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渣渣的冒險歷程

    古代兵器有多種,在我們觀看的古裝劇中,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中國軍隊使用的近身武器是刀而不是劍,而劍只裝備少量將領或被文人雅士佩戴。其實這種現象並不是一直都是這樣,劍也曾在軍中輝煌過。西漢以前的商、周、秦包括漢初劍一直都是軍中的制式武器,雖然刀也有,但大多被運用於民事,如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的錢幣就被鑄成刀形。要知道題目中的答案,首先我們要知道了為什麼西漢前軍隊不接受刀西漢後又接受了?

    西漢以前雖然中國也有鐵器,但數量很少。軍中的武器還是以青銅材質的武器為主。大家都知道青銅質地較軟,如果打造成以劈砍為主的刀,在戰鬥時士兵必會大力劈砍,所以刀身必會承受很大的力,而以青銅本身的特性是無法承受這個力的。一場戰鬥下來刀都斷了,這會大大增加後勤壓力。如果打造成以擊刺為主的劍,那麼這些問題就可以解決了。西漢時鐵匠們在前人的基礎上發明了百練成鋼的技術,並被當局普及推廣。眾所周知鋼鐵要比青銅堅韌的多,由鋼鐵打造的刀完全可以承受住士兵劈砍的應力。既然這個關鍵的問題解決了,那麼西漢時刀在軍中出現就不奇怪了。奇怪的是為什麼軍中刀出現了劍卻消失了(這指士兵制式武器)?兩者難道不能共存嗎?刀到底有那些優點?

    中國軍隊第一把制式刀是大名鼎鼎的環首刀,此刀是西漢百鍊成鋼興起的產物。在環首刀出現之前漢騎兵在與匈奴騎兵對戰時使用的是漢劍,由於漢劍是以擊刺為主的武器,劈砍不便還易折斷,所以漢騎兵和匈奴騎兵交手時十分被動。中國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打造出直刃單刃的環首刀裝備給騎兵使用。裝備環首刀的漢騎兵打的敵人落花流水,也可以說就是環首刀將匈奴打敗的。刀的威力由此顯現出來,最起碼騎兵使用刀要比使用劍更強。還有一點就是刀的劈砍動作簡單士兵更好掌握。

    其實說這麼多刀能取代劍成為軍隊制式武器最主要的原因是刀本身做工簡單。軍隊制式裝備歷來都是以保證威力的前提下選擇廉價、簡單、易大量生產的。刀單面開刃,而劍雙面開刃還要講究協調性,所以打造一把劍要比一把刀用的工時多許多。所以劍才會被刀替換,就是這麼簡單。

  • 2 # 遊學行者

    刀由於使用方便,招式易學,加上製作工藝簡單、成熟,非常受將士喜愛。刀和其他兵器想比,更容易形成戰鬥力,甚至隨便揮舞就可以發揮較大威力,騎兵也看中了這一點,刀就成為了騎兵習慣使用的武器之一。

    劍和刀不同的是,劍並沒有被大規模生產和裝備部隊,劍逐漸在戰爭之外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唐宋開始,舞劍成為了一種娛樂方式,明代各武術門派針對劍術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直到今天,太極劍等一些劍法還在各種場所出現。一些做工精美的劍也被賦予更多的附加意義或者用來象徵身份,或者用來辟邪鎮兇。

  • 3 # 冬雨AK

    其實從漢朝開始就刀就成為軍隊的主要兵器,目前世界上公認的中國第一代刀是環首刀,就是下圖,刀身細長,還保留著幾分劍的影子,它也是著名的唐橫刀的祖先,在漢朝那個時期,環首刀絕對算得上一款高科技武器,它是經過反覆摺疊鍛打和熱處理後製作出來,因此威力極大,也正是靠著它,漢朝鐵騎才打敗匈奴。自此之後,刀就成為古代中國軍隊中的絕對主力兵器,而劍則逐漸演變成禮儀裝飾兵器,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刀的生產難度低,成本小

    劍被稱為“百兵之君”,造型十分的精美,但同時生產加工難度也就比較高,過程也要更加複雜,在古代一柄上好的劍可能需要一年的功夫才能生產出來,相應的材料 人工成本也就比較高。而軍隊的規模是比較大的,所需要的兵器何止千萬,因此兵器最好是易於生產,可以大規模普及,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成本。和劍相比較,刀的生產難度 過程就簡單多了,成本也比較低廉,便於大規模生產。

