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耀亮

    其實我想問一下題主,你為什麼不穿越回去救覺華島?或者你為什麼不去打擊侵略銀河系的侵略者,拯救外太空?

    袁崇煥能帶領不足兩萬人的孤軍擊退數倍於己的後金軍隊,已經是前所未有之戰績。還想讓袁崇煥帶著萬餘疲憊不堪的軍隊走出寧遠城去和努爾哈赤的鐵騎野戰嗎?你是後金的奸細穿越到現在的吧?你出這主意與讓袁崇煥和關寧的軍隊去送死有何區別?這是莽夫才會去幹的事。(莽夫的通俗叫法是二百五)

    就算真的去問責任,你為什麼不去問問那個臨陣脫逃的死太監高第,高第可是當時遼東最高指揮官。他逃跑之前為什麼不撤走覺華島的軍民與糧草?

    怎麼到現在都很少見到有人去質問高第為什麼臨陣畏戰,為什麼丟下寧遠一座孤城?為什麼丟棄大明的領土?為什麼丟下大明的軍民?為什麼撤退時不撤走覺華島?為什麼那麼多人把責任推到與後金死戰的袁崇煥身上?

  • 2 # 99336916

    後金和蒙古開戰,就有訊息後金要到明朝來搶越冬的糧食,高第預判後金來者不善,下達了“堅壁清野”的動員令,避其鋒芒、減少損失,決不是害怕怯戰,餓極了的土匪強盜可是什麼都做的出來。可是袁崇煥拒絕執行命令,不轉運覺華島和右屯糧食,不疏散島民。守寧遠也許是他的英勇表現,可是後金是為搶糧而來,就算打下寧遠也不可能駐守。大家想下:村霸為了你強姦你老婆而來,你卻不把你老婆接到家裡保護起來,一開始村霸以為你老婆在你家來砸門,發現在鄰居家,就砸鄰居家門了,以致你老婆被侵犯了,你卻光看著說:我把家守好了。“予我兵馬錢糧,我一人足守此”一個南方人,沒在軍營呆過一天,知道軍令怎麼回事嗎?沒見過幾場下雪結冰,知道冬季作戰嗎?敢吹牛獨守?以致覺華島和右屯被屠,被殺近兩萬人,被搶燒十萬石糧食。寧遠偽大捷就打了兩天,後金發現覺華島上有糧食,轉攻覺華島了,後金搶足了撤退,或者根本就是佯攻寧遠,實攻覺華島。袁崇煥居然吹寧遠大捷,還轟死了努爾哈赤,可是努爾哈赤到處征戰折騰了9個月才死。努爾哈赤68歲才死,清朝皇帝除了康乾就他的活的最長,那個年代就是高壽了,自然死亡而已。

  • 3 # 美國GE

    明末野戰最厲害的還是屬於八旗騎兵。滿族人的強弓不僅僅射程遠,幾乎比明末火銃還要遠。而且射速快!只是連續射出5-6箭,臂力下降的厲害。因此。袁崇煥及明軍幾乎沒有一支隊伍敢與滿族人野戰較量!戚家軍被殲滅歷歷在目,在滿族人的強弓和火箭鏃面前,任何盾牌都不堪一擊!真正能阻礙的就是城堡連城一線,利用三眼火銃騎兵,放完之後,進入城堡火炮射出之內尋求保護。關錦防線在明朝丟失瀋陽之後,顯得尤為重要!但遼東經略高第保守戰略主動放棄寧遠防線實屬不該!此役四個要點:1,明室內部爭鬥,孫承宗被貶,高第後撤,滿族人覺得可以繼續拔釘子。2,未料袁崇煥敢於以少勝多的信心,還有就是11門葡萄牙火炮的新式武器!3,11門新式大炮給予滿族人重擊,擊傷努爾哈赤,戰局突變。4,明軍沒有料到,滿族人在收降北韓後,海軍得以加強,回程路上將明軍糧草基地覺華島給端了。也算是打了個平手!

  • 4 # F14560678

    任何一場戰爭的勝利,都是由進攻取得的,就像現代軍事理論,強調的是攻擊力,而堡壘只是進攻的出發點補給點而已!當把堡壘作為步步防守的高欄時,沒有進攻能力的一方,就是待宰的羔羊,今天你躲在高欄裡,被掠走幾隻,只要高興說不上哪天對方可以隨時回來,總之對方一定先可好抓的下手!

