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財經宋建文

    荷蘭鬱金香球莖的投事件,是歷史上最為壯觀的快速致富狂歡案例之一。顯示了人類貪婪的慾望總會恣意氾濫,人們瘋狂追逐財富,忘記價值常識,沉迷於投機無法自撥,推升泡沫,構建虛幻的空中樓閣,最終價值迴歸,每個人都血本無歸。這是市場對人類背離投資常識的懲罰。

    先回顧一下鬱金香根莖的投資熱

    在1593年,一名植物學教授將一些原產於土耳其的稀有植物從維也納帶到萊登,荷蘭人對這些奇特新鮮的花非常感興趣,進而變為沉迷,但卻沒有給教授買走這些花(因為覺得教授出價高了),直到有一天,教授家來了小偷,把這些花的球莖偷走了。然後小偷將這些球莖賣掉了,賣價比教授的出價要低。

    這種花就是鬱金香,之後鬱金香開始在荷蘭廣受歡迎,但價格比較貴。這只是投機歷史的開端,而投資歷史的高潮到來,則有另外一個事件,十年後,有些鬱金香感染了一種叫花葉病的病毒,此病毒並不致死鬱金香,但讓鬱金香花瓣長出具有彩色條紋的“花焰”,而荷蘭人特別喜歡這種受到感染的球莖,於是鬱金香球莖的炒作開始了。

    球莖商們囤積大量球莖等待價格上漲,少量買到球莖的買家發現很快就可以以更高的價格賣出去,被視為最理想的投資方式,越來越多的人參與買入鬱金香球莖,不管是貴族,還是普通市民,甚至傭人,男女老少,都參與進了這場瘋狂的投機活動中。

    1634年到1637年,人們對鬱金香球莖的追捧趨近瘋狂,開始用物品、土地、球寶等財產換鬱金香球莖,因為買了球莖後每天都在升值,遠比自己其他一切資產都“更有價值”,進而發展出了鬱金香球莖的“期權”,可以放大投資回報,也使得價格上漲得更為瘋狂,僅在1637年1月,鬱金香球莖就以20倍速度上漲。

    然而,泡沫總有破滅的時候,同年2月,鬱金香價格開始出現下跌,有少部分開始質疑價格是不是漲得太多了?他們開始轉向謹慎,賣出了自己的球莖。很快,這種情緒開始蔓延,越來越多的人跟著賣出鬱金香球莖,鬱金香球莖價格瞬間出現“雪崩”,恐慌成為了每個人的共同心理特徵。

    荷蘭政府為避免引發失控,相關部門發表宣告稱鬱金香球莖的下跌沒有原因,不可持續。但在恐慌情緒主導下,這種宣告是蒼白無力的,更多人繼續選擇賣出鬱金香球莖,致使交易所破產倒閉,無力購買大眾手裡的鬱金香。政府推出按合同價10%的價格進行收購,但價格很快就跌破了面值的10%,計劃無法實施,鬱金香球莖價格繼續持續下跌,最後全都一文不值,品種稍好一些的球莖還可以賣出一棵白菜價。

    鬱金香球莖投機帶給我們的啟示

    每次想起荷蘭歷史上發生的這一起瘋狂投機熱,腦海裡都會浮現出民眾搶購鬱金香球莖的瘋狂畫面,可能現在回顧歷史,會覺得當時的人們怎麼會那麼愚蠢。其實,現在的人們,和當時依然沒有什麼區別,只不過換了一種標的投機而已,後來的英國南海公司股票泡沫,2001年時的美國科網股泡沫,包括2015年A股的創業板泡沫,難道不是一樣的嗎?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不斷給我們提醒,然而貪婪的人類,又何曾改變過?荷蘭的鬱金香球勁投機事件至少給我們三大啟示:

    第一,投資需要以堅實的價值作為基礎,如果價格脫離真實價值,僅僅因為大家認為會漲,以一個價格買進一個資產,然後總有另一個“傻瓜”會以更高的價格從自己手裡買走,這只不過是一種“擊鼓傳花”的遊戲,這種每個人都相信可以按比實際價值高出數倍或數十倍的價格賣出的想法,只是一種“空中樓閣”式幻想,僅是大眾的群體心理引發的投資狂潮,一旦破滅,後果慘重。

