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二胡琴俠董彥清
-
2 # 靜帥
我也給大家介紹一下個人知道,希望自己大家有所幫助。這個其實蠻複雜的,即使我已經入行編了10年了,其實有時候還是會在嘗試中翻車,即使有些很資深的老師,也會因為時間太趕、狀態不好、或突然不知怎麼了,編出不那麼舒服的副旋律來,不過可以盡我能力給出一些共性的建議:1,從疏密上做好分配:這個觀念最為基礎,也就是說,主旋律很密集的地方,副旋律一般不建議太密集,而休止或拉長音會是比較好的選擇,因為人同時能接受的訊息有限,有點類似於在聽談話訪談節目,主持人丟擲一個話題,然後嘉賓開始哇啦哇啦的講,其他來賓和主持人就在旁邊偶爾附和一下、點一下頭,然後嘉賓講到某個笑點、共鳴點的時候,大家才會一起發出聲音,推動一下情緒的活躍感,其他時候基本都會是以聽一個人講話+一點沒有存在感的背景音樂為主,這就是普通人對一段聲音的接受能力了,所以副旋律最好是能以這個思路去設這個觀念最為基礎,也就是說,主旋律很密集的地方,副旋律一般不建議太密集,而休止或拉長音會是比較好的選擇,因為人同時能接受的訊息有限,有點類似於在聽談話訪談節目,主持人丟擲一個話題,然後嘉賓開始哇啦哇啦的講,其他來賓和主持人就在旁邊偶爾附和一下、點一下頭,然後嘉賓講到某個笑點、共鳴點的時候,大家才會一起發出聲音,推動一下情緒的活躍感,其他時候基本都會是以聽一個人講話+一點沒有存在感的背景音樂為主,這就是普通人對一段聲音的接受能力了,所以副旋律最好是能以這個思路去設計。這個觀念最為基礎,也就是說,主旋律很密集的地方,副旋律一般不建議太密集,而休止或拉長音會是比較好的選擇,因為人同時能接受的訊息有限,有點類似於在聽談話訪談節目,主持人丟擲一個話題,然後嘉賓開始哇啦哇啦的講,其他來賓和主持人就在旁邊偶爾附和一下、點一下頭,然後嘉賓講到某個笑點、共鳴點的時候,大家才會一起發出聲音,推動一下情緒的活躍感,其他時候基本都會是以聽一個人講話+一點沒有存在感的背景音樂為主,這就是普通人對一段聲音的接受能力了,所以副旋律最好是能以這個思路去設計。副旋律一般設計的思路都是“交談”或“附和”,旋律很滿的時候,副旋律只能是在後面附和,就類似聊天時候一個快嘴話癆在那邊不停講,其他人就只能是邊聽邊點頭,偶爾話癆講到某個梗了大家異口同聲一下,話癆喘氣的時候旁人附和一下“是啊是啊”“就是就是”這樣,你想象一下如果把這個話癆拿掉了,其他人說的話當主角,那能聽出個什麼來嘛?而如果是旋律的留白很多,那副旋律就可以更多的去“交談”,就像兩個好朋友,在安靜的咖啡店,坐下慢慢喝咖啡,然後你一言我一語,慢慢聊著身邊有趣的事,兩個人可能說的話的量一個佔60%一個佔40%好了,那麼把60%的那個人拿掉,留下另一個人的聲音,你會覺得也是可以接受的一個狀態,這個40%的人也在慢慢說著自己的故事。這樣的情況編曲裡的副旋律的可聽性一定會大大提升。除了主旋律和副旋律之間是如此,副旋律和副旋律之間也可以用類似的思路,每個樂器都讓它能有發揮的地方,它發揮的時候,別的樂器中的某一兩件就和它配合,疊個同度或八度,或者比如3度4度6度之類的和聲聲部(配合它的笑點、和它異口同聲的感覺)其他樂器就讓出空間來鋪著底;之後換別的樂器跳出來的時候,再看看什麼樂器跟它配合唄。編曲(或者說配器)不就是做這種事嘛!讓樂器活起來,互補起來!2,旋律線上想辦法讓它們有互動感。這一點是從上一點上延伸出來說的,上一點主要強調疏密,這一點主要強調旋律線互相的引導。