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Tchanshilam
-
2 # OREKI
丘吉爾是對的,可以這麼說,綏靖政策極大地改變了歷史的程序,每一次的綏靖都是希特勒豪賭的成功。希特勒是一個瘋狂的賭徒。
1936年的武裝進入萊茵區,請注意,在1936年,德國是完全沒有實力與英法對峙的,萊茵區是凡爾賽條約所規定的非軍事區,規定了萊茵區要拆除所有的工事,什麼意思?意思就是因為這個區的非軍事化,法國可以輕輕鬆鬆打進德國的工業區,如果德國想要進攻的話(不僅僅是進攻法國),法國就可以迅速進入萊茵蘭,對德國進行威懾,你敢侵略別人我法國就可以捶你,而希特勒豪賭法國會放任自己選擇了軍事進入,希特勒曾說:“在進軍萊茵區以後的48小時,是我一生中最緊張的時刻。如果當時法華人也進軍萊茵,我們就只好夾著尾巴撤退,因為我們手中可資利用的那點軍事力量,即使是用來稍作抵抗,也是完全不夠的。” 從中可見一斑。如果這時候法國硬一點,那歷史肯定不一樣。
蘇臺德事件,首先要說明的一點,捷克那時候軍事工業是十分發達的,並不是一個很弱的國家,相反,他擁有世界級的兵工場,雖然與德國相比實力不足,但是依靠蘇臺德地區進行守衛,也完全不至於18小時被德國佔領,我覺得可以抵抗待援(如果沒有綏靖政策),蘇臺德地區劃給德國之後捷克損失了大部分的重工業和各種原料產地,也讓自己無險可守,即便捷克進行了總動員也無力防守。
德意志軍官團對希特勒持反對意見的人大有人在,許多人認為他以卵擊石是個瘋子,隨著希特勒每一次豪賭的成功,他們的反對愈加的無力,與此同時希特勒對軍官團的掌控則愈加的得心應手,誰能想到,當年可以逼退皇帝的軍官團如今卻。。。我認為綏靖政策也是很大的原因之一。
綜上,制止二戰也許很難,但只要不使用綏靖政策,相比二戰打響時德國也無法迅速取得如此多的優勢吧,左有萊茵區,下有捷克,誰都可以捅一刀。
-
3 # 馬Dame
不要偷換概念,丘吉爾原話說,沒有哪一次戰爭比這次戰爭更容易制止,這次戰爭指的是希特勒戰爭或歐洲戰爭。那時還沒有第二次世界大戰這個詞彙!
-
4 # 成都地產逍遙君
因為希特勒的上臺是件如今回想起來存在許多僥倖的事情,而二戰的爆發更是當時國際局勢微妙,強國相互推諉扯皮,對法西斯國家搞綏靖政策的結果。
形象點來說,丘吉爾的意思就是說曾經有過很多次輕鬆捏死無名小卒希特勒的機會,可惜都錯過了。
首先第一個低潮就是啤酒館政變後德國政局形勢。按照當時的德國第81條刑法,任何企圖以武力改變德國憲法或者任何一邦憲法者都應一概處以無期徒刑,但希特勒僅僅被判決了5年,實際上僅僅不到9個月後就獲釋出獄了。更糟糕的是出獄後的境況。
納粹黨及其報紙被取締,原本的頭目發生了內訌和倒戈,希特勒本人則被禁止在公開場合演講,同時面臨著被德國驅逐出境的威脅,他此時還不是德國公民。與此同時,德國嚴重的通貨膨脹開始好轉,經濟增長率達到了3.8%,賠款負擔也因為道威斯計劃而減輕了,法華人開始撤出魯爾,德國外長施特雷澤曼從德法關係入手與歐洲各國簽訂了具有和平精神的《洛迦諾公約》,一切似乎都在好轉,即便到了1928年,其支援率也只有2.6%,可惜,誰也意料不到的1929經濟大危機爆發了……
