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百科派家教

    楚漢兩強相爭,齊國扮演的則是作為第三者的炮灰。

    拒絕參加鉅鹿之戰,中立於楚漢爭霸,田橫帶領下的齊國也有著咎由自取的一面。

    當時,齊國內部鬥爭比較混亂,“田儋-田榮-田橫”一派不甘於與其他王族並立,所以齊國的復國一開始就不是對外作戰,而是幾個田氏的內鬥。而另一派,“田假-田角-田閒”一派不是田榮的對手,田假逃往楚國,田角、田閒逃往趙國,田榮逐漸平定齊地。

    但此時楚國項梁與章邯激戰正酣,項梁求救於齊國,卻遭到了拒絕。田榮說:“楚殺田假,趙殺角、閒,乃出兵。”而楚國、趙國都不同意,齊國最終不肯出兵。直到章邯殺項梁,項羽鉅鹿破秦,齊國主力始終是袖手旁觀,項羽因此十分怨恨田榮。

    後來項羽大封天下,而裂齊為三。田都、田安均是幫過項羽救趙伐秦的“功臣”,而田榮不受項羽待見,不得封王,齊王市又不敢違背項羽,所以田榮大怒,殺田市而自立,並攻殺新齊王田都、濟北王田安,重新統一齊地。項羽聽聞田榮自立、盡並三齊,大怒伐齊,田榮兵敗被殺,田橫接手齊國,由此在楚漢之外作為最強大的諸侯國而中立存在著。

    然而兩強爭奪,往往倒黴的是第三方,劉邦派遣韓信開闢第二戰場,伐齊之戰最終成為楚漢戰爭中具有轉折意義的事件。當時劉邦派遣酈食其出使齊王田廣和齊相田橫,相約連和,齊國因此放鬆守備,準備回遣使者。然而韓信不顧漢、齊之約,突襲齊軍,攻入齊都臨淄。楚國項羽見勢不妙,派遣龍且救齊。但齊軍、龍且哪裡是韓信的對手,最終龍且被殺,齊王田廣被俘,田橫逃至梁國彭越,雖然自立為王,實際上田氏齊國已經滅亡。

  • 2 # 長島男爵

    一、實力強勁的齊國

    齊國是春秋戰國老牌強國,實力雖經常起伏,但基本上一直穩居列國前三。

    陳勝起義後,山東六國紛紛復國,齊國也不列外,與其他六國不一樣的是,齊國復國是以田氏宗親為主導的,而其他列國多是新興豪強主導,六國貴族僅僅充當吉祥物。

    因為齊國實力強大,因而成為爭霸的關鍵,只是齊國一直處於內亂中,所以基本上淪為霸主的經驗包。

    二、紛亂的齊國

    齊國諸田基本上分為三個派系,儋榮橫一派,假角間一派,都安一派。

    田儋是齊國復國首義者,儋從弟榮,榮弟橫,三兄弟長期主導齊國,另外兩派蟄伏之。

    秦末,田儋殺狄縣令起事,稱王,章邯攻魏,齊救魏,儋戰死,由此產生王位爭奪。

    三、齊楚矛盾

    儋死,另外一派假角間自立,分別稱王、相、將,但被儋弟榮擊敗,田榮立儋子田市為齊王,自為齊相。

    楚趙分別收留假角間,齊要求楚趙殺此三人,楚趙不聽,及秦楚相攻,齊不救,項梁戰死,於是楚(項)齊的仇恨算是結下了,之後齊國主力也沒出兵幫助項籍,置身之外,但田安、田都違背命令自行出兵加入反秦聯軍,直到項籍攻入函谷關,戲下分封。

    四、項籍三分齊國 田榮定三齊

    項籍怨恨田榮,三分齊國,把原齊王徒為膠東王,兩個自主加入聯軍的齊叛將田都、田安為齊王、濟北王。

    原齊王田市懼怕項籍,打算聽從安排,齊相田榮怒,殺之自立,重新統一三齊。

    項籍聞之,怒而擊齊。

    由此,項田仇怨再添一筆。

    五、項籍暴虐齊國,終自絕於天下

    項籍攻齊,本來很順利,齊主力被擊敗,田榮身死,但籍又犯了嗜殺的毛病,坑殺齊降軍,燒夷其城池,俘虜一大批齊人,齊地終平而復反,而領導者就是田榮的弟弟田橫,田橫立田榮的兒子田廣為新齊王。

    是時項王北擊齊,田榮與戰城陽。田榮敗,走平原,平原民殺之。齊皆降楚。楚因焚燒其城郭,系虜其子女。齊人叛之。田榮弟橫立榮子廣為齊王,齊王反楚城陽。——《史記·高祖本紀》

    都說楚漢之爭是霸王一個對陣天下諸侯,但究竟是誰造成西楚孤立無援的境地?還不是項籍自己!