說真的這一個部分蠻吃天賦的,也很吃狀態,有寫旋律的天賦的人、以及狀態好的時候,寫出來就會很有旋律感,就是能把主旋律中間的空擋給用有情感的旋律連線起來,樂器主角之間切換的也會恰到好處,而天賦不佳的人或者狀態不好的時候可能想破頭也就是寫不順,連起來就不對勁。或者也容易不小心加太多fill(多見於吉他手錄吉他的時候的自我發揮……在此順便呼籲吉他手老師們在自我發揮的愉快之餘,記得按照編曲老師寫的音完全一樣的彈一個保底,不要太相信自己當下的感覺……)2,旋律線上想辦法讓它們有互動感。這一點是從上一點上延伸出來說的,上一點主要強調疏密,這一點主要強調旋律線互相的引導。說真的這一個部分蠻吃天賦的,也很吃狀態,有寫旋律的天賦的人、以及狀態好的時候,寫出來就會很有旋律感,就是能把主旋律中間的空擋給用有情感的旋律連線起來,樂器主角之間切換的也會恰到好處,而天賦不佳的人或者狀態不好的時候可能想破頭也就是寫不順,連起來就不對勁。或者也容易不小心加太多fill(多見於吉他手錄吉他的時候的自我發揮……在此順便呼籲吉他手老師們在自我發揮的愉快之餘,記得按照編曲老師寫的音完全一樣的彈一個保底,不要太相信自己當下的感覺……3,音區上做好分配:
眾所周知,2度、小二度往往是不怎麼和諧的;然後眾所周知,中低音區因為泛音豐富的緣故,不宜排列太密集的音符(配器法裡常講的“上密下疏中不空”)所以如果副旋律和主旋律出現了長時間的小音程、或者副旋律長時間的出現在中低音區但並不在和絃音裡的情況,往往結論只有一個:打架了。
但是呢這時候如果引用一下爵士樂理中的延伸音概念,把音程拉長,那麼聽感上就會沒有問題。比如日本很常用的,3級大和絃,但旋律或副旋律音走在5音上(舉個例子:千與千尋配樂的第一首a summer day的B段第一句“3455 55432231”那裡。再舉個例子,中島美嘉《雪之華》B段第一句)就是這種用法了,3級大和絃的和絃音怎麼想都只有3 5# 7,最多加上2和4,5怎麼想都是和5#衝突的,但當這個5高了八度上去之後,就成了一個很刺激並且聽感上沒有不和諧的音。
所以這一條也可以換個不嚴謹的說法就是,當你音區和主旋律拉開了之後,你就大致上可以為所欲為了……總能解釋的清楚的。
4,聲像上做好分配:當你實在很想讓樂器都solo起來,都活起來,比如電吉他,想要讓他們能豐富的玩起來,但又怕打到主旋律的時候,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把它們放到極左極右……這樣往往能解決不少的問題。
曾經我有次編個電音,某個段落為了寬度,左右各用了一個pluck,同一個音色,同樣的織體,彈不一樣的音,聽起來沒有任何不對,製作人那邊也一次就過了,直到我導分軌的時候才發現,左右這兩軌出現了大量的打架音(2度、小2度……)然後我糾結了5分鐘要不要偷偷的改一下子……最終決定,改個毛線,整首聽起來對就行了!……所以就是這樣。怕打架、怕不和諧,又適合的話,就把pan大膽的拉開吧
5,嘗試看看riff、pattern:
這其實蠻難的,因為作曲的時候如果沒有直接想好這種東西,那麼你編曲時候要去想一個適合的riff或其他樂器的pattern來不斷重複,疊上主旋律還能和諧,那成功率並不高,但一旦成功了,你這個編曲往往聽起來厲害很多。如果做不到音符完全一樣的一直反覆反覆,也至少找出一個可以去套的律動,用一個一樣的織體把伴奏部分進行下去,音符需要讓的就讓到後面去,這樣比那種織體一直跟著旋律去變動的,往往要更讓人能記得住,更讓人能跟著動。
