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農村銀

    這個主要是小麥價格低於去年價格,現在小麥價格應該是1.05分左右,去年小麥最高價到了1.28左右。每斤小麥可以差價兩毛多這是不小的差價的,所以農民賣小麥不會急著賣出去的,再一個就是小麥糧食可以存放好多年都還能吃!現在農民家裡都存個糧食主要是小麥自個磨麵粉都比較好。會還會在價格不理想的時候急著出售。

  • 2 # 宛西新農人

    感謝悟空老師邀請,這個問題在我們這邊還沒有發現,題主說的今年的糧食增產了好多好多是多少斤?是不是在新聞裡聽有關專家說的,也不知道有些人有沒有實地考察怎樣得到的資料?飯可以多吃,話不可以多說,萬事 要講究實事求是,下面就我們這邊小麥收入情況分享給大家。

    去年在種植小麥的時候,我們這邊由於天氣乾旱,再加上秸稈還田,導致地面蓬鬆無墒情,所有的小麥播種後麥苗出來的稀稀拉拉,有的成片成片沒有苗,有的麥苗出來還旱的吊死了。我縣有幾個村莊的田間打有水井,並在越冬的時候澆了一遍水,小麥苗出來的整齊,其餘絕大多數還是靠天吃飯的,農言常說有苗三分收,旱的連小麥苗都沒有出齊,又怎能保障豐收

    小滿過後幾天,我記得清清楚楚那天是5月16號就開始收割麥子了,那天阿兮老師還問我是哪個地區的,這麼早就收麥子了,我說是南陽的,麥子是旱死的,不割不行了,到5月23號上午這邊小麥全部收割完畢。可人們怎麼也高興不起來產量太寒磣了,虧的太多了,地沒法再種了,上等地才收割了350斤薄一點的地270斤,我三弟13畝小麥一點都沒有剩共4086斤,氣的今年秋季地也不要錢給我種了。

  • 3 # 三農廣訊

    今年小麥確實是個豐收年,從國家宏觀角度看,據國家糧油資訊中心8月份小麥供需情況報告顯示,2019年小麥單產5.58噸/公頃(15畝),比2018年增產167公斤/公傾,預計全國小麥總產1.34億噸,比2018年增產257萬噸。而從農民實際收穫情況看,確實比去年增產了不少,一般去年小麥多在700、800斤一畝地,今年基本上都是超千斤,很多農民小麥畝產達到了1200斤以上。回到問題上來,為什麼很多農民把收穫的小麥儲存起來,不願意出售呢?其實理由很簡單,並不是農民不想賣,而價格太低捨不得賣。今年小麥價格來,從官方釋出的託市收購價格上看,每斤只是比2018年下調了3分錢,也就是今年執行三等小麥收購價1.12元/斤,二等1.14元/斤,一等1.16元/斤,而實際上農民出售的價格卻並不只是比去年下跌了3分錢,2018年農民出售的小麥價格多在每斤1.20元以上,有一部分賣到了1.25元以上,可以農民賣糧實際上比去年低了1毛錢,據瞭解目前農安徽、河南、山東等六大小麥產區小麥價格仍然徘徊在1.10-1.15元/斤之間,甚至略低於託市收購價格。種過地的人都知道,冬小麥從種到收要經歷幾個月的時間,需要灌水、除草、防病防蟲等很多管理環節,雖然今年多收了一點小麥,可是按照現在的價格出售,也根本沒有增加收入,正如有些人調侃所說的今年小麥以是“多收了三五斗”,出現了惜售、等價的情況也是正常的,可以理解。從當前小麥市場行情來分析,農民惜售咱們理解歸理解,但是就後市而言,仍然並不是十分樂觀,為什麼?一是由於今年小麥豐收,市場根本不缺小麥,今年小麥預計總消費只有12350萬噸,節餘量為1400萬噸,意味著有1400萬噸小麥沒有銷處。同時,目前小麥庫存仍有大約7300萬噸陳小麥,雖然目前臨時暫停拍賣,但是日後還將繼續啟動拍賣,還是有一定市場壓力的,稍有些樂觀的因素只有一個,就是受春節大消費的拉動,10-11月份應該是小麥加工企業收購或將有所增加,大機率會有每斤2-3分的提價空間,這對於儲存的小麥來講意義根本不大。面對現在的情況,個人認為如果在家能賣到1.07-1.10/斤的話,可以考慮擇機出售。