    第二,金融衍生品是把雙面刃,在鬱金香球莖的投機活動中,這把雙面刃過度助漲了投機,金融市場具有超強的資源稟賦,當投機的機會出現並很明顯時,這會利用金融稟賦來擴大投機,只需支付市價的一部分金額,即可參與全部的投機活動,這種高槓杆行為,實際上並不會帶來價值發現,只會造成價格波動的助漲助跌,當槓桿帶來過度瘋狂的上漲後,必然會出現毀滅性的下跌,因此,需要吸汲經驗,控制衍生品帶來的槓桿過大和風險敞口的管理。

    總結

    17世紀發生在荷蘭的鬱金香球莖投機事件,是人類由於貪婪而將將風險意識拋諸腦後,置價值基礎於不顧,在群體性的逐利過程中愈發狂熱,最終推升出巨大的泡沫,破滅後釀成災難的經典詮釋。雖然已成歷史,但實際這樣的事情每天都在發生,如果我們不能保持理性和謹惕,無數的新“鬱金香球莖投機”事件隨時都會重演!

  • 2 # 西格瑪的化學

    鬱金香炒作,不是投資,而是一個騙局。

    鬱金香是一批人制造出的熱點,世界上總有一些人,口才極好,又有一些人,特別崇拜口才好的人,這兩種人碰到一起,就像磁鐵正負極相遇,分不開,口才好的人,積極推崇鬱金香的昂貴,那些崇拜鬱金香的人,義無反顧不計代價買鬱金香,這些人互相影響,越來越多的人參與,於是出現了跟風,炒作鬱金香的不再是那些信奉口才好的信徒,而是一幫投機者,投機者看到了炒作鬱金香的機會,加入炒作,於是更多的人看到投機者賺錢,也加入了炒作,就這樣,一窩蜂地整個荷蘭都炒鬱金香,那些鼓吹鬱金香的口才好的人,率先套現退出,接著更多的人退出炒作,然後那些最後參與以及那些看不清鬱金香炒作的人,成為最後的接盤俠。

    現在,也許,那些炒作鬱金香的人,他們的後代,他們學習他們祖先的做法,發明了網際網路鬱金香,那就是比特幣,這個比鬱金香厲害,數量不受限制,不受地域限制,當然,他們不會說數量是無限的,他們會利用很好的口才,使參與者堅信數量有限,現在,原來炒鬱金香的人的後代,又參與了比特幣的炒作。最後還是那些反應最慢,最貪心的人成為比特幣最後的接盤俠。

    以後,比特幣消失後,還會出現新的替代鬱金香的炒作目標,又一代一代人去炒。就像大海里的食物鏈一樣,週而復始地迴圈。

  • 3 # EURNZD

    投資風險在於所有人根本不知道事情的真相,就去投資,盲目投資,從眾,害怕錯過賺錢的機會.結果泡沫越來越大,最終破裂,一夜之間哀鴻遍野.

  • 4 # 財思思

    鬱金香經濟泡沫事件是人類歷史以來記載的最早投機事件,人們對財富的貪婪,理性的缺失,造成了當時千百萬人的傾家蕩產。

    16世紀中期,鬱金香從土耳其被引入西歐,不久人們開始對這種植物產生了狂熱的喜愛。

    到17世紀30年代初期,買鬱金香的熱潮漫延到中產階級,更蔓延為全民運動,炒家看到買低賣高,利潤就進來,於是全民都變成鬱金香的炒家。

    最瘋狂的時候,當時1000元一朵的鬱金香花根,不到一個月後就升值為2萬元了。一株稀有品種的鬱金香竟然達到了與一輛馬車、幾匹馬等值的地步。

    到了1636年,鬱金香在阿姆斯特丹及鹿特丹股市上市,當瘋狂達到最高點時,有一位大戶全數賣出,賺了大錢,同時荷蘭政府開始採取行動,而且土耳其運來的鬱金香也將大量抵達。

    忽然之間,鬱金香並不再那麼稀罕,於是鬱金香的價格往下滑,在最高點值7萬6仟美元的鬱金香,六個星期之後竟只值一元,這是有紀錄的史上第一次泡沫事件。

    這其中的風險點在哪?

