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魔方歷史觀

    “間諜”的存在對於對立的陣營來說,就是一把躲在暗處的匕首,冷不丁的就被捅了一下。玩過《紅警》這個遊戲的應當知道,間諜在遊戲中可以透過偽裝進入敵方的基地設施,然後收為己用,這是在遊戲中的間諜,現實中的間諜要比這狠多了。

    不管在歷史上的任何一個時期,間諜若是被發現,一般下場都不太好。就拿美蘇冷戰時期來說吧,有一個叫做奧爾德里奇·埃姆斯的美國中情局特工,這傢伙也是秀的一手好操作。

    他是屬於美國陣營的人,作為中情局的一員,埃姆斯還是個官,當時負責跟蘇聯駐華盛頓使館的人員進行交流接觸,然後伺機獲取情報,這本來沒什麼,就是在自己的地盤上和對立陣營的人掰扯。

    可是埃姆斯這傢伙“身在美營心在蘇”,在與蘇聯人掰扯沒多久,開始反過來把美國這邊的情報提供給克格勃(蘇聯的情報機構),做起了“雙面間諜”,結果就是在埃姆斯這位美國中情局成員的幫助下,蘇聯方面成功搞掉了美國方面20多次的“對蘇行動”,同時美方也損失了好幾位間諜人員。由於埃姆斯的大力幫忙,蘇聯方面為了表示感謝,付給了他很豐厚的報酬。

    在埃姆斯拿著報酬享受生活的同時,美國方面意識到了情況的不對,感覺到自己的陣營中有個大奸細,於是就成了調查組搜尋這個隱患,但是埃姆斯這個人確實有水平,連測謊器的檢查都能糊弄過去。

    但是,埃姆斯最終也沒有逃脫制裁,在1994年,埃姆斯被聯邦調查局逮捕,在經歷了審判之後,被判處終身監禁。

  • 2 # 科普道人

    冷戰是美國集團和蘇聯集團為了爭奪世界霸權,而展開了數十年鬥爭的時期。

    冷戰期間,兩國為了制衡對方,在軍事方面展開了明爭暗鬥,間諜情報組織也互相刺探對方軍情科技金融等,或直接破壞對方重點專案阻礙其發展。

    那麼在冷戰中,間諜一旦暴露,等待著他們的將是什麼?

    第一種、可以策反,培養雙面間諜

    前蘇聯軍事情報官員謝爾蓋·維克托羅維奇·斯克裡帕爾。他在英國工作期間被英國政府發現併成功策反,成為雙面間諜,據說他揭露了數百名俄羅斯間諜的偽裝。

    在2006年才被俄羅斯逮捕,被判犯有叛國罪。

    第二種、不能策反、秘密或公開處決

    公開處決

    間諜朱利葉斯和羅森博格是冷戰中唯一被官方公開處決的間諜。這對夫婦竊取美國的原子機密,並將其移交給蘇聯。之所以公開處決,更多的是美國需要在民間樹立威信,也有震懾蘇聯情報機構的意義。

    秘密處決

    蘇聯軍事情報總局格特工謝爾蓋·斯克裡帕利大概是叛逃西方的蘇聯間諜裡知名度最小的,直到2018年3月英國索爾茲伯裡的神秘毒案後,才被公眾知道。而神經毒劑則抹在斯克裡帕利家的門把手上的,真是防不勝防啊。

  • 3 # 小油瓶侃歷史

    1962年2月,在前東德和西德交界處的塔利尼克橋上,一場兩個冷戰超級大國之間的間諜交換大戲正在上演,美華人將蘇聯著名的間諜有“千面人”之稱的阿貝爾上校還給了蘇聯,而蘇聯則把兩年前擊落的美國U-2高空偵察機飛行員鮑爾斯交換給了美國。

    這也是蘇聯和美國曆史上第一次公之於眾的間諜交換,自此開創了冷戰雙方互相交換有價值間諜的先河,只要雙方的交換條件合適,間諜交換就可以進行,這也成為了美蘇冷戰時期一種很重要的對暴露間諜的處理方式。

    當然這種對暴露間諜處理方式並不對所有暴露間諜人員都適用!