    如果項籍平定齊地後,不好殺,復立親近自己的諸田為濟北王、膠東王,並任命兩個將相實質管理兩地政、軍,改齊國為郡。

    如此西楚實力大增,完全可以趁劉邦還沒有東出以前,號令諸侯支援三秦,統一天下未嘗不可。

    所以,西楚不是天生就孤立的,是項籍的恣意妄為造成其孤立,項籍暴虐齊國實際上就是自絕於天下,失敗是理所當然的。

    六、雖勝猶敗的楚霸王

    漢二年四月,劉邦入彭城,之後項籍率三萬精銳回師擊破漢軍,彭城之戰為後人晶晶樂道,霸王的威風,劉邦的狼狽躍然眼前。

    然細細評味,發現劉邦並不像想象中那麼慘,從戰略上看劉邦是勝利的。

    從更大的方向上看,劉邦東進前後發生了強弱逆轉,三秦、河內、殷被劉邦收入囊中,韓、西魏也服降,即使項籍彭城“大勝”也沒有影響其大勢。

    雖然史記上形容劉邦的慘敗濃彩豔墨,但五月就擊敗項籍在京索間,從漢二年五月到漢三年四月,西楚幾乎毫無作為,而漢王卻接連平定魏、代、趙,降服燕國,漢方戰略優勢繼續擴大。

    從漢二年五月當時的形勢看,西楚九郡中四郡(南陽郡、陳郡、碭郡、東郡)被漢軍佔領,終項籍一生都沒能完全收復,而其徵齊卻是徒勞無功,空耗國力,戰術的勝利抵不過戰略的失利。

    七、觀望與被迫站隊的齊國

    齊國內亂看起來挺複雜,一堆田氏出現看得分不清誰是誰。

    前文說過齊國三大派系,其實一直是田儋一系佔據主導地位,另外兩派只是短時間反叛而已。

    田儋、田榮、田橫三兄弟,大哥死了大侄子上,大侄子死了二哥上,二哥死了二侄子上,二侄子死了三弟上,這就是楚漢爭霸期間齊王的傳承。

    因為田項矛盾,而且齊國偏於東方,所以齊國一直遊離於爭霸之外,直到劉邦平定趙國,天下仍然獨立的勢只剩下齊國和臨江國了,後面的位置太偏僻一直沒什麼作為,天下兼併已經到了末期,作為僅剩的獨立勢力,形勢已經不允許他繼續獨立的。

    劉邦謀士酈食其出使說齊,齊楚多怨,漢又佔據半壁江山,不用多想也應該是站劉邦這邊,酈食其非常順利的說服齊國歸順了,齊國歸順,天下大勢已定……本應如此。

    韓信擅自攻齊打亂了原有的步驟。

    八、韓信的小算盤和劉邦的小圓戰略

    韓信因妒忌酈食其的功勞,擅自攻齊,致使酈食其被烹殺,大大打亂了劉邦的戰略部署,事實上劉邦此時此刻正在實施一個包圍項籍的小圓戰略。

    (靳歙)還軍敖倉,破項籍軍成皋南,擊絕楚饟道,起滎陽至襄邑。破項冠軍魯下。略地東至繒、郯、下邳,南至蘄、竹邑。——《史記·傅靳蒯成列傳》

    以上是歷史上鮮為人知、不被重視的魯下之戰,簡單的說就是以靳歙為代表的漢軍打下了以彭城為中心的一連串據點,對彭城形成了包圍態勢。

    (魯城之戰的地圖,貼不上來,總之上文漢軍打下的一連串據點在彭城周圍就對了)

