的。可以說,春秋時期的諸侯,你可以說他們都違背周天子的意願,相互攻伐,不遵禮制,但表面上都還算是客氣吧,起碼在打仗這一方面一直遵循的原則就是:小人才偷襲呢,真男人都是正面剛。
戰國就不一樣了,《孫子兵法》的一句:兵者,詭道也,直接把所有的諸侯都打醒了,國與國之間不管是外交還是軍事亦或是通商都充斥著陰謀詭計,感覺你要是不用點詭計,你就活不到年底。並且,國與國之間的戰爭也不存在什麼戰書不戰書,戰後也不必請示什麼周天子了,反正一句話:幹就完了,滅國就跟過家家似的,各國之間都在努力的變法以便強國。
回覆列表
都是東周的事情,但分成兩個部分有個最簡單的原因。相傳孔子寫《春秋》,而他在公元前476年死了,之後的事情他自然就不能記錄了,而中國受儒家思想控制幾千年,所以學者人為的將有孔子記錄的部分稱為春秋時期,而之後的部分就又給它起了個名字叫戰國了。而所謂的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分別什麼的,都是當代社會主義歷史學者起的,其實很牽強的,其實真正中國的奴隸制度的結束應當從秦國商鞅變法、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改革開始算起。
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其實裡面有其特殊的含義.春秋和戰國是兩個不同社會,沒有記錯的話,公元前475年是兩個時代的分界,在這之前也就是春秋時期是主要由奴隸主貴族統治的時期,是奴隸社會;在這之後呢,是由封建地主階級統治的社會,也就是封建社會了.總之,一句春秋戰國之分就是兩個不同社會型別的劃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