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七tuo

    詩詞的對仗

    對仗是作詩填詞的基礎,前人所流傳下來的各種對仗類格,可分為“用字對仗法”與“琢句對仗法”,現將其中各種類格整理如下:

    一、用字對仗法

    1、正名對,又名的名對、名正對

    正名對的特點在於“正”。凡作對聯,正正相對。上句安天,下句安地;上句安山,下句安谷;上句安東,下句安西;上句安南,下句安北。像這樣的對仗稱為正名對。初學對聯,宜用正名對。如:

    東圃青梅發,西園綠草開。

    上聯中的“東”與“西”。“園”與“圃”、“青”與“綠”、“梅”與“草”、“開”與“發”

    都是正名對。

    2、雙擬對

    所謂雙擬對是在上下兩聯中,以一物比擬另一物,即“比、興”的“比”。如:

    議月眉欺月,論花頰勝花。

    上聯中有兩個月字,中間隔以“眉欺”二字;下聯提到兩個花字,中間嵌入“頰勝”二字。字雖重複出現,但卻是兩個複合詞中的主要成分。有獨立的意義。而上下兩聯,用了兩個比喻,所以叫“雙擬”。

    3、連珠對,或聯綿對

    如: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江天漠漠鳥雙去,風雨時時龍一吟。

    像這樣一文再讀,二字雙來,語意聯綿,則稱疊字對、連珠對或聯綿對

    4、雙聲對

    如:秋露香佳菊,春風馥麗蘭。

    “佳菊”二字的聲母都是“j”;“麗蘭”二字的聲母都是“l”。像這樣兩字聲母相同,而且上下聯相對,就是雙聲對。

    像:奇琴、精酒;妍月、好花;素雪、丹燈;翻蜂、度蝶;黃槐、綠柳;意憶、心思;對德、會賢等都屬雙聲對。

    5、疊韻對

    如:放暢千般意,逍遙一個心。

    “放暢”二字的韻母都是“ang”,“逍遙”二字的韻母都是“iao”。像這樣兩字的韻母相同,而且上下聯相對,就是疊韻對。

    6、同類對

    同類對是用字對仗的一種,是最普通的對法,舊時代老師教學生的啟蒙書,如《聲律啟蒙》、《笠翁對韻》等中的“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就是同類對。如:

    東限琅琊臺,西距孟津陸。

    暮雲空磧時驅馬,秋日平原好射鵰。

    7、異類對

    異類對是用字對仗法的一種,就是不同類範疇的事物相對,也叫異名對。如: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異類對就是指上句安天,下句安山;上句安鳥,下句安花;上句安風,下句安樹。異對優於同對。

    8、借對

    借音

    甲字的發音跟乙字的發音相同,詩中用甲字,借同音的乙字跟聯句中的相應的字相對。如: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李商隱《錦瑟》)

    廚人具雞黍,稚子摘楊梅。(孟浩然《裴司士見訪》)

    馬驕珠汗落,胡舞白蹄斜。(杜甫《秦州雜詩》)

    借“滄”為蒼與藍對;借“楊”為羊,與雞相對;借“珠”為朱,與白相對。

    借義

    或稱為假對。它透過借義手段來達到對仗工整的目的。借義是利用詞的多義性,透過一個詞的某一種意義與相應的詞構成對仗,但詩裡所用的並不是這一種意義,而是另一種意義。如杜甫《曲江》詩:

    借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尋常”一詞具有多種含義,一為“平常”,一是“八尺為尋,倍尋為常”。前者是一般的副詞,後者是數量詞,這裡用尋常來對數詞“七十”,用的是它本來具有的數量方面的含義,而詩中用的卻是它副詞方面的意義。這就是“借義對”。

    9、掉字對

    掉字對是用字對仗的一種,就是一句中連用相同的字,而且上下聯相對。這也叫“掉字格”,這種對仗比較難,容易流於文字遊戲。如: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雲雜雨雲。

    鳥去鳥來山色裡,人歌人哭水聲中。

    10、自成對

    自成對是用字對仗的一種,就是一聯的一比之中,同類名詞自相對仗,又叫“就句對”、“當句對”或“互成對”。古人在工對的權變中允許在聯內進行自對,簡稱“自成對”。如: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上聯中的“吳”、“楚”自對,“東”、“南”自對;下聯中的“乾”、“坤”自對,“日”、“夜”自對。

    11、交股對

    交股對是用字對仗法的一種,就是用上聯的第四字,對下聯的第七字;下聯的第四字,對上聯的第七字。如:

    春殘葉密花枝少,睡起茶多酒盞疏。

    以“密”對“疏”,以“多”對“少”,因為這種對仗形式交叉如剪股,所以叫交股對。

    二、琢句對仗法

    12、實句對

    實句對是琢句對仗法的一種,就是上下聯都不用虛字。這個對法,有時很成功,有很好的藝術效果。但是,如果處理不當,也容易流於生澀。如: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溫庭藹)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陸游)