  • 4 # 糧小咖

    今年的小麥比去年增產好多好多,為什麼農民把小麥存在家不賣,出現惜售現象?國家統計局在7月13日公佈了2019年的夏糧生產情況,從產量上來看,2019年全國夏糧總產量14174萬噸,同比增加293萬噸,增長2.1%。其中,小麥的產量為13106萬噸,同比增加267萬噸,增幅也是2.1%。在小麥播種面積同比略減的情況下,產量的增加主要得益於單產比去年恢復性增長。且不去過多的探討上述資料的準確客觀,但相比著2018年災情比較重的年份,2019年以來,主產區的氣候條件總體有利,大部分時間裡光熱充足,在成熟收穫的關鍵期也主要是晴好天氣,沒出現持續陰雨天氣,從而使得2019年產冬小麥不僅單產明顯提高,而且品質也比較好。

  • 5 # 長江老農

    惜售心理人人有之,農民也不離外,惜售是農民的通病,農產品銷售上,農民都存在惜售心理。記得我們當地以前賣棉花,沒有一個農民在棉花價格上漲的時候賣棉花,都在等待觀望中希望再漲一點,再漲一點,結果都在棉花價格下跌的時候把棉花賣掉了,這就是典型的“賣跌不賣漲”的尷尬,而且年復一年的重複著這種尷尬。現在,我們當地種植小麥、水稻,農民基本上克服和摒棄了惜售心理,小麥、水稻大都在收割後直接拉到收購點賣了,連曬場、揚場都省了。

    目前,小麥價格有所回升,6大小麥產區啟動了最低收購價,託市收購,小麥價格已經到了最高點,農民不應該再等待觀望,惜售捂著了,在八月份將小麥賣掉。今年最低價收購小麥超過2000萬噸,差不多是去年(234萬噸)的9倍,創歷史新高,今年小麥單產增幅較多,收入大幅提高。2019年小麥產量13106萬噸,比2018年增加266.7萬噸,增長2.1%,今年小麥商品量9174萬噸。今年小麥價格也就目前這樣了,後期恐怕漲不起來了。今年中國小麥進口量還會保持在350萬噸,與去年持平,中國優質強筋小麥需求量600萬噸——800萬噸,但中國生產能力僅250萬噸——450萬噸。目前,普通小麥庫存充裕,供應寬鬆,存在一定下行壓力。不過,從市場上看,隨著糧食收儲制度改革和優質糧食工程的加快實施,產業活力不斷增強,優質糧源需求旺盛,優質小麥優勢逐漸顯現,優質小麥價格比普通小麥價格高出10%在農村,農民都害怕農產品價格賣虧了,比別人賣低了,希望自己種出來的農產品都能賣出高價格,所以都把農產品儲存起來,等待觀望,有人賣了,才隨大溜跟著賣,價格跌了,恐慌性拋售,去年小麥收割時,下了幾場小雨,麥子含水量大,中間商、經銷商、經紀人連騙帶嚇,忽悠農民把小麥每斤0.70元賒銷給中間商、經紀人了,到過年小麥款才要回來。農民對市場資訊瞭解不多,在銷售上往往只是被動地聽中間商、經紀人的忽悠,中間商、經紀人說是什麼價就是什麼價格,沒有定價權、話語權,在銷售上處於弱勢地位,農民害怕吃虧上當,所以,將小麥等農產品不願儘快銷售出去。今年小麥豐收,佔全年糧食總產量五分之一,小麥價格目前是最高的時候,如果農民手中還存有小麥,應該儘快銷售出去。到了9月30日以後,小麥價格可能還會回落。下半年麵粉企業加工需求開始上升,但麩皮價格開始下降,普通小麥庫存較多,小麥價格後市不容樂觀!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歡迎大家一起交流、評論,發表觀點,為農民提供銷售資訊!

