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筆不意馳
-
2 # 魑魅涅槃
首先來說一下近防炮的攔截原理是透過在來襲導彈的飛行途徑上透過短時間大量發射子彈組成一片面積相當大的彈幕來實現攔截。1130近防炮作為我軍新一代艦載近防炮,可以說是在全面取代已經服役已久的730近防炮,這款近防炮裝備了我軍新建造的很多軍艦,包括航母、驅逐艦、護衛艦等,近防炮作為艦載防衛武器的倒數第二(最後一個是機槍和艦長手裡的手槍),承擔了軍艦防衛的最後一道屏障,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使用的,因為一旦使用意味著敵方的導彈已經突破防空導彈的攔截防禦,可以說是軍艦的最後一道防禦武器,生還是亡就全部寄託在這最後一道近防炮上了。近防炮一般都包括搜尋偵察裝置和攔截裝置,常見的就是整合在一起的雷達、光電裝置,一般可以同時最多鎖定40個目標以上,並對最危險的5個目標列為首先攔截目標。1130近防炮出現之前我軍普遍裝備的730近防炮,雖然這款近防炮相比同現代艦一同引進並大量裝備022導彈艇的AK630近防炮相比效能有了很大提升,最重要的就是將偵查搜尋裝置和攔截裝置整合到一起以縮短攔截反應時間,而且這種方式最大的優勢就是其屬於艦載獨立武器攔截武器,完全不受艦載其他裝置的干擾,只要開啟待命就是六親不認的模式。但是透過服役一段時間後的測試後,730近防炮最大5000發的射速並不能保證一定的攔截效率,所以我軍研發了效能更強的1130近防炮,就是想要透過提高射速來提高攔截效率。1130近防炮從這個命名就可以看出這是一款11管30毫米的加特林炮,相比原來的730近防炮透過增加炮管的數量來提高射速,繼而組成一張更密集的攔截網來提高攔截率。加特林炮的特點就是射速是隨著炮管的轉速而變化的,所以其可以針對不同速度的來襲導彈做好幾次攔截,1130近防炮已經裝備到中國產航母上,作為航母防禦的最後一道屏障,能夠裝備航母說明其對付任何速度的反艦導彈都是綽綽有餘的,也就是說其可以達到全面應對飽和攻擊沒什麼問題的。像今年大火的電影紅海行動中就有1130近防炮同時攔截多枚107火箭彈的畫面,所以這也說明1130近防炮的攔截效率應對飽和攻擊是沒問題的。以艦載30毫米炮的最大有效射程在5000米遠計算,1130近防炮就是為了應對軍艦5000米以內的任何來襲導彈的攻擊的,以常見的7管30毫米近防炮最大5000發/分鐘的射速來看,1130近防炮的最大射速不會超過12000發/分鐘,這麼高的射速就可以滿足在最短的時間內利用大量發射的炮彈來織成一張更密集的攔截網,特別是針對速度超快的超音速反艦導彈而言。但是這種近防炮的攔截效率一個取決於射速,一個就取決於備彈量了,而艦載近防炮的備彈量普遍都不高,基本都在1K--2K之間,而且是分彈種的。也就是說雖然其最大射速超過了1萬發/分鐘,但是其備彈量並不支援其可以持續射擊。常見的近防炮都裝備了各種彈藥,有威力強大的穿甲彈,有普通的高爆彈等其他彈藥,特別是穿甲彈就是我了對付那些厚裝甲的重型超音速反艦導彈的,而且近防炮的彈藥的射擊精度都要優於普通彈藥,以我軍的1130近防炮裝備的穿甲彈來看,其採用的是鎢芯彈頭,這樣就可以很輕鬆的穿透那些反艦導彈的外殼來提高攔截效率,而且其彈藥的彈徑比在5左右,這樣就可以保證精度和威力。當然現在軍艦的近防武器系統已經有了很多的選擇,比如近防炮受制於彈藥的效能其最大射程普遍不高,而艦載中遠端防空導彈的最小有效攔截距離都在10公里左右,這樣就在近防炮和防空導彈之間留下了攔截空白,所以現在都是透過近防炮搭配射程在10公里左右的近防導彈系統,這樣無形中就構成了遠、中、近、近、末端五層艦載防禦火力攔截武器。1130炮做艦載武器攔截試驗的新聞沒見到,不過陸基攔截試驗倒是有,而且很可能這款攔截效率超高的1130近防炮會像其前輩730近防炮一樣上岸,轉為車載移動式或者固定式近防武器系統。
