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四海小哥
-
2 # 佳遊記
1、大米澱粉
稻穀籽粒主要以澱粉的形式儲藏能量。糙米含澱約73%,居糧食的首位,是一種優質的碳源。澱粉為白色粉末狀物質,不溶於水,在水中沉澱,故名澱粉。稻米中的澱粉通常稱為大米澱粉。大米澱粉含有較低水平的脂質和礦物質。大米澱粉顆粒最小,大米澱粉顆粒是由直鏈澱粉和支鏈澱粉組成,他們的含量直接決定米粉質量的好壞。對於米粉生產具有重大的意義。
2、稻米蛋白質
稻米中蛋白質含量因品種、產地、生產發育條件的不同其幅度為5%—13%。
3、脂質
脂質包括脂肪和類脂,大米澱粉中脂肪的主要成分是脂肪酸,類脂物質主要是蠟和磷脂。大米缺乏賴氨酸,而薯類、豆類賴氨酸多,有專家建議將大米和黃豆按3:1的比例做飯可以提高大米蛋白質生物價。
二、 小麥、麵粉的相關問題
1.中國小麥和麵粉食用的歷史
小麥為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按植物學歸屬進行分類,屬於被子植物門,雙子葉綱,禾本科。小麥透過加工磨粉除去麩皮的稱為麵粉,也稱小麥粉。不除去麩皮的稱全麥粉。
公元前7000年埃及已有面粉。埃及的尼羅河流域和地中海沿岸是小麥的故鄉。在中國,3700前奴隸社會的商代,甲骨文中就有禾、粟、黍、稷、菽、麥等字。禾(水稻的植株)、粟(音速。小米,通稱穀子)、黍(音鼠。黍子、黃米、性糯)、稷(音,季。一說為穀子,一說為黍子,一說為高粱。古人奉稷為穀神,與土神“社”合稱“社稷”)、菽(音書。豆類的通稱,不辨菽麥)、麥(小麥)。2200年前,先秦時發明了石磨,姑且稱那時的麵粉為全麥麵粉。春秋戰國時有了旋轉磨,到了漢朝才在民間普及。西漢以前磨齒為凹坑形,東漢時出現了輻射狀,至西晉以後,磨齒大都成八區斜紋形,石磨從發明到成熟經歷了五百多年。到了晉代,才發明了將麩、面分離的“羅”。晉人《餅賦》載“重羅之面長飛雪白”《齊民要術》也有“絹羅之”“細絹篩”的記述。
以上說明,我們祖先是3700前,進入奴隸社會的商代,開始食用小麥的。2200年前也就是秦二世當朝的三年前後開始食用全麥麵粉,1700年前的晉代開始食用真正意義上的麵粉。
2.小麥、麵粉的分類
小麥的分類:按照播種期分為冬小麥和春小麥;按照麥粒的性質分為硬小麥和軟小麥;按照顏色分為白小麥和紅小麥。
麵粉的分類:按照面筋含量分高精粉、中精粉和低精粉;按照加工精度分特製粉、標準粉、普通粉和麥麵粉;按照用途分為麵包粉、發酵粉(或麵條粉)、糕點粉。
3.麵粉的成分及作用
麵粉主要含碳水化合物(佔75%左右),我們常吃的麵粉中,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澱粉、糊精和少量的糖。它為人體提供的是能量(屬於糖類,提供熱能),是人體活動的動力來源。麵粉經過分解後的碳水化合物飲食行業稱澄粉或小麥澱粉。它可塑性強,用它製作的產品晶瑩剔透,是做花式麵點、玉兔餃、金魚餃、涼皮的主要原料。麵粉含蛋白質6%——14%,是維持人體生命的七大營養成分之一。麵粉中的蛋白質,飲食行業稱為麵筋。溼麵筋含量30%以上稱高精粉,適合做麵包、膨化食品;溼麵筋含量26——30%稱中精粉,常用來做饅頭、包子、麵條;溼麵筋含量小於20%稱低精粉,常用來做蛋糕、餅乾之類。以上標準,是國家於1988年開始頒佈實施的。麵粉中的蛋白質,是麵筋菜和涼皮的主要原料。它在和麵中形成的網路結構,對於面製品特別是拉麵具有重要的意義。應該指出的是,在所有的穀物中,只有麵粉的蛋白質才能形成麵筋網路,只有麵粉透過發酵,蛋白質形成的麵筋能包裹氣體,從而做出海綿狀柔軟暄騰的美食。
