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鄉村螢火蟲
-
2 # 長江老農
我是安徽人,我們當地農民正在抽水抗旱,已經兩個月沒下一滴雨了,土壤乾的象沙漠似的,颳風能起沙塵。小麥播種半個月了,尚未出苗,家家都購買小電泵全天給小麥抽水抗旱,好在我們當地東臨長江,北靠皖河,西邊是花涼亭水庫,抗旱的水源充足。小麥黃葉幹尖可能是多種原因造成的。
小麥出苗後,如果土壤中秸稈多,土壤乾旱墒情不好都有可能黃葉幹尖。我們當地是水稻收割後種植小麥,水稻秸稈、秕穀還田後,小麥扎不下根,吸收不到土壤水分,容易黃葉幹尖。土壤中秸稈多,也無法保住土壤淺層水分,土壤墒情在乾旱無雨的冬季越來越惡化,小麥出苗後,吸收不到水分和肥料,免疫力、抗逆性都差。去年我們這就出現黃葉幹尖的小麥,就是小麥播種在秸稈上引起的,下了幾場雨之後,情況明顯好轉。如果土壤乾旱,小麥播種後要抗旱灌溉,保溼保墑。出現黃葉幹尖可葉面噴霧磷酸二氫鉀、蕓薹素內脂,或追施尿素。98%磷酸二氫鉀300克+0.04%蕓薹素內脂20克兌水30公斤,或每畝追施尿素10公斤,促進小麥恢復正常生長。抽水抗旱要淹沒地壠,但水要全部滲入地下,地壠上不能有積水。小麥除草劑殘留也有可能造成黃葉幹尖。北方小麥都是接玉米茬種植,而玉米除草劑莠去津半衰期70天,如果玉米中後期打莠去津除草劑土壤肯定會有殘留,對下茬小麥、油菜肯定帶來危害,小麥出苗後可能會產生藥害,出現黃葉幹尖,枯萎。因此,玉米中後期除草,最好不要使用半衰期長的除草劑,應該使用對土壤無汙染的除草劑。藥害造成小麥黃葉幹尖之後,要及時葉面噴霧磷酸二氫鉀、蕓薹素內脂以及其他植物生長調節劑,能降解除草劑藥害,促進小麥恢復正常生長,增加小麥免疫力、抗逆性。一般打一次磷酸二氫鉀、蕓薹素內脂,小麥生長會恢復正常。用法用量前面已經講了,不再贅述了。 小麥根腐病及其他病菌危害,也有可能黃葉幹尖。在小麥出苗後,高溫高溼環境,小麥容易感染病害。剛出苗的小麥免疫力差,抗逆性弱,容易感染根腐病。同時,小麥容易遭受凍害,也會黃葉幹尖。因此,小麥出苗後,可用三唑酮、戊唑醇兌水1000倍液葉面噴霧防治一次。做好防凍措施,小麥出苗後,北方小麥用石碾子鎮壓一下。小麥黃葉幹尖,是多種原因造成的,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採取不同措施補救。苗期主要病害就是根腐病。【以上純屬個人觀點、經驗分享,僅供參考,歡迎評論交流。】 -
3 # 冒藍火的小農民
今天是11月5日,再過上幾天,就要到立冬了,地裡的小麥也就要進入越冬管理的階段,可是有些農民朋友卻反映地裡的小麥苗出現了幹尖現象,這是什麼原因呢?下面我就和大家談談我的看法!