  • 6 # 瞳影簡生

    回望2018年的小麥全年情況,雖然託世收購價比2019年高出了3分錢,但整體小麥產量低,質量差,有些地區減產嚴重,遠遠沒有達到託世最低價水平,可以說麥農的收入遠低於預期值。而今年全國的小麥產量飆升,尤其像我們山東和江蘇兩大小麥產區,顆粒飽滿,一畝地大產1300斤的都有人在,普遍也達到了1000斤左右。即便託世價低於去年3分,但前期收入還是隻賺未賠。然而,近期農民手中的小麥似乎越來越“吝嗇”了,幾大產區均出現了惜售現象,如商量好了一般,這是為何呢?

    據瞭解,現階段多地小麥價格並不太理想,主流區間只在1.12~1.14元/斤左右,個別地區還要再降0.1元左右,這已經偏離了農民的心理預期,所以農民的惜售期漲情緒較高。而且按照往年小麥的價格規律,每年的6月到11月都是小麥的低潮期,此時消費麵粉等需求屬於淡季,工廠開工率太低。一旦度過11月小麥價格將會持續上漲至2020年的2月份,這是一個常年種植小麥農民最起碼的瞭解,所以惜售已經是每年上演的劇情。

    縱觀去年小麥在2019年的走勢情況看,全國小麥的價格在2018年11月開始上漲,上漲直到2019年的2月份,價格最高達到了1.26元左右。而後2月~6月都是以1.21元左右保持平穩變化不大。並在6月至今小麥價格出現了明顯下滑1.12~1.14元左右。這基本符合2016年、2017年、2018年的小麥價格走勢。所以2019年的11月小麥價格必會出現規律性的上漲。

    所以,這種惜售現象正是農民總結的小麥種植經驗所得,至於上漲原因有以下三點:

    2、供需平衡點得到進一步解決。今年小麥所有產區大豐收,造成今年的小麥存量較大,為解決供需矛盾國家加大小麥投拍量,這也是小麥價格最少會持穩的關鍵因素和保障。

    3、工廠開工率大增,麵粉需求加大。每年的陽曆年前一個月,正直11月份,年底企業發放麵粉福利、消費端面粉需求增加,這些都導致小麥自11月份消耗量加大,而且此種上漲會一直持續到2020年的陰曆春節,也就是2020年的2月期間。所以,農民惜售正正確的選擇。

  • 7 # 每日糧油

    關於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從全國性的小麥收購進度來看這個事。

    根據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最新發布的訊息顯示,截至8月5日,主產區小麥累計收購5224萬噸,同比增加1379.7萬噸——從這裡可以看出,全國範圍內今年的小麥收購進度實際上是快於往年的。

    但不得不說,中國國土面積大,糧食的區域性特徵也是比較明顯,部分地區肯能也會存在如題主所講的惜售現象。

    其實,關於惜售的話,不外乎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是價格不到位!

    從目前各地傳來的訊息來看,今年的小麥是個豐產年,豐年往往就意味著風調雨順,目前糧食部門釋出的訊息也顯示,今年的小麥不但豐產,質量也是近幾年最好的。

    但偏偏今年的增量增質碰上了國家小麥託市收購價格的下調,質量好的小麥賣的價格反而沒有往年高,從心理上,農戶還喜歡留一下糧,看後面能不能賣個好價格。

    2019年小麥託市價格為1.12元,較之前的1.18元下調6分。

    其次,現在農民的收入多元化了,部分地區的賣糧節奏也在變化。

    以往農民掙錢就靠種地,所以什麼時間賣糧,都被市場算的死死的,但現在隨著農民收入的多樣化,特別是種地收入所佔農戶收入的比重越來越低,很多農戶對賣糧的重視度也越來越低,導致賣糧節奏也出現了分化:有些是一收下來就賣掉,然後外出打工;還有一部分則是收下來之後保留著,合適了再賣出去。