麵粉中含有1%——2%的不飽和脂肪酸,易於氧化酸敗,不利於麵粉的儲藏,但利於面製品的加工。麵粉中的礦物質是用灰分來測定的,一般含量小於或等於0.70%——1.40%,它是加工精度的具體體現。麵粉缺乏蘇氨酸和賴氨酸,而薯類、豆類賴氨酸多。有科學家計算,麵粉加入15%的大豆粉,對小麥麵粉的利用率提高1.8倍。中國現行麵粉等級標準是1986年頒佈的,按照加工精度將麵粉分為四個等級:特製一等粉灰分含量〈=0.70%,溼麵筋含量〉=26%,特製二等粉灰分含量〈=0.85%,溼麵筋含量〉=25%,標準粉灰分含量〈=1.10%,溼麵筋含量〉=24%,普通粉灰分含量〈=1.40%,溼麵筋含量〉=22.0%. 以上標準,是國家於1986年開始頒佈實施的。
麵粉中含有少量的維生素E和維生素B及酶類,還含有13.5%左右的水分,每個廠家、每批產品、每個季節含水量都不可能一樣,因此,和麵時要考慮到含水量的變化。
4.麵粉的食用量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寶塔提供的科學飲食依據,正常的成人一天食用穀類300——500克(6兩——1斤)。如果是一日三餐,那麼一餐需要二到三兩左右的糧食,相當於成品三——五兩純糧食製品。這就是我們餐飲行業應該掌握的一份分量。過多,易加重腸胃負擔,造成肥胖,浪費糧食資源;過少,能量不足,影響他人工作效率。不要讓已成規矩的價格影響分量,要根據顧客的實際需要,制定分量調整價格。
按照現在大部分餐飲店一份的分量,一頓一碗拉麵或牛肉麵或一籠蒸餃或包子基本上可以滿足,飯量大的應該吃四頓。各人可根據自己年齡、體力、性別的實際情況,適量增減。力求少吃多餐,飲食多樣化。
-
3 # 只有營養師知道
華人的大部分主食都是吃米或者面。俗話說,南吃米,北吃麵,大眾人們的眼光來看,南方的朋友更愛吃米飯,而北方人們更愛吃麵食。其實米飯也就是水稻,麵食也就是小麥,小麥磨粉後製成了各種麵食。論營養成分來說,相差無幾,熱量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來看,大米還微微多一些。
不過很多朋友可能認為吃麵食更容易胖,因為北方人普遍體壯,南方人更纖細,是不是麵食的熱量更高一些呢?其實並非如此,它們的主要區別改在於吃的方式。我們吃米飯的時候一般都是和肉菜一起吃的,一口飯一口肉一口菜,米飯和肉菜攝入量搭配的比例更適宜。但麵食就不同了,麵條,包子,饅頭,燒賣,油條,麵包等等,花樣各出,烹飪的方式也各不相同,而且因為麵食本來就有各種獨特的風味,比如包子,花捲,有餡料有口味,不需要就著肉菜同吃,吃個幾個自然也就飽了。麵條,裡面也就幾片蔬菜,幾塊肉就搞定了,主要還吃麵條那味兒。所以,總體看來,麵食的營養搭配並不算合理,碳水化合物攝入量較高,而肉菜的攝入的比例並不合理,而碳水化合物的過多攝入會導致葡萄糖攝入過量,葡萄糖和脂肪之間是可以相互轉化的,這一來,自然也增加了更多脂肪合成的機會。
建議主食吃饅頭包子,麵條的朋友也應該多注意和肉菜的搭配,麵條裡多放點菜,適當來些肉,還可以加些蛋類,營養更均衡,糖分攝入更低;饅頭也要就著肉菜吃,不要光顧著啃饅頭,或者就用老乾媽夾著吃,這樣不僅更容易長胖,而且營養還不均衡。
-
4 # 瑾小廚
大米——補充營養素的基礎食物。
別名:稻米。性味甘,平。歸經脾、胃經。
