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杰減動漫

    個人認為還是損失於土木堡之變。靖難之役雖說使明朝的國力國力受到了一定損失,但隨後崛起的“靖難功臣”勢力卻很及時的填補了自洪武末年以來軍事人才的缺失,而且經過幾年的戰爭,永樂朝時期軍隊的戰鬥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從損失上看,靖難之役帶給明朝的後續影響是比較小的。

    而土木堡之變造成的損失是更為深遠的,這場戰爭不僅使明朝損失了大量精銳,更是使得洪武永樂時期所形成的軍事防禦體系遭到了極大破壞。此後,影響了明朝近兩百年的“北虜”問題,也跟土木堡之變造成的影響息息相關。

    而在土木堡之變中,大批的“靖難功臣”死於此戰,一時之間明朝文武官員比例嚴重失調,文武之間的制衡遭到破壞,文官集團開始抬頭,文官在政治上的話語權逐漸變大,這一影響更是持續到了明末。

  • 2 # 愛我中華權哥

    都不是。無論是靖難之役還是土木堡之變,都不是明朝的滅亡的決定因素。

    1):靖難之役

    靖難之役1399年開始,1402年結束,是朱元璋孫子和朱元璋兒子的戰爭,是明朝統治者內部奪權的兵變,時間短,不足五年,規模也不是很大,也就是北京到南京之間的區域性戰爭,所以戰爭總體損失不大,對明朝整個朝代的滅亡沒有直接影響,更何況明朝滅亡的時間是1644年,這中間還有200多年了。

    2)土木堡之變

    土木堡之變是明朝統治者御駕親征瓦刺的戰爭,結果幾乎全軍覆沒。1449年,明朝皇帝朱祁鎮在太監王振的慫恿下御駕親征,立2歲兒子為太子,讓弟弟朱祁鈺(也就是後來的明代宗)留守,然後率領50萬軍隊征討瓦刺,隨行的還有幾十位大臣。在行軍過程中,各類軍事事務都由王振專斷,大軍路線屢次三番更改,更荒唐的是王振為討皇帝歡心,還讓軍隊帶到自己家鄉,來一個家鄉幾日遊,軍隊疲憊不堪,這時候瓦刺大軍尾隨而至,明軍倉促應戰,結果幾乎全軍覆沒,多位大臣戰死,皇帝被俘虜,後來瓦刺大軍兵臨北京城下,在於謙等人帶領下,雙方在北京大戰七天七夜,最終將瓦刺大軍打敗,與此同時,全國各地的勤王軍隊陸續到達北京,瓦刺見此開始撤退,北京最終解圍。這次戰爭對明朝影響很大,但對明朝的整體發展中,影響也不是最大的,畢竟,這時候離明朝滅亡還有200年左右的時間,在這200年左右時間的事件才是明朝滅亡的具體原因。

  • 3 # 孤舟蓑笠雁南飛

    靖難之役發生在建文元年(1399年),朱棣為了應對建文帝的削藩政策,打出“靖難勤王”的口號,起兵南下打敗南軍主力,在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三,燕軍抵金陵,不日進入城內,建文帝下落不明,在群臣的擁戴下,朱棣即位。靖難之役後對明朝以後的影響也很大,比如說。宗室待遇變化:在太祖朱元璋時大封諸王,諸王不僅有封地,還在王府設親王護衛指揮使司,轄軍三護衛。護衛甲士少者3000人,多者1.9萬人。諸王還可以設定官屬,地位相當高,公侯大臣進見親王都得伏而拜謁。在靖難之役後,朱棣為了保證中央政權穩固,他即位後先將諸邊塞王改封於內地,然後逐漸解除諸王的兵權,並從各個方面對宗室加以控制。此後,宗室與中央的矛盾逐漸由軍事上對政權的威脅轉變為大量增加的俸祿對中央財政的壓力,宗室基本上都被軟禁在王府中,不得干預政事,只得在王府終老,這很大程度避免了重蹈晉朝的後路,極大的加強了中央集權。

    而土木堡之變亦稱土木堡之變、土木之禍,正統十四年(1449年)六月,瓦剌太師南下,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慫恿下,不顧群臣勸阻,親率大軍出征。軍政事務皆由王振專斷,行軍路線屢變,士兵疲憊不堪。兵部尚書鄺埜一再要求入居庸關,以保安全,但王振不準。後勤不續退至土木堡時王振下令移營,飢渴難忍的軍士一哄而起,人馬失序,瓦剌軍趁機進攻。明軍倉促應戰,所以兵敗,死傷大半。這一戰對明朝的影響巨大!