    鬱金香背離了自身價值

    鬱金香本身的內在價值是作觀賞之用,花作為一種植物,有花開也有花凋落的時候,並沒有投資、儲存、傳承的價值。這樣普通的植物就被當時荷蘭人炒作它違離了本身價值。

    警惕生產與供給帶來的投機性

    在鬱金香價格不斷上漲的同時,供給並沒有跟上,供給數量不能及時增加來滿足需求,這為投機提供了空間。正如現在00後炒鞋,市場上限量發行鞋子,沒有大量供給,一旦供給遍大街,那麼炒鞋就炒不起來了。而鬱金香被投機者壟斷,價格自然高企。

    貨幣發行速度大於實體經濟增長速度

    貨幣的超發速度大於實體經濟的增長速度。人們除了進行消費和投資實業以外,還有很多的“閒錢”來進行投資。而鬱金香泡沫產生於當時國力強盛的荷蘭,富裕的人們偏愛別墅花園,為鬱金香泡沫提供了現實條件。

    鬱金香金融交易平臺的興起

    現在,我們對鬱金香能在阿姆斯特丹及鹿特丹股市上市交易,都感覺到不可思議。一種花竟然上巿買賣,這種為它投機炒作的金融平臺提供了資金支援。

    從17世紀到21世紀,我們回過頭來看,這場瘋狂的鬱金香泡沫,瘋狂的資金,瘋狂的人們,瘋狂的炒作,導致當時經濟泡沫。背離了巿場,背離了自身價值,背離的經濟發展的規律,投資者終將要為這些瘋狂的行為買單。

  • 5 # 海螺008

    荷蘭鬱金香事件是歷史上的著名泡沫案例

    荷蘭鬱金香事件,是金融交易領域裡的典型代表現象,可以在交易市場中很多地方看到類似現象。比如中國的君子蘭、藏獒、普洱茶、日本香港的房地產泡沫、瑞典奇臭的鯡魚罐頭、比特幣等等。

    鬱金香事件是典型的非價值的行為金融

    一件商品有其固有價值,因市場供需關係,它的價格會高於價值,或低於價值。這個溢價可能會有1、2倍或更多。鬱金香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走上溢價的,但是它的溢價太多了,已經不是N倍,而是上千倍了。這時它的固有價值不重要了,更多的是一種符號,只是交易中的物件、憑證。

    金融中有個小分支,叫行為金融,簡單說就是金融市場上的參與者,由於資訊有限,很多時候不是理性分析判斷,而是根據當前看到的現象做決定,盲目而恐懼,所以一般是決定從眾,也就是常說的羊群行為,於是商品或股價形成了價Grand SantaFe高就更高,價Grand SantaFe低就更低的現象。

    鬱金香事件是典型的趨勢規律

    趨勢理論認為,趨勢一旦形成,它就不會輕易改變。鬱金香上漲趨勢形成,它就迅速而持續地上漲了,連它的始作俑者也意料不到。

    如果投資/投機鬱金香球莖,基本上就是持有拿著不動就能讓財富飛漲。當然,它總有漲到頭的時候,當它出現拐點後,基本上是跳崖式的下跌,而且也同樣是趨勢形成就不會輕易改變。

    鬱金香事件是典型的資金飽和現象

    一個市場交易品種,總是有些人持有商品標的要賣,另一些人持有現金要購買。當一個交易者買了標的,那麼他手裡沒有了資金,但有標的了,於是他就站到了要賣出的一方隊伍裡了。當市場所有的人都買了標的,本質上也就沒有了購買方,都是出售方,標的價格怎麼不會下跌呢?這個就是鬱金香的趨勢拐點來了。

    拐點不需要將購買資金全部吃掉,但是出售和購買形成足夠倍數後就會形成空方優勢。鬱金香交易所價格在1637年2月4日這一天,突然價格掉頭向下,狂瀉,然後連續天天如此,哀鴻遍野,一地雞毛,到4月7日,荷蘭政府關閉了所有交易所。