一、目前的主要原因
在我老家安徽地區,以往按理說這個時候田裡的小麥都已經綠油油的了,今年的情況卻不容樂觀,據我爺爺說家裡那邊已經快三四個月沒下雨了,農田的水渠都是乾的,小麥田好不容易抗旱播種下去了,但長期供水量不足,加上高溫蒸騰作用強,加上我們很多都是稻茬地,處於耕種層的幼苗吸收不到深層水分,如今都出現了黃苗幹尖缺水的現象。所以,按照我的理解小麥苗期出現幹尖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天氣乾旱,土壤水分不足引起的。
解決辦法:在土壤旱情比較嚴重的地塊,應該及時補充墒情,特別是晚播幼苗,鎮壓要早,冬季之前更要保證水分充足,以利壯苗。
二、其它方面原因
幹尖的問題除了乾旱,其它方面還包括病蟲害問題、養分缺乏症以及管理方面問題等等。小麥苗期一些地下害蟲以及病毒性的感染,就會容易導致根系、葉片等方面的幹尖死苗,另外不同程度的微量元素缺乏也會出現此類狀況,但情況較少,最後田間管理不到位,雜草叢生,競爭強,小麥生長受限。
解決辦法:主要是播種前的整地要求得當,在病蟲害出現初期及時噴灑藥劑防止,幼苗長勢弱的地區可以增施氮肥,或有條件的配方施肥,其次加強中耕除草,給予安全的生長環境。
總歸來說,我覺得最主要的還是要保證水肥問題,之前這是目前導致幹尖的主要原因,其次就是病蟲害防治,提前預防即可。
-
4 # 鄉辣梅子
{1}溫度影響:種植小麥溫度非常重要,如果溫度過低的情況就會出現葉片幹尖的情況。如果溫度突然驟降,土壤的溫度也會下降很多,這時麥就會被凍傷。
{2}品種影響:有的小麥品種就會出現幹尖的現象,因此在購買小麥品種時一定要注意購買優質的小麥種,避免幹尖的現象產生。
{3}墒情影響:很多地方今年都比較乾旱,小麥在長久乾旱下也容易產生幹尖,水分供不到葉子尾部。當然除了乾旱會產生幹尖,如水分太足也會產生幹尖,比如大水浸灌後,田間的板結一塊塊的,這時也會產生葉片幹尖。
{4}蟲害影響:小麥出現病害它的葉片也會發生幹尖的現象,比如在種植沒有拌種,沒有拌種的種子日後產生病害的機率就會增大很多。比如可以看小麥的根系有沒有被蟲咬過,看地下是否有病害等。
{5}除草劑影響:有的麥田有很多雜草,因此多半的農戶會使用除草劑,有些人使用除草劑後小麥就出現幹尖的現象,產生這種情況下一般跟除草劑有關,比如除草劑使用不當,或是在使用除草劑時小麥感染到了。
小麥幹尖該如何補救首先,如果是溫度驟降造成小麥幹尖,情況不是嚴重的情況下不用理會,到了明年就會恢復,但是如果情況比較嚴重,那麼可以挺過灌水或是在葉子的表面施一些葉面肥來促進它的生長。
如果是乾旱造成的幹尖,首先要及時進行補水,但是在補水時要注意方式,不能用大水澆灌,應用小水勤澆,如果麥地龜裂比較嚴重要及時進行劃鋤。
小麥幹尖是受除草劑影響的話,那麼要及時對其葉面噴葉面肥,或是蕓薹素,這些都可以使葉面上除草劑的溶度降低。但是幹尖太嚴重,它的根系已經枯萎,那麼就沒有解決的辦法了。
-
5 # 惠農圈
目前很多地方的小麥已經播種下去,不過前期的管理也十分重要,如果出苗率不齊,或者麥苗的長勢太差,那就會導致後期的生長受到影響,產量也會減少很多,發育也會受到阻礙。那麼小麥葉片幹尖的原因是什麼?如何補救?
1、首先就是因為天氣的乾旱,導致土壤墒情不是太好,今年北方不少地方的雨水比較多,因此小麥也會變黃,而此時也要及時的澆灌才行,而此時需要噴灑一定量的氮肥才行,不過用量不能多,不然會受到影響。當然因為凍害的問題也會導致小麥的枯黃問題,不過目前來看天氣還沒那麼冷。
2、如果是土壤排水問題不是太通暢,或者地勢比較窪,此時的麥苗也會受到浸漬侵害,到時候它的葉片則是會變得枯黃,而此時一定要注意好及時的開溝排水,這樣才能讓其的長勢更好。
3、使用劣質的磷肥或者尿素,也會引發燒苗的問題,當然如果化肥的用量太多,也會導致黃苗的問題產生,而如果用上那些沒有腐熟的農肥,依舊會讓麥苗出現發黃的現象,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高度重視,不然的話就會導致枯苗的問題出現,因此大家一定要及時的澆水才行。
4、當然如果小麥出現了病害,也會讓根部出現腐敗的現象,比如說根腐病就是如此,此時的病斑出現,而莖稈也會隨之枯萎,一旦小麥在返青後就會開始犯病,此時對植株的生長影響比較大,因此一定要及時的噴灑農藥,不能馬虎。
5、如果元素缺乏的話,此時也會導致葉片的枯黃,如果氮肥不足的話,此時的葉尖就會隨之枯萎,而老葉也會有發黃的問題出現,而如果缺磷的話,此時的葉片也會變黃。 以上這幾個問題都要特別的注意,並對症下藥去解決,大家怎麼看呢?