    在間諜交換制度前,冷戰開始之初,隨著美國和蘇聯對峙的開始,雙方也不斷的向對方派出了大量的間諜。

    而間諜落網的事件也成為家常便飯,但是對敵方間諜的處理方式也大都延續了二戰時處理間諜的方式,那就是首先各種嚴刑拷打,等徹底榨乾價值後,再秘密處死。

    當然這種處理間諜的方式也得到了很多的非議,人們漸漸覺得這種對間諜的處理的方式過於殘忍。直到1957年,克格勃非常著名的間諜“千面人”阿貝爾被美華人逮捕,美國情報部門一開始決定要將阿貝爾秘密處死。

    美國原戰略情報局局長詹姆斯,多諾萬多諾萬提出了更好的建議,因為有朝一日,美國王牌特工也是有可能在蘇聯被逮捕的,到時候美華人可以用阿貝爾來交換,所以自此美國和蘇聯才開始了間諜交換。

    因此確切的說,在1957年阿貝爾被捕之後,暴露的間諜就不會再像之前那樣被秘密處死了,而是大部分都被監禁,直到雙方達成等價交換的協定,再進行間諜交換。

    1963年10月11日,美國逮捕的兩名蘇聯特工與兩個在蘇聯從事間諜活動的美華人互換成功。

    1978年4月30日,美國、東德完成囚犯交換

    1985年6月11日,美國和蘇聯完成了二戰後最大一次的間諜交換,美國用4名蘇聯特工換取了20個在東德與波蘭被抓的間諜。

    1986年9月,蘇聯和美國經過談判後,雙方又互換交換了間諜人員。

    因此以1957年阿貝爾被捕為引,以1962年2月蘇聯和美國間諜互換為分界線,1957年被捕的間諜下場比較慘多數被秘密處死,而之後的間諜由於等價交換制度的存在則比較幸運的回到了自己的國家。

  • 4 # 近衛步兵師

    從影視劇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些暴露的間諜以及他們的結局。西方圍繞被暴露的蘇聯間諜拍了一些影視劇,有些贏得了不錯的知名度和口碑。

    劍橋五傑

    五個出身英國頂級名校的貴族子弟早在二戰前就被蘇聯發展為間諜,當時蘇聯方面得意地宣稱,在西方發展間諜不靠金錢美女,就靠馬克思。

    1951年,在英國外交部擔任高階官員的唐納德·麥克萊恩(1913-1983,代號霍默)暴露,在上級的安排下逃往蘇聯。他成功逃到蘇聯之後,取了個蘇聯名字馬克·彼得羅維奇,被蘇聯授予勞動紅旗勳章和戰鬥獎章。他學會了俄語,當了一段時間老師之後,被蘇聯情報機關派去專門分析關於英國以及北約的情報。

    一年多之後,他的夫人梅琳達·麥克萊恩和子女喬裝改扮,從瑞士輾轉到了莫斯科與麥克萊恩團聚。但是到了1979年,他的夫人和子女又回到西方,和親戚們住在一起。1983年,唐納德因心臟病去世,部分骨灰埋在英國家鄉。

    英國外交官和情報官蓋伊·伯吉斯(1911-1963,代號希克斯),和麥克萊恩一起出走,但是走之前根本沒有暴露。此人到了蘇聯之後,沒學俄語,依然穿著英國倫敦樣式的高階西裝,舒服地在蘇聯度假勝地黑海的療養院裡生活。1963年,伯吉斯因長期酗酒去世。順便這位的性取向不同於常人,他在蘇聯能公開地和情人出雙入對,不過還是有人投來異樣的目光。

    1963年,英國軍情六處擔任高階官員的基姆·菲爾比(代號斯坦利)因為遭到英國情報機關懷疑,逃到了蘇聯。菲爾比在已經暴露的五傑裡是貢獻最大的。蘇聯給了他國籍,授予最高榮譽“蘇聯英雄”稱號。1968年,他出版了自傳《我的無聲戰爭》。1988年因心臟病去世。