    13、虛字句對

    虛字句對是琢句對仗法的一種,就是上下聯用虛字對仗。如:

    且然聊耳爾,得也自知之。(黃庭堅)

    如:孫行者,祖沖之。祖對孫,衝對行,之對者(之乎者也嘛),對的工整。

    14、流水對,又稱串對

    流水對是琢句對仗法的一種,一般的對仗,都是並行的兩件事物。但流水對卻是一意相承,兩句可以當作一句來讀。這種對仗又稱為“串對”。如: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杜甫)

    杜甫在上句沒說“穿峽”到那裡去,下句才說出向洛陽去。流水對是說上句的意思沒說完,像流水一樣,得流下去才能成為一個完整的意思。流水是一個比喻詞。

    15、倒裝對

    倒裝對是琢句對仗法的一種,由於受平仄或詞性的約束,故意把詞語顛倒過來的一種對仗,也叫“倒插對”。如: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王維)

    這兩句順讀是:蓮動漁舟下;竹喧浣女歸。如果順讀,平仄式就完全變了。為了適合平仄調,所以有意識地把詞序顛倒過來用。又如:

    香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杜甫)

    順讀是:鸚鵡啄餘香稻粒;鳳凰棲老碧梧枝。這也是和上例同樣的原因。故意把詞語顛倒來用。閱讀這種對仗時,必須注意這是倒裝句,否則就很費解了。

    16、逆挽對

    逆挽對是琢句對仗法的一種,在上比敘述現在情況,在下比則追溯往事,以使全聯意思更完整。如:

    回日樓臺非甲帳,去時冠劍是丁年。

    本是“冠劍”持節,“丁年”去國,可惜回朝之際,“樓臺”已“非甲帳”了。

    17、錯綜對

    錯綜對是琢句對仗法的一種,就是不拘位置,顛倒錯綜,以成對仗。錯綜對主要是解決因平仄不調而採用的補救手法。如:

    裙拖六幅湘江水,鬢聳巫山一段雲。(李群玉)

    以“六幅”對“一段”,以“湘江”對“巫山”。這種對仗,往往也是因為遷就平仄而成的。如果是“裙拖六幅湘江水,鬢聳一段巫山雲”,在意思上是很工整的對仗,在文理上也同樣通順,但是平仄上不合,只好這樣顛倒錯綜相對了。

    18、意對

    意對是琢句對仗法的一種,就是似對非對,不對又像是對,上下聯以事意相關聯,倒也別具一格。如:

    春風潮水上,飲馬杏花村。

    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

    這兩聯都是不對而又聲勢相應,所以不對似對。沒有線跡裁縫的痕跡,自然有一種妙趣。

    除上文列舉18種類格外,還有其它一些對仗類格或名詞

    1、鄰對

    近體詩對仗中的一種。用詞義的門類比較接近的詞為對,便叫“鄰對”。所謂詞義門類相近,如天文與時令、地理與宮室、器物與衣飾、植物與動物、方位對數量等的關係。用這些意義接近的詞為對,就是鄰對。如白居易《感春》中的兩句:

    草青臨水地,頭白見花人。

    草與頭不同類,水與花不同類,地與人不同類,這可以算是鄰對。

    2、扇面對,又叫隔句對

    詩、詞、曲對仗的一種格式,即隔句相對。一首詩中前聯與後聯形成對仗,便是扇面對。各聯中的出句和對句,本身不構成對仗。

    詩中的扇面對如白居易的《夜聞箏中彈瀟湘送神曲感舊》:

    縹緲巫山女,歸來七八年。

    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絃。

    詞中的扇面對,如柳永的《玉蝴蝶》上片:

    水風輕,蘋花漸老;

    月露冷,梧葉飄黃。

    曲中的扇面對,如盧摯的《節節高》:

    雨晴雲散,滿江明月;

    風微浪息,扁舟一葉。

    有意思的是這個扇面對還是個錯綜對,本是應該“一葉扁舟”對“滿江明月”的,為了在曲中月、葉押韻,故採用了倒裝。

    3、襯豆對

    在詞裡面出句起首加一字豆的對仗(所謂“一字豆”就是讀到這個字時要稍作停頓,以引起下文之意,一字豆是詞的特點之一),叫襯豆對,最常見的是四字對,如:毛主席的《沁園春》上闋第四、五、六、七句: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將一字豆“望”字拋開,“長城內外”對“大河上下”;“惟餘莽莽”對“頓失滔滔”。就成為工整的扇面對。下闋的第三、四、五、六句:“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將一字豆“惜”字拋開,同樣也成為工整的扇面對。又如:

