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苦行醫學僧

    強迫症(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是一種以反 復出現的強迫觀念、強迫衝動或強迫行為等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精神疾病。多數患者認為這些觀念和行為沒有必要或不正常,違反了自己的意願,無法擺脫,為此感到焦慮和痛苦。其症狀複雜多樣,病程遷延,易慢性化,致殘率較高,對婚姻、職業情感、社會功能都有嚴重影響。儘管如此,很多患者早期並不主動尋求醫治。

    強迫症終生患病率為0.8% ~3. 0% ,精神科門診患者患病率約10%,平均發病年齡20歲,男性(19歲)稍早於女性(22歲)。約2/3的患者症狀起病於25歲前,不到15%的起病於35歲後。女性患病率稍高於男性(1:1.2)。

    強迫症與其他精神障礙具有較高的共病率,56% ~ 83%的強迫障礙患者至少共患種其他精神障礙,與下面精神障礙的共病率分別為:抑鬱症,67% ;社交恐怖,25% ;抽動穢語綜合徵( Tourette"ssyndrome) ,5% ~7% ;抽動症,20% ~ 30%。強迫症還與酒精使用障礙、廣泛性焦慮障礙、特定恐怖症、驚恐發作、進食障礙、人格障礙等有較高的共病率,因而容易誤診。

    (一)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見強迫症的最主要治療方法之一。具有抗強迫作用的藥物有選擇性5-輕色膠再攝取物制(SRl),如氟西汀敏伏沙明舍曲林.帕羅西汀西歌普蘭,三環類抗抑那藥物。如氟米的明等,其,SRIs是目前的線治療藥物,氟米帕明因不良反應限制了其應用。由於強迫症呈慢性病程,容易復發因而其治療原則是全病程治療。般說, 強迫症的治療應包括急性期治療、鞏固期治療和維持期治療三個階段。

    1.急性期治療 一般建議急性 期治療10~ 12周,藥物選擇應從推薦的線藥物中進行,足量(處方推薦的較高或最高劑量)足療程開始。多數患者治療4-6周後會有顯著效果,有些患者10、12周方有改善。經12周急性期治療療效不佳者首先考慮增加藥物至最大治療量;仍無效者可考患聯合增效劑,換藥治療或選用其他治療方法(如心理治療或物理治療)。應注意,不宜一種治療藥物短期使用便認定為無效而頻繁換藥。

    抗精神病藥單藥治療不宜作為強迫症的常規治療,但SSRIs聯合抗精神病藥物可以增加療效。常用藥物包括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如利培酮、阿立哌唑.喹硫平和奧氮平等。與抗精神病藥聯合ss.RIs的方案相比,氯米帕明作為SSRIs的聯合用藥,療效較好,但安全性較差,所以一般不作 為聯合方案的首選。

    2.鞏固期與維持期治療急性期治療效果顯著者 ,可進人為期1 -2年的鞏固期和維持期治療。研究表明持續治療能減少患者的復發。完成維持期治療的患者,經系統評估後可考慮逐漸減藥,每1 -2個月減掉藥物治療劑量的10%一25%,並嚴密監測停藥反應和疾病是否復發。如症狀波動,則加回到原來的治療劑量,延長維持治療時間。

    (二)心理治療

    強迫症的發病與病前性格、自幼生活經歷、社會心理因素及精神創傷等密切相關,單靠藥物治療往往很難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因而需要輔以適當形式的心理治療。目前強迫症的主要心理治療方法有行為療法、精神分析療法、認知療法認知行為療法、森田療法和支援性心理治療等。在強迫症的整個治療體系中,無論是藥物治療還是心理治療,支援性心理治療是最重要的支點,包括:①對強迫症患者的耐心解釋和心理教育;②幫助患者分析自己的人格特點和發病原因,盡力克服心理上的誘因,以消除焦慮情緒;③認真配合醫生,找出心理因素,進行系統心理治療或藥物治療等。