    第二,刀的使用比較簡單

    刀被稱為“百兵之膽”,我理解的意思是隻要有把子力氣有膽量就能把刀的威力給發揮出來,哪怕是一個從來沒受過訓練的農民。刀確實是最霸道的殺人兵器,在武俠小說中有很多俠客都是用刀的,而且多是威猛霸氣的漢子!十分符合軍隊的特質。同時,刀的使用難度也很小,士兵稍加訓練就能上戰場,不像是劍,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去訓練

    在中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許多擅長用刀的武將和名刀,例如關雲長的青龍偃月刀,李嗣業的陌刀,曹操的七星寶刀 許褚的鑌鐵大砍刀......,種類更是數不勝數,感興趣的可以找下資料瞭解一下。

  • 4 # 奮鬥的高富帥

    越王勾踐劍

    刀和劍的興衰

    自鐵劍淘汰了銅劍之後,鐵劍的興盛並沒有持續多長時間,而是很快就增向了衰落。究其原因,乃是因為另一類短柄兵器——鐵刀的興起。

    環刀崛起

    先秦時期,刀始終不是重要的兵器。商周時期,曾有一些青銅刀也作兵器用,但極為罕見,普遍流行的是作為工具使用的短刀,如“長尺博寸”的削。

    入漢以後,隨著鐵器淘汰銅器,兵器中出出了一個新的品種,這莊稼漢是以鋼鐵製作的短柄長刀。這種刀刀體直而窄,長度一般在1米左右,寬約3釐米;刀身單側有刃,刀背厚實;沒有護格,柄首均做成橢圓的環形,所以今人習稱這繼“環首刀”或“環刀”。

    漢代環首刀

    環首刀的較早實物見於河北滿城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墓,劉勝死於漢武帝元鼎四年(前112年),時在西漢中期。該墓中出土9件鐵劍、3件銅劍,但僅有一件環首鐵長刀。當時,環刀新起,尚不普及,大量使用的短兵器仍是劍。

    與鐵劍相比較,鋼鐵環刀有三個顯著的特點:第一落千丈,單側有刃,較之雙面開刃的劍,簡化了鍛制的工藝;第二,環形柄首與莖連鍛於一起,不裝護格,外裝亦比劍簡單;第三,以劈砍為主要功能,由於刀背厚實,劈砍較劍更為有力,且不易斷折,合乎步、騎兵戰場格鬥的需要。由此可見,鋼鐵鐵刀是製作比較簡便,功能更加實用的兵器,適合於成批製造,大量裝備軍隊。

    由於具有這些優點,環首鐵刀很快流行起來,至西漢晚期已經較多裝備軍隊,成為重要的短兵器。當時的墓葬中即大量出土鐵劍,也土不少鐵環刀,如河南洛陽燒溝漢墓和洛陽西郊漢墓,皆如此。戰國以來,短兵唯以劍為主的格局,至此便過渡到了刀和劍兼行並重的局面。

    越王勾踐劍

    刀盛劍衰

    東漢時期,環首刀愈益盛行,劍的使用則轉趨衰落,逐漸被排擠出了實戰領域。東漢字書《釋名·釋兵》說:狹頁長者曰步盾,步兵所持,一刀相配者也。

    在這裡,刀已是軍隊中與盾牌配合使用的主要短兵器。各地出土的東漢畫像石上有許多描繪戰爭的畫面,其中兵士所用之短兵器,無論步兵還是騎兵,幾乎全是環首刀。典型者如山東沂南畫像石墓門額上的一幅大型戰爭圖(圖一二七),其他如山東嘉禪武氏祠畫像石中的多幅攻戰圖,以及山東臨沂白莊,蒼山前洮等地出土的幾幅戰爭場面畫像石,也都如此。

