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醫院大又能怎樣難道說看病便宜嗎?我覺得醫院越大看病就越貴,你怎麼看?
5
回覆列表
  • 1 # testgogo

    這不是廢話。

    大醫院當然比小醫院看病貴

    買個大房子比買個小房子貴。

    去大酒店吃飯比去一個小餐館還貴。

    買個大牌的手機比買個雜牌的手機貴。

    。。。

    這是常識

  • 2 # 風雪夜歸人-在路上

    其實這是因為近年來醫院不斷擴張,同時伴隨著居民醫療負擔逐年增加,使人們產生醫院越大看病就越貴的感覺。這感覺是真是假還是讓資料說話吧!

    這是中國醫院1978-2016年千人床位數的增長趨勢。現在中國千人床位數已經達到甚至超過許多發達國家的水平了。而床位數是和醫院建築面積呈現等比例關係的。

    這說明醫院在不斷的擴張,醫院越來越大。原因是:國家財政對公共醫療衛生投入加大。而中國的大醫院都是公立的,屬於政府行政管理部門,各級領導為體現自己的政績,都不約而同地選擇把錢花在醫院基礎建設上,千人床位數、醫療裝置升級更新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看得見、數得著、報得上去的政績,何樂而不為呢?

    醫院高速擴張的結果就是誘導患者過度住院,過度醫療,要不那麼多床位空著,那麼高階裝置閒置著可不好看呀。(事實上,在欠發達地區醫院確實存在有裝置但沒有會用的醫生而導致裝置閒置情況。)這就造成一個匪夷所思的結果:政府不斷增加公共醫療衛生財政支出,公民的醫療負擔不減反增。

    上面這張圖表反映1978-2016年各年度的衛生總費用及其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政府公共衛生支出佔衛生總費用的比重由2003年的42.0%上升到2016年的67.4%。

    但中國居民的醫療負擔曲線圖卻是這樣的:

    藍色線條是農村居民醫療支出/可支配收入

    紅色線條是城鎮居民醫療支出/可支配收入

    兩色線條都是總體向上增長的趨勢。其中農村居民由1985年佔可支配收入的1%逐年上升到2016年的7.5%;城鎮居民由1990年佔可支配收入的1.7%上升到2016年的7.1%。

    那麼,這些年政府投入增加,患者看病越來越貴,錢是不是都被醫院賺了呢?根據《2017中國衛生統計年鑑》資料,2016年中國公立醫院總收入跟上年相比,呈現出了增長的態勢。平均每所公立醫院總收入自2012年以來,連續五年過億,在2016年達到了18915.7萬元,比上年增長了14.6%。但相應的,平均每所公立醫院的總費用也上漲為18386.1萬元,計算下來,僅略有結餘。是賺了,不過和投入相比微乎其微。

    這就不得不提到一點:綜合性大型醫院很難有利潤,專科醫院賺錢很容易,因為專科醫院沒有急診室,沒有ICU,很少欠費、逃費。

  • 3 # x誠實守信

    當前醫院營利為主,那管你老百姓死活,國家醫保錢就這樣白白大量流失。現在公立醫院獎金都比飛行員工資高。可想而之國家真得為了人民身體健康,反腐打進醫院,查查我說的是真假。

  • 4 # 醫療百曉生

    謝邀,其實我倒是覺得不是醬紫,沒有絕對的,有時候大醫院看病反而比小醫院更便宜,因為大醫院的收費透明,而往往一些小醫院缺乏監管而存在不明收費情況,比如我老家縣城的婦幼保健院,存在“恐嚇”式的情況,新生寶寶基本80%以上都要“嚇”到保溫箱住上一趟,大醫院是不會出現醬紫情況的。

    大醫院住院收費更透明

    我記得之前寶寶肺炎的時候,就在市級、省級兩家醫院看過病,市級醫院明顯就收費類目多,而且存在著輸液過度的現象,比如查病情期間,都是輸這個那個液,還推薦費用很高的輸液,住了三天沒治好不說還花了五六千。而省級的兒童醫院就不會,甚至都沒有輸液,住了一個禮拜治好了才五千不到,最後出院還把之前開了單沒有用藥的錢退了回來,給我感覺就比前面的要透明。

