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呆趣說歷史

    有人說關羽犯的最大的錯誤是在放走了曹操,但是我覺得在華容道放走曹操是因為關羽心中有“義”,曹操有恩於關羽,關羽放過曹操完全是是為了報恩。

    我覺得關羽犯過的最大的錯誤是不應該侮辱孫權。諸葛亮在離開荊州之前,把軍政大權交給關羽,並且再三警告關羽不要和東吳起衝突。本來關羽就看不起東吳,這時候孫權還想讓自己的兒子娶關羽的女兒,關羽還以為孫權是來討好自己的,就來了句:”虎女安能配犬子?”

    孫權再怎麼說也是東吳的王,怎麼可能受到這樣侮辱?於是趁著關羽攻打樊城,派呂蒙攻打荊州,由於士兵和將領大都不在,很快呂蒙就奪取了荊州,隨後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關羽最終敗走麥城最終身首異處。

    如果關羽當時聽從諸葛亮的安排,不去惹孫權,荊州怎麼可能會丟掉呢?而關羽敗走麥城的下場也是非常可惜啊!

  • 2 # 另眼看世界江雲

    你與我都與史字有源,我給你的答案可能你不太喜歡。關羽其人在歷史中個人戰績還算可以。但為人不敢恭維。犯的最大錯誤是因色棄忠。因私廢義。實是不忠不義之人。

    下坯城因杜氏色美,積怨曹操,後棄漢帝追軍閥劉備,為禍國家。(即使演義,屯土山也是降漢不降曹,最後反叛,當然反的漢。)

    劉備國賊(本是毛賊,後為巨匪)叛的是漢。即在朝堂,曹操當時是代漢帝平軍閥,養流民,興水力,招撫打擊外來侵略,開疆闢土揚中國威。是世之良臣。後世事難料。如赤壁一戰,國家統一,則漢朝幸甚,百姓幸甚。漢統可定。即使曹操後有不軌。但國家大幸,人民安定,只是換個能主。唐宗,宋祖,提前到來。

    劉備,諸葛、關張等,國之敗類,不與言表。僅此。跟對人作對事,方應流芳百世,

  • 3 # 傲視蒼穹39

    謝邀!關羽之敗,固然是敗於他的“傲”。但我認為他只看《春秋》,不看《史記》、《漢書》是有很大關係的;他的能力不如韓信,功略不如韓信,卻遠比韓信傲氣!我認為他在劉備面前有點“居功”,因為劉備的每次分兵,關羽都幾乎是另一路的主將。不可否認,劉備的事業中,關羽居功至偉。但也正因如此,更養成了關羽得不知進退,目中無人;看他看不起劉封、看不起糜芳、看不起黃忠、看不起孫權,甚至看不起諸葛亮。而實際上,關於他有記載的“大功勞”是什麼呢?我們不妨分析一下;

    1、他在劉備聚眾的時候,因為劉備的“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和張飛一起也僅僅是這一班“爭附之”的人之一而已。因為曾為劉備“禦侮”,成了個跟班長隨。直到黃巾起事,劉備帶著他的這一班“眾”跟隨鄒靖討伐黃巾有功,得了個“安喜尉”後,關、張也沒有得到什麼職務,還是一般的跟隨。這也說明,在劉備平定黃巾的戰役中,關張的表現很一般,並沒有建立什麼功勞。並不像《演義》中說的;平黃巾時,關張那麼的神勇、出彩!也就是說;平定黃巾時,他沒有建立什麼劉備看得起的功勞。只是,可能因為劉備合聚“眾徒”的時候,關羽、張飛二人曾為劉備出過力“禦侮(估計是與人爭地盤、分利益之類的黑社會行為吧。要不,怎麼會有平民要請人刺殺劉備?)”。所以,二人得到劉備的另眼相待,成為長隨!

    2、直到劉備當了“平原相”,他和張飛才得成為劉備分別統御親兵的“別部司馬”。這前,因為劉備曾為都尉毌丘毅才“力戰有功”,可能就得到了關張飛相助。可在劉備成為“高唐尉,遷為令”的時候,又“為賊所破”。證明關、張至此時,還在“成長期”,乏善可陳。直到劉備“與青州刺史田楷以拒冀州牧袁紹。數有戰功,試守平原令,後領平原相。”可能在這個“數有戰功”中,關羽、張飛才顯現出與眾不同的能力,才開始受到劉備的特別青睞。才受到劉備的“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才能為劉備在“稠人廣坐,侍立終日,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的機會。得以在劉備殺車胄得徐州後,獨領一軍守下邳。這時,才真正成為劉備的左右手。但是,此前劉備的戰袁術、戰呂布,以及與曹軍一起合圍呂布的作戰中,關羽也沒什麼表現,乏善可陳。這也證明,關羽之才,一路大將而已,“帥才”還根本說不上!