藉著失業的恐慌,希特勒的國家社會主義理論因此有了最好的市場。而在此之前,德國給人的感覺甚至已經是崇尚自由,厭惡戰爭的了,人們很少提到納粹黨,而提到了也往往是當作茶餘飯後的笑料。這場經濟危機對納粹黨的命運可以說是轉折點了,希特勒清晰地記得兩年前的大選其是81萬張選票,12個國會議席,1930年變成了將近641萬張選票,107個國會議席,一下子從第九變成第二政黨。
但還是有機會打擊希特勒的。
第二個低潮就是興登堡最初對希特勒的牴觸,以及巴本和施萊徹爾政府的強勢。接前文,雖然納粹黨勢力增強了,但希特勒對於權力的野心引起了總統和巴本的警惕和敵意。
當時希特勒非常擔心巴本和施萊徹爾組織軍事獨裁,鎮壓納粹黨,因此希特勒問了勞希寧這樣一個問題——“當時在國際聯盟保護下的獨立的自由城市但澤是否同德國有引渡協定”,後來勞希寧才明白,希特勒這是在給自己萬一出事後找避難所。
而後來的希特勒的擴張軍備和佔領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每一個舉動都應該受到“正義”的國際聯盟的制止的,可惜他們沒有,就像在日軍九一八事變上的敷衍推諉一樣,最終釀成了無窮後患,而丘吉爾尤其指的就是慕尼黑協定。
可惜的是,盟國後來才知道,納粹德國當時的實力並沒有他們預想的那麼強大,但希特勒卻僅僅透過這種形式的威脅和恐嚇,就在短短6個月內不費吹灰之力地獲得了奧地利和蘇臺德,增加了1000萬人口和大片具有戰略意義的土地。
如果1938年當時開戰,後來德國的將軍們一致認為德國必敗無疑,而且將會敗得很快,無論是曼施坦因還是約德爾,都認為德國軍隊當時缺乏突破捷克防線的手段,而在西線也抵擋不住兵力佔優勢的法軍,因此我們後來可以看到,直到大戰爆發前,總參謀部的軍官們都是認為德國軍備還沒有準備充足,不建議此刻就開戰的。
對於法國來說,其威信掃地,失去了捷克的法國軍隊無異於斷了一臂,而那些東歐地區具有潛在結盟可能的國家也對此心灰意冷,有的倒向納粹了。
-
5 # 老友迷
丘吉爾大概想說的是德國進入萊茵非武裝區,慕尼黑協定等歷史節點,英法但凡出息點也能阻止小鬍子的野心,就是打波蘭的時候英法背後給一刀,德國的腳步也就到此為止了。但是丘吉爾這是事後諸葛亮,站在上帝視角懟前任,有以下幾個因素導致二戰不是那麼容易被阻止的:第一,就當時的形式來說,綏靖是最可能的政策(不是說是最正確的),一方面英法是一站的既得利益者,輕易不想打破現狀,而且在他們看來蘇德是一丘之貉,最好狗咬狗一嘴毛,都死了拉倒,一方面英法著實被一戰的殘酷嚇到了,很難鼓足勇氣開戰。第二,英法都是民選政府,政客的政策優先考慮的不是正確性而是順應民意,當時的民意是什麼?當張伯倫拿著剛籤的慕尼黑協定下飛機時說帶回來了一代人的和平,下面是萬眾歡呼,哎呀終於不用打仗了,這就是當時的民意。
-
6 # 小小小百科全書
早在一戰結束後,很多國家很多人就已經意識到了這不是和平的開始。而是為以後埋下了隱患。從《凡爾賽和約》可以看出。一方面德國並沒有受到致命的傷害。其次,英法對於德國的剝削太過於殘酷。沒有哪一次和平和用壓迫剝削換來的。壓迫剝削只能引發更大更殘酷的戰爭。
其次,英法的綏靖政策更加使得德國快遞恢復。原本英法希望以德國去抗衡新興的蘇聯。使得雙方打個你死我活的。好讓英法撿便宜。為此英法還給德國提供了數額巨大的貸款使得德國快速從一戰的陰霾中恢復過來。另一方面英法又不斷的刺激德國的野心。想要把德國的目光吸引到蘇聯身上。這就好像一匹狼本來已經開始吃草了,你又拿一塊肉不停的在它眼前晃。它的兇性肯定會被刺激出來。而英法就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腳。