舉個例子:re:0的OP1《redo》,前奏那個riff(66 2 222)連續來了8遍,你以為它會一直riff下去嘛?才沒有,人家也不傻,知道會衝到旋律,開唱了就變成(66 6 666)然後就跟著和絃去變了ww但這個groove是一直走下來的,直到B段。
這一條大部分是適用於快歌,但慢歌其實也適合,舉例:林宥嘉《說謊》前奏那個鋼琴完美的成為了第一段主歌的伴奏旋律,直到電吉他出來走的還是那一條,就給人了一種延伸下來的整體感。
6,編完了,把melody軌關掉,跟著唱一唱,看會不會有哪裡被帶跑這個有點雙刃劍,好處是可以把寫的副旋律會打到主旋律的、沒有起到引導作用銜接作用的全部抓出來;壞處是有可能因為你自己編曲,所以對副旋律過於熟悉,會容易思路被副旋律抓著走,導致抓出一些不必要改、本來很出彩的音。所以除了自己做這個檢查,也給製作人、歌手、作曲人檢檢視看,會更保險。
7,預算夠的,儘量用真樂器:
其實你聽現在出版的有些那個錄了真絃樂的歌,那個聲部你抓出來聽簡直就是寫的弱智……疊主旋律的也有,當pad鋪和絃音長音的也有,但為啥就是那麼好聽?……因為人家錄了真絃樂,演奏的都是交響樂團的精英,演奏的時候這些樂器大師會透過情緒表達、強弱變化幫你把不合理變合理,不舒服變舒服,有點類似以前張學友唱過不少作曲並不好的歌,但都能唱的好聽,因為唱的能力好……雖然這件事不是萬能的,但真的能加分很多很多,這個,有預算的話,絃樂、吉他、貝斯、銅管,能錄就都錄都錄全都錄,然後你會發現你的副旋律好像寫的變好了(錯覺一場)(但至少這個作品聽起來是真的)首先編配副旋律時要做好兩個重要的準備工作:
1.在編配和聲的時候一定要重視。好聽並且和諧,當然特殊地方特殊色彩,有的地方需要加一些離調色彩或者營造緊張的氣氛,這個也是沒任何問題的。音樂是為情感服務的,編配和聲你要滿足好聽這個前提下做的任何選擇都是正確的。
2.在完成了基本和聲編配以後,主旋律最好是以人聲為vocal,而不是用樂器代替,人聲其實是最好的樂器,如果說樂器能表達音樂的節拍和音高,那人聲能傳遞歌曲的情感色彩,做音樂這件事就需要你感性與理性結合去完成這件事,用人聲去唱主旋律真的能讓你在後面的編配上省很多的事情完成了以上事情後,可以開始你的副旋律編寫。
副旋律可以是點狀的,也可以是線狀的。
點狀是什麼概念呢,比如吉他的solo,鋼琴的加花
線狀你可以理解為長線條,整塊的東西,比如整個絃樂組。
之前有回答過絃樂副旋律的編寫,這個就是塊狀的,線狀的東西。貼一下之前的回答。
我自己比較喜歡從小提開始,這樣就會更自由,不受下方太多的束縛,更能發揮你的想象力,所以說我覺得小提的旋律靈感是佔據大部分。其實聽歌聽多了你會發現很多歌都有微妙的共同之處,比如說小提進副歌的時候可能會來個琶音,拉到很高的聲部,然後走長音,這時候不和人聲搶拍,有的歌是不走琶音,直接很高的音進入。還有一個就是最好不要讓它一直走長音,在人聲疏密的時候可以寫的密集些,樓主都可以自己嘗試一下,加一些過渡音,或者和絃內音多些節奏的變化,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當然要仔細畫表情。再就是還有一個原則是空拍的地方是樂器開始騷的時候。
然後就是絃樂有幾種形態,有的是不斷上行,有的是不斷下行,有的是迴圈往復走兩個音,怎麼寫好聽就看個人審美了中提的話我通常給它走內聲部,不會讓他亂跑,前提是你的和聲不能錯。當然還是一句話:好聽是首要的,流行的絃樂不要太受束縛,當然也不要亂寫。
