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武安君子蘭
-
2 # 朝史暮想
關於長平之戰,其實六國救援有兩個時機。
第一個時機,王齕和廉頗PK之後,廉頗丟了長平一大半的防線,退守至長治一線的時候。這個時候雙方有過短暫的對峙,也是秦趙兩國換將的時候。趙國派出過使者向各方求援兵。
第二個時機,是秦軍取得了長平之戰的勝利,進軍邯鄲打響邯鄲戰役的時候。面對秦軍死槓邯鄲城的局面,趙國有向各諸侯國求過援。
為何無人來救?
在長平之戰的對峙時期趙孝成王當時非常糾結。一則,已經看到了秦軍的戰鬥力,再打下去沒底,廉頗還在長平折損了一半人。二則,這是自己上臺後的首秀,就這麼向秦國服軟非常不甘心,而且趙國還沒盡最大努力。
面對趙國國內主戰與主和的兩股聲音,趙孝成王是兩面押寶。一方面派人去秦國和談,一方面派人到處去求援兵。
秦國這時候玩了一招非常高明的外交手段。秦國高調接待了趙國和談的使者,並且規格非常高,從秦王到普通士大夫表現出強烈的熱情和濃厚的興趣。並且召集其他諸侯國在咸陽的使臣,宣佈秦趙兩國本是同宗同源,是因為南韓的挑撥,導致為了爭奪上黨郡而兄弟相殘。兩國打算就此罷兵,重歸兄弟之情。
秦國這一套組合拳,成功騙過了其他諸侯國。趙國以前背棄三晉和其他諸侯國玩的事情不是沒發生過。如果秦趙和談,其他諸侯國這時候就算願意出兵,也是兩面不討好。所以觀望。觀望的結果就是白起進入長平,一戰屠滅趙國主力。
在邯鄲戰役時期趙國面對都城邯鄲隨時可能被秦軍拿下的威脅時,真的是豁出去求救了。這時候,就看其他五國的態度了。
齊國——從五國伐齊之戰之後,齊國從一流國家變成了二流國家,國力大損。同時也算是和其他五國結下樑子了。趙使到齊國求援求糧,齊國估計心裡是一副幸災樂的樣子。當年你們差點打我滅國,這次還想讓我救你們?沒門!
燕國——燕國其實是秦國遠交近攻的成功典範。燕國的很多軍事動作都是跟著秦國走的,算是某種意義上秦國的小弟。同時燕國對趙國北境一直虎視眈眈,燕國是不可能救趙的。
南韓——南韓是真的慘。長平之戰的起因就是南韓中央打算把上黨郡割讓給秦國,但是上黨卻自己“公投”要加入趙國行政序列。南韓地盤都小得沒法看了,他是兩頭惹不起,一直在退讓。就算他想救,也沒那能力。
魏國——上黨問題,魏國是切膚之痛。所以魏國救趙,於情於理於利都是必須的。魏王也的確讓晉鄙派了十萬大軍出去救趙。但是架不住秦國警告威脅,魏國不敢輕舉妄動啊。晉鄙帶著魏軍就在不遠處觀望,後來是信陵君魏無忌竊符救趙,才讓魏軍出動進攻秦軍。
楚國——楚國當時當權的應該是春申君。趙國的平原君趙勝親自突圍出去,到楚國搬救兵。這裡就有一個“毛遂自薦”的故事。平原君和春申君應該早就已經達成了協議。所以,平原君還在和楚王雞毛蒜皮地講條件的時候,春申君已經帶領楚軍去救趙了。事實上,的確是楚軍在危機關頭的出現,才讓邯鄲避免了被攻破的結局。
-
3 # 窮困潦倒的翼語
很簡單,趙國贏了秦國趙國一統天下,秦國贏了趙國秦國一統天下,其他幾個國家已經難以力挽狂瀾了,幫誰結果都一樣。
-
4 # 逢春太郎
問題錯了!長平之戰後李牧曾帥聯軍大敗秦國,收回六國被秦侵佔的土地,進攻至函谷關,秦軍閉關不敢應戰。李牧的孫子李左車,韓信認為是超過自己軍事才能的人。
-
5 # 2加3可以不等於5沒錯
這就是戰場環境,在這樣的戰場環境下,諸侯就是想幹涉也打不進去。
我們再看看王齕的進方向,有沒有干涉的可能?