    刀和劍的盛衰興替,至東漢末年就接近尾聲了。當時,實戰已基本上不用劍。《太平御覽》卷三四三、三四六收有南朝梁時陶弘景所著《刀劍錄》,其中記有不少漢末和魏晉時期刀劍製造的事例,如東吳孫權於黃武五年(226年)造“十口劍,萬口刀”;蜀主劉備命名匠蒲元造刀“五千口”;西晉司馬炎於咸寧元年(275年)造刀“八千口”等。當時,造刀數量很大,造劍通常只有一件或數件,前者是用以裝備軍隊的實戰兵器,後者則是供權貴佩服把玩的飾物或寶器,如曹丕所造“百辟寶劍”,“飭以文玉,表以通犀”,即是其例。在《三國志》和南、北諸史中,有大量戰鬥用刀的事例,但實戰用劍的記載絕少,也反映了這一變化。

    這是中國刀劍史上一次根本性的轉烴,此後直至明清,軍隊裝備和實戰使用的短柄兵器主要是刀,劍則脫離實戰,成為一種理想性的兵器,主要在佩飾、武術等領域繼續沿用。誠如明茅元儀所指出:古之言兵者,必言劍,今不用於陣。從這一變化的角度來看,東漢時期正是中國古代刀盛劍衰的分水嶺。

    環首刀

    有趣的比較

    為形象說明中國古代由用劍向用刀的轉烴,有學者做了一個有趣的比較

    《史記·項羽本紀》所記鴻門宴的故事發生於公元前206年,時當漢定天下之前。當時項莊、項伯在宴席前拔劍起舞。另據所記,參加宴會的項羽、謀士範曾、劉邦及其侍從樊噲等都整帶劍。後來劉邦脫身遁走,即與侍從持劍者盾步行而去世。可見軍中皆用劍。

    《三國志·吳書·甘寧傳》記載了一次宴會。這是東吳名將呂蒙舉辦的家宴,時間大約在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215年)前後,其時東漢王朝行將終結。

    參加這次家宴的有東吳將領甘寧和淩統等人。淩統因與甘寧有殺父之仇,早已存心報復,此次相遇,就想用“項莊舞劍”的辦法,在席上刺殺甘寧。於是,酒酣,淩統起以刀舞。甘寧也有準備,起曰:寧能雙戟舞。宴廳中於是出現了刀戟對抗的緊張場面。東道主呂蒙趕緊出來排解,操刀持盾,以身分之。

    在這次事件中,東吳三員將領所使用的兵器,分別是刀、雙戟、刀和盾,卻沒有看到劍的蹤跡。從鴻門宴到呂蒙家宴,由項莊舞劍至淩統舞刀,正生動反映了漢代四百年間,中國古代主要的短柄兵器,從劍轉變為刀的事實。

  • 5 # 黑白文史MCN

    這種說法不完全正確,劍在唐以後使用率是下降了,但不代表不被裝備了

    唐刀,是中國隋、唐代四種軍刀制式的總稱,並非特指某種刀。《唐六典》卷一六武庫令丞職掌條記載:刀之制有四,一曰儀刀,二曰障刀,三曰橫刀,四曰陌刀。唐刀可以說是中國冷兵器史上的巔峰之作,是大唐府兵南征北戰開疆拓土的重要保證,也是大唐帝國赫赫武功的忠實見證。

    其實,在唐朝滅亡後到元朝建立前這一段時間,曾經隱退戰場的劍再次迴歸了戰場,併成為了各政權麾下將帥士卒們的重要武器,甚至就連遼、夏、金這些少數民族政權,也會用劍武裝軍隊,其中西夏更是以“夏國劍”聞名四海。在影視作品中,遊牧民族所經常使用的彎刀和衙役官差所攜帶的牛尾大片刀,前者要到南宋時期才出現,後者則要等到清代末期了。

    隴右地區亡於異族,使中原王朝喪失了建立強大騎兵的物質保障。

    騎兵的衰落,導致與騎兵有關的武器在軍隊中的裝備也隨之減少,反之步戰武器則逐漸增加。刺擊類兵器因此獲得了極大的發展,劍因此重新成為了軍隊中的重要武器。

    劍在兩宋時期復興的另外一個原因是“重甲時代”的來臨。隋唐以來,中原王朝的各種先進技術隨著與周邊民族的交流不斷向外傳播。在統治者的支援甚至鼓勵下,中原周邊各少數民族的手工業水平獲得了長足的發展。