    暴露和反應預防是治療強迫障礙有效的行為治療方法。暴露療法是使患者面對引起焦慮的物品和環境;反應預防要求患者推遲、減少甚至放棄能減輕焦慮的行為,如縮短洗手時間,減少洗手頻度,甚至放棄洗手。在實施治療時,首先應對患者進行疾病教育提高患者信心,使其依從治療計劃。此療法應結合家庭治療,因為對患者家庭成員的教育和支援鼓勵十分重要,他們是監督患者完成家庭作業最重要的人選.而且家庭治療有助於減少人際系統中對症狀起到維持作用的因素。起初治療者和患者須制訂一個特別的激發焦慮的計劃,透過會談在治療室內指導患者如何去做,以後透過家庭作業讓患者單獨去做,逐步增加難度,並在實施的過程中評估患者的反應和認知治療的效果。有效的暴路療法和反應預防一般需12次會談和長時間的家庭作業。

    對於多數OCD患者.藥物與心理治療同時或相繼進行均比單獨使用任種治療的效果要好。 而且認知行為治療也可在維持治療中發揮作用。

    (三)物理治療

    目前可供選擇的物理治療方法有:經顱磁刺激(TMS)、改良電抽搐治療(mECT)、深部腦刺激(DBS)迷走神經刺激( VNS)等,但療效有待肯定。

  • 2 # 離荒之語

    強迫症吃藥效果不好,因為它的發病因素是心理因素。可以去做心理諮詢,缺點是療程長,得靠病人自已領悟走出來。建議啟動催眠治療。催眠分兩種,一種標準化的傳統治療,一種是主流的威力強大的隱喻治療。無論是那種,都可以起到良好效果。前提是患者要有信心以及改變的意願以及信任催眠師

  • 3 # 從業10年心理諮詢師

    如何理解強迫症症狀?

    關鍵詞:儀式感,行為(念頭)背後的含義,過度自我保護

    症狀既然是病態下的“正常”反應,這個過程又是怎麼產生的。患者在壓力源事件,焦慮源事件,恐怖源事件觸發下,當患者意識層面沒有更好的處理辦法,處於無奈的狀態,觸發了焦慮等情緒,這時候潛意識站出來了,潛臺詞是“你沒辦法處理,我來處理”,於是,潛意識出現認為他能處理的方式去應對,這種方式可以理解為過度的自我保護。好了,行為或念頭出現,重複幾次,意識層面開始察覺,認為這沒有必要,不可取,於是去控制並採取反強迫方式,行為或念頭成了症狀了。

    這種行為或念頭,在潛意識看來,是一種自我保護,成了症狀後,它認為是一種儀式感,這種症狀背後的意義,是在幫助患者自己去解決某種問題,至於是哪種問題,需要從初始症狀,出現初始症狀的時期內去做了解,做心理分析。典型的潔癖,反覆洗手的意義都各不一樣,有的是對死亡的恐懼,透過洗手儀式感去緩解焦慮等其他情緒,隱蔽點的,有的是為了消除罪惡感(失手殺人或動物,手上都是鮮血這個事件),透過反覆洗手去消除內心的罪惡感,找到誘發症狀的原始意義,才能做到治療康復並斷根不復發。

    如果就這某個症狀去治療,類似於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因為很多症狀,後期出現了變形,出現了泛化,很難做識別,原始的心理誘因根源是源頭。

  • 4 # 李建學心理諮詢

      在家長和老師看來,曾經好學的她,如今上課、看書、寫作業已經沒有以前那麼專注了,心思不在學習上,而是去關注一些“小事情”:白天忍不住去看自己的鼻尖,回過神來,時光已流逝;晚上總是聽見電風扇嗡嗡作響,難以入睡,常常失眠。人一天天憔悴起來,終日頭暈腦脹,注意力變差、記憶力變差,學習成績直線下降,考試頻頻掛科,且與人交談的興趣了。她到底怎麼了?心理專家李建學老師專業剖析。