    主要有以下數點:

    1對蒙古由主動進攻開始變為被動防守政策。在數代人的建設下,明朝打造了東亞乃至世界一流的軍隊,三大營。大明帝國最精銳、配備先進火器的京師三大營毀於一旦,此後雖經重建,再不復從前戰力,對蒙古人後來寇邊也只能擊退,也無力征討蒙古人。

    2大明天子被俘,導致民心軍心產生很大動搖。土木堡之變後,京城大亂,也先趁亂打著送英宗回京的旗號,大兵逼近北京城,勢不可擋,明朝廷惶惶不安。後在兵部侍郎于謙極力建議下堅守京師,並詔令各地武裝力量至京勤王。隨後,調河南、山東等地軍隊進京防衛,于謙主持調通州倉庫的糧食入京,京師兵精糧足,人心稍安。

    3文官當政時代到來:土木堡之變京師王公貴族死傷慘重,如太師英國公張輔、泰寧侯陳贏、駙馬都督井源、平鄉伯陳懷、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陳壎、修武伯沈榮、都督梁成、王貴、戶部尚書王佐、兵部尚書鄺埜、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學士曹鼐、刑部右侍郎丁鉉、工部右侍郎主永和、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鄧慄、翰林院侍讀學士張益、通政司左通政龔全安、太常寺少卿黃養正、太僕寺少卿劉容、尚寶少卿凌鑄、給事中包良佐、中書舍人俞拱、監察御史張洪、黃裳、魏貞、郎中齊汪、馮學明、員外郎王健、主事俞鑑、張塘、鄭瑄、大理寺副馬豫、、欽天監夏官正劉信、序班李恭、石玉等五十二人皆死於混戰之中。由此明初武勳派與文官派共同治理天下的局面被打破,文官開始一家獨大,皇帝不得不啟用太監來制衡朝政,文武大臣和君主離心離德,國勢日蹙。此外,以文馭武,導致明軍後期作戰不利,將不知軍,軍不知將,戰鬥力低下,士氣萎靡。

    所以總的來說,靖難之役影響較土木堡之變較小,靖難之役後,朱棣即位為明朝軍事政治都打下了牢固的基礎,對內對外明朝的聲譽都達到了巔峰;而土木堡之變,打破了明朝與蒙古的攻守關係,明朝以固守九邊的政策取代了主動出擊,文官一家獨大,雖然一開始使朝政效率有所提高,可是隨著時間,文官內部也開始劇烈鬥爭,各種黨派內訌,導致中央效率低下,以文馭武,剝奪了武勳派在朝堂說話的地位,使明朝的軍備,衛所制體系也漸漸崩塌,原本自給自足的武官後來也得靠文官撥款撥糧。

  • 4 # 悟色的悟空

    靖難之役是內戰權力交換,土木堡之變是外征戰役失敗。兩者都沒有動搖國本,在較短時間內政權重新穩固。

    “明之亡,實始於萬曆。”萬曆朝連續在明朝西北、西南邊疆和北韓展開三次大規模軍事行動。

    對明朝造成損失最大的是明朝抗倭援朝戰爭。

    兩次援朝戰爭,嚴重拖累明朝經濟,“北韓用兵,首尾八年,費帑金七百餘萬”。國家軍隊精銳損失嚴重,對外無防禦之力、坐看後金崛起。對內民生凋零、嚴重消耗了明朝的財力。

    此後明緬戰爭和薩爾滸之戰的失敗徹底讓明朝沒落。

  • 5 # 雍親王府

    明代究竟是損失於靖難之役還是損失於土木堡之變,我認為都不是。

    靖難之役,又稱靖難之變,是建文元年(1399年)到建文四年(1402年)明朝統治階級內部爭奪帝位的戰爭,戰爭以朱棣奪取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而結束。同年,朱棣即位,是為明成祖。這場戰爭只是一場明王朝內部權力交替的過程,並沒有傷到明朝的國之根本,而朱棣登基後,隨之開啟的是大明王朝的“永樂盛世”,所以明朝並不是損失於靖難之役。