    袁崇煥當面對覺華島時就是這種狀態。本來覺華島也是一個很好的烏龜殼,所以才把淄重放在了烏龜殼裡,當戰爭來臨之際,不論多麼傻的將領對整體戰爭應該有個預判,而袁崇煥戰前應該判定那個烏龜殼是安全的,所以覺華島保持原態,因為覺華島儲備的是賴以生存的戰略淄重,是大明不惜勒死百姓搜刮而來,不會有再多,失去就意味"什麼都沒了"……

    當後金兵臨的時候,做的佈置,就是破了覺華島的烏龜殼,掠奪那些對他們彌足珍貴的糧,把搬不走的草焚燬,那裡肥的狠,所以對袁崇煥只是佯攻而已,這從雙方城前的損失就可看出來,而佯攻的目的就是阻止城中的企圖,別去干擾後金掠奪那隻綿羊,可後金想多了,毫無意義地白白損失了幾百勇士,因為只有勇士才有勇氣進攻、才有氣概去攻城!從過程來看,袁崇煥就沒有那些企圖,後人可以說他兵力不足,但他完全可以積極動態防禦,給後金以足夠的壓力,拖住足夠的兵力,減緩覺華島的壓力,畢竟後金兵力有限;進一步他可以去協調城外的兵力去襲擾,因為沒能力進攻才這麼作,至少應該有這點勇氣吧,否則連一頭公羊都不是,談什麼英雄!

    而袁崇煥始終龜縮在烏龜殼裡,熬著!最後撿了那個毛文龍遠襲的便宜,最後後金心滿意足地走了,最後損失了覺華島的淄重與人員,戰略資源被門清了,吹噓著大捷,對方損失的交換比不值得一提,所謂大捷言重了,值得吹噓嗎?

    戰爭看的是整體,只有選擇遮羞布時,才去找一塊,因為真的不好隨便撿一塊,撿不著!否則小小的後金那點人口,就是以再小而有效的戰爭交換比,後金都會被耗沒,可惜那些大捷都是遮羞布啊!毫無意義而只會有害的遮羞布!為什麼有害動動腦子可以想明白。

    假象多了,造成眼前幻像!

    嚇破膽了,一切都是幻覺!

  • 5 # 於左

    天啟六年即後金天命十一年的正月,努爾哈赤率軍進犯明境,在寧遠城下受挫,轉而分兵攻打覺華島,島上萬餘軍民死難,損失慘重。

    那麼,和覺華島相距不遠的寧遠城中的袁崇煥為什麼不派兵支援?

    個人認為,主要有下面幾點原因:

    第一,是雙方實力的差別。

    一般認為,此次後金軍隊的數量大約五六萬人。明軍方面,堅壁清野,右屯等地的明軍撤入寧遠城中,城中士卒總數不到兩萬人。

    努爾哈赤分兵攻打覺華島,主力仍然留在寧遠城下,數量並不比明軍少。而且,明軍的致勝法寶是依城用炮,一旦出擊,與八旗軍野戰,以己之短,擊敵之長,根本沒有勝算。

    第二,明軍多年來連連慘敗,膽氣喪失。

    努爾哈赤在撫順、在薩爾滸、在開原、瀋陽、遼陽、廣寧等地多次重挫明軍,攻城奪堡,所向無敵。遼東軍民望之膽寒,根本沒有了拼死一戰的勇氣。此次能夠保住寧遠不失,已經非常難得。

    第三,袁崇煥相對保守。

    袁崇煥接受此前明軍的失敗教訓,在祖大壽建議下,用土閉塞寧遠城門,防止關鍵時刻城中出現奸細,開城獻敵。但同時,也極大限制了自己主動出擊的靈活性。

    袁崇煥的保守,在第二年的寧錦戰役中表現更突出,依然是堅守寧遠,反而是滿桂、趙率教的主動出擊,給八旗軍有力的打擊。所以有人批評袁崇煥暮氣沉重,不久被迫離職。

  • 6 # 馮國華的發言

    謝邀!在寧遠的袁崇煥為什麼不救援覺華島?這個問題早已有結論,剛打完寧遠保衛戰,軍力消耗很大,無力出城救援覺華島。另外,如果一旦出城,不僅救不了覺華島,反而會中調虎離山計,後金軍會輕易地拿下寧遠,戰局將急轉直下,袁崇煥所部將被殲滅,明都北大門洞開,明廷危矣!

