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納AD快捷鍵使用
1:shift+s 鍵 切換單層顯示
2:q 英寸和毫米 尺寸切換
3:D+R進入佈線規則設定。其中 Clearance 是設定最小安全線間距,覆銅時候間距的。比較常用
4:CTRL+滑鼠單擊某個線,整個線的NET 網路 呈現高亮狀態
5:小鍵盤上的 * (星號鍵)可以在top、bottom layer 切換,達到快速切換上下層。另外 + - 可以把所有顯示的層輪流切換。
6:CTRL+SHIFT+ T 、B、L、R 可以快速對齊所選中的元件 上 下 左 右。
7:M+I 可以把選中所有的元件,翻轉過來。這樣可以在上下層切換,方便佈線,調整印絲層。 很實用的一個操作。
9:器件聯合 選中兩個器件 然後右擊 選擇 聯合-從選中的器件生成聯合 這樣可以操作兩個位置在一起的器件
當要去掉時候 選中器件 右擊 聯合-從聯合打散器件 那麼連線在一起的就能夠單獨操作了。
當選中聯合的器件,右擊選擇聯合,有個 選擇所有的聯合 這樣一下子選擇所有聯合的器件。固定的外框就可以聯合起來移動操作。
10:多根線同時畫的時候,每個先畫個短的線,按SHIFT 選中所有一起畫的線,選好,鬆開SHIFT. 滑鼠移動到線頭 白點處,然後拖動,那麼所有線就一起拖動。 轉彎一次,鬆開, 在拖,又可以轉彎。
11: 快捷鍵 t c 交叉探針 看到尋找 原理圖 和 PCB 的元件位置 選下,然後跑到PCB 就能看到原理圖那個元件的位置。
12: ed 刪線
13: 捕獲焊盤 檢視——網格——切換電氣網格(shift + E)
歸納AD快捷鍵使用
1:shift+s 鍵 切換單層顯示
2:q 英寸和毫米 尺寸切換
3:D+R進入佈線規則設定。其中 Clearance 是設定最小安全線間距,覆銅時候間距的。比較常用
4:CTRL+滑鼠單擊某個線,整個線的NET 網路 呈現高亮狀態
5:小鍵盤上的 * (星號鍵)可以在top、bottom layer 切換,達到快速切換上下層。另外 + - 可以把所有顯示的層輪流切換。
6:CTRL+SHIFT+ T 、B、L、R 可以快速對齊所選中的元件 上 下 左 右。
7:M+I 可以把選中所有的元件,翻轉過來。這樣可以在上下層切換,方便佈線,調整印絲層。 很實用的一個操作。
9:器件聯合 選中兩個器件 然後右擊 選擇 聯合-從選中的器件生成聯合 這樣可以操作兩個位置在一起的器件
當要去掉時候 選中器件 右擊 聯合-從聯合打散器件 那麼連線在一起的就能夠單獨操作了。
當選中聯合的器件,右擊選擇聯合,有個 選擇所有的聯合 這樣一下子選擇所有聯合的器件。固定的外框就可以聯合起來移動操作。
10:多根線同時畫的時候,每個先畫個短的線,按SHIFT 選中所有一起畫的線,選好,鬆開SHIFT. 滑鼠移動到線頭 白點處,然後拖動,那麼所有線就一起拖動。 轉彎一次,鬆開, 在拖,又可以轉彎。
11: 快捷鍵 t c 交叉探針 看到尋找 原理圖 和 PCB 的元件位置 選下,然後跑到PCB 就能看到原理圖那個元件的位置。
12: ed 刪線
13: 捕獲焊盤 檢視——網格——切換電氣網格(shift +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