再個就是絃樂不是獨立的,有的地方切分節奏是和各個樂器相互配合的,切分可以給你的歌曲添色,合適的時候可以用用的。比起出現什麼東西(what/how),更重要的是何時出現(when),為什麼出現(why)。在主題首次出現的時候 - 主歌1 - 你加個和絃琶音都會顯得突兀,而在曲子結尾之前所有樂器都進來的時候,你隨便加superimposition或者半音fill可能都沒關係。
其實,在設計的時候更多是音樂概念在聽感上的評估,大概在以下三個維度上做一些平衡。
Familiarity(熟悉度?)。出現過的片段比完全陌生的片段更容易被接受,並且可能會被聽者歸類成“一個大概念”,而非一系列不相關的音符。這樣哪怕有對位甚至音階上的衝突,聽者也會相比於新旋律動機給予更多的包容。
Tension(諧和度?)。擇音的諧和度決定了這個段落的聽感的凸出程度。越不諧和的擇音越會抓取聽眾的注意力,但同時不諧和的擇音更容易建立傾向感。
Powerlevel(當前起伏度?)。就是之前說開頭別亂加,結尾隨便加。但不是所有的曲子都擁有powerlevel全部的範圍還有什麼風格啊,配器啊之類的因素可能會影響擇音方式,但對思路影響不是很大。
有空看心情補充。
這個說難也難但其實道理也很簡單,雖然我也一直還在摸索,但是我一直秉承一個簡單的原則,那就是靠耳朵多聽已經寫出來的部分。
好的副旋律既要結合和絃音也要有9、11、13音穿插其中為人聲和原有和聲基底增添色彩的層次感。聽起來彷彿就像要做數學題一樣需要深思熟慮去計算、去搭配,實則不然,你只用靠自己的耳朵多聽,去感受你在製作的這段音樂已經呈現出的效果即可。
然後就把自己的人聲當作一軌樂器,嘗試在已有的基礎上即興地唱出來。往往你會驚喜地發現自己能唱出律動貼合已有音樂部分且旋律音符合和聲規律又增添色彩的副旋律。你可以多練習這個技巧,多嘗試幾次,錄到滿意的人聲軌了再去找來你想用的樂器去替換掉唱這一旋律的人聲。當然這個技巧也是需要多多練習的,它鍛鍊的是你依靠耳朵創作的能力。你聽過那麼多音樂那麼多種和聲,就算你沒有時間一一把你聽過的音樂都分析一遍,你的耳朵其實已經在潛意識裡記下了這些知識,成為你的聽覺記憶,那麼靠著耳朵,感受律動地去創作副旋律可以衝破很多你已經知道的創作定式。
這個靠耳朵創作旋律的技能說白了本質就是即興的技能,透過它,旋律創作不再是一系列“數學問題”,它把音樂創作化作一股衝動,而這其實也更接近“先創作後分析”這一音樂創作的本質,而不是分析完自己可以用的技法再去選擇怎麼用。畢竟靠著樂感誘發出的創作衝動所創作出的東西在很多時候是難以被分析的,而“分析”也本來是後人對音樂強加的歸納總結。所以不用想那麼多,先交給自己的耳朵看看。
我看了一下挺多別的答主回答到練習復調,我覺得也有道理,擁有了復調的基礎可以增強旋律創作能力,畢竟復調是鍛鍊人完全以旋律思維去寫多聲部和聲流(感覺貌似是我自己編的詞 )的能力,我記得我學復調的時候也是同樣先寫即興唱出來的副聲部,再去分析和聲走向,然後一整首曲子不斷改到旋律線獨立度正好以及和聲走向都ok的時候就算完成了。確實是很好的練習。
回覆列表
副旋就是為主旋律增加厚度及給主旋律配上對比,變化,更加豐富,豐滿主旋律的更好表現與展示思想內容。模仿,變奏,和聲音程進行傾向與主旋調性形成收與放,松與緊,分與離,又不離的協和與不協和的從屬於主旋律的使命完成到底!〈路過,感性說說,讓老師高人見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