    所謂小圓戰略,是相對於平定齊國後的大圓而言的,兩者的目標都是一致的,就是要剪斷楚軍側翼,分割殲滅之,區別只在於包圍圈的大小而已。

    魯城是西楚東北門戶,東接彭越,北接齊國,項籍曾被封為魯公,極其死後獨魯城不降,魯城對項籍的重要性不亞於首都彭城,而漢軍卻打下了這個重要的據點,對項籍不得不說不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然韓信貪功破壞了這個大好局面,由於齊國在魯城以北,劉邦擔心會被陣營改變的齊國夾擊,放棄了一連串的戰果,退守成皋,全力平定齊國。

    九、戰略調整大圓戰略

    濰水之戰為後人津津樂道,然而真相可能不是你想象的那樣。

    傳統觀點認為韓信以妙計用弱兵戰勝了齊楚聯軍,但是我認為事實上是漢軍以優勢兵力壓倒齊楚,並非某人靈光一閃之功。

    有人可能會說我發明歷史,但正如前文的魯下之戰的記載,它就安安靜靜躺在《史記》裡面,並不是我憑空捏造的,原始史料根據作者和讀者各種認知偏差,產生的歷史印象可能發生偏轉,《淮陰侯列傳》裡面神乎其神的「背水一戰」、「濰水之戰」比起其他枯燥的文字更有傳染力,這就是儘管同樣發生的事實,有些事件為人熟知,有些事件被忽視的原因。

    我們想象一下,司馬遷著書的時候,他所接觸的資料並不是一個完整的故事,而且一個個短句:某人某時做某時,這些短句往往不具備連貫性,司馬遷將他們聯絡在一起,對於銜接不太連貫的地方加入了自己的想象。

    所以,越是枯燥的文字,反而越反應事實!

    司馬遷著書,往往將矛盾的說法分別放置在不同的傳記中,供後人考據,而《淮陰侯列傳》的文學潤色使其傳唱度更高,並不代表真實性更好,綜合各種資料判斷才是正途。

    為什麼說徵齊不是巧勁,而是力壓呢?

    是因為濰水之戰並不見於其他列傳,屬於孤證,《淮陰侯列傳》有相當多的孤證,包括背水一戰。

    平趙實際上是劉邦靳歙、韓信、陳希三路夾攻的結果,作為僅次於楚國的大國——趙國是不可能被一役輕易擊潰的,王翦滅楚要60萬大軍就是一個道理,同樣是大國的齊國亦然。

    翻看《功臣表》和其他將領的列傳,發現很多重要將領是韓信功齊之後才配屬到齊地的,包括韓信的左臂右膀的灌嬰,之前還在成皋,正是灌嬰到達齊地之後韓信才拿下厲城。

    支援齊國戰場的重要將領包括曹參、陳武、丁復、丁禮、傅寬、陳涓、冷耳、蔡寅、王周,而斬殺龍且的丁復是屬於呂澤系的,史記從來沒有說他隸屬韓信,可以看出《淮陰侯列傳》充水嚴重。

    (丁復)以趙將從起鄴,至霸上,為樓煩將,入漢,定三秦,別降翟王,屬悼武王,殺龍且彭城,為大司馬;破羽軍葉,拜為將軍,忠臣,侯,七千八百戶。——《史記·功臣侯者年表》

    《功臣表》多人的事蹟表明龍且事實上是被斬殺於彭城,而不是《淮陰侯列傳》所說在齊國。

    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韓信原本的兵馬其實並不足以平定齊國,而是劉邦基於齊國翻臉已成既定事實,支援齊國戰線才拿下的,平齊之戰是楚漢之爭決戰前的一次半決戰,雙方都拿出最強戰力,才不是什麼以弱勝強。

    劉邦這個人打仗,比起戰術更注重戰略,不計較細分戰場的得失而更注重整體戰場較量,先前在滎陽—成皋一線相持的情況下,仍然抽調2萬人由劉賈統領支援彭越,是因為劉邦判斷自己這邊即使少點兵力也能堅持,卻不能讓處於項籍後方的彭越倒下,必須讓他一直噁心項籍(襲擊其糧道),這就是劉邦用兵之道!平齊也是同理。

    總之平齊成為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灌嬰還順勢拿下了彭城,西楚滅亡已經是鐵板釘釘的事了,後面的發展就是主題無關的話題了。