    1964年,英國軍情五處官員安東尼·布倫特(1907-1983,代號約翰遜)的蘇聯間諜身份被暴露,原因可能是他發展的下線——美國名流之後米歇爾·斯特雷特的暴露有關,他本人在英國情報機關的審訊中承認自己是蘇聯間諜。之後,他的騎士爵位和皇家維多利亞勳章被剝奪。可能是因為布倫特顯赫的家族背景,他被安排進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當歷史教授。直到1979年,他的間諜身份才被向公眾公佈,他本人被劍橋大學從榮譽校友目錄中除名。1983年,他死於心臟病。

    順便,劍橋五傑的第五人從來沒被查出,克格勃也從未公佈過。受懷疑比較大的是英國情報官約翰·凱恩克羅斯、蓋伊·利德爾和安德魯·戈夫等等。

    相關影視

    《劍橋風雲》 Cambridge Spies (2003);只重點描繪了其中四個間諜。

    《鍋匠,裁縫,士兵,間諜》 Tinker Tailor Soldier Spy‎ (1979和2011),取材於排查這五人的故事。

    《是,首相》Yes, Prime Minister(1986),圍繞神秘的第五個人設定了笑料,諷刺了英美名校校友們互相包庇的壞現象。

    當然還有一些名氣並不大的影視也提到了劍橋五傑,不一一列舉了。

    羅森堡夫婦

    1951年,美國逮捕了朱利葉斯··羅森堡和埃瑟爾·羅森堡夫婦,指控他們為蘇聯竊取了美國的大量機密。此二人都參加過美國年輕共產主義者聯盟,這本身就被認為是“裡通外國”的確鑿證據。在那個麥卡錫主義高漲的時期,美華人正愁找不到隱藏在內部的蘇聯間諜,決定殺一儆百。

    1953年,美國司法部門不顧證據不足,且已經發現蘇聯的線人另有其人的情況,用電刑處死二人。後來的事實證明,羅森堡夫婦最多是蘇聯間諜組織的外圍人員,竊取研製原子彈,新式軍用裝備等機密的間諜另有其人。然而,美國需要高調報導審判並處死羅森堡夫婦來渲染反蘇氣氛,這對夫婦在很大意義上是國家博弈的犧牲品。

    相關影視

    《美國諜夢》The Americans(2013),雖然美國諜夢說是參考了2011年披露的一些俄羅斯間諜案件的原型,但是夫妻間諜的設定無可避免地讓人想起轟動一時的羅森堡夫婦事件。

    千面間諜阿貝爾

    魯道夫·阿貝爾(1903-1971),真名威廉·葉裡赫維奇·菲舍爾,被譽為千面間諜。曾長期潛伏在西歐從事諜報工作。1948年潛入美國發展情報網,1957年暴露,被美國逮捕,被判處30年監禁。

    然而到了1962年2月10日,蘇聯方面用擊落的U-2偵察機飛行員鮑爾斯換回了阿貝爾,交換地點是東德與西德分界線附近的格利尼克大橋,也就是冷戰時代的“間諜之橋”。

    相關影視

    《間諜之橋》 Bridge of Spies (2015),反映了阿貝爾從被捕到交換的故事。當然導演斯皮爾伯格為了西方的冷戰史觀,選擇性地隱瞞和扭曲了一些歷史。

    《春天的十七個瞬間》Семнадцать мгновений весны (1973),蘇聯時代的電視劇,劇中主人公尤斯塔·伊薩耶夫(化名施季裡茨)參考了阿貝爾的事蹟,不過表現的是二戰末期對德情報工作的故事。

    《伊薩耶夫》 Исаев (2008),俄羅斯拍攝的電視劇,主角依然是尤斯塔·伊薩耶夫,反映的蘇俄內戰時期的諜報故事。

    這些以歷史上報道過的真實間諜為原型的間諜片遠不如007,碟中諜之類電影火爆,但是更貼近真正的間諜戰。據說阿貝爾後來觀看過007系列電影,他說像詹姆斯·邦德這樣的間諜行事高調,穿著華麗,每到一處就和美女鬼混,簡直就是在臉上寫上間諜二字,恐怕活不過24小時。