    唐朝以後,中原周邊的少數民族相繼裝備更精良的裝備

    透過對現存的遼代冶鐵遺址的考察,可以發現遼朝的冶鐵工藝相當成熟,遼朝工匠已經掌握了建設鍊鐵高爐的技術。並且,根據對殘留下來的鐵渣的分析,遼朝工匠會對生鐵“炒煉”以進行二次加工,可見此時遼朝工匠可能已經掌握了“炒鋼”的技術。大量出土的遼代農具和鐵製品,也間接說明了遼代冶鐵業的發達。

    面對越來越多的甲冑之士,持刀揮砍往往難以對其造成什麼傷害,唯有刺擊甲冑的縫隙方能對其造成傷害。因此,雙面開刃、相對輕靈而適合刺擊的劍,重新進入軍隊的裝備序列也就不難理解了。在長兵器無用武之地的甲士混戰中,劍這種輕便靈活並且能直擊要害的武器,往往會獲得歡迎。其原理,類似於板甲興起後刺劍在歐洲的勃興。

    根據宋代兵書《武經總要》的記載,北宋時“近邊臣乞制厚脊短身劍,軍頗便其用”。因為混戰中,長度過長的劍反而不善於靈活使用,長度較短才能靈活使用,擁有較厚的劍脊則是有利於增強劍的強度使其不易折斷。可惜因為蒙元入主中原後,大量銷燬漢人兵器,導致這種劍存世極少,對了解這種厚脊短身劍的真容有了一定困難。

    隨著蒙元王朝的建立,劍在軍事上的發展又再次陷入了低潮。一方面因為蒙元以強大的騎兵集團獲得天下,適合步戰的劍對於蒙古人來說泛用性不強,所以裝備量很小(一些劍術高超的蒙古勇士但是樂於在步戰時使用劍作為武器,但是數量較少);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一種新的既適合刺擊又適合劈砍的武器已經出現了,這就是在明、清兩代將近五百年的時間裡一直作為軍隊中重要兵器的雁翎刀。“大將南征膽氣豪,所以劍的使用下降了。

    還有更多爆款回答,如:胡雪巖臨死前說“白虎勿近”白虎是什麼?西遊記女兒國真的有嗎?青樓女子生活?日本“帝銀事件”?阿房宮有多大?“試婚格格”是什麼?古代士兵寫兵與勇的區別?蒙恬死前留下兩句話,為什麼曹操看一次哭一次?等有趣的歷史問答?請關注@鑑史以明志,帶你瞭解歷史的故事。

  • 6 # 文殳子

    從軍事角度來講,這涉及一個裝備制式化的問題,尤其在古代經濟和科技水平較低的情況下,但無論現代還是古代,總會要求可靠、好操作、廉價、威力有保障等方面。

    同時,戰爭態勢變化不斷,隨著南北朝時馬鐙普及,騎兵在戰爭中的運用越來越多,對長兵器的使用需求更大,所以唐朝以前刀就開始大於劍的作用,下面我從五個方面來分析:

    一、成本

    唐朝時已使用先進的灌鋼法代替百練法來煉刀,成就了唐橫刀、陌刀的赫赫威名,這一鍊鋼法使刀更加堅韌、鋒利。而劍是雙面開刃,厚度薄,韌性要求高,對鐵的鍛造週期更長,加上鐵砂、淬火等綜合成本,對於古代經濟來說,大規模裝備劍是不現實的。

    二、易上手性

    有種百日練刀、千日練槍、萬日練劍的說法,以此足見刀劍的上手對使用者的要求天差地別。刀的作用主要是劈砍,劍的作用則是刺撩削,在古代大規模作戰時,人員損耗極大,誰能以更快的速度投入新的有生力量,誰就可能贏得戰爭的勝利,這種情況下選擇刀作為武器恐怕是朝廷和個人的共同選擇。

    三、實戰效果

    武行有句話叫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對於戰陣也是同理。刀的使用史上已演變出數十種刀型,而劍幾乎無大變化,同時其形制限制了劍的長度,一般劍都在80釐米至1.2米之間,而長柄刀已達3米開外與槍、槊等騎兵長武器相媲美。同時,在高強度的對抗中,劍極易折斷,這對使用者是致命的。

    四、替代武器

    明清以後,朝廷越來越重視熱武器的使用,直至現代各類單兵熱武器,包括刀劍在內的冷兵器都被取消,僅作為禮儀或榮譽作用,如指揮刀、中正劍及解放軍三大佩劍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熗拌西芹和百合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