    3、至於後來曹操的“擒羽以歸”後,關羽作為張遼的副先鋒,匹馬於萬軍中斬顏良首級而還。是關羽個人武力的巔峰表現,也是三國中能“萬馬軍中,取上將首級”的唯一一人,功勞是極大的!可惜,這個功勞是為曹操立的,不是為劉備。這裡才真正顯出關羽的“先鋒之才”!

    4、總之,直到劉備投奔劉表之前,劉備敗多勝少。固然與劉備不懂戰略、又失去陳登這個“謀主”有關。但也體現出關、張僅為戰將,並非大將有關!我不認可現在人們對趙雲的瞎吹,但是,趙雲的確有比關張強的地方;避開人品問題不說,他二人的前敵、戰術能力,或許趙雲比不了。但是,政治能力、大局觀、戰略眼光,說實話,關、張比之趙雲,的確不如!所以,此後關羽雖然有“絕北道”的功勞,的確是他能力的顯現。但是,直到關羽“水淹七軍”之前,關羽其實是沒有什麼“傲驕”的資本的!

    5、正因為劉備失去了陳登,身旁沒有一個懂大局、懂戰略的人。所以,關羽成了劉備唯一能談大事、能倚重的人。這就造成了關羽的錯覺,本身的“傲”性得到了進一步的確立。再加上獨守荊州後,不但把曹仁的進攻打回去,還反過來圍困襄樊。並利用天時,把來增援的于禁七軍一股腦全殲。這時的關羽,能力已經得到昇華,的確已經成長為能獨當一面的半個“帥才”了。這就更促使他自認為不可一世了。但,兵力的不足,是其致命的弱點。他自己也看出來了,所以要求劉封增援他攻打樊城。可正因為他的“不可一世”的性格,對劉封不是“請求”增援,而是“命令”他增援。劉封是什麼人?劉備義子,劉備封他自創的“副軍將軍”。意思很明顯;除劉備自己,劉封就是漢軍的“副統帥”。級別高於關羽的“前將軍”!你一個“前將軍”,不是請求“副統帥”增援,而是“命令”。不要說劉封跟他有過節,不論是誰,都不一定會接受他的這個“命令”!

    5、有人說關羽是因為罵了孫權,才會導致和東吳反目的。這個說法根本是錯誤的;關羽的“辱罵其使”,當然顯現出關羽的狹隘,但並非促使東吳偷襲的原因。因為荊州的地理位置,對東吳來說,等於是西川的漢中。只有佔據著荊州,東吳才真正的能安穩。這也是孫權幾代人都要奪取荊州的原因。荊州對於劉備,僅是個戰略跳板,有它固然是個經略中原、威脅江東的基地,沒有它,最多是戰略侷促,不至於威脅國基。而對於東吳,荊州被人佔據了,等於被人長期拿著把刀比著脖子。什麼時候“掉腦袋”,那要看別人的臉色行事了。荊州的得失,直接威脅到東吳的存亡。所以,不管關羽是否“辱罵其使”,東吳都會找機會奪取荊州。諸葛亮“東和孫權”之策完全是個偽命題!既佔著荊州,又要和東吳聯盟,他以為東吳的人都是傻子。東吳是絕不會接受的!所以,佔據荊州,就要有與東吳“魚死網破”的決心才行。而諸葛亮,從《隆中對》的佔據荊州,東和孫權策略就錯了!而這一點,關羽其實是看到了的,所以沿江設立烽火臺。他的錯誤是;水淹七軍後,不應繼續圍困曹仁。既然已經感到兵力不夠(兵微將寡),劉封又不肯發兵支援。劉備在漢中戰役結束後,也沒有發兵來支援。而且,既然知道東吳會反目,就應該退兵回保荊州。可他倒好,竟然相信陸遜的鬼話,不但不回保荊州,還繼續抽調糜芳二人本已不夠用的荊州兵。是他犯下的最大的錯誤!他已經判斷出了“盟友”會成為將來的敵人,卻不是按此來佈置防禦。而是反之而行,造成荊州的更加空虛,更促使這個“盟友”加快成為了敵人!這也證明;關羽此時有一定的戰略眼光,卻缺乏戰略上的應變能力。所以,是半個“帥才”!