一戰戰勝國對於德國的監管不到位,也就是說以英法為首的國家對於《凡爾賽條約》重視程度不夠,對於德國重視程度不夠。原本條約中規定限制德國軍隊和武器裝備。初期執行的還比較嚴謹。後來德國屢次觸犯條約。但各國都不予理會,或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過去了。這就使得德國開始變本加厲了。直到後來《凡爾賽條約》就變成了一張廢紙。德國開始明目張膽的發展軍備壯大軍隊。甚至德國開始吞併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這些國家的時候,英法都視若無睹,而且慫恿的意味還很明顯。因為德國向東拓展勢必會和蘇聯發生衝突。這正是英法想要看到的。所以他們對於德國選擇妥協,選擇了息事寧人。
最後他們想要看到的蘇德大戰沒有爆發。反而說蘇德媾和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並且瓜分了波蘭。而波蘭就是英法綏靖政策的又一個犧牲品。而英法的妥協最終把自己也拖進了戰爭。事實上丘吉爾說的沒錯。戰爭原本可以避免。德國之所以能在一戰後壯大併發起二戰。完全都是由英法自己造成的。妥協妥協再妥協。要知道貪慾是無窮的。德國之所以爆發二戰都是英法自己作的結果。
-
7 # 靜夜史
丘吉爾的名言再一次無情地證明了:勝利即正義!
因為丘吉爾領導的英國在二戰中贏了,所以丘吉爾的每一句話都是至理名言,甚至那些子虛烏有的名言警句也成了丘吉爾正義形象的最好陪襯。
丘吉爾什麼時候說過“沒有哪一次戰爭是比第二次世界大戰更容易被制止的”了,他說的是“這場戰爭”,地點是英國下議院,因為當時的丘吉爾是下院議員,說話的物件是時任英國首相張伯倫,因為丘吉爾認為張伯倫的綏靖政策害了整個英國。
在不用承擔領導責任的議員位置上,丘吉爾當然敢說,做一個無所畏懼的強者,因為無論勝利還是失敗都和他沒有直接關係,換句話說,他不用為他的話負責。
所以,隨便扯就好了,反正扯淡不上稅,沒準以後還能成為至理名言呢!
而“這場戰爭”,指的是德意志第三帝國的復仇戰爭,因為一戰的惜敗,所有德華人的心中都積壓著沖天的怒火,希特勒作為德國元首,正在開啟這道憤怒的閘門。
那麼,丘吉爾先生,這場戰爭如何制止?
英國和法國,在一戰後凡爾賽體系中對德國異常殘酷的壓榨,是德國發動二戰的最根本原因,這不是張伯倫一個人能夠決定的,你攻擊張伯倫不作為,讓張伯倫有所行動就能避免希特勒的復仇了?簡直可笑至極。
雖然此時的英國仍然保持著世界第一大國的位置,但大西洋彼岸的蘇聯以及東歐的蘇聯早已參與到這場國際秩序的重新洗牌中,德意志第三帝國既是英法借刀殺人針對蘇聯的利刃,也是美國挽救經濟危機的搖錢樹,更是蘇聯打進歐洲的最好跳板。
沒有各大勢力的縱橫捭闔,就不可能有希特勒的上臺以及德意志第三帝國的崛起,英法雖然是大國,但也不過就是大國而已,決定不了德意志第三帝國的命運。而德意志第三帝國走上歷史舞臺的背景,是1929年席捲全球的經濟危機,這是在一戰中被打殘,在1929年經濟危機中元氣大傷的英法能決定和左右的?