我們可以看到秦軍整個行進過程軍都在本地,且有山川做屏障,這樣的情況下秦軍的安全、保密和行軍速度都得到了有效保障,諸侯在秦軍的進軍路線上進行干涉看來是不可能了。
那透過太行徑進入,兩面夾擊秦軍呢,這個方案不錯,但是太行徑開啟後最先進入上黨的是河內秦軍吧?倒黴的是廉頗吧?
還有一條幹涉路徑,白徑,諸侯可以透過這裡進入上黨,聯合作戰最大的問題就是指揮權的問題,伊闕之戰時這個問題已經曝露出來,諸侯進入,還不如讓趙軍進入,便於指揮和作戰。另外秦軍會善吧干休嗎?諸侯有那個膽量嗎?歷史很好的回答了這個問題,趙華人只能靠自己了。
所以,歷史不是偶然,趙國等不來外援。
-
6 # 始於終
閼與之戰以後,秦國轉變策略,基本放棄對趙國的打擊,而是轉向了韓、魏和楚。秦趙十餘年沒有戰事。
趙國,用事實證明,武靈王之後,趙軍是天下數一數二的勁旅。
公元前262年,秦國經過數年的不斷打擊,割斷了上黨和南韓本土的通道。為了減緩秦的進攻,韓王同意將上黨割讓給秦國。
但上黨不願意降秦。前任太守抗命被免職。新任太守就直接聯絡趙國,也不願降秦。面對蛋糕,趙毫不猶豫的吃了下去。
這件事算到底,趙國一聲不吭的拿走了秦國經年征戰的戰果。輿論上趙國並不佔優勢。六國雖有合縱,但彼此勾心鬥角。秦國之前打擊其他國家的時候,趙國一直看熱鬧,到了自己頭上也就沒人管了。長平兵敗如山倒,兵潰也就兩三個月不到的時間,而且戰場在上黨高地,通道被秦國掌握,其他國家就算想通了,也來不及增援。
長平之後,趙國四處結交諸侯,如封地給春申君等。也害怕秦吃掉趙國後更加強大,無法對抗,因此到了邯鄲之戰,秦兵在城下虛耗將近一年,魏楚聯軍願意幫趙國渡過難關。但這個形勢,長平之戰前是不存在的。
-
7 # 狐筆春秋
秦趙長平之戰期間,六國諸侯沒有援助趙國,在我看來,“非不能也,是不願也”,而究其原因大概可以分為以下幾點:
第一,趙國舉喪———乘人之危的天下諸侯
公元前326年,趙肅侯在留下一個積貧積弱,百孔千瘡的趙國後溘然長逝,年僅十五歲的武靈王趙雍繼位。同年,在武靈王為父舉喪之際,秦、楚、燕、齊、魏五國諸侯(南韓素弱,向來與趙國交好)各自大起軍馬,浩浩蕩蕩的前來弔唁追悼。所謂“心懷不軌,來者不善”趙雍雖然年幼,卻非弱智蠢笨之人,見了這樣的場景豈能無動於衷。在一番費盡心機的勾心鬥角之後,五國諸侯心不甘情不願的恨恨而歸。
深知“形勢比人強”的趙雍在安葬了父親後,馬上聯絡貴族肥義等人,商議救亡圖存的富國強兵之路。隨後,武靈王大舉改革內政,選拔賢能,舉任俊才,趙國政治為之一清。爾後,在經過幾年的摸索之後,趙雍聯合有志革新,振興趙國的開明貴族強力推行聞名後世的“胡服騎射”。
所謂“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銘記血海深仇,矢志報仇血恨的武靈王在“胡服騎射”運動初見成效之後,馬上就開始著手“報答”當年五國諸侯的“厚恩”。
二:強勢崛起的趙國成了天下諸侯的夢魘
自公元前324年開始,政治煥然一新的趙國一邊積極修正與周邊諸侯的關係,一邊持續進攻趙國的心腹之疾——中山國。與此同時,憑著“胡服騎射”所帶來的巨大福利,趙武靈王先後對北面的東胡、林胡、樓煩等少數民族政權發動猛烈的進攻,並取得了異常輝煌的戰果,拓土開疆近百萬公里。隨後,又多次與燕、魏、齊、楚等諸侯相互攻伐爭鬥。迫於趙國的兇悍,天下諸侯不得不忍氣吞聲,虛與委蛇。伴著日益增長的軍事實力,一躍成為“三晉之首”、中原霸主,睥睨天下,顧盼自雄。