    所以,不管是哪種方式,總體而言還是糧食價格這些年一直落後於物價所致,但從後期來看,隨著供給側改革的推進,小麥價格可能仍有走低的可能。

  • 8 # 果然悠

    今年的小麥比去年增產好多好多,為什麼農民把小麥存在家不賣,出現惜售現象?前段時間會農村老家,正好遇到隔壁三叔在賣小麥,順嘴打聽了一下小麥的賣價是1.14元每斤,其實2019年小麥的開秤價格還是比較理想的,最高的達到了1.18元/斤,最低的也有1.13元沒斤,在問到三叔為啥沒早點賣的時候,三叔尷尬的笑了笑。

    今年像三叔這種惜售小麥的農民不在少數,主要是開秤價格比較理想,很多農民以為今年的小麥價格也同樣會比較高,再加上今年小麥豐收,很多農民看到自家的小麥就不捨得賣了,後來小麥的價格逐漸走低,就一直等著現在有農民開始賣了。因為馬上就要到秋收和秋種的時候了,需要大面積花錢買種子、化肥和農藥,再加上孩子上學需要交學費了,所以農民都選擇在這個時間段把小麥賣了正好可以給孩子上學交學費,剩下的可以買買種子、化肥,還要留下一部分給耕地和播種錢。

    其實對於小麥囤於不囤,筆者一直認為影響不大,因為相對來說小麥的價格區間並不大,就拿今年的價格來說,最高的也就比最低的貴了5分錢一斤,一畝地的小麥產量按1200斤計算,一畝地的收益也就差了60塊錢而已,這還是從最低漲到最高。反觀囤積小麥承擔的風險呢?

    1、小麥價格可能下跌。小麥的價格是有市場波動的,雖然有各種預測,但是具體的漲跌誰也不知道,就像今年這樣,開秤很好就讓很多農民出現了誤判而囤貨惜售,後期價格下跌不僅沒賣上好價格還承擔了風險。

    2、囤積小麥有損耗。農民都知道囤積小麥因為有水分的流失、黴變等問題是會有損耗的,很多時候小麥價格上漲那點錢還真不如損耗的多。

    所以綜合來考慮,小麥還是在收穫的時候直接賣掉比較省勁,這樣既省去了晾曬的麻煩,也避免了後期承擔的風險,甚至有時候還能多賣錢,一舉三得何樂而不為呢?

  • 9 # 惠農圈

    印象中我們村的村民都是在年底出售小麥的,最早也是在水稻收穫後才販賣小麥,這才8月份,怎麼在題主眼裡就成了惜售?小麥是糧作物,糧價總體上很穩定,農民只是想多賣一些錢罷了。又不是蔬菜,惜售後可能會砸在手裡!

    不過小麥的惜售,我認為常理之中。種植莊稼的農民都知道,小麥在每年的11月份到次年2月份價格最高,而7-10月份的價格全年最低。在多年的販賣經驗中,農民都是在11月份之後販賣小麥,但題主卻認為是惜售,看來對小麥的種植和生產並不是太瞭解。

    畢竟在夏天的時候,天氣比較炎熱,消費者對面食的攝入量會減少很多,市場迎來了低迷期。而此時也是小麥供應量最多的時間,有一些人家裡沒有晾曬小麥,有個合適的價格就會賣出去,在供貨量充足、企業收購需求低的情況下,小麥的價格不是太高。

    而在11月份後天氣轉寒,此時企業的開工率增加,收購的積極性也提高,因此大家都會趁此機會賣出去。而小麥的價格比較穩定,不管是上漲還是下跌,幅度並不大,農民惜售也不擔心賣價太低。

    販賣的規律和產量無關,就算是明年,還是有很多農民將小麥存到第四季度販賣,大家怎麼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土耳其加大對敘利亞庫爾德武裝的軍事打擊,要求美國與庫爾德武裝斷絕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