-
6 # 天義說
大家好,我是天義,專注於三農領域。小麥苗期葉片出現幹尖,原因和異常天氣,小麥品種以及種植的土壤環境有關,接下來詳細的為大家介紹一下:
異常天氣的變化, 特別是乾旱我家是在北方山東這邊,有將近1個多月的時間,沒有明顯的降水了,中間有過小雨,但是根本不解渴,所以現在的田地裡面都比較乾涸,我們只能人工澆水來緩解旱情的。乾旱的天氣下,對於小麥的生長來說,影響很大,根部缺少水分,就會造成呼吸作用減弱,缺少了營養物質的供應,出苗後的小麥會出現幹尖,枯萎發黃的現象。
小麥品種不優質或者種植的環境不好我們很多人種植小麥,會使用自己留存下來的一些種子,或者有人會在市場上面或者一些種子店購買。但種子在儲存的時候細胞被破壞受損了,或者是買到的種子是假種子,那麼我們種植以後,要麼會出苗差,要麼是出苗後生長不良。另外,再加上我們種植的土壤環境,比較一般,土質差,這樣也容易出現幹尖的現象。
如何補救呢?一方面是透過施肥來提升土壤的肥力,定時進行除草鬆土,來增加小麥根部的透氣性,遇到乾旱的時候及時的補水來緩解旱情;另一方面是撒一些草木灰,來輔助緩解小麥的病情,若是出現病害的話,及時的進行農藥防治。
-
7 # 三農梅哥
小麥發黃乾枯的原因:因寒潮,持續低溫,光照時間少,小麥苗情整體較弱,低溫、病蟲害危害出現比較多,都是引起小麥發黃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病害 小麥黃花葉病毒病(又叫梭條斑病毒病),紋枯病,小麥胞囊腺蟲病引起的生長衰弱。
2、蟲害 紅蜘蛛,在傍晚是分開始危害,白天溫度升高後轉到下邊,危害不容易發現。地下害蟲危害造成枯心苗。
3、除草劑 除草劑使用不當,小麥受到藥害,發黃,苗情減弱。
4、凍害影響 多次寒潮侵襲,對中國小麥影響大,表現出連片、集中的特點。受凍害嚴重的小麥主莖、主分櫱被凍死。受凍害輕的葉尖呈水燙狀,Sunny照射後會變幹、變黃、變白、由於幼嫩部位易受凍新葉乾枯死掉。另外,播種期早,發育、拔節早也易遭受凍害。
近期,只能是凍害影響,如果不是大面積發生,不會對小麥的產量有太大影響。總之,小麥出現乾枯葉尖,是受到輕微的傷害,也乾旱、寒冷、疾病、脫肥、藥害等等的前兆,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對症下藥,採取相應的措施,扭轉小麥不良生長趨勢。
回覆列表
今年的小麥剛剛播種出苗不久,小麥苗期就出現了幹葉黃尖現象,可以肯定地說,這就是小麥被北方禾穀花葉病毒侵染並導致小麥發生了叢矮病的典型症狀。需要及時採取措施,消滅傳毒蟲源,噴藥補救,緩解或抑制病害的進一步發展。
判斷的理由雖說乾旱缺水,缺少氮磷鉀肥、土壤鹽鹼等因素也能引起小麥幼苗幹葉黃尖現象,但這些外來因素容易判斷,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乾旱缺水,誰都知道澆地補水。而對於缺肥,相信沒有哪位麥農傻到在小麥播種時會不施好底肥。因此,我們完全可以判斷,在小麥剛剛出苗不久的現在,就出現脫肥的現象,幾乎沒有可能。還有,雖然說小麥黃矮病顯症後也會表現黃葉和幹尖。但小麥黃矮病在冬前不顯症。所以說,我們完全可以肯定,如果是在小麥播種時已經充分施用了相應肥料的話,小麥叢矮病就是導致如今小麥麥苗幹葉和黃尖的元兇。