    7、正史記載;“南郡太守麋芳在江陵,將軍(傅)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自)輕己。〔自〕羽之出軍,芳、仁供給軍資,不悉相救。羽言“還當治之”,芳、仁鹹懷懼不安。”正因為他的“傲”,導致了內部起了很大的嫌隙,而且還是國舅。你功勞再大,與劉備再親近,也不過是“異姓兄弟”。連“疏不間親”都不懂!即使你對糜芳等的“不悉相救”要“還當治之”,也不要說出來,讓糜芳等人知道吧?要是糜芳等不知道,還不一定不戰而降吧?這也證明關羽並非真“帥才”,更加胸無城府。只管痛快,不計後果!

    綜上所述,我認為關羽最不該犯的錯誤是;既然從戰略上已經判斷出東吳會反目,而且在兵微將寡,沒有援助的情況下,繼續圍困襄陽、樊城已經感到力不從心。就不應繼續圍困樊城!這就是他只有戰略的眼光,沒有應對的戰略措施所致!

  • 4 # 共享投票

    關於關羽的事蹟我想大家都耳熟能詳了,他是人們心中的正義之化身。他永無無雙、所向無敵,創造了很多感人以及英雄故事,在後世人們的不斷神話以及尊崇。成就現在的武聖關二爺,是忠義的代名詞。然而關二爺畢竟不是真的神,他也有犯錯的時候。而且是非常的致命。要不關二爺也不會戰死沙場。他一生犯的那些致命錯誤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來講解一下。

    關羽犯下第一個錯誤就是不該在華容道放了曹操,雖然曹操對關羽有知遇之恩,信任有加,可當時關羽是在自己大哥劉備的賬下聽命,關羽為自己大哥劉備著想的話,當時殺了曹操,那結果是不是劉備有可能一統天下呢?最讓你關羽想不到的事,他的死就是曹操與孫權聯合造成的。

    關羽犯下的第二個錯誤就是在他荊州北伐之時,利用地勢水淹曹操大將於禁以及龐德的軍隊。後生擒龐德。(小編想看過三國的人都知道龐德的勇武那是不再關羽之下的)在關羽勸降無果之後,把龐德斬殺。其實關羽不知道的事,龐德乃是五虎上將馬超的舊部,要是關羽把龐德送往成都於馬超,讓馬超去勸降也許蜀國又得一名勇猛無雙的武將。而更讓關羽意想不到的事在蜀國滅完之時,龐德的兒子攻入成都把關羽一家兩百多口全部屠盡,只有關興的兒子逃出昇天,要不關羽一族就滅們了。

    關羽犯下的第三個錯誤就是在孫權想和他結為親家的時候,不該罵孫權的兒子是犬子,這不是連孫權一起罵了嗎?孫權聽後就對關羽起了殺心。關羽在當時拒絕孫權是對的,但是要是委婉一點是不是不會引起孫權對他不滿以及殺心呢?最後導致孫劉聯盟產生裂痕,抑制與孫權最後與曹操聯合一起對付蜀國,導致關羽自己死在呂蒙之手。

    關羽犯下的第四個錯誤就是他太小看東吳大將陸遜了,陸遜在三國時期可是有名的謀士,關羽自視甚高,以為陸遜不足為據,於是撤走防備東吳的兵力全力攻打曹魏。陸遜見荊州防備空虛於是上書孫權奪回荊州的時候到了,就有了呂蒙渡江攻陷荊州生擒關羽,最後將關羽斬殺。

    這就是關羽一生所犯下最致命的四個錯誤。導致身首異處。

  • 5 # 君山話史

    關羽最大的錯誤,是嚴重低估東吳奪取荊州的決心。

    關羽北伐樊城,大後方便露出大大的空檔。在東吳一方,呂蒙是最堅決主張奪取荊州之地,他認為關羽駐兵於長江上游,倘若發兵攻吳,則可順江而下,佔據地利上的絕對優勢。此人不除,終究是東吳的心腹之患。

    不過,關羽對於呂蒙也有很強的防備心,他北攻樊城時,考慮到呂蒙有可能乘虛而入,故而在後方留下許多兵力,提高警惕。兵者,詭道也,為了迷惑關羽,呂蒙放出一系列煙霧彈。首先他對外宣稱病重,由於長年帶兵打仗,呂蒙身體狀態確實不好,比較虛弱,時常生病,不過這次所謂的“病重”只是掛出來的幌子;緊接著,孫權也登臺演戲,釋出公開命令,召呂蒙返回建業治病,同時還調回一部分駐軍。