      小西,一位亭亭玉立的青蔥少女,是一重點大學的大三學生。但最近很長一段時間,本該朝氣蓬勃的她卻變得臉色晦暗、心神恍惚、鬱鬱寡歡。她發現自己已經不能像以往那樣專心地上課、看書、寫作業了,不知從何時開始,每次學習時她都會控制不住地不斷去看自己的鼻尖,越是看不到就越想去看,對課堂的內容、書本的知識只能“全然不顧”了。回過神來,時光已流逝,她告訴自己不能再這樣卻適得其反。行為與意志的對抗,讓她處在反覆的自責、焦慮、沮喪中。

      另外,每天晚上睡前,也是她最痛苦的時刻。躺在寢室的床上,其他舍友都安靜入睡了,她卻聽到電風扇嗡嗡作響的聲音,這聲音是那般清晰,挑動著她的每一根神經,使她頭痛難忍、輾轉失眠;在不需開風扇的日子裡,她又能清楚聽到周遭的響動、室友的呼吸聲和外面草叢中蟲子發出的聲音。她越是想讓自己聽不見,甚至用雙手捂住或用耳塞堵住耳朵,傳入耳中的聲音卻越發清晰。

      經常的睡眠不足導致小西一天天憔悴起來,白天精神不佳,難以集中精力去學習、考試,再加上鼻子對她造成的困擾,加劇了她對自己學業的焦慮和壓力,同時又影響了她的睡眠。如此的惡性迴圈,使她非常苦惱,又無法自拔。她的記性變差,面容消瘦,體重下降。

      優秀女兒遇到學習障礙,媽媽心急如焚

      小西的媽媽對此看在眼裡,痛在心頭。自小聰明乖巧的女兒憑努力晉升高等學府,在大學幾年裡成績也不錯,還參加了很多社團與校外活動,一直都是優秀的學生幹部。一切都預示著女兒的大好前程。可現在,學習成績直線下降,考試頻頻掛科,而小西終日頭暈腦脹,已經沒有與人交談的興趣了,更別說參加社交活動了。媽媽嘗試過很多辦法:與女兒溝通交流,消除壓力;拜託家裡親戚和好友給她鼓勵;帶她出去旅遊散心;給她買補腦的保健品,烹調各種健腦養神的食材;甚至到醫院就診開藥。然而,眼看著大四即將來臨,小西的狀況仍無好轉,媽媽像熱鍋上的螞蟻,焦慮得不得了。四處尋求幫助的過程中,在同事的介紹下,小西和媽媽來到了廣州聽說吧心理諮詢中心。

      本期專家:聽說吧心理諮詢中心首席諮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李建學

      第一次見到小西時,她很乾瘦,乾枯、蓬鬆的長髮似乎要把她的身軀給包裹起來,一直微低著頭。抬眸的一瞬間,她的眼睛佈滿了血絲,黑眼圈嚴重,她很有禮貌地跟我打招呼。在與小西的交流中,得知這些症狀已困擾她近一年了。我問她出現這些症狀之前有發生過什麼事嗎?她說也沒有發生什麼事,想了一下又說,當時學校組織一次演講比賽,她是選手之一,在晉級賽中,非常緊張,無意中看到自己的鼻尖,視線便忍不住落在鼻尖上,影響看演講稿,最終發揮失常,退出了比賽。好像從那時開始,她看書學習就會受到鼻尖的影響了。沉思了一會,小西補充道,其實在高考前一週,也出現過鼻尖影響看書學習的事,當時媽媽接她回家休息了幾天,高考後就沒再困擾自己。

      換個角度看待心理症狀,小西釋然

      小西曾上網查過自己的情況是強迫症,於是反覆向我求證她是否患了強迫症,是否還有救?……在我的青少年心理諮詢個案中,我一般不太主張輕易給來訪者貼標籤,直接指出TA罹患什麼病,這對改善症狀並沒有什麼幫助,且由於心理暗示的作用,反而可能會加重有些來訪者的焦慮。於是我回應小西:“我理解近一年來這些症狀帶給你的痛苦,因此你會特別想盡快的消除掉這些症狀。其實,是不是強迫症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一起去面對它,有力量遠離這些症狀帶給我們的焦慮和煩惱,你說是嗎?”只見她舒了一口氣,羞澀的微笑,用力點點頭。