優勢營養素:B族維生素C、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等。
養生功效
①為人體補充營養素:大米中的各種營養素,雖不是很高,但因其被人體食用的量大,故具有很高的營養作用,是補充營養素的基礎食物。
②預防腳氣病,消除口腔炎症:大米還有豐富的乃族維生素,是預防腳氣病,消除口腔炎症的重要食療資源。
1、挑選大米時要認真觀察米粒顏色,表面呈灰粉狀或有白道溝紋的是陳米。灰粉或溝紋量越多,則說明大米越陳舊。
2、用大米制作米飯時一定要“蒸”,而不能“撈”,因為撈飯會損失大量維生素。
3、精米做成粥更易於消化吸收,但精米在加工時,會損失大量營養。所以,應該把精米和糙米結合食用,才能使人體的營養達到平衡。
小麥——麥田裡的“防癌鬥士”
別名:麩麥、浮麥、浮小麥。性味,甘、涼。歸心、脾、腎經。
優勢營養素:澱粉、鈣、鐵、維生素A、B族維生素、維生素E等。
養生功效
①調理胃腸:小麥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不僅可以補充人體所需的營養,還具有調理胃腸的作用。
②抗老防衰:小麥胚芽油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具有美容護膚的作用。
1、小麥的食用方法多種多樣,可用於製作饅頭、大餅、包子、麵條等。
2、麵粉以乾爽為好,手感滯結的麵粉就意味著含水量比較高。麵粉的含水量是檢驗麵粉品質的重要指標,小麥加工成麵粉後,麵粉失去了小麥表皮的保護,因此更容易吸引空氣中的水汽,感染各種微生物和遭受蟲害的侵襲,造成麵粉中有機物質的降解和分解,使得麵粉品質大幅降低。
回覆列表
1、大米澱粉
稻穀籽粒主要以澱粉的形式儲藏能量。糙米含澱約73%,居糧食的首位,是一種優質的碳源。澱粉為白色粉末狀物質,不溶於水,在水中沉澱,故名澱粉。稻米中的澱粉通常稱為大米澱粉。大米澱粉含有較低水平的脂質和礦物質。大米澱粉顆粒最小,大米澱粉顆粒是由直鏈澱粉和支鏈澱粉組成,他們的含量直接決定米粉質量的好壞。對於米粉生產具有重大的意義。
2、稻米蛋白質
稻米中蛋白質含量因品種、產地、生產發育條件的不同其幅度為5%—13%。
3、脂質
脂質包括脂肪和類脂,大米澱粉中脂肪的主要成分是脂肪酸,類脂物質主要是蠟和磷脂。大米缺乏賴氨酸,而薯類、豆類賴氨酸多,有專家建議將大米和黃豆按3:1的比例做飯可以提高大米蛋白質生物價。
二、 小麥、麵粉的相關問題
1.中國小麥和麵粉食用的歷史
小麥為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按植物學歸屬進行分類,屬於被子植物門,雙子葉綱,禾本科。小麥透過加工磨粉除去麩皮的稱為麵粉,也稱小麥粉。不除去麩皮的稱全麥粉。
公元前7000年埃及已有面粉。埃及的尼羅河流域和地中海沿岸是小麥的故鄉。在中國,3700前奴隸社會的商代,甲骨文中就有禾、粟、黍、稷、菽、麥等字。禾(水稻的植株)、粟(音速。小米,通稱穀子)、黍(音鼠。黍子、黃米、性糯)、稷(音,季。一說為穀子,一說為黍子,一說為高粱。古人奉稷為穀神,與土神“社”合稱“社稷”)、菽(音書。豆類的通稱,不辨菽麥)、麥(小麥)。2200年前,先秦時發明了石磨,姑且稱那時的麵粉為全麥麵粉。春秋戰國時有了旋轉磨,到了漢朝才在民間普及。西漢以前磨齒為凹坑形,東漢時出現了輻射狀,至西晉以後,磨齒大都成八區斜紋形,石磨從發明到成熟經歷了五百多年。到了晉代,才發明了將麩、面分離的“羅”。晉人《餅賦》載“重羅之面長飛雪白”《齊民要術》也有“絹羅之”“細絹篩”的記述。