但自信不等於自負,更不等於胡扯。從英國維護帝國餘輝的角度來看,張伯倫的對外政策,尤其是對德政策,看似慫得一批,但卻儘可能使英國置身事外,不被窮兵黷武的戰爭徹底拖垮。
但丘吉爾不相信那一套,他有必勝信念,然後拿著整個英國的命運同德國硬碰硬。然後,英國贏了,但除了贏得一個勝利者的頭銜幾乎什麼也沒有得到。而且,因為二戰,英國徹底淪為二流國家,不得不成為美國的小弟。
所以在戰後回過味來的英國民眾才在大選中拋棄了丘吉爾,然後世界人民聽到了那句“對他們的偉大人物的忘恩負義,是一個民族成熟的標誌”,以及那句讓無數公知高潮的“我之所以打仗,保護的就是人民罷免我的權利”。
事實證明:張伯倫沒有能夠制止戰爭的到來,但丘吉爾也沒有制止大英帝國的徹底衰落。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
8 # 月曉YB
丘吉爾之所以會這樣說,是在嘲諷英法等國綏靖政策的愚蠢。而作為當時強烈反對綏靖政策的丘吉爾,在綏靖政策失敗之後有如此言語,自然是可以理解。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的前幾年,雖然區域性戰爭時有發生,但是這些區域性戰爭並未從根本上觸及英法大國的根本利益,因此英法的綏靖政策,用當時英法的眼光來看,也有行得通的一方面。
這話得從《凡爾賽合約》簽訂之後說起,當世界都覺得這個合約對德華人太苛刻的時候,法華人上層卻驚恐的感覺到,這個合約太便宜德華人了。壓根就沒有肢解德國,德華人一定會報復的。
因此在之後,法華人進行了一系列的單方面制裁德國行動。而其中最著名的則是連同比利時入侵德國的魯爾地區,試圖切斷德華人的經濟供給。
但是此行為在國際社會中,遭到了各種輿論譴責。法國不得已停止制裁德國,無奈之下籤訂了承認德國大國地位的《洛伽諾公約》。至此,法國對於德國的一切打擊活動基本停止,擔心自己安危的法華人被迫之下尋求美華人的幫助,最終簽訂了《非戰公約》。
那麼在此之後,經濟危機爆發,德國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在經濟危機、社會危機的打擊之下,德華人走上的獨裁專政的法西斯道路,擴軍備戰。
在此之後,希特勒逐漸進行了一系列挑釁活動,“溫水煮青蛙”的方法逐步撕毀《凡爾賽合約》。第一步,希特勒派兵進駐萊茵非軍事區;第二步,吞併奧地利;第三步,割佔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地區;最後吞併捷克斯洛伐克以及要求英法歸還一戰之前德國所有的海外殖民地。
在初期,英法等國的確有能力制止德國的行為。甚至可以將希特勒壓上審判臺。但是,他們要付諸輿論與戰爭的風險的。希特勒是透過選舉的方式執掌德國的,他是德國民眾的“眾望所歸”呀,英法如果悍然採取行動,那麼德華人積壓了20年的民族情緒就會爆發。
丘吉爾當時並不是英國內閣成員,因此他可以不假思索的強調阻止希特勒的行為。但作為英國政治高層,不可能顧忌全無。否則,英國首相張伯倫也不會在慕尼黑陰謀前夕,低三下四的致電希特勒,“我建議我立刻前來見你”。他們並不知道希特勒的終極目標,也不想輕易的開戰。因此他們一再用讓步的方式來平息德華人的怨恨。
只不過,他們低估了希特勒的野心。希特勒像一個被慣壞了孩子,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世界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不過,丘吉爾的這番話,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邏輯上也說不通。制止了德國,二次世界大戰就不會爆發了麼?要知道,中國和美國都不是德國拉進戰場的,而且軸心國集團中,最後一個投降的也不是德國。
所以說,丘吉爾的話,有道理,但又有些幼稚。
PS:在人教版選修三戰爭與和平這本教材當中,有關此些內容有詳細的敘述。以上,是我授課時的一些心得體會。
-
9 # 不停如地動
丘吉爾就是個被包裝出來的英雄。
實際上丘吉爾整個二戰最大貢獻就是嘴炮,二戰結束還不過癮,為了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直接把蘇聯嘴炮成最大敵人,揭開冷戰序幕。
還好英華人實在不想繼續打仗了,讓這傢伙滾蛋,否則就不是冷戰而是熱戰了。
回覆列表
這個話其實是懟英法綏靖政策和前任張伯倫的。不能不說,丘吉爾和希特勒都是歷經一戰而起的青壯年人士,見識過機械化戰爭的殺戮,他們的見識和浪漫,非張伯倫那樣的理性派老牌政治人物可以預料和應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