      為了更全面地瞭解小西的情況,我跟媽媽也進行了訪談。媽媽告訴我,小西是他們的獨生女,一直都是他們的驕傲,從小乖巧懂事、學習用功、成績好,只是有些追求完美,有時做事會有些膽小、猶豫不決,但從沒讓父母為她操心過。“這次不知道為什麼,我們要她不要去看自己的鼻尖,不要管那些聲音,可一向聽話的她就是不聽我們的。”媽媽有點“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我問媽媽,當感冒流鼻涕時,我們可以做到讓自己不流嗎?感冒好了,鼻涕是不是就自然不流了?媽媽說,透過你剛才的比喻,我好像有點理解了,我不應該再責備她,不是她不想,而是她現在病了,她做不到,當她病好了,就不會受到這些事情的影響了。

      制定針對性解決方案,多種心理技術綜合運用

      在接下來的諮詢中,根據小西目前的情況制定了諮詢計劃,諮詢時間三個月,按照第一個月每週兩次、第二個月每週一次、第三個月每兩週一次的頻率進行,決定採用行為療法、認知療法、催眠療法,並結合森田療法,幫助她克服和糾正不良的生活方式、行為習慣、學習困難、情緒障礙,最終解決這些強迫行為給她帶來的困擾。

      前幾次的諮詢,首先是調整認知,解除她對自己強迫症狀的緊張、恐懼、焦慮心理,學會並接受對自己的症狀要採取不理、不怕、不對抗的態度,一切順其自然,不要企圖立刻消除症狀,放下追求完美、對自己期待過高的心理。然後,改變行為習慣,早晚各在操場跑步一小時,每晚睡前做自我催眠練習。她喜歡音樂,可以經常安排時間唱歌、聽音樂和同學看電影等,儘量多參加一些有價值、有意義、具有建設性的活動。

      在諮詢的過程中,透過催眠暗示讓她感覺電風扇的響聲和蟲子的叫聲如催眠曲般催人入睡,當這些響聲越清晰,她越舒服,越想睡覺,並讓她每晚聽著這些聲音,享受這些聲音帶給自己放鬆、舒服的感覺。幾次諮詢後,她反饋說,電風扇和蟲子的聲音應該還是有,不過,自己時而聽到時而聽不到,而且自己似乎已經不像以前那樣關注和討厭這些聲音了。因為不排斥這些聲音,也就不需要消除它們,自己的內心就平靜了,睡覺也踏實了。

      隨著諮詢的進展,我讓她在催眠中透過深呼吸放鬆身體,想象藍天白雲下,自己正坐在沙灘上,眼前是無邊的大海,呼吸著帶著大海氣息的新鮮空氣,耳邊傳來一聲聲海浪拍岸的聲音,自己輕鬆地閱讀著手中書籍……在催眠的意境中,小西享受著輕鬆學習帶給自己的愉悅感,完全忘卻了去看鼻尖。由於催眠的作用,回到現實中,我遞給她一本書,讓她讀出裡面的內容,她可以流暢朗讀。成功的體驗讓她明白鼻尖依然在那裡,只要不理它,它完全妨礙不了自己,自己可以全然的享受看書學習的樂趣。

      痛苦的盡頭是明媚,小西衝破黑暗見Sunny

      三個月的時間很快到了,那是小西最後一次諮詢,她笑靨如花,充滿了少女的明朗,與之前乾枯的她判若兩人。在告別的時候她說:“李老師,我真沒有想到,自己現在太能睡了,好像要把以前的睡眠補回來似的,之前的掛科也大都通過了,最後一年了,我要加倍努力把學業搞好。我真的非常感謝你!”

      每個生命都有自己的力量。小西經歷的痛苦,她自己感受最深刻。她是一個很棒的女孩,這一切都是因為她的努力。相信在未來,面對困難,她將會多一些自信和力量,生活將充滿更多Sunny。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玫瑰花上點底肥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