    正十分皓月,一半春光。(吳文英《高陽臺》)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

    曲的對仗要求比較自由,可平仄相對,也可平聲相對,即平聲對平聲,仄聲對仄聲。散曲對式名目有多種形式。《明代著名曲家寧王朱權所著的《太和正音譜》中有“對式名目”一則,其中有云:“合璧對:兩句對者是。連璧對:四句對者是。鼎足對:三句對者是。聯珠對:多句對者是。隔句對:長短句對者是。鸞鳳和鳴對:首尾相對,如《叨叨令》所對者是。”

    4、鼎足對

    三句對仗,在元曲作品中隨處可見。如元散曲四大家之一的張可久的:

    山花紅雨鷓鴣啼,

    院柳黃雲燕子飛,

    池萍綠水鴛鴦睡。

    再如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馬致遠的:

    和露摘黃花,

    帶霜分紫蟹,

    煮酒燒紅葉。

    5、連璧對

    四句對仗。如無名氏《叨叨令》:

    黃塵萬古長安路,折碑三尺邙山墓,

    西風一葉烏江渡,夕陽十里邯鄲樹。

    這四句為連璧對,先後列出“長安路”、“邙山墓”、“烏江渡”(取霸王自刎烏江的典故)、“邯鄲樹”(取黃粱夢的典故)四種意象,分別冠以“黃塵”、“折碑”、“西風”、“夕陽”等修飾短語,使這四種意象蒙上了一層蕭條、冷落的色彩。

    也有人認為按正宮《叨叨令》,此為鸞鳳和鳴對。

    6、聯珠對(不要誤作連珠對,不是一個對)

    多句對仗,如:王實甫:《十二月過堯民歌》別情(句裡有襯字)

    自別後遙山隱隱,

    更那堪遠水粼粼。

    見楊柳飛綿滾滾,

    對桃花醉臉醺醺。

    透內閣香風陣陣,

    掩重門暮雨紛紛。

    7、疊句對、疊字對

    曲中的疊字對和詩中的疊字對有差別。如

    新啼痕壓舊啼痕,

    斷腸人憶斷腸人。(王實甫:《十二月過堯民歌》別情)

    鶯鶯燕燕春春,

    花花柳柳真真,

    事事風風韻韻。(喬吉《天淨沙》即事)

    8、鸞鳳和鳴對

    一個空皮囊包裹著千重氣,一個幹骷髏頂戴著十分罪。

    為兒女使盡些拖刀計,為傢俬費盡些擔山力。(鄧玉斌《叨叨令》道情,有襯字)

    9、迴文對

    迴文對源於迴文詩,也是歷史久遠,故在唐代上官儀“八對”中有一席之地。迴文對一般有兩種,一種是將上聯倒過來作為下聯,如:

    客上天然居

    居然天上客

    另一種是由上、下聯文字各異的迴文組成:

    數學精心精學數

    文語通順通語文

    10、工對

    近體詩中用得很工整的對仗,稱為“工對”。要做到對仗工整,一般必須用同一門類的詞語為對,如名詞中天文、地理、時令、器物、服飾等同一意義範疇的詞。如杜甫《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詩中的“兩個”對“一行”(數量結構對數量結構),“黃鸝”對“白鷺”(禽類名詞相對)、“翠”對“青”(顏色名詞相對)、“千”對“萬”(數詞相對)都是同類詞為對,非常工整。 

    11、寬對

    近詩體對仗中的一種。它與工對是相對的概念。寬對是一種不很工整的對仗,一般只要句型相同、詞的詞性相同,即可構成對仗。這樣的對仗,一般稱之為“寬對”。寬對要比鄰對的要求再寬一些。如一般以名詞對名詞、以形容詞對形容詞便可以。如黃魯直《答龍門秀才見寄》詩第二聯:

    明月清風非俗物,輕裘肥馬謝兒曹

    便是寬對。

    12、正對

    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補、相稱的對偶形式。如:

    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

    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13、反對

    上下句意思相對、相反的對偶形式。如:

    橫眉冷對千夫指,

    俯首甘為孺子牛。

    14、合掌對

    是格律詩對仗的一種毛病。一首詩中,出句與對句所用的詞基本同義或完全同義,上下句意思相重複,好像兩隻手掌合在一起,故稱這樣的對仗為“合掌”。合掌是對仗時所應當避免的。劉勰在《文心雕龍》中稱這種對仗為“正對”,是一種拙劣的對仗。他在文中言明:“故麗辭之體,凡有四對。言對為易,事對為難;反對為優,正對為劣。”如宋之問《初到黃梅》詩:“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紀昀《瀛奎律髓刊誤》評論說:“途中、馬上、暮春、寒食,未免合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血豔紅魚缸養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