-
3 # 軍武吐槽君
近防炮如果沒經過實彈攔截實驗敢拿出來裝備部隊?不是每個國家都有三哥那麼大度的心,沒有完整試驗過的裝備就敢下令強制讓部隊裝備,中國軍工業一向以嚴謹態度著稱於世,1130近防炮這樣的看門武器肯定是經過了多輪實彈攔截測試,雖然出於保密原則,1130實彈攔截測試的資料在網上是找不到的,但是我們可以從下面這張動圖中一窺近防炮的實戰效果。
(俄羅斯卡什坦近防炮系統實彈攔截反艦導彈)
從這張圖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出近防炮的攔截原理,主要就是依靠極高射速在空中形成一個籠罩來襲目標的巨大彈幕,最終將目標絞殺,是一種以數量彌補精度的武器。除了發射攔截彈的加特林炮外,近防炮最重要的兩個部分就是火控雷達和光瞄系統,用來偵查和鎖定目標。
(美國密集陣近防炮系統結構)
中國1130近防炮是由730近防炮發展而來,所謂1130就是指11管30毫米速射加特林炮,這款炮目前是全世界最先進的近防炮系統之一,射速高達每分鐘11000發,能夠同時鎖定40多個目標。
更高的射速可以帶來更密集的彈幕和更快的反應速度,最明顯的好處就是攔截效率的巨大提升,根據媒體報道,對付亞音速目標,1130的成功攔截率高達90%以上,對付超音速目標的成功攔截率也能夠達到70%以上,這在全世界主流近防炮中都是逆天的存在。
作為軍艦防空體系的最後一道屏障,在經過遼寧艦的裝備試用後,1130目前已經逐步代替老式730在中國054A、052D、055以及新型航母上大規模推廣開來,相信在1130的保護下,我軍艦必能馳騁大洋、不畏強敵、乘風破浪!
-
4 # 皇家橡樹1972
H/PJ-11型11管30毫米近防炮是我軍最新型艦船末端攔截超音速反艦導彈的利器!由火控雷達和光學跟蹤瞄準裝置控制火炮,每分鐘射速達10000發,一秒鐘炮彈發射量為166發,火炮一次射擊持續射擊2~3秒鐘,攔截2500米外來襲的高速飛行器,炮彈發射量為370發(亞音速反艦導彈)~490發(超音速反艦導彈),只有發射這樣高的密度才能成功攔截來襲的反艦導彈,確保艦船的安全。
任何一種武器裝備包括平臺與彈藥在服役之前,都要進行嚴格的靶場實驗才能最終交付部隊使用,因為這是人命關天是事情!從理論上來說世界上根本沒有“百分百”的有效裝備,但是交付部隊的裝備一定是最可靠,故障率極低,只有這樣才能發揮出最大的使用效能。 我軍7管30毫米近防炮(1130的前型)在靶場實驗。
但是將未經大量苛刻條件下實驗,效能不穩定、問題多多的裝備交付到戰士手中,戰時出現故障致使艦船被擊中沉沒,那麼研製、生產、靶場實驗…一系列涉及到該武器的主要負責人都要上軍事法庭!這顯然是在拿別人的性命開玩笑。武器裝備的定型都是有一套嚴格的標準和管理制度,每一個階段實驗完成不論結果好壞都要由主要負責人簽字…才能進行改進或者下一階段的實驗,武器裝備必須要在陸地靶場上進行使用,而且靶場的選擇也非常重要,就拿730炮和1130炮來說,整套系統要在最寒區靶場(黑龍江靶場)和最炎區靶場(海南靶場)進行環境適應性實驗。