    風險原則

    按照現在的股票理論,使用較多的有價值分析、趨勢分析、資金分析。

    價值分析

    前面提到了價格應該以價值為基礎,因供求關係乘放大係數,或除個縮減係數。鬱金香到後來已經遠遠脫離了它本來的價值,那麼從價值投資角度,交易者應該早就離場了。一件商品在供需嚴重偏離的情況下可能價格有數倍放大,但不會是千倍萬倍放大。一個信奉價值的投資人,絕不會參與鬱金香泡沫的。價值投資者天然就回避了這種泡沫風險,當然他的缺點是會錯過後面真正轟轟烈烈的上漲。

    趨勢分析

    趨勢投資沒有這樣的判斷,而是看上漲趨勢形成就買入跟漲,下跌趨勢形成就做空跟跌,因此他能吃到相對最大的一段利潤,只要他在拐點出現後及時撤離即可。

    趨勢投資的重點是看上漲還是下跌的執行方向,而對高低點沒有特效手段。在拐點分析上,趨勢分析需要歷史資料。鬱金香交易沒有歷史,這次泡沫一共就2年多不到3年,前面一直是上漲的,所以它很像我們的新股上市,從趨勢投資上不容易發現拐點。一個正經的趨勢投資者,一般要回避沒有歷史的標的。

    資金分析

    資金上看,荷蘭鬱金香泡沫,不僅吸引了荷蘭富人的資金,也吸引了荷蘭的普通民眾積蓄,而且吸引了很多國外的投資者、熱錢。那麼高漲的鬱金香,能否繼續吸引外來資金進場呢?它的後期其實是沒有新的資金源了。在場內的交易資金,有多少是持幣者,有多少是持鬱金香者呢?當時幾乎都是持鬱金香者,持幣者很少。拋壓者少量出貨,如果買方能吃掉這筆,那麼鬱金香價格就堅挺。但是少量出貨買方吃不下來,還沒吃完第二筆出貨拋壓下來,於是價格迅速下跌,以至於釀成潰壩。

    我們股市上很多拐點可能與這個原理相同。6124點也好,5178點也好,都已經脫離了價值投資的範圍,只能用資金分析了。當時整兩個頂點都是新資金源枯竭,而進場資金多數都買了股票,一旦出現小拋壓盤沒有及時消化,那麼潰壩就不可避免。

    有句話說:“當你發現菜場大媽都買了股票,那也就是你該離開的時候了。”其實不需要指數的大牛大頂,僅某個板塊就有這種情況,比如前段時間的白馬板塊,近期的科技股板塊,都是很難再吸引資金湧入,於是見頂。而如果從價值投資角度,投資者應該更早就離場了。

    用這樣的思路來看看房市呢?如果住宅還有爭論,那麼商鋪呢,一般門頭房呢?還要投資嗎?比特幣是否也有這樣的問題呢?還有00後炒球鞋。

    資金的時間

    價值投資、趨勢投資,都是一種長期投資資金,多數情況下,他們買進賣出,但賣出後也還在股市裡待著,等待下一次機會。但熱錢投機的錢不是,他們是在各種泡沫之間轉,當聞到了這裡泡沫的氣味就湧來了,賺夠了或者泡沫破裂就離開到下一個泡沫去。這種錢多數是股市已經開始泡沫才進來的,也就是價值投資者開始考慮離場的時候。然後呢,他們大多數不是長期資金,而是有時間性的,筆者感覺,多數是1年左右,也就是大半年到一年半年左右,謀求翻倍就走。所以,當股市超過合理範圍之後的繼續上漲形成大牛,那麼也就1年左右就來到絕對頂。

    熱錢謀求翻倍,所以它買的標的需要上漲速度,如果速度下降,熱錢就會嘗試出貨。而開始泡沫化的標的,上漲速度才快。因為熱錢很多情況有利息壓力,他要算賬的。所以,熱錢湧入,如果沒有足夠的韭菜跟進,就維持不了快速上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葉虎刺梅冒小花苞,但是花苞不再長了、也不開花,有經驗的誰知道是為什麼?指點下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