    總結一下平齊之戰:

    ①韓信擅攻齊,劉邦迫於既成事實,決定先搞定齊國,派出最強整容出征齊國。

    ②齊國迫於形勢求救於過去的敵人楚國,項籍命龍且率領彭城守備部隊(不是滎陽前線的)支援齊國。

    ④漢軍攻陷彭城,呂澤系的丁復斬殺龍且。

    十、田橫的末路

    漢軍擊齊,擄齊王廣,齊相橫自立為王,後敗走投奔彭越,及漢王平天下,恐誅,與部屬500人入海。

    田氏本是戰國齊宗室,樹大根深,很多人投奔田橫,高帝恐其禍亂,招撫之。

    田氏當初烹殺酈食其,食其弟商為漢將,名列功臣表第六,田橫恐,不敢同朝面君。

    高帝跟酈商說,田橫若來,不得加害之,違者誅族。

    田橫最後還是沒敢見劉邦,最後在路上自殺了,劉邦命其賓客主持葬禮,以王禮下葬。

    禮畢,賓客部屬皆自殺。

    【END】

    (為什麼老是提示貼圖失敗?T^T)

  • 3 # 導演青寧

    扮演了它能夠扮演的角色,在歷史的導演手中,它無權挑肥揀瘦,並列男一號姓了楚漢或項劉,齊最多也就是個男三大龍套。

  • 4 # 漩渦鳴人yy

    楚漢爭霸期間,齊國究竟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

    其實在早期也就是秦國還沒有覆滅的時候,當時鬧得比較狠的是三個地區,一個是陳勝吳廣,還有一個就是西楚霸王項羽,另外一個是照顧,總體來講和齊國沒有任何事情,八竿子打不著。

    齊國第一次進入大家的視線是在什麼時候?是在齊國爆發內亂,齊國的領導人不服從西楚霸王項羽的分配,所以選擇將西楚霸王立起來的,齊王給趕了出去,自己當了齊國的王,這個時候西楚霸王項羽當然不服,率領軍隊去齊國評判劉邦,聽到訊息後巷西楚霸王項羽,保證自己不會進入關中地區,然後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打關中地區給拿了下來。

    在這之後齊國還是內亂,西楚霸王項羽一時之間拿齊國沒有辦法,劉邦再次向相宇保證說拿下關中地區之後我別無他求,然後項羽繼續將自己所有的主力放在齊國的土地上面,劉邦派出軍隊,拿下了西楚霸王項羽的首府,彭城,項羽聽到訊息以後,當自己的主力仍然放在齊國,自己率領3萬騎兵回援自己的根據地,然後在彭城一戰裡面消滅了劉邦56萬大軍。

    所以說齊國在西楚霸王項羽與劉邦之間扮演什麼角色呢?攪屎棍?

    如果不是他一開始鬧騰項羽真的很難把劉邦這個人給放出來,畢竟項羽身邊有一個亞父范增一直在盯著劉邦,如果不是齊國鬧騰,劉邦也不會把戰火燒到西楚霸王項羽的土地上,如果不是齊國鬧得西楚霸王項羽也不會在自己不在的情況之下,楚國的主力全部都被韓信包了餃子。

    西楚霸王項羽為什麼不能拿下天下?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得怪在齊國的頭上,你說同樣都是六國貴族,我不拿天下你能拿得到天下嗎?劉邦只會敕封自己的功臣和子弟。

    但是話又說回來,為什麼劉邦和項羽都在追求齊國的土地和子民呢?

    齊國是春秋時期的第一個霸主,齊桓公背後依託的諸侯國,也是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國,管仲對於齊國的改革重點體現在商業上面,也就是說管仲治理過後的齊國商業實力大幅增加,商業實力的增加增加了齊國的財富,增加了齊國的綜合國力,增加了齊國這塊土地的肥沃度。

    也就是說,齊國對於項羽和劉邦而言是一塊膏腴之地,如果能夠拿下這塊土地,接下來軍隊的糧草兵源,軍餉都不用擔心了,全從齊國的土地上面拿就行了。

    如果說劉邦和項羽繼續在前線耗著,當然勝負猶未可知,但誰都沒想到韓信率領一縷偏師拿下了魏國,趙國,燕國,齊國,在西楚霸王項羽不在的時間裡面,快速的改變著戰場上面天平的傾向,項羽也是無奈,顧此失彼的感覺,或許西楚霸王有話要講。