中國海域跨度很大,最北的“旅順基地”雖然是不凍港,但是遇到寒流來襲時艦船上也會結厚冰!武器裝備的表面溫度也會降低到零下20℃左右(鋼鐵散熱快並且不保溫);而海南的最南端的“榆林基地”一年四季氣溫都在30℃左右,特別是雨季高溫高溼艦艇溫度在中午要達到50℃以上! 高寒和高炎區對於武器裝備的效能是極大的考驗,只有透過-40和+55℃的裝備才能在任何緯度、任何海域進行作戰,因為海軍是世界型軍種,將來要出近海進入到大洋去航行,南北半球和赤道都有艦船航跡的存在,只能在自己海域有作戰效能,一旦進入到高寒高炎海區,故障疊出適應性極差的裝備就是不合格的武器,所以包括近防炮這樣的武器必須要在陸地靶場進行全面的考核實驗。 “畢昇號”試驗艦,曾經在艦艉處安裝過730和1130 近防炮,進行艦上實驗。
陸地靶場實驗還是不夠的,還需要去海軍的實驗艦進行海上實驗,以證明武器裝備在實地(海上)的效能穩定,海洋與陸地不同,高鹽分、高溼度,艦船的搖擺…對武器裝備更是極大的考驗,人在大海上有暈船的現象,武器裝備也是一樣的,在陸地上測試一切正常,但是到了大海上對武器裝備的伺服系統、電器控制系統,甚至機械部分都是極大的考驗,特別是海浪忽高忽低,武器裝備也會出現目標丟失、電子裝備受海雜波影響出現紊亂的現象…只有將這些問題都克服掉,武器裝備才能最後過關了,所有參加研製、生產、測試的人員才能舒口氣!才能在最後透過軍方的驗收,才能最終到艦上服役。 近防炮所使用的30毫米穿甲彈,一發價格就得400元人民幣左右,三秒鐘490發,差不多20萬就打出去了!所以打仗是非常耗錢的事情!就連美軍那樣財大氣粗的軍隊現在也再不敢叫囂了。
總之,任何武器裝備生產大國,對新研製的裝備都會進行短則2年,長則10年的各種嚴苛環境下的各種實驗,透過實驗後才能交付部隊使用,同時這些武器裝備要進入到國際市場的,良好的效能才能積累出良好的口碑!美俄的武器裝備為啥可以大量出口?就是因為透過大量實驗才形成的優良品質!才能得到其它國家的認可,否則誰會拿錢買一堆破爛? 所以,武器裝備大量的實驗是對自己軍隊的負責,也是對國際使用者的負責。
-
5 # 赤焰噠噠噠
題主的意思是把1130安在一艘靶船上,然後用導彈攻擊靶船,透過1130近防系統來自動攔截導彈?這個想法挺有趣的誒,似乎能夠檢驗出1130近防系統真正的攔截能力。但是又好像不切實際,成本似乎有點太高,難以承受。中國具體的測試過程和方法目前無從得知,但是目前美軍對軍艦近防系統的測試採用的辦法有兩種。這兩種方法分別針對近防系統所要防禦的攻擊目標,分別是飛行器和導彈。美國航母近防系統的海上測試方法主要有兩種。第一,使用無人機作為靶標,另一種則是使用不攜帶彈頭的導彈作為標靶,當然,這枚導彈的目標肯定不是測試航母。2014年,美國航母“羅斯福”號,進行過一次類似題主所說的測試,當然,不是真的發射導彈要把“羅斯福”號擊沉,而是採用的拖曳飛行靶標來模擬來襲飛行器。其實這種測試方法和真實的作戰環境有著較大出入,因為戰鬥機屬於有人駕駛飛行器,存在著太多的不確定因素,根本無法做到完全模擬。但是,得益於今天計算機的發展,可以根據一些模擬的資料,經過計算機的大量運算而得到需要的相關資料。所以說根本沒必要犧牲一整套的1130近防系統放到靶船上去被導彈一下一下打然後收集資料來確定1130近防系統的攔截率。軍工,是一個非常嚴謹的行業,任何一款武器走上崗位之前都要經過非常嚴苛的測試。近防系統作為軍艦的最後一道防線,可以說在導彈防空火力網被突破以後軍艦能不能活下來全靠近防系統的攔截。這是1130,又黑又粗,觀瞄系統長得也不一樣。細一些的是730,新下水的軍艦幾乎使用的都是1130。