    大醫院的監管嚴格,流程化或不適合小病

    其實大醫院的監管都比較嚴格,這樣做的好處是透明度比較高,但是流程化也有一定弊端,就是看小病未必適合大醫院,比如小感冒之類的,去小診所、衛生院機構即可,大醫院可能需要相應的抽血化驗檢查,判斷是病毒還是其他原因引起,流程下來花費的錢就比較高了。

    可選移動醫療先問診再看病,或能降低看病成本

    其實很多人都不大懂如何看病就醫,潛意識裡有病就上醫院,而且長久以來形成的對大醫院的依賴慣性下,讓許多人大病小病都往大醫院去看,人多排隊受罪不說,小病花多錢了還不爽。

    其實是可以先在移動醫療平臺上進行“問診”探路,比如透過萌醫生繫結醫生,成為隨身健康顧問,隨時可以諮詢問診,與醫生溝通了解自身病情與健康狀況,甚至一些小病根本無需去醫院,比如小感冒直接買藥服用即可解決。透過掌握健康姿勢,醬紫可以避開一些不必要的上醫院成本,線下就診也可以諮詢專業醫生意見,到相關科室門診,提高精準治療效率,總比自己瞎找要好。

  • 5 # 灼實

    謝謝邀請。醫院越大養的專家也越多。專家越多負擔就越重,負擔越重收費就越高。方清平的單口相聲裡有個段子最能體會:某天他去看病,來到醫院掛了個號十五元,看後醫生開單叫去化驗,事畢拿化驗單給醫生看。醫生拿過化驗單一看,直皺眉頭。口裡還喃喃地說:完了,完了。方清平在一旁聽到嚇得腿腳發軟,心裡大呼:房子妻子都還八成新哪,莫非就這樣要交待給別人了?正在悲哀中,好在那醫生又說了一句:真是完了,沒眼鏡一點都看不清楚。接著醫生對方清平說。你的病很麻煩今天的醫生看不了,你明天來專家會診。驚魂中的方清平第二天來到醫院。花二百掛號了個專家號。聽到叫號後進醫療室一看,還是那個醫生。那個醫生接過方清平的化驗報告單一看說:沒事。你可以回去了。方清平急了說:昨天不是說有事要專家會診嗎?那大夫說。昨天是醫生說有事,現在是專家說沒事。這表明醫生和專家的分別起碼掛號費就多了。醫院大了專家肯定就多,收費多了也就不奇怪了。

  • 6 # 紅塵過客78121

    謝邀請,這個是社會問題,現在不管是大醫院或小醫院都走了商業化,以營利為主。醫院越有名越大收費越高,什麼磚家磚科一個磚家號下來幾百甚至上千。一百老百姓可住不起。一般進大醫院治病的人都是沒有辦法醫患之間關係緊張,小醫院的醫生沒有辦生查青疾病或怕承擔風險,把病人推到大醫院,而大醫院一系列檢查下來一大堆收續在治療少四五萬,多十幾萬甚至上百萬,這樣一般低層老百性住不起。他們寧願到當地小醫院或診所去也不原進大醫院。

  • 7 # 婦科龍醫生

    關於中國醫療,查閱中國知網論文,搜尋中國醫療投入,發現以下文章及文字:

    山東大學碩士論文

    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來,伴隨著中國原有醫療福利體系的瓦解,醫療費用呈現不斷上漲的趨勢。

    注:醫療費上漲與醫療水平的提高有相關性,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醫療的診斷和治療在原有水平上都有了極大的提高,診斷的方式更加確切,治療的方式多樣化和綜合化都有助於提高療效;另外藥品的發展,使得一些疾病根據副作用不同有多種選擇。這些方面的花費增加,無疑也增加了醫療費用。因此用於診斷和治療的費用較以往有很大的增長。

    但是正如論文作者所說,過高的醫療費用支出給中低收入階層,特別是給沒有公費醫療,沒有加入醫療保險的農村人口和城鎮低收入者正常生活帶來巨大的壓力。

    注,現實社會中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例子比比皆是。對於大病重病的診斷和治療依然讓很多家庭無力承擔。農村很對家庭因為重病大病甚至選擇放棄治療。前一段時間患有眼疾的小童家庭也有類似的因素。

    於是解決人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顯得異常緊迫。這不僅關係到整體國民素質的穩步提高,而且關係到中國經濟的良性運轉。