    講幾句題外話。現在的歷史話題常常糾結於無數具象個體的事例評價,它的現實好處是:可投眾人所好,吸引眾多眼球關注,獲得吃瓜群眾的大量點選率。我有個疑問,這些人從中獲得了什麼歷史經驗教訓?從這些歷史知識中可以領悟出人類應如何進步發展的原理?由此,我會認為,經過幾千年的感性過程,難道不應該總結出理性的史學理論嗎?沒有正確的理論總結,人類能走出苦難的沼澤地,走上新的康莊大道嗎?

  • 7 # 老窖特曲

    憑堅城利大炮就是袁大忽悠的名言,出城野戰!莫說袁崇煥在寧遠之戰之前從沒有上過戰場,就算袁崇煥有那個膽子也得看看手下那幫關寧軍將領們幹不幹!能讓那些關寧軍不跑已經很不錯了,指望這幫人出城野戰!!!看看以住關寧軍的戰場表現,不逃跑不坑友軍已經算好的了,後金崛起以後凡是從關內調過去參戰的外省軍隊和將領罕有不全軍覆滅的,包括督師在內袁應泰,王化貞,熊廷弼,洪承疇,而每次大敗下來,其它人死的死了罰的罰了,唯有關寧軍不但沒有消亡還越混越離不開這群人,所以不救覺華島附合關寧軍一向的行事風格,及死道友不死貧道!催的急了譁變給你看,反正在遼東這一畝三分地,哥說了算。

  • 8 # 北洋海軍炮手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了解一下後金發起軍事行動的目的。對於當時的後金來說,由於天災的影響,糧食短缺到有價無市的地步,甚至出現人相食的現象。所以,努爾哈齊對遼西一帶的軍事攻勢,目的也是奪取糧食,緩解後金國內糧食危機。後金曾經繳獲明朝運到海邊準備裝船運走的糧食,並派軍士將繳獲的糧食從海邊運到右屯衛儲存。這可以說明努爾哈齊很重視這批糧食,準備等軍事行動結束後一併運走的。

    而努爾哈齊對寧遠的進攻,很明顯是為了獲取明朝儲藏的糧食。根據高第的報告,龍宮山的糧食已經轉運到覺華島,而努爾哈齊認為是轉運到寧遠,故而對寧遠發起了攻擊。當他了解到糧食被轉移到覺華島以後,就轉而攻擊可覺華島。

    其實覺華島在明末和後金軍事對抗的過程中,不僅起到了糧食儲藏的作用,還是水師基地,對於後金來說,這個水師基地會對其構成很大的威脅。如果水面解凍,明軍完全可以利用水師進入遼河流域對後金進行騷擾,拔掉覺華島不光可以摧毀明軍儲存的糧食,其軍事意義也非常重大。明軍也意識到這一點,冬天海面封凍,明軍為了防止後金突襲鑿開冰面,很多軍士手指都凍掉了,結果依然阻止不了海面的封凍。所以,覺華島毫無意外的被後金幹掉了,島上糧食和七千多水師損失殆盡,而後金僅僅損失了兩百多人,可謂大勝。

    當然,後金對寧遠的攻擊堪稱猛烈,隆冬時間全力攻城,可以看出後金攻克寧遠的決心。這也給袁崇煥增添了很大的壓力。袁崇煥這次戰役出彩的地方,是沒有出城野戰,否則後金會在野戰中發揮優勢,大量殺傷明軍後攻城,袁崇煥可以說是很好的儲存了寧遠守軍的有生力量。所以袁崇煥唯一能做的,就是保住寧遠一城一地不失。如果他失去了寧遠,不僅得背上失地的責任,再加上他抗命留守寧遠,兩者加一塊自然沒他好果子吃。所以,即便是努爾哈齊得知糧食不在寧遠在覺華島而轉移了攻擊方向,他也不敢出城牽制後金對覺華島的攻擊。如果一旦讓後金揚野戰之長,他袁崇煥得死好幾遍,所謂死道友莫死貧道,就是這回事。

    最後努爾哈齊打下覺華島之後匆忙撤軍,甚至連放在右屯衛準備運走的糧食的燒掉了,可謂是倉促撤軍,其原因是毛文龍在後院點火導致軍心浮動,不得已撤軍。而要回去安定後方只能快速後撤,糧食帶不走又不能留給明朝只能燒了了事,很肉疼。袁崇煥也感嘆,使非毛帥搗虛,錦寧又受敵矣。

    當然,以古代文人吹牛的特點,這次丟了覺華島的水師、後勤基地而保住了關外孤城寧遠一戰被吹上了天。

  • 9 # 古今縱橫談

    我們先來看下覺華島在明朝是個什麼地位吧:

    覺華島懸在遼西海灣中,是明軍重要的儲糧基地,距離寧城僅僅30裡,騎馬不一會就到了。

    覺華島還是卡在後金與明朝咽喉之地的一塊骨頭,如果後金控制了此島,並且海上力量足夠,那就可以透過此島,繞過重重重兵把守的寧遠城直接對山海關甚至於直隸地區、整個山東進行攻擊。

    如果明朝控制著此島,那麼就可以源源不斷的透過海上船隻運送兵器、糧食到島上,在進一步從島上將糧食兵器運到寧遠等守軍那裡,並且和寧遠形成策應。

    而且金軍沒有海軍水師,這裡的海水又不常結冰,因此,孫承宗沒有在此島佈置大量兵力,只留了7000多的水師,而且這支隊伍並不全是戰鬥官兵,還有官商和家眷們。

    只是沒想到,這個不結冰的小機率事件發生了,使得後金透過冰面得以直接進攻覺華島。

    那麼,袁崇煥是收到了覺華島被攻打的資訊的,他又為何不去救援呢?

    袁崇煥當時的職務是寧前道(寧是寧遠,前是前屯),由於明朝的軍事制約機制,統兵的是不可能又去管軍糧的,所以他沒有擅自出兵去救援的責任。

    那麼上級領導是否給袁崇煥下令去救援呢?

    當時遼東的最高長官是遼東經略高第(在明朝,經略是專為戰事設定的邊防軍事長官,地位略高於薊遼總督),高第戰前試圖放棄遼東,但是被金、袁等一線官員、將士抵制,最後高第撤回山海關,對寧遠不發一兵相救。。。。覺華之戰,高第下令:“既檄覺華島守將鑿冰以衛”。

    再加上當時袁崇煥也是獨守孤城抵禦強敵,沒有精力也沒有兵力去分兵救援覺華島的。

  • 10 # 古今通史

    首先從責任上來說,覺華島不是袁崇煥管。

    那麼誰該對覺華島“慘案”負責呢?其實看看誰倒黴就知道了,朝廷的眼睛是雪亮的o(∩_∩)o

    寧遠大捷後,經略高第及楊麟因為不發援軍被罷官,以王之臣和趙率教將其替代。

    努爾哈赤所挑選的戰機還是不錯的,孫承宗下臺,高第上任,強敵遠去,新人對防區、軍務等等還不熟悉的情況下,努爾哈赤拉上幾萬兄弟就堵上了寧遠,但和幾年前可是不同,以前是佔地毀工事,一條龍配套服務,這次可不行了,寧遠有個叫袁崇煥的活人等著他,當然袁崇煥也有下屬,不是光桿司令。

    最後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這場仗袁崇煥打的中規中矩,還有點小創新,算是可以交差,所以這場仗就不要噴了。

    看了幾個回答,說是努爾哈赤惱羞成怒才趟平覺華島,我覺得人物嘛,不要總掛標籤,努爾哈赤“酋長”的軍事能力還可以,沒必要一提軍事就要和李成梁比。努爾哈赤作為一個成熟的統帥打了幾十年仗,某些東西,某些狀況經歷過,也已經看透了,不會動不動就惱羞成怒的,六十八歲的人了,不能再二了。

    至於打覺華島那是個退而求其次的選擇,大老遠的跑過來,寧遠沒有拿下,總要有些建樹,就好像一個人買餅,雞蛋餅賣完了,糖餅也成,都跑到這兒了,哪有白讓兩條腿受累的道理,吃什麼不是吃,一個吃飽,一個吃飽且吃好,二選其一,總之最低限度是吃飽了。賊不走空,做賊都明白的道理,努爾哈赤又怎會帶了幾萬人白跑一趟呢。

    估計袁崇煥早就看不慣高第這個縮頭烏龜了,這倒好,高第管覺華島軍務,楊麟這塊料管後勤糧草,這死作實了的話,兩位必定一起倒大黴,和寧遠大捷比,反差太大呀,對於這兩人的結果,袁崇煥是不會同情的。

    不要高估袁崇煥的能力,你讓他怎麼救,能有寧遠大捷是因為城堅炮利,出來和野豬皮打對沖?別是瘋了吧,袁崇煥傻瘋了,努爾哈赤樂瘋了。沒有這麼長時間的消耗戰,袁崇煥也不敢出門直懟,更何況努爾哈赤固然狼狽,他袁崇煥也不會好受,本來就不關自己啥事的覺華島如果救了,救下來還好,就不下來自己連帶著部隊也都報銷了,最重要的,寧遠怎麼辦?哪能幹那護住腚丟腦袋的事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北極光是如何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