    土木堡之變,是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六月,瓦剌也先侵犯他人領地,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慫恿下,不顧群臣勸阻,親率大軍出征。由於軍政事務皆由王振專斷,行軍路線屢變,士兵疲憊不堪。兵部尚書鄺埜一再要求入居庸關,以保安全,但王振不準。後勤不續退至土木堡時王振下令移營,飢渴難忍的軍士一哄而起,人馬失序,瓦剌軍趁機進攻。明軍倉促應戰,所以兵敗,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等66名大臣戰死。之後瓦剌大軍包圍北京,于謙等人擁立明代宗朱祁鈺登基,並組織北京保衛戰,打退了瓦剌大軍的進攻。這場戰爭雖然明朝京畿附近的精銳軍事力量損失殆盡,但是明朝還是成功抵禦了入侵,明朝在明代宗在位的八年時間國力迅速恢復,所以土木保之變也並非明朝損失的開始。真正讓明朝傷筋動骨,開始有滅亡徵兆的是另外兩場戰爭,而且都發生在萬曆年間,一場是“萬曆三大徵”之一的北韓之役,一場是與後金的薩爾滸之役。北韓之役,即援朝逐倭(日本)之戰,戰爭從1592年至1598年最終結束,以豐臣秀吉死,日軍撤兵,明朝聯軍乘勢進擊,日軍戰敗而結束。北韓名將李舜臣和明軍老將鄧子龍也在戰爭中陣亡,整個戰爭耗費近800萬兩白銀,給當時的明朝背上了沉重的財政負擔,明朝的財政開始變得捉襟見肘。薩爾滸之役是1619年(明萬曆四十七年,後金天命四年)二到三月間,在明朝與後金的戰爭中,努爾哈赤在薩爾滸(今遼寧撫順東大夥房水庫附近),以及薩爾滸附近地區大敗明軍四路進攻的反擊戰,是明朝與後金遼東戰爭中的戰略決戰。薩爾滸之役以明朝攻圍後金,後金防衛反擊的形式發生,在這次戰役中,後金軍在作戰指揮上運用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的方針,5天之內連破三路明軍,殲滅明軍約5萬人,繳獲大量軍用物資,此戰役以明軍大敗而告終。薩爾滸之役後,明清在東北的局勢上發生了根本性的逆轉,後金以及後來的滿清開始處於攻勢,明朝開始處於守勢,並且逐步龜縮在了寧錦防線,直至丟失整個東北。由於薩爾滸之役沒有消滅後金,反而自己精銳受到重創,此消彼長間,失去了消滅滿清政權最好的時機,明朝被迫投入大量的精銳和財力在遼東進行防守,也最終成為了自己滅亡的前奏。所以真正讓明朝傷筋動骨,開啟滅亡模式的是北韓之役以及薩爾滸之役,並非靖難之役以及土木堡之變了。

  • 6 # 電視劇裡看歷史

    冰凍三尺非微波爐不能解凍額,錯了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泱泱大明,佑我華夏

    大明滅亡的種子有很多

    竊以為靖難之役導致了朱棣這一支系代替朱標直系成了名稱皇帝,但是朱棣家族可能是遺傳基因不好,自高宗朱瞻基開始,除了嘉靖和萬曆幾個皇帝,剩下的基本都是短命鬼,這也導致了明朝皇位更替頻繁,許多政令得不到長久的實施,客觀上對於明朝的政治起到了拖後腿的作用。

    奪位後朱棣(劇照)

    那麼土木堡之變呢?

    土木堡之變,英宗皇帝不聽大臣勸阻,在太監王振慫恿下執意御駕親征,英宗原以為只是來旅遊旅遊,混個“武功”,沒想到瓦剌也先不是青銅是王者,到最後自己被俘虜不說,明朝經過朱元璋,朱棣等辛辛苦苦省下的精兵猛將,糧食軍械全部付之一炬,全報銷了。從此明朝被迫對北方的敵人採取守勢,直接縱容了最後滅明的後金的崛起。

    同時,明英宗後,皇帝不得不以宦官代替武將去抗衡文官,於是明朝後期出了好多著名大太監,明朝也被叫做太監王朝,太監亂權,陷害忠良,排除異己,敗壞朝綱,客觀上導致了明朝朝政更加腐敗。