以上說明,我們祖先是3700前,進入奴隸社會的商代,開始食用小麥的。2200年前也就是秦二世當朝的三年前後開始食用全麥麵粉,1700年前的晉代開始食用真正意義上的麵粉。
2.小麥、麵粉的分類
小麥的分類:按照播種期分為冬小麥和春小麥;按照麥粒的性質分為硬小麥和軟小麥;按照顏色分為白小麥和紅小麥。
麵粉的分類:按照面筋含量分高精粉、中精粉和低精粉;按照加工精度分特製粉、標準粉、普通粉和麥麵粉;按照用途分為麵包粉、發酵粉(或麵條粉)、糕點粉。
3.麵粉的成分及作用
麵粉主要含碳水化合物(佔75%左右),我們常吃的麵粉中,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澱粉、糊精和少量的糖。它為人體提供的是能量(屬於糖類,提供熱能),是人體活動的動力來源。麵粉經過分解後的碳水化合物飲食行業稱澄粉或小麥澱粉。它可塑性強,用它製作的產品晶瑩剔透,是做花式麵點、玉兔餃、金魚餃、涼皮的主要原料。麵粉含蛋白質6%——14%,是維持人體生命的七大營養成分之一。麵粉中的蛋白質,飲食行業稱為麵筋。溼麵筋含量30%以上稱高精粉,適合做麵包、膨化食品;溼麵筋含量26——30%稱中精粉,常用來做饅頭、包子、麵條;溼麵筋含量小於20%稱低精粉,常用來做蛋糕、餅乾之類。以上標準,是國家於1988年開始頒佈實施的。麵粉中的蛋白質,是麵筋菜和涼皮的主要原料。它在和麵中形成的網路結構,對於面製品特別是拉麵具有重要的意義。應該指出的是,在所有的穀物中,只有麵粉的蛋白質才能形成麵筋網路,只有麵粉透過發酵,蛋白質形成的麵筋能包裹氣體,從而做出海綿狀柔軟暄騰的美食。
麵粉中含有1%——2%的不飽和脂肪酸,易於氧化酸敗,不利於麵粉的儲藏,但利於面製品的加工。麵粉中的礦物質是用灰分來測定的,一般含量小於或等於0.70%——1.40%,它是加工精度的具體體現。麵粉缺乏蘇氨酸和賴氨酸,而薯類、豆類賴氨酸多。有科學家計算,麵粉加入15%的大豆粉,對小麥麵粉的利用率提高1.8倍。中國現行麵粉等級標準是1986年頒佈的,按照加工精度將麵粉分為四個等級:特製一等粉灰分含量〈=0.70%,溼麵筋含量〉=26%,特製二等粉灰分含量〈=0.85%,溼麵筋含量〉=25%,標準粉灰分含量〈=1.10%,溼麵筋含量〉=24%,普通粉灰分含量〈=1.40%,溼麵筋含量〉=22.0%. 以上標準,是國家於1986年開始頒佈實施的。
麵粉中含有少量的維生素E和維生素B及酶類,還含有13.5%左右的水分,每個廠家、每批產品、每個季節含水量都不可能一樣,因此,和麵時要考慮到含水量的變化。
4.麵粉的食用量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寶塔提供的科學飲食依據,正常的成人一天食用穀類300——500克(6兩——1斤)。如果是一日三餐,那麼一餐需要二到三兩左右的糧食,相當於成品三——五兩純糧食製品。這就是我們餐飲行業應該掌握的一份分量。過多,易加重腸胃負擔,造成肥胖,浪費糧食資源;過少,能量不足,影響他人工作效率。不要讓已成規矩的價格影響分量,要根據顧客的實際需要,制定分量調整價格。
按照現在大部分餐飲店一份的分量,一頓一碗拉麵或牛肉麵或一籠蒸餃或包子基本上可以滿足,飯量大的應該吃四頓。各人可根據自己年齡、體力、性別的實際情況,適量增減。力求少吃多餐,飲食多樣化。做一個懂吃、懂喝,會吃、會喝,會玩樂、會學習、會工作的健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