公元前295年,經過十幾年持續不斷的戰爭,武靈王終於得償所願吞滅中山國,躊躇滿志的武靈王隨即著手攻秦之戰,為了獲取第一手的情報,武靈王不惜以身犯險,充當使者深入秦地一探虛實。恍然驚覺的秦昭王在得知事情後更是被嚇得渾身冷汗。話說,若不是後來的“沙丘宮之變”秦趙之間,鹿死誰手還真是難以預料。
三:上黨郡——燙手的山芋激化了秦趙矛盾
公元前260年,久經秦軍攻伐而難以為繼的南韓上黨郡郡守馮亭無視君命,禍水東引的原本已是秦軍囊中之物的上黨私自進獻給了趙國。貪鄙而無遠謀的平原君趙勝接受了馮亭的進獻。由此,秦趙之戰一觸即發。
所謂“敵人的敵人是朋友”趙國一貫的囂張霸道無疑再次激怒了天下諸侯,本著“坐山觀虎鬥”的心態,天下諸侯都悠然自在的欣賞已經爆發了的“秦趙之戰”。畢竟,無論是秦國還是趙國都是當時諸侯中數一數二的存在,任何一個國家的崛起都將成為六國的威脅。所以,對六國而言,最理想的狀態自然是秦趙兩國兩敗俱傷。既然如此,目前膠著僵持、彼此消耗的戰鬥局面自然是天下諸侯所喜聞樂見的,當此之際,誰又願意橫插一手,培植虎狼呢?
四:訊息弱後的時代,沉重的後果令大家都承受不起
在秦趙“長平之戰”進入僵持階段時,天下有識之士也曾對戰後形勢做過比較客觀的分析。但是因為落後的訊息,在傳出秦趙即將“和談罷戰”的風聲後,天下諸侯也就隨之偃旗息鼓,不再關注,但誰又曾料到“和談”最終以破裂告終呢?
正因為天下諸侯的掉以輕心,再加上趙國戰略佈局的失當和秦國戰神白起的介入。“張平之戰”最終以趙國戰敗而收場。戰後,趙國迅速衰落,再不能有效的制衡秦軍,而秦國雖說也曾收斂了相當的時間,但隨著銳氣的恢復,驍勇善戰的秦國成了天下間的獨角獸,縱然是六國軍隊的聯合,也依然不能將其如何。諸侯霸主地位的確立,無疑也預示著歷史的走向。自此,天下諸侯只能坐以待斃,成為秦國砧板上的肉,任其宰割。
-
8 # 藍色記憶CC
秦國丞相范雎在當時的對外的政策採用了遠交近攻。在各種威逼利誘下,最後的結果就是趙國借糧,無人迴應。但是最後如果白起長驅直入邯鄲要滅國的話,應該會有國家聯兵救趙,因為滅國的時機未到。
-
9 # 潘家農場
為什麼戰時沒有其他國家援助趙國。
首先長平之戰起因是秦國討伐南韓,佔領了野王城,斷絕了上黨和南韓本土的道路,秦國自認為上黨是囊中之物。上黨守臣馮亭帶著上黨地區投降趙國,想的就是讓趙國出兵和秦國打。所以長平之戰趙國並不佔有道義上的高地。
其次 秦國一直奉行遠交近攻的策略。齊國一直和秦國關係都不錯。而且齊國自從被樂毅帶著聯軍滅了一次以後,就再也沒有能力出兵作戰了。楚國的楚考烈王繼位前在秦國做了16年質子,跟秦國關係也很好。這兩個國家,是秦國交好的物件,
已經不會出兵了。
然後就是燕國,燕國一直和趙國就是互相攻伐,這個時候燕國沒有背後上刀子已經很厚道了。長平之戰後,趙國和燕國還打了幾次。
最後就是魏國。這個時期秦昭襄王定的策略就是交好齊楚,攻打韓魏。魏國也是被攻打的物件,前期又被秦國削了幾次,自保尚不足,更沒有能力出兵助戰。
戰國時期各國關係不僅僅是秦國和山東六國的關係,主要是七大戰國之間互相攻伐,山東六國也是利益紛爭,恩怨極多。
回覆列表
周赧王五十五年,秦趙兩國在長平展開了一場大戰。
雙方對峙期間,趙孝成王求勝心切,要求主帥廉頗主動出擊,可廉頗老成持重,堅持以防禦為主,於是趙孝成王棄用廉頗,改任年輕的將領趙括為主帥。
趙括掌兵後,立刻對秦軍展開一場全面大進攻,哪知此舉正中秦軍下懷,秦將白起用計將趙軍團團圍住,又截斷了趙軍糧道。
趙括堅守兩月後,內無糧草,外無援軍,不得不被迫突圍,結果趙括戰死沙場,趙軍全軍覆沒,趙國從此元氣大傷,再也不是強秦的對手了。
掩卷長思,既然此戰的意義對趙國如此重大,那麼當趙括被圍困時,趙王為何不派援軍救他呢?