    英宗被俘

  • 7 # 無月文化館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了解下這兩場戰役:

    靖難之役

    建文元年(1399年),當時的燕王朱棣在燕京起兵,隨後揮師南下,史稱“靖難之役”。建文帝起用老將耿炳文統兵北伐,又派李景隆繼續討伐,而建文帝也缺乏謀略,致使主力不斷被殲。 朱棣適時出擊,靈活運用策略,經幾次大戰消滅南軍主力,最後乘勝進軍,於建文四年(1402年)攻下帝都應天(今江蘇南京) 。

    戰爭歷時四年(1399—1402年)。 戰亂中建文帝下落不明,或說於宮中自焚死,或說由地道逃去,隱藏於雲、貴一帶為僧。同年,朱棣即位,是為明成祖。

    土木堡之變

    正統十四年(1449年)六月,瓦剌太師也先侵犯他人領地,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慫恿下,不顧群臣勸阻,把年僅兩歲的皇子朱見深立為皇太子,令異母皇弟朱祁鈺留守,親率大軍出征。軍政事務皆由王振專斷,行軍路線屢變,士兵疲憊不堪。兵部尚書鄺埜一再要求入居庸關,以保安全,但王振不準。後勤不續退至土木堡時王振下令移營,飢渴難忍的軍士一哄而起,人馬失序,瓦剌軍趁機進攻。 明軍倉促應戰,所以兵敗,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等66名大臣戰死。

    當時京師精銳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老弱士卒不到十萬。于謙力排眾議請郕王調兩京、河南備操軍,山東和南京沿海的備倭軍,江北和北京各府的運糧軍馳援,人心漸定,也先送英宗回去,要求守城者開門,于謙等大臣私立郕王為帝,並親自守城拒絕也先送英宗回京。

    這就是題目中給出的兩場戰役,一場是內戰,一場是外戰。都耗費和損失了大量的財力和人力。

    要問明代損失於哪場戰役,無月的答案是每一場戰爭都對明朝造成了損失。

    這道理是很簡單。

    好比一個人,如果受傷,總是越早的傷越恢復的好,越晚的傷恢復的越慢。總是青壯年的時候,受了傷恢復的快,年紀越大,恢復能力也越差。

    這兩場戰役的道理也一樣,都對明朝造成了損失,但從損失來說,靖難之役比土木堡要小。

    因為靖難之役發生的時間要早,而且那時候的明朝也更強大,就像個壯年的男子。

    要說損失最大,薩爾滸戰役的損失則更大,幾乎是致命的。

  • 8 # 金兔歷史

    在我看來,不管是靖難之役還是土木堡之變,都沒有真正動搖到明朝的統治根基,真正動搖到明朝統治根基的,應該是萬曆之後的幾任皇帝。

    靖難之役,簡單理解,就是燕王朱棣舉兵南下,奪了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自己當了皇帝,但朱棣不管是文韜還是武略,都要遠勝於建文帝。

    明成祖朱棣在位22年,勤於政務,簡直就是一個“加班狂魔”。

    在政治上,朱棣改革機構,設立內閣,曾五次親征蒙古,收回安南,並在東北、西北和西南方向設立管理機構,鞏固南北邊防,維護中國版圖完整。此外,他還多次派鄭和下西洋,並組織學者編修《永樂大典》等。

    在他統治期間,明朝經濟繁榮,國力強盛,出現了“永樂盛世”的局面,因此,靖難之役從某種意義上看,反而有助於維護明朝的統治。

    土木堡之變又是什麼呢?

    指的是正統十四年即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北征瓦剌的兵敗事變。這起事變的影響是明英宗和大批文武官員因兵敗被俘,明英宗同父異母的“皇弟”朱祁鈺即位。

    土木堡之變確實動搖到明朝的統治,但明朝的真正衰變,應該在萬曆在位期間,萬曆皇帝曾多達三十餘年未上朝,間接的導致權臣當道。

    而這種情況到了朱由校、朱由檢在位時就更誇張,內閣甚至都擁有“駁封權”(可以駁回皇帝的權力),所以到朱由檢即位,即便他能有所作為,也是於事無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勝瓜種植技術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