  • 5 # 沉浮的歷史

    在秦末反秦戰爭中,齊國也和各地反秦武裝一樣在齊地了,以此復國成功。在楚漢戰爭前期齊國與項羽敵對,牽制住了項羽主力,使得劉邦可以迅速發展壯大;在中期保持中立態度;到了後期,由於漢軍未遵守約定,突襲齊國導致齊國與楚國聯合作戰,最終還是敗於漢軍之手。

    自立戰楚

    項羽在分封完十八個王后,不久就因為對於齊地的分封非常不合理,導致齊地開始內戰。項羽在齊地封的幾個王分別是把原齊王巿改封為膠東王,和項羽一同救趙的田都為齊王,齊王建孫田安為濟北王。而原本在齊地實力強大的田榮所立的齊王巿被廢,感到十分的憤怒,於是馬上聯合同樣受項羽打壓的陳餘一同反對項羽。

    田榮先是給陳餘一些兵馬幫助他打敗張耳,重新立代王歇為趙王,與陳餘結成了同盟。田榮依靠自身實力,阻止並且打敗了田都,迫使其逃亡到楚國。此時,齊王市認為項羽勢大,想要服從項羽分封的結果。田榮一怒之下殺了田巿,自立為齊王,又殺死吞併了濟北王田安的地盤,擁有了原齊國的全部地盤。

    項羽聽聞田坐擁齊地的訊息後,項羽決不允許一個強大的齊國存在,馬上派兵北上伐齊。在強大的楚軍面前,田榮很快兵敗身死,項羽平定了齊地。不過由於項羽的在齊地“燒齊城郭,所過者盡屠之”的殘暴行為,使得田榮之弟田橫聚攏了數萬軍隊反擊項羽。

    趁項羽在齊地作戰的機會,劉邦迅速戰據三秦,東出函谷關向項羽的國都彭城進發,一路上劉邦勢力不斷壯大,聯合各國諸侯號稱“五十六”萬大軍,浩浩蕩蕩而來。項羽不得不停止在齊地的作戰,轉而與劉邦作戰,這樣一來田橫得以立田榮之子田廣為齊王,重新佔據所以全部齊地。

    這一時期的齊國扮演了一個在戰略上無意中與劉邦形成了配合的,齊國使項羽無暇西顧劉邦的發展壯大,為劉邦最初的成功提供了有力條件。

    聯楚抗漢

    齊國在劉邦與項羽相持期間,沒有對項羽發動襲擊,也沒有支援劉邦,選擇了中立的態度。

    不過隨著楚漢戰爭形勢的發展,劉邦的優勢越來越明顯,項羽集團開始處於劣勢。漢將韓信平定了趙國和燕國後,準備南下進攻齊國,這是劉邦決定和平解決齊國的問題,派酈生與齊國達成了歸附劉邦的協議。齊國於是放鬆對於漢軍的警惕,歷下守軍放棄戰備,韓信聽從蒯通的建議無恥的發兵襲擊齊國,一舉就攻克了齊都臨淄。

    經過韓信這麼一搞,把齊國最終推向了項羽的陣營。齊國的殘餘勢力還有四支,齊王田廣在高密、齊國相國田橫在博陽,守相田光在城陽,齊國將軍田既在膠東地區有一些軍隊。項羽在得到齊國求援的訊息後,馬上派出了得力干將龍且支援齊王田廣。韓信在濰水全殲齊楚聯軍總共二十萬人,這一戰不僅大大消滅了齊國最後的力量,更把項羽一部分力量也損失在這裡,項羽得知龍且死後感到了恐慌,也足以證明項羽的損失十分巨大。

    這一時期的齊國在楚漢戰爭後其被迫導向楚國陣營後,原本已經歸附劉邦的齊國與漢軍再次對立,一時間使得形勢開始複雜了。但是由於韓信的存在不僅使福成禍,有再次因禍得福,使得齊國徹底消滅,項羽的力量夜因此大受打擊。從某種意義上看,齊國扮演了一個加速楚漢戰爭結束的推手角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土豆泡一會是不是就含糖量低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