要真的因為近防系統的質量問題在戰爭中軍艦被擊沉了,我估計從研發到生產的所有人都得上軍事法庭,要不吃花生,要不在監獄裡度過青春歲月。中國的1130型近防炮從設計定型到服役部隊要經過無數次的測試,測試的方法並不是像題主說的這種直接的方法,而是透過全國各地的試驗場模擬出各個自然條件(海上試驗是必不可少的,中國“畢昇”號測試船就曾經裝備1130近防炮進行測試,並取得了不錯的資料),測試裝置的在極端條件下的服役情況,並透過計算機進行計算,獲得武器服役時的相關資料。1130型近防炮全稱是H/PJ-11型11管30毫米轉管艦炮。上個世紀末中國以前蘇聯AK630近防系統為基礎研製出了7管30毫米口徑的海盾730近防系統,技術成熟以後,中國又以730近防炮為基礎研製出了最新的1130型近防系統。1130近防炮和730一樣,採用觀瞄系統與炮臺一體化設計,觀瞄系統主要由瞄準系統和隨動系統組成。炮塔基座上的瞄準系統左邊是球形的搜尋雷達,右邊支柱上則是彩色攝像機,熱成像裝置和鐳射測距儀等裝置,同時可以跟蹤40個以上的目標。1130採用11根炮管轉動射擊,採用雙彈鼓無彈鏈供彈模式,炮管轉動用獨立電源驅動,電火花擊發,標配30毫米脫殼穩翼穿甲彈,對導彈目標射程3000米,飛機則是3500米,射速最高可發10000發/分鐘,組織出一道非常密集的彈幕,將來襲武器送進海底。1130近防系統採用全數字化全自動控制系統,可以全自動接受軍艦作戰指揮中心的指令,由軍艦作戰系統自動控制其攻擊來襲目標。也可以由艦員人工操作,透過炮塔基座上的彩色攝像機成像進行瞄準,打擊相關目標。至於1130系統的攔截率,資料是從其他媒體那裡看來的,說是對亞音速目標的攔截率90%,超音速目標的攔截率也可以達到70%,將世界其他有名的“密集陣”,“守門員”,“卡什坦”近防系統按在地上摩擦。以1130如此之高的攔截率和專業對付主動雷達制導反艦導彈的海紅旗-10近防系統相結合,可以為軍艦打造出一套相當完美的貼身鎧甲。說句題外話,大家知道為啥電視裡海軍艦艇近防系統射擊的影片總是隻有2-3秒嗎?因為1130就是三秒真男人,3秒就沒子彈了,但是不用擔心,這已經夠用了,真遇上飽和打擊,帶再多炮彈也沒用的,不如節省空間。
-
6 # 嘯鷹評
中國的H/PJ-11型11管30毫米近防炮,被非常形象的稱之為1130近防炮。每分鐘射速達10000發,是世界上射速最快,攔截能力最強的近防系統。
但是找不到任何有關中國近防炮實艦實彈的靶船實驗的相關資料。
第一,保密制度,中國的軍事透明度比較低。
第二,一套近防炮就是一千萬....一發炮彈也有幾百上千....就算靶船是廢物利用不要錢近防炮不要錢啊?
(也就老毛子會幹這種事....)
第三近防炮是戰艦的最後一道火力防線,也就是說那近防炮派上用場的時候,半條命已經沒了。
總不能設定成直接開火吧?不然操作人員怎麼撤離?
不過中國的軍方宣傳向來保守,軍方說達到了的那含金量槓槓的。
美國都沒這麼囂張的經歷.....也就是計算機模擬或者拖曳靶彈實驗
-
7 # 皖江邊的一顆古柏
心理安慰罷了!對付普通導彈或許有點效果,對付彈道導彈,尤其是末端20馬赫速度的高超音速導彈,結合近防炮的有效射程,炮彈速度,近防炮就是個擺設.....
-
8 # 時空劍客1a
任何武器裝備列裝前,肯定是經過各種各樣的測試滿足了部隊的要求才敢列裝的,不是說你沒有看到就不算合格,你想多了。
回覆列表
早就做過實彈實驗了,中國海軍用的部分武器,會在沙漠裡做實驗。據說還做過攔截炮彈的實驗,還成功過。要知道,這個反導完全不是同一個難度。