    當然,沒有被影視披露的間諜肯定還有很多,有些也許秘密地人間蒸發,有些被策反,有些正如間諜本人所希望的那樣,默默地執行完使命,大隱隱於市。

  • 5 # 七追風

    我來說兩位不同陣營的間諜吧。

    (愛德華·李·霍華德)

    愛德華·李·霍華德,是一位引發美國情報機構大改革的著名間諜。霍華德1981年開始在中情局工作。但是兩年之後,因為內部的測謊儀測試沒有透過,他被開除了——雖然手裡掌握了很多中情局的機密,但是他被踢出了門外。

    丟了工作之後,霍華德很鬱悶,每天就借酒消愁,各種自暴自棄。漸漸地,他的生活開始窘迫,沒錢了。1984年,霍華德和妻子一起到維也納休假(他的妻子也是中情局僱員),就在這裡,霍華德接觸到了蘇聯情報人員。

    雙方很快就達成了協議,霍華德提供機密情報,蘇聯人給他鉅額回報。

    就這樣,霍華德把手裡的掌握的資訊一點點的換成了錢,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生活。因為霍華德的情報,美國在莫斯科的諜報網被徹底破壞,數十名間諜被抓捕,美華人損失慘重。

    不過,霍華德的好日子沒過多久。因為他沒有什麼正規工作,卻又忽然間有了錢,而且大肆炫耀自己的勞力士金錶等奢侈品,正在進行調查的中情局注意到了他。

    霍華德還是很敏感的,他意識到了自己已經被監視,可能處於危險之中,所以決定叛逃。

    1985年9月,藉著一次外出參加晚宴的機會,霍華德悄悄的把一個穿著自己衣服的假人放在了車上。宴會結束之後,他偷偷溜下車,妻子則把假人固定在座椅上,就這麼駕車回到了自己的車庫——為了更加逼真,妻子還給好友打電話,播放了一段錄好的霍華德聲音。

    結果,在外面負責監視竊聽的中情局探員,以為霍華德沒有離開呢。

    就這樣,霍華德利用假證件成功叛逃到了莫斯科。在這裡,他得到了大量的獎勵和一套別墅,過上了舒適的生活。甚至在幾年後能夠前往歐洲,和妻子約會旅遊……

    但是,2002年7月,霍華德在家中從樓梯上跌落下來,扭斷了脖子。到底是不是意外,那就不得而知了。

    維塔利·尤爾琴科,是蘇聯克格勃的資深官員,因為工作出色,被任命為第一局第一處副處長,負責對美國和加拿大的事務。

    (維塔利·尤爾琴科)

    1985年8月1日,已經50歲的尤爾琴科和一群蘇聯外交官在羅馬遊玩,結果,他假裝要獨自遊覽梵蒂岡博物館,鑽進了美國大使館。

    美國中情局完全想不到,能有這麼一位克格勃的大人物叛逃,非常興奮,立刻安排人員對他進行訊問,希望得到蘇聯的機密情報。

    萬萬想不到,中情局安排的特工瑞克·埃姆斯,是克格勃秘密安插在中情局的間諜,尤爾琴科也不知道他。就這樣,尤爾琴科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裡,透露了大量的情報,但是瑞克·埃姆斯轉手就給了蘇聯人,美華人只拿到一些無關緊要的東西。

    時間一長,尤爾琴科厭煩了美華人無休止的審訊,以及利用他搞政治宣傳,對他的監視居住……1985年11月2日,才叛逃短短3個月的尤爾琴科,甩掉了監視他的美國特工,又跑回了蘇聯大使館,“投案自首”了。

    也許是尤爾琴科並沒有造成巨大的破壞,也許是他的幡然悔悟打動了克格勃,總之,他沒有被扔進監獄,而是連降數級,在克格勃幹一些無關痛癢的工作了。就這樣,他默默無聞的工作到了1993年,才退休回家休息。

    也是個運氣好到爆的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失去耐心!據阿斯報爆料:弗洛倫蒂諾決心出售貝爾,轉會費不低於1億歐,這可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