小麥叢矮病的傳播規律及症狀表現引起小麥叢矮病的禾穀花葉病毒主要由灰飛蝨傳毒,病毒隨帶毒灰飛蝨終生存在,並在灰飛蝨體內越冬和越夏。北方冬麥區秋末小麥播種後,灰飛蝨從帶毒的越夏寄主作物上大量遷飛到麥田為害,造成秋季麥苗發病。灰飛蝨越夏帶毒若蟲在雜草根際或土縫中越冬,是翌年的麥田毒源,次年春暖麥苗返青後遷回麥田為害。小麥成熟後,灰飛蝨遷飛至水稻等禾本科作物上或者是在麥田裡的自生麥苗上越夏,等待對秋末麥苗進行下一個輪次的為害。
冬小麥播種並被灰飛蝨傳播禾穀花葉病毒後,20天即可顯症,也就是在冬小麥出苗後的第二片葉伸展時就出現症狀。最初症狀是麥苗心葉有黃白色相間斷續的虛線條,並隨病情的發展,變成不均勻的黃綠條紋。從葉基開始,出現葉脈之間的褪綠色或葉基發黃,以後逐漸向葉尖擴充套件。發病初期有4種症狀型別:短條紋型,植株高度正常,在葉脈間出現斷續的短而纖細的黃白色條紋。窄條紋型,植株高度基本正常或略矮,葉色微呈黃綠色,葉脈呈綠色。寬條紋型,植株高度及葉色與窄條紋型相同,但褪綠條紋不受葉脈限制,從葉基到葉尖形成1——3條跨葉脈的平行褪綠條紋,葉脈呈黃色。矮弱型,植株矮小葉色變黃,新葉不能伸展,細弱成針狀。
小麥被禾穀花葉病毒侵染,羅患叢矮病後,冬前顯症的植株大部分不能越冬。少數捱過嚴冬的病株,一般不能拔節和抽穗。冬前未顯症和翌年早春感病的植株,在小麥返青時和拔節期陸續顯症,心葉有條紋,與冬前顯症病株相比,葉色較濃綠,莖杆稍粗壯,拔節後植株只有上部葉片顯條紋,大多不能抽穗,能抽穗的籽粒秕瘦。
小麥叢矮病發生後的補救措施⊙消除田邊雜草,消滅傳病毒源。對麥田灌水保苗,減少灰飛蝨越冬。
⊙使用50%馬拉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或50%對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等藥劑,對麥苗進行保護性噴霧,消滅正在對麥苗進行危害的灰飛蝨。也可畝用80%敵敵畏乳油300毫升加水50公斤噴霧,或畝用80%敵敵畏乳油400克拌細土或細沙50公斤撒施麥田,用藥3——5天后進行澆水管理。還可採用25%撲蝨靈可溼性粉劑750——1000倍液對麥苗噴霧。
⊙翌年小麥返青時,及時使用上述藥劑噴霧防治灰飛蝨。
敲重點:預防冬小麥灰飛蝨危害,避免小麥叢矮病發生,最有效的措施應該是,在小麥播種時使用小麥種子重量0.3%的60%甲拌磷拌種,並在拌種後堆悶12小時後播種。這樣的措施,對灰飛蝨和叢矮病的防治效果顯著。另外,小麥苗期防治灰飛蝨噴霧藥劑時,需要對麥田周長雜草一同噴霧。播種小麥時實行平作,避免與禾本科作物套作可有效減少灰飛蝨危害,避免小麥叢矮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