    在東吳將領中,關羽比較憚忌的便是呂蒙。在幾年前的荊州軍事衝突中,呂蒙連下長沙、桂陽、零陵三郡,其軍事才華令關羽不能不刮目相看。很快,關羽打探到訊息:呂蒙病重離開陸口返回建業,連軍隊也撤走一部分。關羽不禁暗自竊喜,這種情形之下,東吳無論如何是不可能發動進攻的。

    呂蒙返回建業後,推薦陸遜接替自己的職位。

    陸遜走馬上任後,就給關羽寫了一封拍馬屁的信,極力吹噓關老爺所取得的豐功偉績,表示自己的崇拜景仰之心如黃河之水滔滔不絕。

    關羽本來就是個自視甚高的人,陸遜這麼一吹,他更加飄飄然了。在他看來,陸遜就是個無名小輩罷了,雖然心底瞧不起,但覺得這傢伙還算識時務,知曉老子的厲害。以關羽的性格,光奪取襄陽顯然還填不飽其胃口。荊州三分,曹、劉、孫三家各佔一塊地盤,如今曹軍潰敗,以關羽的本意,吞掉樊城後,還要回頭收拾孫權所佔的荊州地盤。不過陸遜的這封拍馬信讓關羽挺高興,覺得這小子比呂蒙識相,可以暫時放他一馬。於是關羽放鬆戒備,從大本營中又抽調精兵前往樊城。如此一來,蜀在荊州之兵力更加空虛。

    陸遜把關羽主力北調的訊息彙報給了孫權,並附帶呈上一份擒獲關羽的作戰計劃。可是,孫權卻有一個憂慮。俗話說,師出有名。孫權與劉備儘管矛盾重重,表面上還是同盟關係,自己突然倒戈一擊,偷襲關羽,豈非說不過去?發動戰爭,總算找點藉口,找點理由吧。

    就在這時,突然從邊關傳來急報:湘關的糧食被關羽給搶了!孫權大喜,既然關羽搶糧在先,就有攻擊的理由了。

    關羽為什麼要搶孫權的糧食呢?自水淹七軍,擒于禁,殺龐德後,關羽陸續收降曹軍數萬人,在兵力膨脹的同時,一個大問題也來了:沒那麼多糧食啊。沒有糧食,這些降兵就打不了仗,甚至還可能譁變。關羽不是一個識大體的人,既然沒飯吃就搶唄,搶不到曹操的糧,就搶孫權的糧。這麼一來,正好給孫權找了個出兵的理由。

    於是孫權以呂蒙為統帥,趁關羽與曹軍對峙的空檔,出其不意地襲擊關羽的老巢。呂蒙策反傅士仁與麋芳,兵不血刃佔領公安與江陵兩座重鎮。直到這時,關羽才發現大事不妙,急匆匆回師南下。

    關羽派使者與呂蒙交涉,指責東吳背地裡搞陰謀詭計。說實話,關羽底氣是不足的。首先,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既然你不還,我強行搶回來,有何不可?其次,關羽目中無人,糧食不夠就公然掠奪東吳,你能搶我的,我不能搶你的麼?荊州的矛盾由來已久,雙方也爆發過軍事衝突,東吳出兵,雖是意料之外,卻在情理之中。

    呂蒙在奪取公安、江陵後,善後措施到位,安頓蜀軍將士的家屬。大家想想,關羽麾下將士的家屬都在呂蒙手中,誰也無心戀戰,蜀軍內部已是士氣渙散。與此同時,陸遜率部西進,先是擊破劉備麾下將領詹晏,後又大破秭歸地方部隊,斬俘及招降數萬人,屯兵於夷陵 ,守衛長江峽谷,防備劉備的反撲。

    如此一來,關羽不僅老巢被端了,長江航線也被東吳所控制,想殺出一條血路回益州也難上加難。最終,關羽敗走麥城,為東吳軍隊所擒殺。

    荊州地處魏、蜀、吳三國要衝之地,局勢異常複雜,為三國必爭之地。關羽為了爭功,大舉北伐,忽略東吳這頭猛虎,低估孫權奪取荊州的決心,這是他犯下的最大錯誤,也導致他的敗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番茄枯萎病有哪些症狀。防治措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