    關於看病難,看病貴,作者有自己的理解與分析。基本上我的觀點與他類似。

    首先,在不同利益主體間的博弈中,大量資源被不合理地分配或浪費掉。

    其次,國家在醫療經費的投入與同等GDP產值國家的醫療投入相比並不低,但是卻存在著“重城市、輕農村;重大城市、輕小城鎮”的特點。由於中國醫療衛生服務的發展主要以公益服務為導向,然而僧多粥少的市場化,還要自己努力掙錢養活自己,市場化的改革又使得公立醫院有了趨利避險的特點。這就使在醫療投入一定的前提下,投資總體效益降低。區域間醫療資源配置不均衡,從而國民整體健康狀況不理想。

    注:2014年中國的衛生總費用約3.5萬億元人民幣,佔GDP的比重為5.5%,這一比重雖仍低於大多數高收入國家,但已高於不少中等收入國家。美國是世界上衛生總費用佔GDP比重最高的國家,為17.1%;法國和德國分別為11.5%、11.3%;亞洲的日本和南韓分別為10.2%和7.4%。同這些發達國家相比,中國還比較低;但是,同金磚國家或發展水平相當的中等收入國家相比,中國衛生總費用佔GDP的比重,已經高於阿根廷的4.8%、土耳其的5.4%、馬來西亞的4.2%(這幾個國家都是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的中等收入國家),也超過了高收入國家新加坡的4.9%。 需要注意的是,一個經濟體能把多少資源投入到國民健康事業上,不僅僅是國家意願問題,更主要受到自身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要求一個人均GDP不到9000美元的發展中國家的醫療衛生體系,向人均GDP已達3萬-4萬美元的發達國家看齊,是不現實的。所以,看一個國家醫療衛生投入是多還是少,不能只單獨看數字,還要考慮到其自身的經濟發展水平。國際比較表明,雖然當前中國的醫療衛生投入水平與發達國家還有差距,但與現階段的經濟發展水平是相適應的。 資料來自中國醫療保險文章,全文參見連結。 http://m.sohu.com/a/210711006_439958?strategyid=00014

    最後,國內對醫藥費用總額的控制的理論研究較為滯後,面對日益高漲的醫藥費用支出,未能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改善措施。政府相關機構在這些問題面前略顯無奈。 行之有效的醫療投入社會利益和實際利益最大化的方法還在進一步摸索。

    而民營機構的滲透與發展,也許會給醫療資源提供一些補充。

    在大醫院意味著優質的醫療資源,無論是檢查或者治療相對先進和規範.而這些無疑會耗費大量的時間成本,勞力成本還有各項化驗檢查的支出。

    但是優質的資源總是有限的,大家都去大型醫院,大醫院人滿為患卻解決問題的能力有限。所以也因為不平衡才會導致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 8 # 文都楊稼

    醫院越大收費越貴,主要是大醫院在同行排名上肯定超前,醫生、專家的業務水平肯定資深,檢查儀器先進優越,檢驗報告詳細具體,這些都是患者願意接受的。試舉一例:筆者有一熟人於16年10月在省城xx醫科大學附屬二院(三甲)作CT檢查時發現右中肺有一小結節,具體多大概念模糊?患者心有餘悸。

    三個月後去家鄉縣城二甲醫院做CT複查,檢查報告是右中肺有結節,其概念更加模糊,患者更不知所緒。今年5月份去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安徽唯一入選全國百強醫院)做CT複查,CT報告顯示:右中肺胸膜下有一直徑4.1mm小結節,直徑4.1mm是多大?患者心中馬上明白只有一個豌豆粒大,該患者懸著兩年的心終於放下了。下次再複查,終於有“數字”依據了。

    看病說白了,就是拿錢買命,尤其是疑難含糊病因更要到大醫院去看,不問收費如何?大醫院儀器裝置先進,看片醫生經驗豐富、眼光犀利,檢驗報告準確明瞭,使患者少走彎路。

  • 9 # 楊159290752

    就像修車到4S店修和到修理廠修一個意思,大的檢查的多自然費用也上去了,再說工時也不一樣。4S和大醫院都是自願去的,好像沒有強迫去的,但對消費者確實不好

  • 10 # 一指夏老中醫

    花錢多是肯定的!

    儀器是大醫院醫生的柺杖,買柺杖很貴的,去掉儀器柺杖估計99%的醫生不會走路!

    什麼中醫,大多數中醫院早已西醫化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歐美明星們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