一,內無援軍
趙王沒有派出援軍的第一個原因,是因為當時的趙國已然沒有多餘的援軍了。
據《史記》記載,原本前線就有廉頗帶領的20萬大軍,後來趙括又帶了25萬人去,這樣龐大的兵力,幾乎就是趙國的全部家當了。
這也是為什麼長平戰敗後,趙國的邯鄲保衛戰會打得那麼艱難,一度只能用老人和孩子來參戰。
而且,當時趙國還需要用國內少得可憐的兵馬來抵禦北方強大的匈奴。趙孝成王就算有心相救趙括,也實在是抽不出人馬了。
二,外無助力
如果說趙國不出兵是因為無兵可出, 那麼,那些與趙國合縱的友好國家為什麼也不出手呢?
要知道,若是趙國一蹶不振,那麼剩下的國家就更加不是強秦的對手了。
其實,並非趙孝成王不想去求援,而是這些友好國家一開始就讓趙孝成王得罪光了。
早在趙國滅了中山與燕國接壤後,燕國和趙國的關係就一直磕磕絆絆。
對於燕國來說,趙國要是因為長平之戰變得弱小,等於自家門口少了一個強大的威脅,所以燕國對此樂觀其成,壓根沒想過幫趙國的忙。
剩下的國家中,南韓已經被秦國打怕了,不敢出手。
魏國和楚國雖然有實力,但是由於趙孝成王一開始派人跟秦國議和,雖然此事最終沒有成功但卻被秦國拿出來大肆宣傳。
結果,魏楚兩國認為趙國和秦國唱雙簧,目的是圖謀自己的國家,於是魏楚也統統不肯救趙。
友好國家紛紛不肯出手後,趙國不得不把最後的希望放在齊國身上。可惜,當趙國的使者風塵僕僕的來到齊國後,齊國國君卻記恨當年五國伐齊的事情,不願幫助趙國。
結果,就出現了五國不幫,趙國僅憑一己之力奮力抗秦的一幕。
三,敵情不明
雖然趙國外無盟友,內無兵馬,但秦國依然盡了最大的努力封鎖前線的訊息,這也導致了趙國在敵情不明的情況下不敢貿然出兵。
據《史記》記載秦王聽說趙軍的糧道斷絕後,把河內郡百姓的爵位都提升一級,然後15歲以上的青年全部派去長平,以此來阻止趙國的援軍。
在秦國幾乎傾全國之力的封鎖下,趙國很難及時瞭解到前線的真實情況。緊接著秦國故意散播謠言,聲稱趙括已投降,使趙國一時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
對於趙國來說,國內的兵力本來就有限,如果趙括真的已經放棄抵抗了,那麼就算派遣援軍也於事無補,甚至可能帶來更大的傷亡。
同時,秦軍組織的封鎖線也並非短期內可以攻克的,而趙國援軍兵力又有限,這使趙國更傾向於用有限的兵力加強防守,以防止秦軍乘勝追擊對趙國造成新的傷害。
由此看來,並非是趙王不肯救趙括大軍,而是一場戰役的成敗並非單獨的一個人所能操控。趙國只好隨著這場國運之戰,悲傷而無奈的走入了既定的歷史結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